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教育教学 > 说课稿>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8和9的认识 说课稿2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8和9的认识 说课稿2篇

  • 页数:10页
  • 字数:约 5098 字
  • 大小:53.00KB
  • 格式:.doc
  • 版本:Office2016及以上版本
  • 作者:许伟工作室
  • 8和9的认识 说课稿2篇

    8和9的认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把8和9的认识放在同一节课中完成,编排与前面6和7的认识基本上一样,只是要求更高。教材中提供给学生数数的资源虽不如6和7明显,却更丰富。提供给学生数数的对象是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生动画面,其内容有人、花、树、花盆、蝴蝶、黑板上的字等。画面除数数外,还体现了环保教育的主题。8和9的序数意义仍是采取6和7的编排方法,不同的是让学生更具体地感受几和第几的意义的不同。


    学生分析

    班上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浓厚,敢想、敢说、敢问,思维活跃。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渴望动手参与的愿望强烈,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我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学习6和7的认识时,我就尝试让学生课前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6和7,并制成剪贴图。没想到学生的信息量还挺大,制成的剪贴图也很生动、活泼。但在认识6和7的序数意义时,有一些不足,有一部分学生对几和第几的概念还有些模糊。

    教学目标

    1.体会8和9的基数的含义。

    2.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知道8和9的序数含义。

    3.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4.结合8和9的学习,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和劳动教育。

    教学流程

    一、联系生活,谈话引入。

    利用南昌正在创建花园城市这一人人皆知的事实,配合书上的主题图,引入8和9的认识,激发学生爱美、爱家乡的感情。

    【从南昌创建花园城市这个话题切入,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情感和培养学生对城市环保的责任感。】

    二、教学8和9的基数含义。

    1.教学主题画。教师引导学生看一看图上有什么,它们的数量各是多少?主题图为师生提供了数量8和9的物体有:

    (1)校园两旁有8棵树。

    (2)花坛里有8朵花。

    (3)黑板上有8个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4)黑板下摆放着9盆花。

    (5)有8个同学和一位老师在花坛旁劳动。

    (6)有9只蝴蝶在花坛上飞舞。

    学生数以上“8”和“9”的物体时,开始是凌乱的、无序的,教师小结时,应引导他们按一定的方位、按一定的顺序来数,如从上到下,从外到里,从大到小,等等。

    蝴蝶只数难数一些,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数一数,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如从上到下)数一遍,每数一只,就做一个记号。

    2.展示课前每人收集的数量是8和9的物体的作业。

    拿出课前收集的关于8和9的数据,先在小组内向同伴们交流;然后每组推选出一份在全班展评。最后全班同学都把自己收集的数据张贴在教室四周并自由交流、评议。

    【让学生自己动手收集信息,处理信息,感受8和9的数的意义,形成良好的数感,同时培养了实践操作能力。】

    3.摆学具。

    从学具中数出8个圆、9个三角形摆两个图形,喜欢摆什么图形就摆什么图形。

    三、教学8和9的顺序。

    1.课件出示计数器,教师逐一拨珠,让学生数。当拨到第8颗、第9颗算珠时,算珠闪动变颜色。并问学生:7颗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8颗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

    2.课件出示直尺图:

    教师将教材中直尺图里的括号作了一些调整,让学生通过填空,熟记0~9各数的顺序。

    填好后再让学生顺着数一遍,倒着数一遍。

    最后可以让小组内的学生看着直尺上的数,提几个问题,让学生互问互答。

    四、教学比较7、8、9的大小。

    1.出示点子图:

    先让学生数出这三幅点子图的点子数,然后让学生说说快速数出点子数的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每幅点子图左边都有5个点子,只要看右边的点子数就能很快地数出每幅图的点子数。】

    2.比较7、8、9的大小。

    请学生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学生的答案有以下6种:

    7<8 8<9 7<9 8>7 9>8 9>7

    3.用“>”、“<”号写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让学生在书上填空,注意提醒学生书写要整洁、美观。

    【在比较7、8、9这3个数大小时,没有像教材中那样直接呈现,而是让学生任意选择两个数来比较大小,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

    五、教学8和9的序数含义。

    1.做改编题(给每个学生发一张练习纸)。

    左数第8盆开了()朵花。

    开了8朵花的是第()盆。

    给左边的8个花盆涂上红色。

    给从左数的第9个花盆涂上绿色。

    【教材提供的这部分内容过于简单,而在认识6和7的序数意义时,有一部分学生对几和第几的感受有些模糊,所以将这部分内容作了些调整,设计了将8和9的基数、序数含义揉合在一起的练习,学生通过练习,弄清8和9的序数含义,又将它与基数含义区分开来,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2.把做好了的练习放到实物展示台上展示,讲评。对完成好作业的学生,教师给予鼓励。

    六、小结。

    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你对自己在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

    (要求学生把调查实践作业和课堂上得到的奖励,课后收录到成长记录袋里。)

    评析

    本节课的设计有以下特点:

    一、沿着一条清晰的教学思路进行教学。

    这条思路展示的纵线结构是:联系生活,谈话引入→教学8和9的基数含义(教学主题画,展示学生课前收集的数量是8和9的物体的作业,用8或9个学具摆图形)→教学8和9的顺序(利用计数教具教学8和9的顺序,利用直尺图整体认识0~9的顺序)→教学比较7、8、9的大小(利用点子图比大小,看数比大小,用关系符号写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教学8和9的含义(做改编题,评价学生练习)。

    这样的教学思路比较好地保证了学生对8和9的认识沿着一条由浅入深的通道缓缓前迸,每跨一步都留下一个深深的脚印。如教学8和9的基数含义时,学生通过收集生活中的数“8”和“9”的实践活动,对8和9的基数含义就有了一个难以忘却的记忆,它将久久地储存在大脑中。

    二、注意创设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情境,让学生有成功感。

    本节课教学中,教师创设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课前收集如下信息:生活中哪些物体的数量是8和9的?将课堂教学空间延伸到了课外,使每一位学生在收集有关8和9的信息活动中,真真切切地领会了8和9的基数含义,感知了8和9的符号作用。在课堂上,教师又将学生收集的信息在全班展示,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

    三、注意提出推理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课堂教学中能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教师能否提出探索性、创新性的问题密切相关。本节课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地提出了一些比较好的问题,如,当学生数出3张点子图上的点子数是7、8、9时,教师马上提问:“怎样数,能很快得出卡片上的点子数?”又如,比较7、8、9中任何两个数大小时,教师提问:“从这3个数中选出两个,你能比出它们的大小吗?你能选出几组?”这样的提问,给学生提供了一定的思考空间,使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会简单的推理。

    8和9的认识 说课稿二

    一、说教材

    《8和9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7以内数及相关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上与7以内数的认识类似。通过主题图、摆圆片、计数器、直尺图等让学生理解7后面的一个数是8掌握顺序、然后用点子图作直观材料让学生比较大小。无论是认识数还是比较数的大小、数的组成都是建立在直观形象的基础上逐步抽象概括得出的。

    二、说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数、量是8和9的物体个数,会读、会写数字8和9。

    2、使学生懂得8和9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大小。

    3、培养学生有序地看图、数数的方法以及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图意的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8和9的组成。教学难点是8和9的书写。

    四、说学情分析。

    教学本节课前,学生已经认识了7以内的数,对于数的含义、顺序、大小、组成等有了一些学习经验。也具有了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会用简单的数学语言表达图意,并具有一定的小组学习经验。这些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知识和能力基础。

    五、说教法。

    根据学情分析及一年级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特点,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演示操作法。教学中,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演示,为学生认识8和9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并通过学生对学具的操作,让学生在静态和动态中观察、感知,形成表象,把理性认识物化在教具的演示和学具操做过程中,有助于思维过程由具体形象到抽象概括的转化。

    2、启发谈话法。在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过程中,教师用富有启发性的谈话和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动脑动口逐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六、学法及能力的培养。

    1、通过对主题图、计数器、直尺图等的观察,使学生初步学会有序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

    2、通过学生摆圆片、三角形等,初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3、通过说一说、议一议等,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七、说教学过程。

您可能喜欢的文档

查看更多

热门说课稿

今日更新

在线
客服

相关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