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教育教学 > 说课稿> 《梦游天姥吟留别》说课稿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梦游天姥吟留别》说课稿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页数:4页
  • 字数:约 3079 字
  • 大小:64.71KB
  • 格式:.docx
  • 版本:Office2016及以上版本
  • 作者:光影设计
  • 《 梦游天姥吟留别》说课稿

    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梦游天姥吟留别》。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等方面展开说课。


    【说教材】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古诗词。这个单元以生命的诗意为主题,汇集了不同时期、不同体式的诗词名作。本诗的作者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他以瑰丽的想象,在这首诗中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迷离的梦境。整首诗以七言为主,但不拘格律限制,行笔恣意洒脱,寄寓了自己深沉的身世之感

    【说学情】

    初中语文的古诗词教学侧重识记背诵,学生具备了一些文体知识,但还缺乏对古典诗歌进行系统性鉴赏的能力,进入高中阶段,需要指导学生在理解文本表层含义的基础上,深入解读诗歌、表达自己的见解。

    【说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学科素养的要求,我确立了这四个教学目标。语言方面,要能熟读内容,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把握文中的关键字、词、句的含义。思维方面,缘景明情,在诵读过程中分析、感悟诗歌内容。审美鉴赏与创造方面,要能鉴赏梦游的意境,体会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提高鉴赏能力;文化方面,要能够品味诗人情感,感受其追求自由、不慕名利的高尚人格。

    【说教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 引导点拨

    【说教学过程】

    我将教学过程分为导入、诵读、品读、美读和背诵几个环节

    一、导入我会先以前人对李白的评价带领学生进入课堂

    杜甫说他的诗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描写其人是“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前者表现了李白浪漫奇绝的诗风,后者描绘了他“谪仙人”一般的人格特征,在导入环节突出李白的这种形象,可以为后续学生进入诗歌、理解诗歌埋下一个伏笔。

    二、诵读

    叶圣陶先生曾说:“国文本是读的学科。”我会带领学生先一起齐声诵读一遍诗歌,第一遍诵读,主要是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做到读准字音,把握好节奏。读过之后,再挑出诗中的重点字词齐读,帮助学生正字音、记字形,做好夯实基础的工作。

    读完后,再请同学们把读错的字音标在课本上,以加强记忆。把握节奏,指导学生要知道在诵读时应该在什么地方停顿,什么地方该快,什么地方该慢,什么地方该重读,什么地方该轻读。这是一首古体诗,所以在诵读时应该读出抑扬顿挫、一唱三叹的味道来。比如,“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应该读作“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应该读作“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四万八”需要重读。指导过后,再请同学们带着这个感觉来齐读诗歌。这一步主要是扎实学生对字音的把握,扫清诵读的障碍之后,进一步体会诗歌的节奏情感。

    然后,再提问同学们有没有不明白的字词或者难以理解的诗句,指导其他学生进行释疑

    这个环节过后,再找几个重要的字词,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考察,

    保证学生能疏通文意,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进而体悟作者的情感。

    三、品读部分,我分为三个环节,分别分析梦前、梦中、梦醒三个段落。

    1.环节一 引导学生结合诗歌文本思考

    天姥山具有怎样的特点?

    诗人用了什么手法突出这样的特点?

    指导学生读出天姥山的形象特点,有些地方需要重音强调,如动词,“横、掩、倒、倾”。

    2.环节二 在学生感受到天姥山的高耸雄伟之后,引导学生跟随李白一起通过梦境前往这处胜景

    这一环节,我请学生模拟摄影师的身份,用语言描述自己在李白梦境中捕捉的画面,

    学生将自己的描绘写在课堂任务单上面,然后再组内交流。考虑到工美附中学生的特点和在美术上的特长,也可以让学生用绘画的方式再现文中的画面。

    讨论过程中,学生将自己的任务单与组内其他同学交换,组长负责推荐出组里最有分享价值的画面,来全班交流。

    这里我会注意根据课堂巡视情况,按画面出现顺序依次找小组在全班展示交流,并根据学生分析的情况,指导学生诵读相关诗句。

    (设计思路:李白梦游天姥山以及梦醒后的感叹是全诗的重点,也是理解全诗的关键,学生只有充分理解诗句的内涵,才能准确地解读李白傲岸不屈的精神。为此,我将其确定为品读的内容。为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设计了一个课堂任务单,并且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以一个摄影师的身份跟随李白去游历,让他们拍下最感兴趣的画面,来纪念这次奇异的游历,然后介绍给大家。这一环节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将游历的画面呈现给大家,学生在聆听交流成果的同时,对天姥山特点的理解也渐趋形成,这样也就很自然地过渡到梦醒以及梦醒后的感叹的相关内容。)

    讨论交流过后,我会用这样一个问题过渡到从梦中到梦醒的分析上,鲁迅先生说:“做梦的人是幸福的。”李白是不是在梦境中乐不思蜀了呢?

    学生能够在诗中找到明显的否定答案,那么既然李白的梦也会醒来。那他是怎样醒来的?

    学生会找到“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这一句描写,那么李白在借这样一个梦吐露什么样的心声?这个问题有点难度,在屏幕上给出相关的背景资料内容,再来让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并试着结合诗句来回答。

    学生讨论、交流。基本可分为“梦是李白理想世界的象征”和“梦是李白宫廷生活的象征”两种观点。如果学生只能提出其中一方面的观点,那么就由教师自己来表达另一种思路。

    那么在学生讨论出观点之后,我会明确读者对梦境的理解也是见仁见智。“美是具有多义性的”,探究的过程就是对美追求的过程。我们解读诗歌要知人论世,也要以意逆志,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但无论梦所表现的心声是怎样的,李白追求的梦只能是虚幻的、不明的、可望而不可即的。这里我会结合“梦”在说文解字中的释义“不明”来让学生体味这一点。

    环节三我会带领学生赏析诗歌最后一节的内容

    请学生先齐读第三节,感受李白梦醒之后,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读完后,引导学生思考“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说的是什么意思?包含着什么感情?

    那么这一句可以理解为宫廷中的快乐生活,也像噩梦一样,只会使人心悸。人生如梦,自古以来任何事情都会像向东流去的河水一样,一去不复返。

    包含着梦破裂后的伤感、人生如梦的无奈、了悟后的自嘲释然之情。

    那么李白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他意识到自己的追求只是一个梦,他是不能留在宫廷中的。我会提问学生,他怎样才能留在宫廷?他是怎么说的?

    学生回答“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也是本首诗的诗眼,直接点明了诗人思想感情和态度。

    学生能够感受到其中所表现的李白对权贵的蔑视,我会引导名学生体会其中包含的诗人傲岸的性格,一身正气,以及对自己的人生愿望未能实现而充满愤懑的呐喊。

    然后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阅读体验,来齐读最后一节诗歌。

    四、美读

    经过品读,同学们对诗歌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下面我会再让学生在音乐声中集体美读诗歌,将自己理解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阅读体验声情并茂地诵读,使学生融入这种氛围中并且达到情感的共鸣。让学生的声音回响在课堂之上,让课堂的有效生成成为主旋律。


您可能喜欢的文档

查看更多

热门说课稿

今日更新

在线
客服

相关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