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年来,公路上经常出现“路怒族” ,只要看到别人抢道、开车慢、不让道等他们就会 骂人,而且骂得很难听,甚至大打出手。材料二: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2020年2月1 日贵州省贵阳市的某商场,一位打扮靓 丽的年轻女子要进入商场时不戴口罩,被商场门口执勤的店员劝阻,要求戴上口罩才能进入商场,该 女子不但不听劝告,而是嗤鼻一笑,不以为然。随后就绕开工作人员打算进入商场,4名工作人员随 后上前阻止,该女子竟然要强行闯入商场,甚至对商场工作人员拳脚相加,随后商场工作人员报警。(1) 结合材料说说,情绪受哪些因素的影响?(2) 根据材料谈谈在生活中如何管理愤怒?11.【东东的日记】下面是东东的“微日记”片段,记录着成长的点滴,与你分享。
11.情境探究。成长路上,学无止境。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活,不仅使我们的知识得到丰富,而且也使我们的心理品质得到磨炼,在生命的旅途中留下 了一串串难忘的印记。根据所学知识,对下列情景进行探究。情景一:面对考试,感到压力很大,心里非常焦虑。对策: 。情景二:数学考试时,小林因为紧张导致许多原本会做的题目做不出 来,就在考场上大哭起来。之后的几天,他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精 神恍惚,生病了……小林的这种情绪体现了青春期情绪的 特点。 小林的不良情绪会 。 12.阅读材料,体验情绪。材料一 近年来,由于生活、工作压力太大,有一些大公司陆续为员工 增添了一间专门的办公室。这间办公室中设置了真人大小的充气人, 上面标有高层领导的姓名以示区分,员工可随意对其进行拳打脚踢, 并且不用承担任何后果。
二、非选择题【原创】11.以下是三个初中生的生活片段,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片段一:上了初中的小伟感觉自己患上了“中二病",觉得现实的自己和想象 中的自己越来越脱节。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喜欢独处,不喜欢与他人交流;但是 却总是有着天马行空般的想象,认为自己将会“拯救世界”,成为英雄。片段二:阴阴说:“自从上了初中之后,妈妈越来越不理解我了,总是过多的 干涉我的生活,我常常在学习和生活上和妈妈发生争执。"片段三:小孙从小学时各科成绩就很优秀,上了初中后科目变得更多了,但小 孙仍然不惧困难,保持着勤奋的学习态度。但是他却发现自己不像小学时上课敢 主动回答问题了,老师提出的问题即使自己能够回答得出来也不再主动举手了。(1) 请问以上三个片段分别体现了青春期怎么样的心理矛盾。(2) 以上心理矛盾可能会产生怎样的影响?(3) 该如何克服青春期产生的心理矛盾呢?
4. 2021 年 10 月 7 日,公安机关接群众举报,网民“罗某平”在新浪微博发布侮辱抗 美援朝志愿军英烈的违法言论,造成恶劣影响。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英雄烈士不容亵渎,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B.网民罗某平的行为是行使言论自由的表现C.网民罗某平的行为是以侮辱、诽谤的方式侵害了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的行为 D.广大网民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正确行使权利5.2022 年安徽省发布了《安徽省 12345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管理暂行办法》,12345 热线 办理工作实行首接负责制。承办单位接到转办工单后 1 个工作日内与诉求人取得联系, 告知诉求人受理情况和承办单位联系方式。对于诉求人 3 次以上重复反映或 5 人次以上 集中反映的事项,热线工作机构要跟踪督办。 此举能够( )A.保障公民行使监督权B.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C.增强公民的自我保护D.解决公民的所有诉求6.向总理说句话,留言直达国务院。即日起至 2022 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政府网联合 多家网络媒体平台, 以及各省区市、相关部委政府网站开展“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 言征集活动。这一做法( )A.能保障人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B.能及时解决网友提出的所有问题 C.有利于公民行使建议权、监督权 D.能广开言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2. 内容内在逻辑本单元亲子之间的交往既承接了上一课的“师生之间”的交往,也为七年级 下册关于中学生提升在集体中的交往水平和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本单元 在教材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一框“家的意味”,通过对“家规” “家训”的探究,引出中国家庭文化中“孝”的精神内涵,引导学生对家庭美德进行深入思考,学会孝亲敬长。第二框“爱在家人间”,通过体验家人间的亲情之爱,进而引导学生感受对 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第三框“让家更美好”,通过对传统家庭与现代家庭的比较,引导学生认识 现代家庭的特点,树立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共创和谐美德之家。从初识家中“孝”,体验家中“爱”,处理家中“冲突”,到自觉共建家庭 “美德”,学生逐步体味亲情之爱,将“亲情之爱”内化于心、夕卜化于行。(三)学情分析(1) 认知水平与心理特点七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是生理和心理急剧变化的关键时期,自我意识不 断增强,逆反心理更加强烈,情绪波动较大。
(一) 单元质量检测内容一、 单项选择题1.小林爸爸承包了村里的一个鱼塘, 需要签订一份承包协议。他爸爸准备去律师 事务所花钱让律师拟订一份承包协议, 他妈妈却说花钱浪费, 自己随便写写就 可以了。这说明( )A.小林妈妈勤俭节约B.小林爸爸小题大做,实属多此一举C.小林爸爸法治观念强,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D.小林父母性格不和,观点有分歧2. 《民法典》规定: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义务教 育法》规定: 社会组织和个人应当为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创造良好的 环境。《环境保护法》规定:禁止引进不符合我国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技术和 设备。这说明( )A.未成年人的教育问题很重要B.环境保护要求很严格C.生活方方面面都需要法律D.国家重视民生
(四)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整套作业分基础作业、提升性作业和综合拓展实践作业,通过问卷星调查, 了解学生对法律知识的认知水平,根据学生特点,作业注重基础性、应用性、分 层性,难度总体呈现递进趋势,满足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让学生在更大的空间 选择。作业设问指向明确,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情境素材选择,第 3 题具有一 定的综合性,强调知识融会贯通。通过作业设计与实施,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法治 意识,学会依法办事,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后面继续学习法 律知识奠定基础。(五) 参考答案1 、B 2 、B3、 (1)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 ,惩恶扬善 ,伸张正义 ,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2)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积极宣传法律;依法行使权利, 自觉履行义务;积极 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增强法治意识,树立法治观念。
2.内容内在逻辑本单元作为法律版块的起始单元,以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背景,带 领学生了解社会的法治进程,初步感受法律与生活密不可分,理解法律对生活的 保障作用,感受法律对青少年自身的关爱,引导学生自觉尊崇法律,激发学生学 习法律的责任感,学会依法办事,同时青少年们要积极适应法治时代的要求,树 立法律信仰,努力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这就需要青少年不断学 习、 内化法律知识,努力为法治中国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三) 学情分析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发展都不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法制观淡薄,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甚至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现象是我国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 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以及中小学法 治教育需要进一步强化的现状影响,中小学生规则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因此, 必须要增强 全民法治观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 少年抓起,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
(四)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作业的素材选择多元化,有漫画、图表等。设问指向明确,注重内容的基础性,应 用性。通过作业设计与实施,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法律和社会,认识到推进依法治国,建设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意义,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和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作业2( 一) 作业内容绘制《与法同行,做守法小公民》手抄报一、活动背景学习了《我们与法律同行》的内容后,同学们充满了力量,更加坚定了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信心。某中学七年级 (1) 班班委会拟组织一次《与法同 行,做守法小公民》手抄报比赛,邀请你参加并绘制一份手抄报。二、活动步骤1.班委会明确活动主题,并对板面设计和内容提出具体要求。 2.学生收集资料,设计版面,组织内容,绘制手抄报。 3.全班交流分享。4.班委会组织评奖,将优秀作品张贴在班级宣传栏展示。
考点: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的作用解析:A.B杜绝、不容许、说法太过绝对,排除。 D只看到互联网的消极作用,没 看到互联网的积极作用,排除。故该题应选C。2.答案:C考点: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解析:A. B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 D.就不会、太过绝对,排除。《未成年人保 护法》是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故该题应选C。3. 答案:B考点:保护未成年人的两部专门法律名称。解析: A.C.D与题意不符,故该题应选B。4. 答案:A考点:学校保护。解析: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学校保护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表现。 ①②③说法 正确。 ④消除、说法太过绝对,排除。故该题应选A。5. 答案:D考点: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特殊保护。解析:①②③④说法正确,故该题应选D。二、 非选择题⑴参考答案:社会保护点拨:从保护的表现和主体判断出是未成年人六道防线中的社会保护。
本单元所要落实的核心素养是“法治观念”,旨在树立尊法守法学法用法意 识。了解和识别可能危害自身安全的行为,具备自我保护意识,掌握基本的自我 保护方法,预防和远离伤害。本单元所依据的课程标准内容是“初步认识法律的概念及特征,感受法律对 个人生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 习惯和行为方式。 ”(二) 教材分析1. 单元立意:本单元从学校生活领域过渡到社会生活领域,着力体现学生生命成长的连续 性与教育内容的衔接,注重的是理论联系实践能力的培养。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 本方式,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加强法治教育,是对未成年 人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 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迫切要求。教材着力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带领学生学习法 律知识,了解法治的进程,了解法律的特征和作用,初步感受法律与生活密不可 分,理解法律对生活的保障作用。
一、单项选择题1.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法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下列违法行 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的有 ( )①欠债不还 ②谎报险情 ③殴打他人 ④故意杀人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2.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共同点是 ( )A.都违反了民事法律 B.都要受到刑罚处罚C.承担相同法律责任 D.都具有社会危害性3.“人生不能越界,底线必须坚守”。这句话说明人们行为的底线是 ( )A.守诚信 B.讲道德 C.不违法 D.懂礼仪4.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 ( )A.严重社会危害性 B.刑事违法性C.应受刑罚处罚性 D.触犯法律性 5.初中生小辉因沉迷网络游戏,经常偷父母的钱。后来发展为盗窃,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这告诉我们 ( )①不良行为必然会发展成违法犯罪行为②网络游戏有害健康,我们应远离网络③预防违法犯罪需要强化防微杜渐意识④要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做网络的主人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①坚持依法行政,维护公平正义②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加强立法③司法过程和结果都要合法、公正④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A.②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3.疫情防控期间,某地检察院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与公安机关等部门加强协作, 提前介入涉疫案件侦查,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全力维护疫情期间社会稳 定。由此可见 ( )①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②公安机关是我国的审判机关③公平正义需要法治的保障④人民检察院接受政府的领导和约束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二) 非选择题4. 探究与分享:结合所学知识,与同学讨论探究,回答下列问题。案例反思:2017 年 4 月 20 日,最高人民法院、中央电视台联合公布 2016 年推动法治进程十大案件评选结果,聂某被宣判无罪案等十大案件入选。1995 年 3 月,石家庄中院一审判处聂某死刑,同时判处赔偿受害人家属丧葬费等计 2000 元。1995 年 4 月 27 日,聂某被执行死刑。2016 年 12 月 2 日,最高人民法 院第二巡回法庭宣告撤销原审判决,改判聂某无罪。2017 年 3 月,聂某家属获 268.13991 万元国家赔偿。思考:如何才能避免这种错案的发生?
6.公平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永恒的主题。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是否公平、如何 做到公平的问题。下列对公平理解正确的是( )A.公平就是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 B.公平就是绝对公平C.公平是一种较好的机遇和命运 D.公平意味着处理事情要合情合理7.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两会”特别节目《公平正义新时代》以案说法的同时, 还特别着重展示各部门如何履行职责守护社会公平正义。之所以关注公平正义,是因 为 ( )①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能够为社会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②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③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④公平的社会能为所有人提供同等的权利,从而激发自身潜能,提高工作效率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8.教育部通知: 2018年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 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这一规定 ( )
(一)课标要求及相关文件内容依据:1. 本单元所依据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 年)》相应部分是“第四学 段(7—9 年级)”中的“法治教育”。具体对应的内容要求是:能够了解我国基本经济政 治制度,具备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热爱生活。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 本政治制度,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优势。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 协商制度。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维护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的意义。认识基层民主制度对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作用。2. 本单元所依据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相应部分是“青少年法治教育内容” 中的初中阶段的教学内容与要求。具体对应的内容与要求是: “了解国家基本制度。3. 本单元所依据的《中小学法治教育专册教育编写建议》的相应部分是“内容设计”中的“知道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宪法确定的国家基本制度”。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民族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现阶段, 我国共有 5 个自治区,30 个自治州,116 个自治县。下列有关民族区域自治的观点,正确的是 (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②民族自治机关必须服从中央的统一领导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消除各民族之间的差异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高A. 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6) 在居委会组织下,某社区进行“最美楼栋”建设。通过“邻里微信群”和“美丽楼栋建设小组”,居民们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居委会尽心服务,共同让 小区更加和美。从“最美楼栋”建设可以看出 ( )A.基层群众自治,能促进社会和谐B.遵守正当程序,能避免产生纠纷C.培养高雅情趣,能有效调节情绪D.加强多党合作,能拓宽民主渠道2、非选择题(7) 以下是八年级学生小陵生活中的两个情景。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 行探究。情景一:小陵和妈妈假期去新疆旅游,小陵发现少数民族有一些风俗禁忌。①小陵的正确做法: 。
2.认同民主是具体的, 能够根据本国的国情看待民主实现的方式, 积极主动 参与民主生活,培育民主意识,形式民主权利。3.体会法治在社会中的作用, 认同法治价值观, 感受法治中国的进步, 坚定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信念。4.感受见识法治中国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责任, 并树立法治意识, 自觉尊 法学法守法用法,践行法治精神。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一) 单元作业设计基本原则1.作业设计应全面地反映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这个三维目 标。在有效作业设计中, 应重视教材学习材料的深度挖掘编写出相应题目, 以促 进学生从课堂学习中获取必要的认识经验, 通过过程获得感受, 通过活动得到一 定的体会,通过探索得一些感悟。2.作业设计应考虑学生的参与度。分层设计,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选择地训 练,可有效地避免不做练习或抄作业现象,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3.控制作业的时间限度, 少时高效。控制课后作业时间, 关注学生身心健康,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①市人大常委会召开立法听证会———科学立法②刘某经营餐馆却没有办理营业执照———全民守法③执法机关检查疫苗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严格执法④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时进行庭审直播———公正司法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二、非选择题5. (8 分)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以 人民为中心。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必须坚持为了人民、 依靠人民,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 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材料二:2021 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指出,人民法院严惩腐败犯罪,2020 年审 结贪污贿赂、渎职等案件 2.2 万件 2.6 万人,其中被告人原为中管干部的有 12 人。审理追逃追赃、没收违法所得等案件 316 件,裁定没收“红通人员”姚锦旗 等 164 人违法所得 11.5 亿元和位于多国的不动产。(1)结合材料一,请你分析全面依法治国为什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三) 学情分析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加强对这 一年龄段学生的法治教育尤为重要。随着学生生活范围的延展和能力的提升, 本课程的学习逐步扩展到国家和社 会。从生活经验看, 大部分中学生有参与班干竞选、给班级或学校提建议的经验。 从知识储备看, 学生在八年级下册已经学习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 度, 故学习本课知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如何理解民主, 还需要通过 不断的学习来建立认同。另外七八年级也打下了一定的法律基础, 学生已经初步 了解个人的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法律常识。本单元第三课通过介绍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确立过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 主的本质和实现方式, 引领学生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 帮助学生认同民主的 价值,引导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第四课阐释法治是什么、回顾法治中国的历程、 明确为什么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怎样建设法治中国及初中生在法治 中国的建设中应扮演怎么样的角色等问题, 帮助学生认识法治中国的进程, 引导 学生正确看待法治中国建设进程中出现或可能出现的问题, 进而把法治作为基本 的生活方式,在实践中培育法治观念。
法治与我同行。宿州市某校 901 班举行“法治头条”交流活动, 同学们分享 了许多法治新闻。◇2016 年 9 月 12 日,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司法领域人权保障的新 进展》白皮书。白皮书指出, 中国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法 律原则,积极防范和纠正冤假错案。◇2018 年 3 月 11 日,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修正案》。◇2020 年 10 月 17 日,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 共和国生物安全法》,使我国生物安全风险防控有法可依。◇2021年 8 月 20 日,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 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这部法律充分回应了社会关切,为破解个人信息 保护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2022 年 1 月 1 日, 由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 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该法将家庭教育由传统的“家事”上 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1.探究与分享:请学生思考或分组讨论每一条法治新闻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分析其进步之处,并交流分享自己的感悟。2.查找资料,说一说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3.制作一份“法治与我同行”的手抄报,展示在学校或班级的法治栏内。要求: 在制作手抄报的过程中, 思考: (1) 法治的作用; (2) 优秀手抄报的 评判标准。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