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说课稿2篇
-
- 页数:9页
- 字数:约 5968 字
- 大小:53.00KB
- 格式:.doc
- 版本:Office2016及以上版本
- 作者:zero设计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说课稿2篇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说课稿一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一年级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我将从五方面来谈一谈对这一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
新中国的成立是20世纪的一件大事。它结束了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的历史,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新纪元。本课侧重这一时期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即制度的更新,它本身具有知识的延续性和铺垫性。新中国的成立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为祖国的统一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教学目标依据新课程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同时,针对高一年级学生具备一定基础知识但掌握不牢固,对历史兴趣浓厚但又自制能力差的特点,我对本课的三维目标设定如下:见多媒体。
(三)教学重点的确定及处理
本课的主题是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这个问题的掌握对以后学习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有很大帮助,并且学生能力的提高也有赖于对它的认识,所以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是教学重点。对重点的处理我是通过自主学习法、互动讨论法,在学生自主学习改革的具体措施并展示自学成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质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创立的意义是什么?然后再指导其深入讨论,最后老师归纳总结。
(四)教学难点的确定及处理
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本课的难点,因为学生容易把民主党派理解为发挥不发挥不到作用,这是不正确的。对难点的处理我采用课前让学生进行社会小调查,看看民主党派在社会上都有哪些影响?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中一些事例的了解,认识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职能。课堂上用对比法比较东西方党派制度的,把问题讲述清楚,再让学生从课本上找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史实,进一步认识民主党派的重要作用。
(五)课时安排1课时
二、学情分析
(学情是设计教法、学法的依据之一)
1、本课讲述的是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学生不好理解。
2、学生对历史知识充满好奇和渴望,而又不愿被动接受。
3、学生注意力易分散,但爱发表见解,渴望表扬,在教学中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
三、教学策略——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发展,我采用了“自学—互动—质疑—指导—总结”的互动教学模式,在此模式下,为了“激其情,发其智”又使用了情景教学法、活动教学法,图示教学法等,让学生在思考和讨论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学法我本着促进学生自主性发展的根本目标,主要采用以下三种学法。
1、自主学习法导学提纲,知识框架的构建等可用此法。
2、合作学习法
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组员之间相互提问题,使之在不断的思考、讨论中,加深对教材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3、体验性学习法
在学习新中国诞生时,通过观看视频《开国大典》,使我和每一个学生都有“经历历史”的感觉,使学生获得极为丰富的情感和精神历程。
四、教学过程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发挥师生双主体作用,因此我按照互动教学模式,把教学过程分为课前导学、课堂教学、课后沉思三部分。
(一)课前导学
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了导学提纲让学生预习,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安排学生调查少数民族的具体知识,并让有条件的学生网络查阅各民族党派的情况,既能拓宽视野,又能帮助理解教材。
(二)课堂教学(以多媒体为教学辅助手段,主要分四个环节)
1、整体感知、确定目标(5分钟)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是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包括新课导入5分钟。先由学生浏览全课,共分三目,给每目提出系列问题,然后师生共同确定目标。
2、自主构建、展示交流(8分钟)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是完成基础知识的识记,即完成第一环节确定的目标,让学生掌握课本最基本的历史知识,约8分钟。识记方式是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框架,提前告诉学生要展示。(多媒体展示知识框架)
学生成果展示方式有:每组一名学生黑板板书、小组交流互补或学生回答,有不同意见的学生及时补充,尊重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予鼓励,体现了以人为本和学生是课堂主体的新课程理念。
3、质疑解惑、重点探究(20分钟)
此环节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师生互动,质疑解惑,目的是进一步挖掘教材,培养学生能力,此环节约20分钟,能力目标、德育目标在此环实现,学生提出有疑惑的问题,老师补充能提高学生能力的问题。(多媒体展示)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讨论,老师补充历史材料,参与其中,然后学生各抒己见,老师点拨、补充小结。
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给学生时间,我让文娱委员带领同学们演唱《爱我中华》,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
歌曲的演唱培养了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寓教于乐,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达到了学生愿学、会学、学会的目的。
4、自我总结、自我评价(5分钟)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体验成功感,每一节历史课都是学生才华自我展示的舞台,约5分钟,学生从基础知识、意志、能力等方面说收获,老师系统知识框架,多媒体板书,然后多媒体展示《随堂检测》考查学生掌握情况,其中一则材料题是提高学生能力的,必不可少。
(三)课后沉思(2分钟)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学生思考后发表看法,老师点拨总结: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民族平等,推动了社会发展,联想到我们今天的改革,认识到只有符合实际的举措,才能推动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朝着健康、有序的方面发展。这样使本课的历史意义升华为现实意义,从而最终达到历史课的教育目的。
五、板书设计(见多媒体)
总之,我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新课程理念,以史实为基础,以问题为载体,以情境为主线,以活动为实现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全体学生经历一个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完善情感、升华人格的自主学习过程。
以上是我对全课的理解和设计,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说课稿二
教材分析:
根据《课程标准》的学习要点:“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 、“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共同组成了新中国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
学生分析:
我们的学生整体素质较差,文科基础不扎实。由于本堂课的知识在初中的历史、政治课中都曾接触过,经过半个学期的高中历史学习,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风格及教学模式已比较熟悉,因而适当增加课堂容量,拓宽历史视野,激活历史思维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新中国的首都、国旗、国歌、开国大典;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长期共存、互相监督",5个省级自治区。
(2)理解:“共同纲领”;政协的作用和职能、民主派参政的主要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处理少数民族的基本原则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运用:爱国统一战线的现实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类型的史料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
唯物主义基本分析方法。
(2).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启发,使学生形成多角度发现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
历史比较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成长中的事物,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为实现民主科学而奋斗的求真精神。
教学重点: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教学难点:明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三权分立制度的本质区别,爱国统一战线的现实意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在1949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时,毛泽东说:在过去28年的长时期中,“我们仅仅做了一件事,这就是取得了革命战争的基本胜利。这是值得庆祝的,因为这是人民的胜利,因为这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胜利。但是我们的事情还很多,比如走路,过去的工作只不过是像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革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要继续领导人民在建设新中国的过程中,走更长更艰难的道路。革命胜利后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在巩固无产阶级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进行了民主政治建设的探索,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提问:英国、日本、美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什么?新中国将采取何种政权组织形式?由此导入新课。
【学习新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一)、新政协召开的历史背景
1、军事上:人民解放战争基本结束
2、政治上:国民党反动政府被推翻
3、思想、路线: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决议和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作了思想、路线准备。
(二)、新政协的召开
(1)准备:19496新政协筹备会议在北平召开(全面筹建新政权工作)
(2)时间、地点、代表:19499 北平
(3)主要内容
①、选举产生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
②、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A内容:a规定了中国的国家性质(国体):
b规定了国家各个方面的基本方针、政策
B性质:临时宪法
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主席,朱德等六人为副主席)
④、确定了国都(北平→北京)、国旗(五星红旗)、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纪年(公元)
(三)、新中国成立
1、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
(1)时间:1949.10.1
(2)内容
①、国家领导人宣布就职
②、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③、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新中国的施政方针
2、开国大典
(四)、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1、政治协商制度的初步形成:一届政协的成功召开,代行将来召开的人大职能
2、政治协商制度的正式形成:1954年一届人大以后
(1)性质变化:→(单一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
(2)职能变化:代行人大职权→政治协商、民主监督
3、新发展: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
(1)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1982年以后增加“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2)战线:组成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1、条件:(1)《共同纲领》规定
(2) 政治稳定、大规模经济建设展开
(3)新中国举行了全国规模的基层选举
2、创立:一届人大的召开
(1)时间、地点:1954.9 北京
(2)内容
①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内容:规定了国家的性质、根本政治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B性质: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特点:a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b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意志
D意义:a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和建设的经验总结,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法律保证。
b调动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您可能喜欢的文档
查看更多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教案
- 页数:14页
- |大小:74.50KB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说课稿2篇
- 页数:34页
- |大小:4M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教案2篇
- 页数:11页
- |大小:208.50KB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古代希腊民主政治教案
- 页数:7页
- |大小:61.50KB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说课稿2篇
- 页数:12页
- |大小:66.50KB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案2篇
- 页数:8页
- |大小:51.50KB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罗斯福新政说课稿2篇
- 页数:8页
- |大小:66.50KB
热门说课稿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 动物怎样过冬
- 页数:3页
- |大小:36.00KB
- 说课稿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0的除法》说课稿
- 页数:6页
- |大小:34.92KB
- 说课稿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说课稿
- 页数:4页
- |大小:24.27KB
- 说课稿
小班数学说课稿《按规律排序》
- 页数:5页
- |大小:92.24KB
- 说课稿
《陀螺》说课稿
- 页数:4页
- |大小:39.00KB
- 说课稿
中班健康《袋鼠跳》说课稿
- 页数:2页
- |大小:34.88KB
- 说课稿
今日更新
5月份主题教育工作情况总结汇报
- 页数:3页
- |大小:136.87KB
××县招商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 页数:12页
- |大小:142.54KB
×××公安局机关党委上半年党建工作总结
- 页数:7页
- |大小:186.25KB
《2019—2024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工作总结3800字
- 页数:6页
- |大小:29.16KB
“转观念、勇担当、新征程、创一流”主题教育活动阶段性工作总结
- 页数:3页
- |大小:22.76KB
“四零”承诺服务创建工作总结
- 页数:5页
- |大小:39.8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