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教育教学 > 说课稿> 《荷塘月色》说课稿 (三)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荷塘月色》说课稿 (三)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页数:3页
  • 字数:约 2482 字
  • 大小:62.67KB
  • 格式:.docx
  • 版本:Office2016及以上版本
  • 作者:喵小萌设计
  • 《荷塘月色》说课稿(三)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一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荷塘月色》,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首先说教材。

    《荷塘月色》是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作为高中散文的开山之作,上好这一课对学生以后散文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基石作用。朱自清先生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力在《荷塘月色》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要引导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借景抒情的手法,更要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语言,领略语言文字的魅力。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对教学目标作出以下设计:

    (1)知识与能力目标:欣赏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体会语言的抒情性,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掌握一定的赏析散文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情感,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根据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重点难点。

    重点有两个:

    1、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淡淡喜悦淡淡哀愁的思想感情,理解本课借景抒情的手法。

    2、通过品读语言,尤其是精彩语段的赏析,品味文章语言美,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难点有两个:

    1、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流露的复杂的感情

    2、写江南采莲旧俗的作用。

    为了讲清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因此,这一堂课,在教法上我采用对话式教学模式,主要采用提问法、讲解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朗读法、讨论法、质疑法是我要对学生重点指导的学法,形式多样的读、大量的读。通过提问思考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答案。引导学生从无疑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下面我具体谈一谈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在导语设计上,以多媒体展示图片,画面上是一大片碧绿的荷塘导入,这个导语的设计一方面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回忆有关荷花的诗词,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另一方面温故而知新,制造热烈的课堂气氛。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引导学生品读课文,是这一堂课中占时较多的一部分。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美文,充分的朗读是让学生体验这篇文章最好的办法。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读”就是“自主”学习方式的最直接体现。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在读中思考,在读中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

    这一部分大约分这样几步:

    环节一,学生自由读,之所以不要学生齐读,是因为我觉朗读是一种对文本的再创造过程,而且这种再创造带有鲜明的个体色彩,每个学生的对文章的理解不一样,他朗读时的轻重缓急是不一样的。

    环节二,在品读过程中把重点字词的读音和意义融入其中。这是新课程标准的体现

    环节三,提出问题:作者的思想情感在文中是怎样变化的?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再次自读课文。

    三、仔细品读,把握感情。

    引导学生去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赏析语段,品味语言,在把握全文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联想,假设眼前有一片荷塘,设问学生会看到什么?很自然会看到:叶,花,闻到花香。在此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赏析课文精彩语段四、五自然段,当然教师要作必要的启发指点,尤其是在那些容易被忽略之处,以下仅举一例:

    荷香与歌声有什么可比的共同点?(领会通感手法的运用)在点拨通感这一修辞手法时,我举了诗人艾青描写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的话:“你的眼睛在,你的耳朵在倾听。”这个例子能诗意的解释通感这一修辞手法。

    品读赏析第四自然段的基础之后,引导学生用刚才所学的赏析方法试着对第五六自然段从语言、情感、描写角度这几个方面进行赏析。

    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希望语文教学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体会到这篇文章的佳处,而且掌握一些赏析散文的手法,学会自己赏析文章。在引导学生充分探讨的基础上,教师做一个小结,总结本文语言的特点,体会本文借景抒情的手法,点明在柔美和谐中透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并告诉学生作者描写的细,来自作家对客观物象观察的细,体味的细。


您可能喜欢的文档

查看更多

热门说课稿

今日更新

在线
客服

相关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