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教育教学 > 说课稿>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说课稿3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说课稿3篇

  • 页数:10页
  • 字数:约 6848 字
  • 大小:59.00KB
  • 格式:.doc
  • 版本:Office2016及以上版本
  • 作者:梁小A-PPT
  • 圆柱的认识说课稿3篇

    圆柱的认识说课稿一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圆柱的认识》一节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十二册二单元的第一小节。它包括圆柱的高、底面以及其半径、直径,圆柱的特征、圆柱的侧面及其展开图。教材首先从生活中常见的圆柱实物抽象概括出它的几何图形,然后再研究它的特征以及各部分的名称,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则放在后面。


    本节知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圆柱,深入研究并掌握研究立体图形的方法之后呈现的,它是学生进一步研究圆柱的基础知识。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并能指出圆柱的底面及其半径、直径、高、侧面。

    2、认识并绘制圆柱的几何图形。

    3、掌握圆柱的特征、能列举生活中的圆柱形物体,并能根据图形名称,再现它的表象。

    4、归纳圆柱的特征,圆柱侧面图与圆柱的关系。

    5、经历探究过程,体验学习的乐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

    1、圆柱的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称,圆柱的侧面展开图。

    2、圆柱的特征及侧面展开图的运用。

    (四)、课前准备:

    教具: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形实物若干,制作投影片。

    学具:长方体、正方体、盒子各一个,圆柱模型一个。

    二、说教法。

    新课标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表达。因此,在教学中,我将采用“生疑——探究——释疑”的方法,积极为学生创设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从而解决问题。

    三、说学法。

    在学法指导上,我让学生通过观察、摆弄实物,并同长方体、正方体实物对比,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我在本课的导入上,就抓住了儿童的这种思维特点。我先将准备好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实物放在讲桌上,提问:“你们能将这些物体分类吗?”学生会及时回答:“能。可以分成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接着我让一名学生上前分类。这时,我不失时机地指出:“像罐头盒、茶叶盒、药瓶这些物体,它们的形状都是圆柱体,我们简称圆柱。”然后,我让学生从学具中找出圆柱,看一看、摸一摸。初步感知圆柱的特征。最后我根据实物抽象概括出圆柱的几何图形。提问:“实物与几何图形有什么区别?”这样将实物与几何图形对比,能帮助学生形成圆柱的概念,并加深认识。

    接着,我向学生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以前我们研究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你们能自己研究圆柱有哪些特征吗?”我相信孩子们会肯定地回答“能。”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被点燃,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二)观察操作、探究新知。

    数学逻辑性强,教学中要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注重学生的操作实验。在教学本节知识时,我将为学生创设一个观察、操作、交流的空间,让他们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主动学习。

    1、探究圆柱的特征。

    我先投影几个问题:

    ①圆柱有几个面?每个面有什么特征?

    ②同长方体、正方体比较,圆柱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然后,让学生取出自己的学具,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等直观方法,并同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进行对比,研究圆柱的特征。再让同桌的两个同学相互交流探究的结果,做到互相启发。最后指名汇报,并完成板书。提问:“圆柱的高有几条?”最后,让学生画出圆柱的底面半径、直径和圆柱的高,指出它的底面和侧面。加深对圆柱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1、探究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我投影问题①:

    将圆柱的侧面沿一条高剪开,并把它展开,会得到一个什么图形?

    先引导学生猜想,再让学生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想,最后指名汇报,总结。

    投影问题②:

    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之间有什么关系?

    先让学生四人一组讨论,操作验证,并归纳本组讨论结论。然后分组汇报结果并板书。

    提问:“除了会得到长方形,还可能得到什么图形?

    “可能得到平行四边形吗?”

    (三)尝试运用、激活思维。

    为了让学生对知识进一步深化,我精心设计了练习题。我在设计练习时,力争体现出层次性,让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

    1、基本练习。

    ①辨认圆柱的几何图形。

    ②测量圆柱实物的底面直径和高。

    ③一个圆柱高5cm,底面半径2cm,将它的侧面沿高剪开,展开后得到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通过这三道题的设计,训练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2、拓展练习。

    ①一个圆柱的高是底面直径的π倍,那么将其侧面展开会得到一个( )形。

    ②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6.28cm,这个圆柱的高和底面半径分别是多少?

    通过这两道题的设计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3、思考题。

    为了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对学习永远保持旺盛的兴趣,我在每节课上都会设计一道思考题。这节课的题目是:将一个长6.28cm,宽3.14cm的长方形硬纸片做成一个圆柱,有几种做法,它的高和底面半径分别是多少?(接头不算)

    此外,练习是要“讲”与“评”上下功夫,重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讲解能力训练。

    圆柱的认识说课稿二

    各位领导,各位同行:

    大家好!我是来自龙兴镇中心小学的教师宫海艳,我校属于农远模式二项目学校,随着该项目实施,远程教育在我校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突出,给我们的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使我们农村的孩子真正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下面就以《圆柱的认识》一课来说说农远资源在教学中的使用。

    一、说教材。

    “圆柱的认识”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小节的内容。教材首先从生活中常见的圆柱实物概括出它的立体图形,然后再研究它的各部分的名称及特征,它是进一步研究圆柱的基础知识。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并结合农远工程提供的教育资源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并能指出圆柱的底面及其半径、直径、高、侧面。

    2、掌握圆柱的特征、能列举生活中的圆柱形物体,并能根据图形名称,再现它的表象。

    3、归纳圆柱的特征,圆柱侧面图与圆柱的关系。

    重点:圆柱的特征及侧面展开图的运用。

    难点:建立空间观念;弄清圆柱侧面是一个长方形(正方形),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

    二、说教法,学法。

    立体图形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圆柱体,我将农远资源提供的课件、与学生观察、操作、演示、讨论等方法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并通过“激趣——探究——释疑”的方法,积极为学生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努力做到教法、学法及农远资源利用的最优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

    四、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情境的导入在整节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一上课,我课件出示了生活中的圆柱让学生欣赏并提出问题,生活中的圆柱可真多!为什么要把它们设计成圆柱形呢?这时学生可能会说:因为圆柱比较美观,容易滚动等等。这样问题情境创设,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我趁机导入课题: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圆柱。板书课题:圆柱的认识。

    (二)观察操作、探究新知。

    数学逻辑性强,教学中要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注重学生的操作实验。本节课我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圆柱,通过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唤起学生对圆柱的已有知识经验,体会圆柱和长方体、正方体的不同,接下来学生自学课本11页中的内容,再让同桌相互交流探究的结果,做到互相启发。最后指名汇报,教师板书:底面、高、侧面。然后,让学生画出圆柱的底面半径、直径和圆柱的高,指出它的底面和侧面。加深对圆柱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通过学生的语言描述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结合农远资源形象直观的优势挖掘数学问题,这比单纯学习数学更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所以在学习新知过程中我使用农远工程提供的FLASH动画素材展示课本12页的场景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图中的场景来认识圆柱体的各部分名称及圆柱体的特征。底面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高有无数条且相等,侧面是长方形(长=圆柱底面周长,宽=圆柱的高)。然后完成板书。

    在这一环节中运用农远资源提供的课件展示,并通过学生观察总结出圆柱的各部分名称及侧面展开图的特征,帮助学生建立了空间观念,以此突破教学重难点。这样的设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也让学生有了成功的体验,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决心。

    (三)、实践应用,扩展延伸。

    按照新课标的精神,根据由浅入深的原则,我把练习内容分为三个层次:

    1、基本层:指出下面图形中哪些是圆柱。

    通过此题的训练让学生掌握圆柱的特征,此环节利用计算机展示农远资源提供的幻灯片,让学生回到生活中,用所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判断,这样的设计,让学生感受到在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问题,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的意识和能力。)

    2、综合层:

    (1)拿出一个圆柱形实物,测量它的底面直径和高。

    (2)(课件出示练习)一个圆柱高5cm,底面半径2cm,将它的侧面沿高剪开,展开后得到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通过这两道题的设计,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分析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开放层:(课件出示开放练习)

    (1)一个圆柱的高是底面直径的π倍,那么将其侧面展开会得到一个( )形。

    (2)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6.28cm,这个圆柱的高和底面半径分别是多少?

    为了让学生对知识进一步深化,我精心设计了这两道开放试练习题。让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

    以上是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本课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让学生通过描述、合作交流,实物观察、动手测量等多种方式来认识圆柱,突出“做数学”这个数学理念。

    (四)、回顾全课,总结提高。

    同学们,今天我们已经和圆柱交上了朋友,你们都有哪些收获呢?学生可能会说我认识了圆柱;我知道了圆柱各部分的名称等。

    这样的小结使学生能够回顾全课的内容,做到总结提高。

    五、板书设计:

    圆柱的认识

    底面:完全相同的两个圆

    高:无数条且相等

    长=圆柱底面周长

    侧面:长方形

    宽=圆柱高

    板书设计清晰明了,重点突出,易于学生掌握。

    六、教学效果预测。

    本节课运用农远资源声影图文并茂的直观展示,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促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又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巩固深化所学的知识。在课堂中可能会有个别学生对于空间观念的形成不够具体,以至会在拓展训练时出现误差,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及时修正自己的教学设计,不断努力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圆柱的认识说课稿三

    一、教材简析

    《圆柱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的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图形的认识部分,学生在低年级已经初步感性认识了圆柱,能够辨认圆柱物体。在学习了圆等平面图形和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基础上,本课进一步探索含有曲面的几何形体——圆柱。

    高年级学生已经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学生的了解,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圆柱的各部分名称、特征和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圆柱模型;

    过程与方法:在“做圆柱”的活动中进一步探索圆柱的特征,体会圆柱侧面和底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能力;

    情感与态度:体验圆柱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通过同学间合作做圆柱,共同进步,体验成功。

    三、教学思路

    “做数学”是新课改所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我想让学生在直观认识圆柱的基础上,通过做一个圆柱来深刻认识圆柱的特征,自主获得数学知识。

    基于以上思考,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创设情境导入课题;自主学习,初步认识;动手操作,深化认识;实践运用,拓展延伸。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同学们:课前,我让大家在生活中寻找圆柱,你们找到了吗?谁愿意来展示一下。

    李老师也找到一些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

    (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圆柱图片)

    生活中的圆柱可真多呀!为什么要把它们要设计成圆柱形呢?

    学生可能会说:因为圆柱没有棱角,很光滑,所以栏杆、柱子要设计成圆柱形;因为圆柱可以滚动,所以压路机、刷墙滚子设计成圆柱形……同学们,你们说得很好,圆柱有这么广泛的用途,今天让我们进一步从数学的角度来认识圆柱。(板书“圆柱的认识”)

    2.自主学习初步认识

    接下来,我让学生结合自带的圆柱自学教材第10—11页上的内容。


您可能喜欢的文档

查看更多

热门说课稿

今日更新

在线
客服

相关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