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说课稿2篇
-
- 页数:10页
- 字数:约 7164 字
- 大小:56.50KB
- 格式:.doc
- 版本:Office2016及以上版本
- 作者:老余工作室
体积和体积单位说课稿2篇
体积和体积单位说课稿一
一:总体说明:
《体积和体积单位》这节课是在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空间观念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教学的。本节课主要采取了小组活动的形式,来教学体积的意义和体积单位。教师先通过实验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体积的概念,使学生理解体积的含义,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再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感知,建立常用的体积单位观念,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建立单位体积大小的概念。最后让学生从教学活动中知道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是看它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二:说教材
1、内容:《体积和体积单位》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空间观念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教学体积的意义和体积单位,教材先通过实验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体积的概念,再通过观察与感知,建立常用的体积单位观念,最后教材说明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是看它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2、目标:通过《体积和体积单位》本节课的教学,(1)让学生知道体积的含义,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2)使学生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建立单位体积大小的概念。(3)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是看它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3.教学重点:掌握体积和体积单位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教学难点: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的空间观念。
5.教学准备:烧杯、石块、体积单位、课件。
三:教学策略:
1.采用故事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实验法和自学法发挥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采用小组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4.采用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乌鸦喝水》的小故事。
2.揭题:师:你知道乌鸦是通过什么方法喝到水的吗?这蕴涵了什么道理?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题《体积和体积单位》。(出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建立“体积”概念。
师出示实验一,“把小石块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你发现了什么?说明什么?”请生读题,分组操作。
师:通过这个实验,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说明:物体 占空间]{板书}。
师再出示实验二,“把大小不同的两个石块分别放入盛有高度相同水的两个烧杯中,你又发现了什么?说明什么?”请生读题,分组操作。
师:通过这个实验,
你发现了什么?它们水面上升的高度相同吗?这说明什么?(大的物体占的空间大,小的物体占的空间小)。[说明:通过2个实验培养学生的小组学习、协作能力,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实物演示:橡皮、铅笔盒、书包。
师:观察这三个物体,哪个所占的空间比较大?哪个所占的空间比较小?
书包与讲桌相比,谁占的空间比较大?
引导学生得出:物体占空间有“大小:{板书}。
生概括体积的定义:“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
生齐读。
师:桌上这三个物体,哪个体积最大?哪个体积最小?你知道体积比书包大的物体吗?你知道体积比火柴盒小的物体吗?[说明:体积的意义十分抽象,学生难以理解。这里的第一个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认识物体“占有空间”。再通过第二个实验,让学生形成“空间有大小”的鲜明表象,帮助学生理解体积的含义,便于建立“体积”的概念。]
2、教学“体积单位”。
师出示图,请生比一比谁的体积大?[说明:教师通过两个长方体体积大小的比较,学生发现不好比较,从而指出计量物体的体积要用统一的体积单位。从而引入“体积单位”的教学]
师:为了更准确的比较图中这两个长方体体积的大小,我们可以把它们切成若干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只要数一数,每个长方体包含有几个这样的小正方体,就能准确地比出它们的大小。
请生数一数,告诉老师谁的体积比较大?
学生汇报(注意让学生说出数的方法)。
师:像计量长度需要长度单位,计量面积需要面积单位,我们计量体积也需要有“体积单位”。为了更准确地计量出物体体积的大小,我们可以像图中这样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作为体积单位。
请生读一读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出示自学要求,“v自学课文15页内容。
v自学体积单位。用看一看(是什么形 体)、量一量(它的棱长是多少)、摸一摸(它有多大)、说一说(它的定义)、找一找(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可以用这个体积单位来计量)的方法,小组之间开展讨论和交流。”
请生分小组自学“体积单位”,进行讨论和交流。学生上台汇报自学成果。[说明:教师出示自学提纲,让学生以小组自学的形式开展讨论和交流,并让学生自我展示自学成果,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究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协作能力。]
师(小结)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知道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并且知道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各有多大?
今后,我们在计量物体的体积时,就应根据实际情况来选用合适的体积单位
3.教学“计量体积单位”的方法。
师出示图。师:已知每个正方体的棱长是1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这个长方体是由几个小正方体构成的?它含有多少个立方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请生说一说。
师(小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学生操作:
请你用4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不同的长方体,它们的体积各是多少?还能摆成其它形状吗?它们的体积又是多少?[说明:这里的操作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可以认识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要看它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二是可以通过摆小正方体看体积,为后面学习体积的计算做准备。]
4.反馈
( 哪个是长度单位,哪个是面积单位,哪个是体积单位?它们有什么不同?
(课本中练一练的作业)
[说明: 通过比较,有利于学生强化对长度、面积、和体积计量单位的认识,更好地构建认知结构]
三:知识的应用。
(四)、课堂总结:
师:学习了这堂课,你有哪些收获?
七、板书设计:
体积和体积单位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体积单位:立方厘米: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棱长1立方分米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
立方米:棱长1立方米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
体积和体积单位说课稿二
一、说教材
1、 说课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三单元第三部分《体积和体积单位》
2、 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体积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生疏、抽象的新概念,由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学生对什么是物体的体积、怎样计量物体的体积以及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为什么是千进位等问题都不易理解,因此学生对体积概念的认识与理解至关紧要。本节课的教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体积和体积单位。体积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因此通过“乌鸦喝水”的故事使学生初步感知“空间”,再通过一系列的观察、实验进一步感知空间的大小之分,使学生在直观、形象、实践之中理解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就是物体的体积;而体积单位则可以通过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学习迁移类推,并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通过本节课学习体积和体积单位,使学生感知体积的含义,认识体积单位,为学生形成体积概念、掌握体积计算及其单位间的进率打下基础
学习体积和体积单位也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通过学生观察、合作、交流的活动,使学生在体验知识来源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应用于生活的道理,并帮助学生在今后的生产和生活中能灵活运用合适的计量单位表示物体的体积,同时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意义。
3、 教学目标、重难点的定位
综上所述,体积和体积单位是学生计量物体体积的基础,因此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做了如下定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观察与操作,是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悟体积,了解体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建立体积大小的表象。
(2)在认识体积单位的基础上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是看它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操作中观察,在探究中感悟体积的含义,使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生亲自参与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并从中获得积极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体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空间的含义
二、说教法与学法
《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而此时五年级的学生相对于第一学段,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更为丰富,他们更多地关注周围的人和事,有进一步了解现实世界、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基于以上理念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设计本节课时,力求改变传统的概念教学,合理的“用教材”教,以学生为主体来组织探究活动,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对体积的感性认识,并在实践中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意识。
1、 动手实验,发现问题
对于物体的体积这一概念,一般的教法是教师提出问题:什么叫物体的体积?之后,教师做实验,让学生观察发现水位升高,接着,教师提问:水位为什么升高?然后教师反复强调:"石块占据水的空间",整个过程,虽然有教师的实验,启发式的提问,但是学生仍是被动接受知识。现在我是这样设计的,先让学生在家里人人动手亲自做实验,观察实验变化,体会具体做法,并想一想,为什么?这种教学活动,学生参与面广,人人动手操作实验,符合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这样改变了传统的教师教,学生被动地学的方法,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实验创新意识。
2、观察思考,探究问题
如何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对此,我进行如下教学:
教师准备好实验备品,同学们,昨天老师请大家回家亲自动手做实验,我相信大家一定做得非常好。那么,谁愿意到前边把实验重新演示给大家看呢?请一名同学演示,实验一开始,学生的目光注视着杯中的水面,边观察边思考,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如果说“乌鸦喝水”的故事只是让学生在头脑中抽象的感知了“空间”,那么通过学生的再次实验则是让学生更形象直观的感知了“空间”的含义。然后再通过摸空的课桌、放有文具盒的课桌和放有书包的课桌让学生感知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之分,进而形成体积的概念,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合作交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传统的教学观念阻碍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和创造力的培养,而《标准》提倡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新的教育理念知道下,我在教学中采用个人独立思考、同桌合作、小组合作多种方式,给学生最大限度参与学习的机会,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掌握了数学的建摸方法,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提高了实际操作的能力,同时学生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参与热情还增进了师生、同伴之间的情感交流。
4、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一个问题的解决需要时间和空间,只有给学生留有较大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学生思维的发展,就是在想的过程中,就是在从“想不出”到“想出来”的过程中获得发展的。越是对遇到的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学生的思维越是活跃越是积极,一旦问题解决,他们的思维也就得到了一种令人惊喜的发展。在本节课教学中,无论是学生课前的实验还是课上观察、操作都给学生留有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小组的交流,使学生的思维在交流讨论中整合达成共识。
三、说设计理念与教学过程
本节课为了更好的体现以上理念,我主要按“实验、发现问题——操作、探究问题——尝试、解决问题——深化、巩固问题——回归、总结问题”的环节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使学生可以自由的思考、想象、猜测、实验、验证。
(一) 实验、发现问题
1、(教师利用多媒体软件出示“乌鸦喝水”的故事图片)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组图片,你们有兴趣欣赏一下吗?
2、 老师想请教一个问题,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
3、 水面升高了,难道是瓶中的是增加了吗?究竟是怎么回事?
[借助“乌鸦喝水”这样一个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引入,使学生在回忆故事情节的同时初步感知“空间”的存在]
4、 同学们说都很肯定,那是否和大家想象的一样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实验来验证一下。
5、 教师拿出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杯子,将其中1号杯倒满水,2号杯中放一个石块,然后将1号杯里的水倒入2号杯,让学生说一说发现并说明其中原因。
[如果说“乌鸦喝水”的故事只是让学生比较抽象的发现“空间”,那这个实验则是让学生进一步直观形象的感知了“空间”的存在,同时也使学生明白一切猜想都要由实践来验证。]
(二) 操作、探究问题
1、 通过实验证明了大家的想法是正确的,石块占了水的空间,接下来我们再一起来做个活动。
2、 首先把手放进书桌里摸一摸,看一看有什么感觉?
3、 接着把文具盒放进去,再把手放进书桌里摸一摸,这次又有什么感觉?
4、 把文具盒拿出来,把书包再放进去,然后再把手放进去摸一摸又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您可能喜欢的文档
查看更多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课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说课稿
- 页数:7页
- |大小:125.38KB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单位的换算》说课稿
- 页数:4页
- |大小:40.50KB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单位》说课稿
- 页数:3页
- |大小:36.00KB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六课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说课稿
- 页数:7页
- |大小:72.89KB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说课稿
- 页数:4页
- |大小:30.59KB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说课稿
- 页数:4页
- |大小:26.74KB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与容积》说课稿
- 页数:4页
- |大小:36.00KB
热门说课稿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 动物怎样过冬
- 页数:3页
- |大小:36.00KB
- 说课稿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0的除法》说课稿
- 页数:6页
- |大小:34.92KB
- 说课稿
雾在哪里说课稿
- 页数:3页
- |大小:46.00KB
- 说课稿
小班数学说课稿《按规律排序》
- 页数:5页
- |大小:92.24KB
- 说课稿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说课稿
- 页数:4页
- |大小:24.27KB
- 说课稿
中班健康《袋鼠跳》说课稿
- 页数:2页
- |大小:34.88KB
- 说课稿
今日更新
精选高中生期末评语
- 页数:42页
- |大小:7M
××县招商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 页数:12页
- |大小:142.54KB
“四零”承诺服务创建工作总结
- 页数:5页
- |大小:39.83KB
“改作风、提效能”专项行动工作总结
- 页数:6页
- |大小:139.05KB
“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情况总结报告
- 页数:7页
- |大小:26.12KB
2024年度工作计划汇编(18篇)
- 页数:72页
- |大小:196.9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