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教育教学 > 课件教案>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走进法治天地6作业设计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走进法治天地6作业设计

  • 页数:27页
  • 字数:约 16153 字
  • 大小:397.00KB
  • 格式:.docx
  • 版本:Office2016及以上版本
  • 作者:雨森设计
  • 走进法治天地单元作业设计

    一、单元信息


    基本

    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

    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

    第二学期

    人教版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

    天地

    单元组

    织方式

    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

    课时

    信息

    序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

    1

    生活需要法律

    第九课第一框

    2

    法律保障生活

    第九课第二框

    3

    法律为我们护航

    第十课第一框

    4

    我们与法律同行

    第十课第二框

    二、单元分析

    (一) 课标要求


    正确认识法律的作用,通过对法律作用的了解,加强对法律重要性的认识,

    树立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的观念;培养学生依法做事的观念、权利观念和义务 观念, 以及把法律作为首要的行为准绳观念;树立良好的法治意识和观念,在社 会生活中做知法、守法、护法的合格公民,努力为建设法治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 教材分析

    1.思维导图

    2.内容内在逻辑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近法治天地”,是在学习了 “青春时光”“做情绪情感的主人”和“在集体中成长”的基础上从学校生活领 域过渡到社会生活领域,体现学生生命成长的连续性和教育内容的衔接,使学生感受法治生活,是对中学生活的深入和深化,对中学生的生活起着重要作用。第 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由第一课时“生活需要法律”和第二课时“法律保障生 活”组成,法律规范和保护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由第一课时“法律为我们护航”和第二课时“我们与法律 同行”组成,体会法律对未成年人特殊的关爱和保护,树立法治意识,引导青少年 成为法治中国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三) 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处在人格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尚未形成,辨别 是非能力较差, 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特别是七年级的学生,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他们相对缺乏社会经验, 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在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 往往还意识不到。心理发展还处于一个特殊时期,自认为已经长大,其实还很幼 稚。辩证思维能力还比较弱,看待问题难免偏激,青春期的逆反心理使他们很容 易受不良诱惑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对他们进行引导,着力提高青少年的法治意识。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1.感受法律对生活的保障,初步形成自觉按照法律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 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2.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初步学会运用法律 维护自己、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3.体会法律对未成年人特殊的关爱和保护,理解树立法治意识的重要性。

    4. 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 司法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的基本内容,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法治观念,自觉遵纪守法。

    5.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 中做出正确的选择。树立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在社会生活中努力做到抑恶扬善,做一个正直、有辨别是非、坚定信念的人。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

    (一) 单元作业设计基本原则

    1.培育核心素养。正确认识法律的作用,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在社会生活中做知法、守法、护法的合格公民。

    2.素质教育导向。增强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 自觉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培养健康文明生活习惯,在社会生活中努力成为具有高尚品格的人。

    3.坚持以生为本。紧紧围绕课程标准和统编教材,有机衔接课堂教学,巩固 必备知识,关注、引导学生,以学生为主,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4.落实减负提质。 坚持“一课一次”作业原则,注重“精选精练”,作业题量 不宜过大,强化学生记忆的重点知识,提高作业设计水平。题量适中,课时作业不超过15分钟,单元作业不超过30分钟。

    (二) 单元作业设计基本流程

    1.本单元主要认识法律在我们身边,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 同时理解法律 为我们的成长保驾护航。七年级学生心理、生理不够成熟,社会经验不足,法治意识薄弱, 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差。学生刚刚接触到法律知识,本单元作业设计 目的为了培养学生的基本法治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守法观念,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了解并知道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已的合法权益。

    2.精心制作课后作业设置, 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强调从学生已有 的生活经验出发,将学生亲身经历的问题抽象成生活作业,进而使学生理解法律知识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3.设计流程

    明确作业

    目标

    选取情境

    素材

    设定问题

    任务

    设定评价

    方式

    五、课时作业

    作业内容

    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

    第一框 生活需要法律

    一、单项选择题

    1.右边的漫画说明了( )

    A.家庭生活离不开法律

    B.家不再是我们生活的港湾

    C.法律指导人们的未来生活

    D.家庭暴力非常严重

    2.我们在义务教育阶段上学不用交学杂费、课本费,这是依据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 定;我们的父母是社会的劳动者,有劳动法等法律法规来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道路上的行人、车辆都必须遵守交通法规;盗窃、抢劫等违法犯罪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这说明 ( )

    A.法律只对违法的人有约束力

    B.法律指导着我们未来的生活 C.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D.法律是我们最高的行为准则

    3. 温馨家庭,其乐融融,家庭成员各尽其责;优美校园,书声琅琅,教学秩序井然; 红灯停,绿灯行,人人文明……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这是因为 ( )

    ①法律只规范人们的物质生活

    ②法律处理生活中的矛盾和纠纷

    ③法律指导和服务人们的生活

    ④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4. 孩子1周岁以内,根据婚姻法,父亲不能随便提出离婚;年满6周岁的儿童,根据义务教育法,其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年满60周岁,适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年满70周岁,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不执行行政拘留;年满80周岁,根据老年人权 益保障法可以开始享用低收入老年人津贴制度;等等。这说明( )

    A.法律只规定享有的权利

    B.法律不规定履行的义务 C.法律可以取代道德准则 D.法律伴随着每个人一生

    5. 小刚读报获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各地政府迅速行动,开展相关医药 用品价格监管工作,严肃查处借疫情防控之际囤积居奇、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物价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这充分体现了法治是 ( )

    A.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B.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方式

    C.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

    D.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

    二、非选择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收集到如下信息:

    信息一: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 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 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 活的百科全书”,是具有基础性的民事法律规范。共7编,依次为总则编、物权编、 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以及附则,共1260条,总 计10万余字,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条文字数最多的一部法律。民法典内容涵盖老百姓 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个人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每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每个组织 的业务活动都离不开它的规范和保护。

    信息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1)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信息一体现了哪些道理?

    (2) 从法治角度谈谈民法典为见义勇为的行为“保驾护航”的必要性。

    (二) 时间要求:15 分钟

    (三) 评价设计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掌握必备知识,理论联系实际

    提升关键能力,善于思考探究

    培育政治认同,坚定理想信念

    增强责任意识,勇于担当使命

    总体评价结果: 。

    (四)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双减”政策下,本套作业注重基础知识, 由易到难,层层递进,设计目标 明确,让作业减负增效。通过作业设计与实施,帮助学生树立法治意识,培养学生依法做事的观念、权利观念和义务观念,提高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能力。

    第二框 法律保障生活

    一、单项选择题

    1.小军在等红灯,小明说 :“反正没车,快点跑过去。”小军说 :“闯红灯是违法的, 不能闯红灯,闯红灯要被交警批评、罚款的。”小军的言行告诉我们( )

    ①法律约束我们的行为

    ②法律让我们懂得该怎样做

    ③法律具有评判、预测作用

    ④我国法治建设不断加强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古语有 ( )

    ①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②国王金科玉律,金科玉言

    ③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④国因法而昌,法因人而贵

    A.①③ B. ②④ C.①④ D.②③

    3.适合作为右图的标语的是( )

    A.手拉手,心连心

    B.团结才有力量

    C.法律护我成长

    D.我们的快乐生活

    4. “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这体现了 ( )

    ①我国形成了弘扬法治精神的良好社会环境

    ②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③我们要增强法治意识,培养法治精神

    ④我们要学习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律己,依法办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印发意见,新冠肺炎疑似病人拒绝隔离可 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这 ( )

    ①表明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②有利于控制病毒传染,战胜疫情

    ③体现法律具有规范性、保护性作用

    ④体现我国坚持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闻一: 2020年10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新闻二: 2021年1月5日,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由天津市人民检察 院第二分院提起公诉的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赖小民受贿、贪污、重婚一案,对被告人赖小民以受贿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以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二百万元;以重婚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1) 上述新闻分别体现了法律的什么特征?

    (2) 新闻二体现了法律具有什么作用?

    (二) 时间要求:15 分钟

    (三) 评价设计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掌握必备知识,理论联系实际

    提升关键能力,善于思考探究

    培育政治认同,坚定理想信念

    增强责任意识,勇于担当使命

    总体评价结果: 。

    (四)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提质减负”是当今教育的大势所趋。本套作业注重学生的知识获取,能力 的培养。采用逐层递进的方式,减少了作业数量,提高了作业质量,实现“轻负 担、高质量”。通过作业设计,教师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法治观念,在社会生活 中做知法、守法、护法的合格公民。自觉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养健康文明习惯, 在社会生活中努力成为具有高尚品质的人。

    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第一框 法律为我们护航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指出:遵守网络道德和安全规定,不浏览、不 制作、不传播不良信息,慎交网友,不进入营业性网吧。这样要求的根本目的是 ( )

    A.杜绝中学生上网,使他们免受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

    B.不允许中学生交友,尤其是网友

    C.维护中学生的身心健康,确保青少年健康成长

    D.使中学生认识到互联网是毒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罪魁祸首

    2.下边漫画图片说明( )

    A.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责任

    B.未成年人需要特殊的保护

    C.我国制定专门法律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的保护

    D.有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就不会受到侵害

    3.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的关爱和保护,已经 成为人类的共识。我国颁布的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专门法律是 ( )

    A.婚姻法

    B.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C.义务教育法

    D.治安管理处罚法

    4.2021年3月29日是全国第26个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某中学围绕“普及安全知识, 提高避险能力”的主题,广泛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这一举措 ( )

    ①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

    ②有利于未成年人掌握安全知识

    ③有利于建设安全和谐的校园

    ④能消除影响未成年人的安全隐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国家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卫计委和教育部共同全面推动中小学营养午餐 的落实,对营养午餐的标准和具体供给方式进行相应规定。各校积极配合,加强安全管理。我国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的保护,这是因为未成年人 ( )

    ①身心发育尚不成熟 ②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

    ③自我保护能力较弱 ④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校园欺凌(指同学间欺负弱小 、 敲诈勒索等行为)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 视。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 ,要求各地对校园欺凌进行专 项治理,这一举措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于是网友“悠悠岁月”说:专项治理校园欺 凌是对未成年人的关爱和保护,我们真心需要这样的保护。

    (1) 材料一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什么保护?

    (2)为什么“悠悠岁月”说我们真心需要这样的保护?

    (3)从不同角度谈谈应该怎样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二)时间要求:15 分钟

    (三) 评价设计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掌握必备知识,理论联系实际

    提升关键能力,善于思考探究

    培育政治认同,坚定理想信念

    增强责任意识,勇于担当使命

    总体评价结果: 。

    (四)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本套作业设计依据中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生活性、实践性的特点,从培养 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设计课内外相结合、教学与生活相结合。通过作业设计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让学生通过学习法律知识,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 己的合法权益。

    第二框 我们与法律同行

    一、单项选择题

    1.生活在法治国家里,公民就要( )

    ①树立法治观念,做懂法的人

    ②维护法律尊严,做守法的人

    ③敢于并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做护法的人

    ④宣传法律知识,做普法的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小明升入中学后,为方便上学,妈妈为他购买了一辆价值近2000元的自行车。一 天放学后,小明发现停放在学校大门外的自行车被盗。对此,你认为小明的正确做 法是 ( )

    A. 自认倒霉,让父母再帮自己买一辆自行车

    B.找学校理论,要求学校赔偿一辆新车

    C.及时拨打“110”电话报警,寻求法律帮助

    D.为挽回经济损失,偷偷骑走一辆价值相同的自行车

    3.某社区民警来到当地中心小学为该校师生举行了法制讲座。讲座中,民警通过案 例、图片等形式讲解了基本法律常识及青少年自我防护知识,并与现场同学互动。 此举有利于 ( )

    ①为青少年普法教育提供新的载体

    ②提高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

    ③青少年知法、守法,严格执法

    ④普及法律知识,建设法治国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 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因此,树立法治意识,就要 ( )

    ①发自内心地认可法律

    ②发自内心地崇尚法律

    ③发自内心地遵守和服从法律

    ④让法治精神铭刻在我们心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道德与法治》课程对未成年人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促进我们道德素质和法律 素质的提高。对此,下列关于道德与法律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B.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需要依靠道德和法律来调整

    C.当法律至上成为我们的真诚信仰时,法治精神就会铭刻在我们心中 D.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高法律素质,促进法治生活方式的形成

    二、非选择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 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要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将其作为“十四五”时期普法工作的重点来抓,引导群众认识到 民法典既是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典,也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循的规范,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要把民法典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对青少年民法典教育。

    看到这条新闻,有同学认为“我们还小,民法典和我们没有关系,没必要进行 民法典教育”。你赞同这种观点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二) 时间要求:15 分钟

    (三) 评价设计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掌握必备知识,理论联系实际

    提升关键能力,善于思考探究

    培育政治认同,坚定理想信念

    增强责任意识,勇于担当使命

    总体评价结果: 。

    (四)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本套作业注重知识联系生活,理论联系实际, 由易到难,层层递进,难易适 中。通过作业设计,引导学生遵守法律,不做违法犯罪的事,让法律成为我们的信仰,让遵纪守法、文明有礼成为我们的行为习惯。

    六、单元质量检测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一、选择题

    1.我国对未成年人予以特殊保护,是因为未成年人( )

    ①身心发育尚不成熟 ②自我控制能力不强

    ③容易受到不法侵害 ④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工作的,用人单位应按

    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者小时工资标准的300%另行付加班工资。从劳动者角度看,

    这说明法律具有的作用( )

    A.规范作用 B.强制作用 C.保护作用

    3.下边漫画里的做法有利于( )

    D.指引作用

    ①实现政治清明 ②消除乱用权力现象 ③保障绝对公正 ④依法治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七年级学生陈某在放学的路上,受到社会青年李某的敲诈,对此,陈某应该这样做( )

    A.忍气吞声、让其勒索 B.巧妙周旋、然后想办法报警

    C.不顾一切、与其搏斗 D.现场配合、事后在找人报复

    5.与道德相比,法律最为显著的特征( )

    A、只对违法人员具有约束力 B、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B、依靠社会舆论保证实施 D、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

    6.七年级学生小亮由于成绩差,父亲以家庭经济困难为由让他辍学打工。他父亲的 行为( )

    ①违反了义务教育法的规定

    ②没有履行家庭保护的责任

    ③是行使自已权利的行为

    ④是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7. 2022 年 3 月 12 日上午九点,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 驻国家安全部纪检监察组原组长刘彦平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公开信息显示,刘彦平出生于 1955 年 8 月, 1974 年 4月参加工作。他曾任公安部警卫局局长,公安部部长助理、党委委员,副部长、党 委委员等职,后任国安部纪委书记、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安全部纪检监察组组长。这表明 ( )

    A. 法律是由国家认可的行为规范

    B. 法律依靠社会舆论的约束来实施

    C. 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D.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约束力

    8.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 的决定》,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这个总目标是 ( )

    A.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B.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C.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9.下列行为中,体现出公民法治精神和法律至上信仰的是 ( )

    ①吴利打电话向有关部门举报学校附近有一个黑网吧

    ②“又该缴税了。 ”“嗯,我想想怎样少缴点税。 ”

    ③八年级女生宁宁坚决制止父亲在工地建设上以次充好、违规操作的行为

    ④“爸,给钱我上学。 ”“去,去,我和你妈离婚了,问她要去。”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10. 2021年12月16日,学校为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萧县黄口第一初级中学为增 强学生的自律和防护意识,学校政教处和萧县黄口派出所民警分别为七、八、九年级部分重点关注学生对象举行“预防校园欺凌”专题教育讲座。

    你认为下列关于应对校园暴力事件的建议正确的是 ( )

    ①.学校应加强对未成年学生的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履行学校保护。

    ②.国家应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履行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③.校园暴力事件根源在于家庭教育,父母应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成长。

    ④.未成年学生应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培养自我保护能力,依法保护自己。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二、非选择题

    11.情境探究

    下面是小军的生活片段,请你运用所学知识探究其行为。

    情境一:小军一家人在酒店吃饭,喝了酒的爸爸坚持要开车回家。

    (1)小军应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境二:上学路上,小军碰到校外青年向其要钱,不给就要揍他。

    (1)小军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观察图片,回答下面问题。

    结合上述两张图片,说一说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哪些特殊保护?

    13.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一天下午,小齐放学回家时看见同班同学王某与宋某发生口角,便不分青红皂 白上前为王某助威,并与宋某打了起来。宋某知道自己打不过他们,便约定“明天 下午在某公园见”。第二天下午,小齐和王某约上张某,宋某约上黄某、马某,准 时到达公园。双方一见面,便厮打起来。殴斗中,双方人员都有损伤。王某、宋某 二人因小事发生口角,由争吵发展到纠集多人打群架,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双方 的行为都是违法的。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

    结伙斗殴的首要分子王某和宋某给予公安拘留 10 天的处罚,对其他参与斗殴者分别 给予警告处分。

    (1)有人认为小齐的行为是见义勇为,够朋友。你怎样看待?

    (2)小齐的行为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事件发生后,该校加强了对学生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习惯的培养,准备结合“我 们与法律同行”这一课时的相关知识,开展一次以“让法律进校园”为专题的法制 讲座活动。假如你是该校七年级的学生,请积极参与进来,并结合自身实际,完成下列问题:

    (3) 请你帮助学校为开展本次活动选择三种合适的活动方式。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属性表

    序号

    类型

    对应单

    元作业 目标

    对应学习水平

    难度

    来源

    完成

    时间

    了解

    理解

    应用

    1

    单项选择题

    3

    容易

    原创

    30分钟

    2

    单项选择题

    2

    中等

    改编

    3

    单项选择题

    2

    容易

    改编

    4

    单项选择题

    4

    容易

    改编

    5

    单项选择题

    1

    较难

    改编

    6

    单项选择题

    3

    容易

    改编

    7

    单项选择题

    3

    中等

    原创

    8

    单项选择题

    4

    较难

    选编

    9

    单项选择题

    2

    容易

    改编

    10

    单项选择题

    3

    中等

    原创

    11

    非选择题

    2

    容易

    改编

    12

    非选择题

    3

    中等

    原创

    13

    非选择题

    4

    较难

    选编

    参考答案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

    第一框 生活需要发律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 A

    考点:法律保障生活

    解析:“漫画”对家暴说不,该题主要说明法律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法律 可以保护家庭,家庭生活离不开法律。故可以排除B、C、D。故该题应该选择A。

    2.答案: C

    考点:加强对法律重要性的认识

    解析:题干中描述说明;法律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规范人们的行为,法律与 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说C是正确的。 A.法律对每一个人都有约束力,并不 只对违法的特定人。故此题错。 B.结合题意可以直接排除。 D.宪法是我们最高 的行为准则。故D错。该题正确答案应该选C。

    3.答案: B

    考点:法律规范和调整生活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说明生活需要法律。 ①法律只规范 人们的物质生活,这句过于肯定,法律不仅规范人们的物质生活,而且还规范 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故①错。 ②题干中显示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故②是 正确的。 ③题干中显示有序的生活离不开法律,故③是正确的。 ④构不成原因, 故④是错误的。因此正确答案应选B。

    4.答案: D

    考点: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解析:题干中的描述,说明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A、B明显错误, C可以 排除。 D.法律伴随着每个人一生。故正确答案应选D。

    5.答案: B

    考点:法律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真、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解析:根据题干分析可知,疫情期间建立稳定的生活环境,法治是保障,也是 实现社会稳定的最有效方式。故B符合题意, 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应选B。

    二、 非选择题

    (1)参考答案:①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 对生活加以 规范和调整。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②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 之中,渗透到社会方方面面。③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④法 律就在我们身边。社会中各种关系,以及产生的矛盾和纠纷,需要法律来调整。 ⑤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 也是调整 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⑥我国实行依法治国的方 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⑦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任答其中 3 点即可)

    点拨: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法律知识理解和运用能力,考生要仔细阅读,耐心 解题。

    (2)参考答案:①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 志。②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③法律的强制力使正义得到伸张、正气得到弘扬,有利 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

    点拨:民法典实施的好,人民群众权利就会得到法律保护,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活动就会更加有序,社会才会更加和谐。

    第二框 法律保障生活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 B

    考点: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知法、守法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①②③符合题意, ④讲我国法治建设不断加强,观点明显不合题意。故答案应选B。

    2.答案: A

    考点: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学科综合知识能力、理解能力。 ①指王子与平民都 是平等的,谁都没有特权。符合题意。 ②不符合题意;这句突出了国王的特权, 不符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③符合题意;国家因法律的健全而昌盛,法律因为 人而显得珍贵重要,法律最终实施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 ④与题意不符。故答 案应选A。

    3.答案: C

    考点:法律的作用

    解析:结合漫画可以得出法律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创 造安全的社会环境。 C更加符合题意, A、B、D明显与题意不符。故答案应选C。

    4.答案: D

    考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相关知识。

    解析: ①说法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②③④体现了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 遍的约束力,我们要增强法治意识,要学习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所以 ②③④符合题意。故答案应选D。

    5. 答案: A

    考点:法律知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 ①②③很明显更加符合题意;我 国坚持的是依法治国,并不是以德治国,故④错误,排除。故答案应选A。

    二、 非选择题

    (1)参考答案:新闻一体现了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新闻二体现了法律是由 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点拨:本题主要是考查法律的特征及作用。


您可能喜欢的文档

查看更多

热门课件教案

今日更新

在线
客服

相关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