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教育教学 > 说课稿>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体积说课稿2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体积说课稿2篇

  • 页数:8页
  • 字数:约 5340 字
  • 大小:53.50KB
  • 格式:.doc
  • 版本:Office2016及以上版本
  • 作者:Vincent演示
  • 圆锥的体积说课稿2篇

    圆锥的体积说课稿一

    一、说教材

    (一)内容:圆锥的体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二单元内容。

    (二)教材简析:


    圆锥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的最后一个教学单元中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平面图形以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这三种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含有曲面围成的最基本的立体图形。由研究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的体积扩展到研究圆锥的体积,这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内容。

    内容包括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理解及具体运用。学生掌握这些内容,不仅有利于全面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之间的本质联系、提高几何体知识的掌握水平,为学习初中几何打下基础,同时提高了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公式,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锥的体积。

    (2)懂得“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能够正确、熟练的作出比较和判断。

    2、过程与方法:

    以小组形式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及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圆锥的体积公式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圆锥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以及转化的数学思想。

    (四)、教学重、难点、关键

    重点: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难点:理解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时体积间的倍数关系。

    关键:组织学生动手做实验,引导学生动脑、动手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二、说教法

    以谈话法、实验法为主,讨论法,练习法为辅,实现教学目标。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小学阶段学习的几何知识是直观几何。小学生学习几何知识不是靠严格的论证,而主要是通过观察、操作。根据课题的特点,主要采取让学生做实验的方法主动获取知识。

    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做了三个实验。

    第一、让学生比较圆柱和圆锥是否等底等高。

    第二、在“等底等高”的条件下通过装水实验比较圆锥与圆柱的体积。使学生理解“等底等高”的条件下,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归纳,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V=1/3Sh。

    第三、在“等底不等高”的条件下通过装水实验比较圆锥与圆柱的体积,再次强调,只有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才存在着一定的倍数关系。

    搞清了圆锥体积公式的由来,从而理解和掌握了圆锥体积公式,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克服了几何形体计算公式教学中的重结论、轻过程,重记忆、轻理解,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病。突出了教学重点。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图片。

    2、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各1个(一人一套)、等底不等高的圆锥和圆柱一套、水、记录卡片、小黑板。

    三、说学法

    1、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能做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做,学生能想的尽量让学生自己想,学生能说的尽量让学生自己说。学生不能想的,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想,整个学习过程围绕着自主探究的情境进行。

    2、学生学习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时,通过自己操作实验、观察比较、讨论小结、推导出圆锥的计算公式,从而初步学会运用实验的方法探索新知识。

    四、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问题情景,明确探究目标

    (出示教具)老师说:同学们觉得这个圆锥与哪个圆柱的关系最近呢?为什么这样认为?(比较学生指出的圆柱与圆锥的底和高,引导大家发现这个圆柱与圆锥等底等高)它们的体积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

    老师问:很多同学都喜欢吃冰淇淋,你们看,这吃冰淇淋的形状是什么样的?你们想过一个圆锥筒能装多少冰淇淋呢?导入新题,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直觉猜想(演示圆锥的体积)

    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的体积都可以用一个什么公式来表示?(V=Sh)

    想一想:圆锥的体积能不能用“底面积x高”?

    议一议:用圆锥的“底面积x高”求得的是什么?

    那么,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有什么关系呢?

    (三)、学生操作实验

    第一、让学生比较圆柱和圆锥是否等底等高。强调圆柱和圆锥是等底等高这个必要条件。

    第二、在“等底等高”的条件下通过装水实验比较圆锥与圆柱的体积,使学生理解“等底等高”的条件下,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存在着一定的倍数关系。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归纳出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V=1/3Sh

    第三、在“等底不等高”的条件下通过装水实验比较圆锥与圆柱的体积,结果他们的体积是不相等的,再次强调,只有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才存在着一定的倍数关系。

    师生小结: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V=1/3sh

    (四)、反馈练习

    1、填空:(口答)

    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圆锥的体积是15立方厘米,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厘米,如果圆柱的体积是a立方厘米,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2、判断:

    (1)、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

    (2)、把一个圆柱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应削去圆柱体积的2/3()

    (3)、圆锥的体积一定比圆柱的体积小。()

    (4)、一个圆锥体和一个圆柱体的体积相等,底面积也相等,如果圆柱体的高是12厘米,那么圆锥体的高是36厘米。()

    (通过以上练习,加强学生对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理解。)

    (五)、教学应用体积公式计算体积:

    1、教学例1(出示例1课件).

    例1:一个圆锥形的零件,底面积是19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

    学生读题,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全班尝试练习。)

    这题采取“放”方法,让学生尝试探究,使学生在探究中求知。

    2、巩固练习(多媒体出示)

    (1)、基本练习。一个圆锥的底面积是25平方分米,高是9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教师行间巡视,做完后集体订正)。

    (2、)变式练习。只列式不计算。将上题中的已知条件:“底面积是25平方分米”,依次改为“半径是3分米”、“直径是20厘米,高是8厘米”引导学生想:要求体积,先要求什么?

    (3)、小结:要求圆锥的体积,不论已知条件如何改变,都必须先求出底面积。求圆锥的体积,不但不能忘记乘1/3,还要注意单位统一。

    3、教学例2(出示例2)

    例2:在打谷场上,有一个近似圆锥的小麦堆,测得底面直径是4米,高是1.2米。每立方米小麦约重735千克,这堆小麦大约有多少千克?(得保留整千克)

    学生读题、想:要求小麦的重量,必须先求什么?(先分组讨论,再尝试练习,个别板演,然后集体评讲。)

    (六)、师生小结,质疑问难: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还有什么不懂得的问题?

    (七)、布置作业

    1、做P44练习九的第3-5题,(学生练习,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特别注意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辅导。)

    2、思考题:一个长15厘米,宽6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木料,用它制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这个圆锥体的体积是多少?(此题给学有余力的学生练习)。

    圆锥的体积说课稿二

    一、说教材

    (一)圆锥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的最后一个教学单元中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平面图形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这三种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含有曲面围成的最基本的立体图形。由研究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的体积扩展到研究圆锥的体积,这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内容。

    内容包括理解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和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具体运用。学生掌握这些内容,不仅有利于全面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之间的本质联系、提高几何体知识掌握水平,为学习初中几何打下基础,同时提高了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公式,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锥的体积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三)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难点:理解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时体积间的倍数关系。

    关键:组织学生动手做实验,引导学生动脑、动手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二、说教法

    以谈话法、实验法为主,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为辅,实现教学目标。教学中,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小学阶段学习的几何知识是直观几何。小学生学习几何知识不是*严格的论证,而主要是通过观察、操作。根据课题的特点,主要采取让学生做实验的方法主动获取知识。主要引导学生做了三个实验。一是比较圆柱和圆锥是等底等高,强调圆柱和圆锥是等底等高这个必要条件;二是做在圆锥中倒的实验,使学生理解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存在着一定的倍数关系;三是做在小圆锥里装满沙土往大圆柱中倒的实验,再次强调只有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存在着的倍数关系,搞清了圆锥体积公式的由来,从而理解和掌握了圆锥体积公式,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克服了几何形体计算公式教学中的重结论、轻过程,重记忆、轻理解,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病。突出了教学重点。

    三、说学法

    1、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能做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做,学生能想的尽量让学生自己想,学生不能想的,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想,学生能说的尽量让学生自己说。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围绕着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之中。

    2、学生学习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时,通过自己操作实验、观察比较、讨论小结、推导出圆锥的计算公式,从而初步学会运用实验的方法探索新知识。

    四、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课题

    1、让学生自己找出自己桌子上的圆柱体,指出它的底面和高。

    回答:(1)已知底面积和高怎样求它的体积?(2)已知底面半径、直径或周长又怎样求它的体积?

    这样,学生可以利用迁移规律,从求圆柱体积的思路、方法中得到启示,领悟出求圆锥体积的方法。

    2、让学生自己找出圆锥体,指出它的底面和高,同时引出课题:圆锥的体积

    (二)新授

    1、(1)引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忆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想:圆锥的体积也能转化成学过的体积来计算吗?

您可能喜欢的文档

查看更多

热门说课稿

今日更新

在线
客服

相关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