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整节课以动画人物情境贯穿于始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上课伊始我播放一首学生熟悉的动画片《虹猫蓝兔七侠传》的片头曲《人生不过一百年》,创设教学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自然引出7个动画人物。不仅复习了1—5,而且顺利引出新课。接下来的探究新知阶段,继续以为七剑合壁解决困难为情境线索,将新知自然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完成6和7的数数、认数、数序、比较大小、序数意义以及书写的学习。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认识“11”。让学生说说身边的“11”,接着数出11根小棒。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猜想学生能顺利地数出;再接着让学生另外数出11根小棒,动手摆一摆,探讨一下还有没有别的更好的摆法。比较各种摆法的不同点。[在学习新知,突破重难点这一环节,让学生动口说一说,动手摆一摆,用眼观察,用脑思考,使学生通过具体实物比较各种摆法,让学生借助实物感知10根一捆的原因,建立以一代十的表象认知。](2)学习例2中的“15、20”,加深理解组成。让学生数出15根小棒,动手摆一摆,捆一捆。引导学生运用上面发现的容易看出数量的方法,摆一摆,捆一捆,同桌交流,互相猜猜,根据实物说出数量,根据实物说数的组成,再倒过来根据组成说出这个数。如:“15是由1个十和5个一组成,1个十和5个一组成15。”同样,让学生动手摆摆,捆捆,看看,说说,学习“20”。
4、学习有关0的加减法我为学生创设一个丰富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进行交流,在情景中亲身体验关于0的加减法计算及在生活中的应用。用3只小鸟飞走了的情景图,教学得数是0的减法的意义;通过两片荷叶上的青蛙图,教学有关0的加法。出示图画,让学生仔细观察,互相交流说说看懂了什么,并根据图意列出算式,理解算式所表示的意思,,集体交流不同想法然后举出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将原来教材中静态的图动态化,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然后,创设情境,用所学来的知识帮助学习伙伴解决难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解疑的欲望。最后,通过学习过程中所列出的算式,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出有关0的加减法算式的规律,体验成功的乐趣。
(三)联系生活实际,学会运用数 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以后,设计游戏,让学生在自己身上,教室里,家里找一找,数一数,并用学过的数说一句话. 这样就让学生把生活实际与数学较好的联系起来,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数学解决问题. (四)动手操作圆片,学会比较数的大小 1,认识数的意义以后,让学生自己摆圆片,摆一摆,比一比,哪个数大,你是怎么想的 渗透了自然数的计算单位和相邻两个自然数相差1. 2,认识数的大小以后,进行猜数游戏,如5的前面是几 3的后面是几 还有可能是几 通过反复练习,学生较好的掌握了数的大小比较这一知识点. 3,最后学习写数.写数是本堂课的另一个重点,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学生对1——5各数早已很熟悉了,主要是引导学生规矩,工整的写数.这一教学环节就要充分利用电脑软件的直观性,清楚的显示1——5各数运笔的轨迹,先让学生观察,感知,再通过描红,独立书写达到预期的效果.
教材分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把8和9的认识放在同一节课中完成,编排与前面6和7的认识基本上一样,只是要求更高。教材中提供给学生数数的资源虽不如6和7明显,却更丰富。提供给学生数数的对象是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生动画面,其内容有人、花、树、花盆、蝴蝶、黑板上的字等。画面除数数外,还体现了环保教育的主题。8和9的序数意义仍是采取6和7的编排方法,不同的是让学生更具体地感受几和第几的意义的不同。学生分析班上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浓厚,敢想、敢说、敢问,思维活跃。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渴望动手参与的愿望强烈,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我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学习6和7的认识时,我就尝试让学生课前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6和7,并制成剪贴图。没想到学生的信息量还挺大,制成的剪贴图也很生动、活泼。但在认识6和7的序数意义时,有一些不足,有一部分学生对几和第几的概念还有些模糊。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介“加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和加减法” 单元中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掌握了5以内数的顺序及各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是要引导学生初步知道加法含义并探究5以内加法的计算过程,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法。二、学情分析本课虽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首次接触计算问题,但是学生们大都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学生缺少的是对于加法含义的理解,说不清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面对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学习基础,课程的设计就更应该充满趣味、问题设计有梯度,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的认知提高一个水平。
第一步骤是初步认识钟面。在这一部分内容里,我注重利用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上的钟面和自己的学具钟面看发现了什么?充分让学生说一说,数一数,主动探索,观察解决问题.把自己的发现和同桌的小朋友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凌乱的不是有序的,不容易将知识转为内化。如:有的学生发现有长针也有短针等,在教学设计中,我充分地考虑到这一点,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让时针和分针作自我介绍,用充满童真的语言来吸引学生,接着让学生观察1-12各数是怎样排的?用手比划一下,并说明时针和分针也是按这个方向转动的,还强调了时针走的慢,分针走的快的特点。这样的组织让学生的思维有序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这比老师直接给予答案,更能使学生记忆深刻,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原则。
观察:先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小闹钟,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交流: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自己的发现。汇报:学生汇报观察及讨论结果,教师板书:时针分针12个数讨论:时针和分针的区别。(在汇报观察结果的时候学生通常会说到秒针,当学生说到秒针的时候应肯定学生观察得很仔细,同时教师说明秒针走一圈才一分钟,我们在看时间的时候通常只看时针和分针就可以了,有关秒针的知识我们以后再学习。)2.教学整时(1)出示2时的钟面,让学生说说表示的是什么时刻?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说出后教师引导:2点,还可以说成2时。(2)再出示4时,让学生再说说是什么时刻,并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么知道的。(3)出示8时,让学生说说是什么时刻,同时谈谈这个时刻我们一般该干什么呢?
1、说课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P38-39页《角的初步认识》2、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在已经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接触到的一个抽象的图形概念,教材通过主题图校园一角——引导学生从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再通过让学生实际操作。如找一找,剪一剪,画一画等活动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并掌握角的基本特征,让学生熟练这部分内容后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3、教学目标:①教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画角。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③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④创造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互助协作精神,形成良好心理素质。4、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用尺画角。
由于乘法的含义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所以我把乘法概念的建立置入学生喜欢的拼图活动之中,并通过实物图,同数相加的算式与乘法算式对照,让学生完成对乘法的初步认识。这样,使概念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既有利于学生体会乘法的意义,又可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都能体会到,小时候学东西学得快忘得也快。所以,针对小孩子的认知特点,及时地进行反馈练习就是一种帮助学生掌握新知的好方法。因此,我让他们讲黑板上的加法算式改写乘法算式。通过改写,让学生体会不是所有的加法算式都能改写成乘法算式。这样,乘法概念轻轻松松地就被建立在学生的脑海中,又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其实就这么简单”,重难点也迎刃而解。教学效果不言而喻,同时学生的个性也得到张扬。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措施:本节课的重点是能够正确计算得数是6、7的加减法,掌握计算方法。难点是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能用6、7的加减法列式解决问题。对于教材重难点的确定,我是通过如下个方面的分析得出的:1、从教材知识点分析:6和7的加减法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同时它又是进一步学习8和9以及10的加减法的最直接的基础。2、从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来分析: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不是很强,通过观察的不同角度,能够列出不同的算式。一、复习6、7的组成及分解在上课之前,我先让学生背诵6 、7的组成及分解。这个内容在上《6和7的认识》这一课时时就已经让学生学习。在上新课前让学生背诵,一是让学生复习巩固以前的知识,二是为接下来计算6、7的加减法时做好铺垫。
《8、7、6加几》一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103-104中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9加几的基础进行的,计算加法的方法与上节相同。学生对用“凑十法”解决问题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本节课主要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比较,实现知识的迁移过程。同时,本节内容还兼有巩固上节教材的任务。教材中安排了三个例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孩子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因此,本节课我创设了一个带领同学去游乐园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操作、交流,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小组交流汇报: ①、20以内加减法知识 教师结合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得出各项活动的总人数,对于有道理的都予以肯定。如结合“踢球有多少人?”可以有多种方法: 生1:从图上看到守门的有1人,踢球的有的14人,求一共有多少人?列式为1+14=15(人) 生2:黄队有7人,蓝队有8人,求一共有多少人?列式为7+8=15(人) 生3:戴帽子的队员有1人,没戴帽子的有14人,一共有多少人?列式为1+14=15(人) ②、几和第几的知识 师:刚才有小朋友提出跑步的分别是第几名?小朋友们就来当一回裁判,老师指着哪一位小运动员,你们就举起手中“第几”的卡片来说说他们的名次。 (三)尝试统计 按学生对活动的喜好将学生分成五组。 每小组统计所学活动的人数,用笑脸图片表示,最后每一组把笑脸图贴到教师出示的大统计图上。
这是一个所有学生都非常熟悉的学习生活事例,这个事例中包含着基数和序数知识。通过这个活动,可以使学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生活中的数学,切实感受数学与自己学习生活的密切联系,使他们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身边的事物。5、锤子、剪刀、布这是一个学生都非常感兴趣的游戏,游戏蕴涵了统计和比多少的知识。这样既巩固了比多比少的知识,又使学生体会了比多少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同时还让学生学习了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10以内的数的大小顺序,加深对基数和序数的认识,以及1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口算能力。2、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与他人团结合作的能力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一、教材分析《5、4、3、2加几》一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10页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9、8、7、6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5、4、3、2加几,都是与前两节内容相关的小数加大数的式题,主要通过对学生知识的迁移来进行教学,用学过的知识来完成这些计算,同时提倡算法多样化,适时的优化算法。二、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从整体上看一年级学生都比较活跃,大多数学生上课基本上能够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而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容易调动。但每个班都有个别的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我行我素,所以在课堂上要尽可能的给学生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以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
一年级学生是7-8岁的儿童,思维活跃,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在学习中随意性非常明显,渴望得到教师或同学的赞许。“比大小”这一内容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会认、读、写5以内各数的基础上教学的。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用1-5各数来表示物体的个数,还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实践活动,增加感性认识,初步接触集合、对应、统计等数学思想。相信本节课内容的教学,学生掌握并不会感到十分的困难。 说教学策略:结合本班的学情,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让学生积极动手、动眼、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为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准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起学习兴趣。使学生好学。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会学,在学习过程中有意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
本节课是学生入学后的第二节数学课。此前,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同样多”、“多些”、“少些”的感性经验,但在比较时,往往是运用数数的方法,而今天要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多少,是一个质的飞跃。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所以,我力图体现: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有层次性、梯度性和趣味性的练习,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学生的发展,使不同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真正面向全体学生,挑战学生智慧,实现有效学习。本节课教学,我先利用课件创设引人入胜的故事情境,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引出学习内容。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师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开运动会吗?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在教室里举行一次小小的运动会吧!安排学生看运动员跑步的快慢,看看谁跑得最快?谁跑得最慢?让学生在给运动员排名次的过程中,自然的掌握“第几”的概念。(二)巧设练习,巩固新知运动员按照跑步的名次站成一排,老师找几个平时接受知识较慢的或课堂上不爱参加活动的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发奖牌,从中了解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1、发奖。师说:跑步比赛结束了,现在我们要举行发奖仪式,请学生代表给运动员发奖牌。师提出不同的要求:请你给第一名的运动员发奖牌;请你给第二名的运动员发奖牌等等。2、送水。运动员很辛苦,现在他们正在休息,你能把这杯水送给第3个运动员吗?(这时运动员已经打乱跑步名次,与同学们面对面坐着。学生在给运动员送水的时候发生了分歧,一个学生给从左数的第三个运动员送水,另一个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把水送给另一个运动员。
(二)探索新知,探究分类方法1、在刚才的讨论交流中体验到生活中需要分类,教师适时出示课件。(一个房间里到处凌乱不堪的物品,有衣服、文具、杯子、玩具等)教师简单介绍课件内容,让学生认识到房间的物品需要进行分类整理,从而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后,派代表上展示台操作课件,进行分类整理。随着学生的操作,房间里各类凌乱的物品都回到了各自的位置。紧接着教师提出疑问:“你对这样的整理结果满意吗?”马上有眼尖的学生发现衣物混在一起,还可以进行细分,上衣与裤子应该分开摆放。2、实验操作。(细分)(1)教师出示准备好的五组物品:铅笔、玩具、茶杯、衣服、鞋子的图片,让学生进行实物的第一次分类。小组讨论热烈进行着,学生与同伴们交流着,操作着,对同一类物品进行第一次试分类。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1、引出小数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一开始我便与学生谈话:汤老师周末带孩子去超市买东西,可是他看不懂商品的价格,你们愿意帮他吗,(愿意)。大家一起帮他读出这些文具的价格是多少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充满爱心和自信心走进课堂。然后请学生仔细观察这些价格,有什么不同,从而引出小数的概念。2、教学读法我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和知识广度。聪明的学生可能一下子就能读出小数,有的学生家长教过或听到过小数怎样读,所以我让学生大胆试一试,然后经过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出小数的读法。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