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请你思考:师:这样就需要设计一张其他面值的邮票,如果最高的资费是6元,那么用3张邮票来支付时,面值对大的邮票是几元?可增加什么面值的邮票?(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思考)生:6元除以3元就是2元,可增加的邮票面值可为2.0元,2.4元或4.0元。(3)小结:虽然满足条件的邮票组合很多,但邮政部门在发行邮票时,还要从经济、合理等角度考虑。【设计意图:大胆放手,让学生参与数学活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他们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和思维的方法,知识的获得和学习方法的形成都是在学生“做”的过程中形成的。】四、巩固深化:1、如果小明的爸爸要给小明回一封不足20g的信,他该贴多少钱的邮票?2、如果小明的好朋友要寄一封39g的信,他该贴多少钱的邮票?五、课后实践:课后给你的亲戚或者好朋友寄封信。
《贴邮票》活动要求:A、每组4人,给四封不同地点、质量的信件B、根据信封上的信息计算邮费并按要求贴上邮票(邮票的总面值刚好等于邮费,不能多贴)每封信最多贴三张邮票,只有0.8元或1.2元的两种邮票纪律要求:看看哪组合作得最好,速度最快!如果遇到困难,在事发那个在一边最后再去解决。3、小组汇报(1)、贴邮票的过程中大家遇到了什么问题?(有的能贴有的不能贴)这样的信件有哪些?(告诉我地点、质量、邮费)(2)、其他的信件都能贴出来嘛?说说看你是怎么贴邮票的?(3)、请将你们贴好邮票的信件送到邮箱来。剩下的都是一些“难题”(4)、思考:为什么4.0元、4.8元、6元的邮费没有办法按要求贴出邮票?(5)、原因出在哪里?这个问题怎么解决?(邮票面值太小,将邮票的面值改大)(6)、那最少要改成多大的?为什么?(将邮票面值改大,你会从多大面值的邮票开始考虑?为什么?)
(一)游戏导入 师: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取出大王和小王,还剩下52张牌,下面请5位同学上来,每人随意抽一张,不管怎么抽,至少有2张牌是同花色的。同学们相信吗?生讨论交流:找5位同学亲自上台体验:不管怎么抽,至少有2张牌是同花色的。师:这是为什么?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这类问题。(二)探究新知 1. 探究抽屉原理一,学习例1. (1)课件出示: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总有”和“至少”什么意思?为什么呢?师:各小组用铅笔摆一摆,看哪个小组表现最好?枚举法: 数的分解法:平均分:4÷3=1(支)……1(支) 1+1=2(支)师:“总有”和“至少”什么意思?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生1:“总有”是“一定有“,“至少有2 支”是最少有2支,不少于2支。生2:先放3支,如果每个笔筒中都设有2支,那么只有每个笔筒中放1支,剩下的1支就要放进其中的一个笔筒。所以至少有2支铅笔放进同一个笔筒。(2)试一试:把5支铅笔放到4个笔筒里呢?把6支铅笔放到5个笔筒里呢?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交流后师小结:首先通过平均分,余下1支,不管放在哪个笔筒里,一定会出现“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支铅笔”。抽屉原理一:只要物体数量是抽屉数量的1倍多,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2个物体。(3)做一做:5只鸽子飞进了3个鸽笼,总有一个鸽笼至少飞进2只鸽子。为什么?
说【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的第一课时《邮票的张数》。说【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四年级下册所学的字母表示数,初步认识方程,会用等式的性质解决简单方程,会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和价值,经历寻找实际问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求解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说【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通过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张数问题,学会解形如“aⅹ±ⅹ=b”的方程,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2、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的相等关系,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和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优点。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说教材。《鸽巢问题》包含着一个重要而又基本的数学原理——“鸽巢原理”,应用它可以使生活中很多有趣的,又相当复杂的问题,得以简单的解决。我要说的是第一课时,本节教材通过几个直观的例子,借助实际操作,向学生介绍“鸽巢原理”,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会用“鸽巢原理”去解决。说学情虽然六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因为鸽巢原理的实质是揭示了一种存在性,比较抽象,因此要真正让小学生深刻理解,还是很有挑战性的。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经历“鸽巢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原理”。会用“鸽巢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鸽巢原理”的灵活运用,感受数学的魅力,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3)教师在黑板上话好直线,在相应的点上用小图片代表大树和学生,在问怎样用数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让学生把直线上的点和正负数对应起来。(4)学生回答,教师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再让学生说说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的数,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5)总结:我们可以像这样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数轴。(6)引导学生观察:A、从0起往右依次是?从0起往左依次是?你发现什么规律?B、在数轴上分别找到1.5和-1.5对应的点。如果从起点分别到.5和-1.5处,应如何运动?(7)练习:做一做的第1、2题。(二)教学例4:1、出示未来一周的天气情况,让学生把未来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比较他们的大小。
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比例的知识,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2、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为什么?6:3和8:4 : 和 :3、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比例的知识,学习解比例。(板书课题)二、引导探索,学习新知1、什么叫解比例?我们知道比例共有四项,如果知道其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解比例要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2、教学例2。(1)把未知项设为X。解:设这座模型的高是X米。(2)根据比例的意义列出比例:X:320=1:10(3)让学生指出这个比例的外项、内项,并说明知道哪三项,求哪一项。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把它变成什么形式?3x=8×15。这变成了什么?(方程。)教师说明:这样解比例就变成解方程了,利用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就可以求出未知数X的值。
分别算出2008年比2007年各季度增产的百分数和合计数,再制成统计表.分析:根据题目要求,要算出各季度增产的百分数,我们只要根据2008年与2007年各个季度的原始数据,运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方法就可以算出.算出了各个季度增产的百分数,根据题意制统计表时,既要按照季度分类,又要反映出年份的类别,所以在确定表头时可分为3部分:年份、台数、季度,年份又分为2007年产量、2008年产量、2008年比2007年增产的百分数.2、田力化肥厂今年第一季度生产情况如下:元月份计划生产1500吨,实际生产1620吨;二月计划生产1600吨,实际生产1680吨;三月份计划生产1640吨,实际生产1720吨,根据上面的数据,算出各月完成计划的百分数,并制成统计表.(1)制作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时,百分数这一栏一定要写清楚是谁占谁的百分之几,并按“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解题方法正确算出对应百分数”
四、学以致用。1、用比例解决下列问题。五、课后延伸,深化拓展1、万老师骑摩托车从家到学校上班,6分钟行使了480米,照这样计算,他从家到学校共行使了20分钟。他家到学校的距离有多少米?2、今年元旦那天,小丽的妈妈到银川商城购物,发现有件保暖内衣质量不错,于是买了3件,共付了180元。回来后,邻居张大妈也想买几件,于是乘车到银川商城买同样的保暖内衣,她共付了300元,能买几件?3、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学校旗杆高一般由学校面积大小而定)提醒: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的身高和影长成正比例。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独立解答,也可以讨论解答。4、实践作业。1、一根粗细均匀的圆木,锯成了5段共用了326分钟,照这样计算,如果把这根圆木 锯成7段,需要多少分钟?2、请同学们利用上一题的原理测一测咱们学校的教学楼的高度。六、课堂总结。说说你的收获。评价自己的表现。教学反思:这节课上完之后我有以下三点感悟:( 一)课堂永远是无法完全预设的
(三)实践活动(运用)接着,我设计了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在校园找到不同型号的自行车有四辆我把学生分成四组,并且分工合作,每组5个人,有3 个人负责采集数据,有两个人负责计算出结果。教师还要在旁边指导测量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收集数据。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生活,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体会数学的广泛应用与实际价值,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数学模型方法的教学,还要培养学生运用模型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学生理解模型之后,老师提供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得的数学模型去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指导非常重要,教师要指导学生把现实问题的元素与数学模型中的元素建立丐联系,还要指导学生如何运用已经建构的数学模型来分析和处理问题。学生经历了这样的学习过程,他们才会感受到数学模型的力量,才会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3、 教学例6仿照例5 的解题过程,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例6.练习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检查解答过程,弄清为什么列成积相等的等式解答。4、 小结应用比例知识解题,先要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板书:判断比例关系)再找出相关联量的对应数值,(板书:找出对应数值)再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等式解答。(板书:列出等式解答)追问:你认为解题的关键是什么?(正确判断成什么比例)怎样来列出等式?(正比例比值相等,反比例乘积相等)(三)练习提高1、基础练习2、判断说理不解答由学生打手势表示,增添了教学的趣味性,又增大了学生的参与面把握学生学习的效果。(四)全课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正反比例实际问题要怎样解答?
1、出示未来一周的天气情况,让学生把未来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比较他们的大小。2、学生交流比较的方法。3、通过小精灵的话,引出利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规定: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4、再让学生进行比较,利用学生的具体比较来说明“-8在-6的左边,所以-8<-6”5、再通过让另一学生比较“8>6,但是-8<-6”,使学生初步体会两负数比较大小时,绝对值大的负数反而小。6、总结: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7、练习:做一做第3题。三、巩固应用1、练习一第4、5题。2、练习一第6题。3、实践题记录小组同学的身高和体重,以平均身高体重为标准记为0m或(0kg)。超过的记为正数,不足的记为负数,然后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首先出示一张写着很小字体,看不清楚,放大就能看清楚的图片;接着以图片形式呈现生活中的一些放大与缩小的现象。这一环节以创设情景的形式引出生活中物体放大与缩小的现象,让学生感受生活中把物体放大或缩小的现象是经常遇到的,学习这些数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很多问题。这样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既引入新课,又激发了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二)共同探究新知首先复习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让学生选择把自己想要放大的图形放大,从而引出例4中的正方形。先让学生相互说说自己对“按2:1放大图形”的理解,然后教师说明,使学生知道:按2:1放大图形也就是图形的各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并边说边用课件展示放大的过程。然后让学生按照要求画出长方形、三角形放大后的图形,画直角三角形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不能直接看出是多少格,是不是只要把两个直角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就可以了?
第三个环节:多层练习,巩固深化。此环节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挖掘并提供创新素材:设计有针对性、代表性的练习题组(基本题、变式题、拓展题、开放题),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巩固新知,训练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创造性,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与提高。1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个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1)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2)小明从家到学校,每分走的速度和所需时间。(3)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定,底和高。(4)小林做10道数学题,已做的题和没有做的题。(5)小明拿一些钱买铅笔,单价和购买的数量2、你能举一个反比例的例子吗?这是一个开放性练习题,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使新旧知识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认知结构,这同时也是对数量关系一次很好的整理复习机会,通过举例进一步明确如何判断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
2、从正面初步感受成正比例量的特征发给学生学习卡,呈现给学生两组成正比例的量,目的是让学生从正面发现正比例的特征,通过观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方式初步建构正比例的意义并做抽象归纳。3、在练习中继续感受成正比例量的特征练习分两个层次,首先呈现给学生简单的成正比例和不成正比例的三组量进行比较,然后呈现一些易错的数量关系进行判断,目的是让学生在比较中,逐步剥离无关因素,突出正比例的本质特征,并形成正确的正比例的判定思路。(三)说学法在本节课中,我着重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学会小组合作交流。具体表现在学会思考,学会观察,学会表达,学会思考。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猜测、推理等活动过程,并对学生进行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乐于说,善于说。
二、说教法新课标指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由于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探索的可操作性难把握。为此,我注重丰富学生对形体的感受和认知,联系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采用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操作发现法来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同时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为教学辅助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全面、全程的参与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以及概括能力。三、说学法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地依赖于模仿与记忆,而是一个有目的的、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为此,我十分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本节课中,我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为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观察发现法、合作交流法。让他们在摸一摸、剪一剪、量一量、画一画、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中感知圆柱表面积的形成,推导出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 导入课题同学们:课前,我让大家在生活中寻找圆柱,你们找到了吗?谁愿意来展示一下。李老师也找到一些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圆柱图片)生活中的圆柱可真多呀!为什么要把它们要设计成圆柱形呢?学生可能会说:因为圆柱没有棱角,很光滑,所以栏杆、柱子要设计成圆柱形;因为圆柱可以滚动,所以压路机、刷墙滚子设计成圆柱形……同学们,你们说得很好,圆柱有这么广泛的用途,今天让我们进一步从数学的角度来认识圆柱。(板书“圆柱的认识”)2.自主学习 初步认识接下来,我让学生结合自带的圆柱自学教材第10—11页上的内容。指导学生学会看书,从书本上获取知识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因此,在感性认识圆柱的基础上,我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获取圆柱各部分的名称。 同学们:通过自学,你们都获取了哪些知识?请拿着手中的圆柱来说一说?
(二)师生互动,验证猜想活动二:学生自由探索,圆柱体积计算方法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出一种自己学过的知识计算圆柱体积的方法,通过合作,学生想到的办法可能有:①把橡皮泥捏成圆柱体,再捏成长方体,量出长方体的长、宽、高。算出长方体的体积,也就是圆柱的体积。②把圆柱形的杯子装满沙子,铺平,然后把沙子倒入较大的长方体的盒子中,量出长方体盒子的长、宽及沙子的高,算出沙子的体积,也就是圆柱的体积。如果杯子的厚度忽略不计的话。杯子的容积就是杯子的体积。③把一个圆柱体放到装有(正)长方体容器中,水会上升,上升的水的体积就是圆柱的体积。(这一活动的设计,是通过观察力求让学生体验到我们在计算圆柱的体积时都是把圆柱的体积转化为其他形体的体积来进行计算的。由此,也就可以验证学生的猜想是否准确,但是为了不影响学生的求知欲,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能用这些方法来计算我们的学校门口这根圆柱形柱子的体积吗?
首先,学生带着如下三个问题自学课文,(电脑出示):(1)用什么方法可以得到计算圆锥体积的公式?(2)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是什么意思?(3)得出了什么结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其次,学生操作实验,先让学生比较圆柱和圆锥是等底等高。再让学生做在圆锥中装满沙土往等底等高的圆柱中倒和在圆柱中装满沙土往等底等高的圆锥中倒的实验,得出倒三次正好倒满。使学生理解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3倍。第三、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归纳,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V= Sh。第四、让学生做在小圆锥里装满沙土往大圆柱中倒的实验,得出倒三次不能倒满。再次强调,只有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才存在着一定的倍数关系。第五、师生小结: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一、说教材“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这部分内容着重使学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正、反比例关系是比较重要的一种数量关系,学生理解并掌握了这种数量关系,可以应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正、反比例方面的实际问题。二、说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初步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2.通过观察、比较、归纳,提高学生综合概括推理的能力.三、说教学重点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掌握正反比例的变化的规律.四、说教学难点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掌握正反比例的变化的规律.五、说学情在教学了正比例知识后,大部分学生都明白了如何判断两个量是不是正比例,在做题时,学生出错的可能性不大,主要在于语言表达的完整性和科学性上。可是一旦教授了反比例的知识之后,学生开始混淆两者了!不知道是把两个量相“乘”还是相“除”!这是由于学生对于“正”和 “反”的理解不够到位。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