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教育教学 > 课件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教案2篇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教案2篇

  • 页数:11页
  • 字数:约 6233 字
  • 大小:208.50KB
  • 格式:.doc
  • 版本:Office2016及以上版本
  • 作者:yuuta设计
  •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教案2篇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教案一

    [课前准备]

    教师:针对本节课的特点划分学习小组明确任务要求:充分估计学生有可能提出的问题,准备相关课件;科学引领学生完成学习目标。


    学生:

    一小组:通过图书资料、音像网络了解“文革”期间民主法制遭到践踏的具体史实。

    二小组:通过对本地人物的访问了解“文革”期间被迫害的人物的真实历史。

    二小组:通过网络、法律文本查阅《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劳动利社会保障法》等相关法规,摘录国家法律对青少年实施保护的具体条款。

    四小组:到原州区清河镇具体调查村民选举法的实际落实情况。

    五小组:走访民主党派中的政协或人大代表了解他们参政议政的具体情况。

    六小组:走访当地清真寺阿訇了解宗教信仰政策落实情况,抽样调查原州区政府民族干部比例情况。

    [授课过程]

    导入:

    通过多媒体播放一组文革时期的典型镜头,渲染气氛,进入情境。(让学生感性认识文化大革命的狂热)

    一小组、二小组同学推选代表以调查了解到的“文革”期间民主法制遭到践踏的具体史实为依据,陈述自己的切身感受。(在全班同学当中引起情感共鸣)

    结合教材内容学生自己归纳“文革”发动的原因(从国际国内因素分析)→(主要原因)毛泽东对形势判断的错误→党内指导思想严重“左”倾。

    (播放课件)直观了解画面当中的现象→有针对性的设计问题

    (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接见红卫兵)(刘少奇被迫害致死)

    [问题设计]

    “文革”主要的发动者是谁?(生答)→(师导)决策失误→“文革”被谁所利用?(生答)→(师导)这场为反革命集团所利用的政治动乱对国家对社会造成严重影响的具体表现?(学生结合课本及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多角度总结概括)→(师导)主要表现是:民主法制遭践踏→典型事例: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人民代表大会十年没有召开和刘少奇迫害致死。这两件事本质上说明了什么?(师生互动交流)→(师导)剥夺了人民所享有的正常权利,人治凌驾于法制之上→“文革”民主法制遭践踏的原因?→深入浅出,难点突破(学生自己概括)→因势诱导提出问题→“文革”给我们的经验教训是什么?(学生回答总结)加强民主法制建没→承前启后(自然过渡到下一个子目)

    [形成对比]

    第二组同学选出代表陈述自己感兴趣的摘录(从享有权利的角度把“丈革”和现在做对比)。针对《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从我做起谈如何自觉维护民主法制,遵守法律以及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全班同学可以参与讨论分享学习成果)→(师导)我国法律制度已走向健全但仍需进一步完善(导入下一子目)。

    [举证说明]

    四小组同学把到原州区清河镇调查村民选举法的实际落实情况向全班同学予以说明。凋查结果:

    好的方面:清河镇村领导班子实行了“两推一选三结对”活动,制度上墙,政务公开,财务公示,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

    差的方面:个别干部有拉选票的不正之风。(老师从历史原因、丈化素质、法制意识相对淡薄方面给学生予以分析说明、加以正确引导)

    五小组同学把走访民主党派中的政协或人大代表了解他们参政议政的具体情况向全班同学陈述说明。

    走访结果

    原州区政协副主席袁希俊谈了如何从一名教师走上参政议政道路的深切感受。固原市著名律师民盟成员田丰对我国的政治协商制度评议。

    六小组:陈述走访当地清真寺阿訇了解宗教信仰政策落实情况,出具原州区政府民族千部比例数据。

    固原南关清真寺阿訇谈党的民族政策落实情况及回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民族政策提出特别称赞)。数据体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实现民族区域自治的特点。

    [概括归纳]

    (突出重点)概括总结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取得的成就。(由学生在以上交流的基础上自然生成知识)

    [提炼深化]

    现阶段我国实现依法治国的必要性(老师点拨,学生概括)→展望未来(师生共同畅想)。

    (邓小平主持工作)

    教后记:教师提高信息素养刻不容缓,备课容量质量的要求层面更高。对教师点拨能力的要求更高,对学生学会主动出击利用各种资源收集积累知识是一个全新的考验。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教案二

    【课标要求】

    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发展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破坏的概况,理解“文革”期间由于民主法制破坏给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认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性。

    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主法制重建与完善的主要成就,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保证。

    2.过程与方法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及教师补充的阅读材料和思考题,培养阅读、理解、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树立自觉维护民主法制,遵守法律,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促进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与提高。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文革”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全面发展。这包括法律制度逐步健全

    和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两方面内容。在法制建设方面,从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法制建设方针后,法制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不仅颁布了1982年宪法,还相继出台了各种法律法规,逐步建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在民主制度建设方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发展,基层民主也得以加强和扩大。

    难点:“文革”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的原因。这包括领导者的决策缺乏法律制约、民主法制建设不健全、人们的法律意识淡薄等,学生因对“文革”史事较为陌生,且易把此问题混同于“文革”爆发的原因,故而应视为本课难点。

    三、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目“‘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教学要点:①“文革”爆发的原因;②“文革”对民主法制的破坏及其危害第二目“法律制度走向健全”

    教学要点:①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法律建设方针;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初步形成

    第三目“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

    教学要点:①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完善;②民族区域自治的发展;③基层民主的加强和扩大

    四、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

    1.导入设计;

    ①联系所学旧知识导入,如:

    新中国三大改造完成,国民经济调整基本完成,国家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各项政治制度,人民当家做了主人。然后引入本课导语——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并非一帆风顺,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建设遭到严重破坏。

    ②通过辨析“人治”与“法治”导入,如:

    中国古代就已经提出“垂法而治”,“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等法制思想,但是,在专制主义的时代,君主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法只是他们手中统治人民的工具而已,而实质只能是君主的“人治”。而只有到了社会主义时期,随着民主法制的不断完善,法律才真正体现了人民的意志,“依法治国”成为广大人民的衷心呼声。然而“依法治国”、“民主政治”却也并非一帆风顺。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一同来了解。

    ③通过材料解析导入,如:

    第八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

    第八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法院决定或者人民检察院批准,不受逮捕。

    第九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居住和迁徙的自由。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请问: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公民的合法权利做了怎样的规定?

    而在1966-1976年十年“文革”期间,公民的合法权利和人身安全得到法律的保护了吗?

    看图“刘少奇被迫害致死”,阅读课本98页导言思考这个问题并由此导入新课。

    ④创设历史情景,如:通过多媒体播放一组文革时期的典型镜头,渲染气氛,进入情境。(让学生感性认识文化大革命的狂热)

    2.“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学生对“文革”这一内容较为陌生,但兴趣程度高。建议教师适当补充相关背景资料,并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讲解,使学生对“文革”爆发的原因有所了解。

    鉴于课时及本单元的核心内容,教师在授课时,不必对“文革”的过程面面俱到,而应侧重于“文革”对民主法制破坏的表现及原因的分析。在讲述过程时,应适当补充形象材料,使学生对“文革”期间民主法制被严重破坏、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与损失的现象有感性认识,如:

    关于“文革”初期“破四旧”中打砸抢的材料:

    关于打人。据统计,1966年8、9月,北京市打死1000多人。其中最为骇人听闻的是北京市大兴县的打杀。自8月27日至9月1日,大兴县的13个公社、48个大队,先后杀害“四类分子”及其家属325人。最大的80岁,最小的仅38天,有22户被杀绝。

    关于砸文物。北京1958年第一次文物普查中保存下来的6843处文物古迹中,竟有4922处被毁掉,

    关于抄家。1966年8、9月,北京市被轰回原籍的85198人,被抄家的33695户。北京市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抄走黄金10.31万两、白银34.52万两、现金5545.99万元、文物和玉器等61.36万件。又据不精确统计,北京市在“文化大革命”中非法没收私房52万间,其中私人自住房82230间。

    ——《大动乱的年代》

    又如,“全面夺权”过程中的武斗材料:

    5月15日,宜宾进行大规模武斗,成都万人支援。重庆进行大规模武斗,动用了各种常规武器,用高射炮平射朝天门码头。河北:1967年5月3日,数所中学发生武斗。6月23日,河北农大发生严重流血事件,死7人,伤250人。武汉:1967年6月4日以后武斗不断。据不精确统计,从6月4日至6月30日,死108人,伤2774人。事实上,全国各城市都发生了武斗事件,可以说无一例外。

    ——《大动乱的年代》

    再如,国家主席刘少奇临终时的惨状:

    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刘少奇,长期卧床,没人为他清洗,身上又脏又臭。临走时,看护人员索性把他的衣服剥去,包裹在一床粉红色缎面被里,外面蒙了床白色床单。

    刘少奇赤裸的身体难以抵御飞行途中的严寒,到开封后感染了急性肺炎。没有人关心他的病,到开封后,被当作一截木头似的抬进了监狱。

    11月13日清晨,当刘少奇的卫士长再次来到他的身边时,在监狱的地下室,刘少奇已经停止了呼吸。刘少奇的遗体上,盖了床白床单,蓬乱的白发有一尺多长,嘴和鼻子都变形了,下颌一片淤血。卫士长小心地为刘少奇剪去过长的白发,刮去长而稀疏的胡须,穿上一套普通的衣服和鞋子。

    刘少奇的火化单上填写着:姓名:刘卫皇;职业:无业;死因:病死;签的是他儿子刘源的名字。

    ——引自书刊报网站

    并可就“文革”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的原因,组织课堂讨论。

    3.法律制度走向健全

    关于法律制度走向健全的历史条件,可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段落,教师适当补充说明,得出结论:提出法制建设方针并着手平反冤假错案,这是恢复和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举措。为全面开展法制建设准备了政治基础。

    关于法制建设方针的提出,可由教师补充材料,使学生理解加强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如:

    邓小平会见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1980年8月)


您可能喜欢的文档

查看更多

热门课件教案

今日更新

在线
客服

相关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