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为重点,持续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持续落实关心激励政策,设立**万元乡村干部关爱资金,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注重实践锻炼,锤炼干部专业精神。坚持事上练、事中看,在干中考察识别干部。加大年轻干部的储备培养和使用,加大交流轮岗和挂职锻炼力度,鼓励干部到高质量发展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增强本领、锤炼作风。坚持立足于早、着眼于小,对干部身上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提醒、早纠正,常态化开展提醒函询诫勉。用好全县乡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调研成果,对优秀班子成员和年轻干部,该任用的坚决任用;对表现较差或不能胜任现职的班子成员,进行约谈提醒或调整职务。统筹做好女干部、党外干部和老干部工作,充分调动整个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积极性。(五)以深化人才体制机制创新为关键,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一是工作发展不平衡。对照新形势新要求,工作体系尚不完善,对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思考谋划不够。尤其是基层党建存在“灯下黑”现象,集中体现在在党建资料记录内容简单、不规范,党员活动不积极,支部集中会议不经常。二是工作成效不显著。党建工作缺乏新思路,工作方法不多,抓党建方式方法不多,党建工作思维不够新颖,思路还不宽不广,党建工作特色、亮点不多。三、下半年工作思路下一步,我们将坚持目标和问题导向对标对表深刻吸取教训,查漏补缺,突出工作重点,提高工作标准,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落实。一是加强学习,夯实工作基础。加强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工作的业务水平,加强政策理论的研究和相互交流学习,吃透文件精神,不断补齐短板。
一、认真总结工作成绩,持续增强争创一流自信心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牢牢抓住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不放松,以创新精神和严实作风抓落实、创亮点,各项工作都向着一流目标不断迈进。X月X日,X来我市调研,对我市抓细抓实基层党建的有关做法给予肯定。一是突出问题导向,作风建设工作扎实推进。紧紧围绕”主动作为、主动担当、依法作为”主题,以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为根本要求,全市各级各单位寻找全国、全省和X学习标杆、赶超标杆X多个,开展对标学访活动X多次。围绕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X”下基层大调研活动,全市X名干部走访群众X万户,征集各类问题X万余条,已办结X万余条。运用专项督查、明察暗访、群众满意度测评等方式加大督导力度,先后对作风建设中存在问题的X个部门单位、X个镇街区、X名干部进行通报或约谈。二是突出目标导向,党建重点任务有效落实。围绕摸清村级班子运行,开展专项调研和审计督查,逐村搞好分析研判,为换届做好准备。围绕推行”政治生日”制度,开展”六个一”(建立一套党员户口簿、开展一次谈心谈话、重温一次入党誓词、重读一次入党志愿书、赠送一份生日礼物、提出一条意见建议)活动,增强党员党性意识。围绕深化积分制管理,组织农村党员承包”党员责任区”;强化结果运用,积分情况与农村党员选拔后备、机关干部评先树优、”两新”党员绩效工资挂钩。围绕流动党员难找难管,开展支部”找党员”、党员上微信”找组织”“双找”活动,现已找X名在外党员并纳入管理。围绕村级增收难,推行”党建带社建”发展模式,X个村年均增收X万元。X月份,我市代表X迎接了X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督导调研;X月份,代表省市接受了X专项督查调研,受到高度评价。三是突出实效导向,示范带动效应不断放大。坚持点上示范、面上推广,新建X个市级党群服务中心,带动全市X个中心(站)建设,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域的”步行X分钟党群服务圈”。分领域制定过硬支部标准,开展”一支部一特色、一党委一品牌”创评,打造”两新”示范点X个、机关党建品牌X个。从党费列支X万元,表彰X个优秀党员家庭、X名优秀党建管理员、X名”红色工匠”,带动广大党员比学赶超。四是突出激励导向,干部干事创业劲头更足。完善关心关爱机制,引导各级严格落实定期谈心、带薪休假等X条措施。制定重点一线考察干部办法,选派X名市直科级干部挂任镇街区副书记,把基层一线作为锻炼考察干部主战场。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对因出于公心、大胆负责出现失误的X名干部容错免责。五是突出需求导向,紧缺人才引进成效初显。坚持”每月有对接、月月有活动”,围绕五大产业需求,开展”X恳谈会”“赴X引才”等活动12次,建立X领军人才创业基地1处、人才工作站X处,引进”两院”院士X人、”千人计划”专家X人、X产业领军人才X人。
同志们: 今天这次会议,主要是总结交流组织工作和“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情况,研究部署下步的任务和措施。刚才,*个单位作了典型发言,从不同角度介绍了经验,总结得都很好,大家要认真学习借鉴;通报了组织工作有关情况,排名靠后单位要找准差距、抓紧整改、迎头赶上。下面,根据市委研究意见,我讲四个方面问题。 一、认真总结工作成绩,持续增强争创一流自信心 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牢牢抓住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不放松,以创新精神和严实作风抓落实、创亮点,各项工作都向着一流目标不断迈进。*月*日,*来我市调研,对我市抓细抓实基层党建的有关做法给予肯定。 一是突出问题导向,作风建设工作扎实推进。紧紧围绕“主动作为、主动担当、依法作为”主题,以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为根本要求,全市各级各单位寻找全国、全省和*学习标杆、赶超标杆*多个,开展对标学访活动*多次。围绕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下基层大调研活动,全市*名干部走访群众*万户,征集各类问题*万余条,已办结*万余条。运用专项督查、明察暗访、群众满意度测评等方式加大督导力度,先后对作风建设中存在问题的*个部门单位、*个镇街区、*名干部进行通报或约谈。 二是突出目标导向,党建重点任务有效落实。围绕摸清村级班子运行,开展专项调研和审计督查,逐村搞好分析研判,为换届做好准备。围绕推行“政治生日”制度,开展“六个一”(建立一套党员户口簿、开展一次谈心谈话、重温一次入党誓词、重读一次入党志愿书、赠送一份生日礼物、提出一条意见建议)活动,增强党员党性意识。围绕深化积分制管理,组织农村党员承包“党员责任区”;强化结果运用,积分情况与农村党员选拔后备、机关干部评先树优、“两新”党员绩效工资挂钩。围绕流动党员难找难管,开展支部“找党员”、党员上微信“找组织”“双找”活动,现已找*名在外党员并纳入管理。围绕村级增收难,推行“党建带社建”发展模式,*个村年均增收*万元。*月份,我市代表*迎接了*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督导调研;*月份,代表省市接受了*专项督查调研,受到高度评价。
三、聚才汇智,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五年来,全市组织系统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持续推进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加快优秀人才集聚,全市人才队伍建设总量稳步增长、素质明显提高、结构逐步改善,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深化人才体制改革,加快引才聚才。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高规格召开市委人才工作会议,调整优化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强化顶层设计,推动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出台《晋城市创优高质量人才生态若干举措(试行)》(人才新政“20条”)和一系列配套实施办法,对人才在晋城工作提供科研经费、创新平台、生活补贴、服务保障等方面支持;深入开展省校市校合作“12大基地”建设,与164所省内外高校合作,建设“12大基地”638个,开展836次对接活动,组织2万余名高校学子前来研究研学、实习实训、创新创业,柔性引进院士6人、博士206人、硕士40人,转化科技成果39个,激光器芯片等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开展“引凤兴晋?城就未来”主题宣介,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1所高校签署13份战略合作协议,
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打下坚实基础。面对疫情,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投身疫情防控一线,成立临时党组织937个,组建党员突击队、先锋队等7825支,9.6万余名党员冲锋在前。坚持党建引领,狠抓村级集体经济,截至今年7月底,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12.5亿元,经营性总收入达8.2亿元,集体经济收入达30万元、100万元的行政村分别达到52%和16%。推进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高效推动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蹚出一条可复制、能借鉴的改革新路。打铁还需自身硬,牢牢把握自身建设这个永恒课题,开展“对照职责找差距明确责任抓提升”专项活动,创新构建组织系统“2533”抓落实工作机制,全市132项组织工作纳入“五定三清单”管理,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机关,做到让市委放心、让党员干部人才信赖、让广大群众满意。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鞭。站在新起点,全市组织系统将以“干字当头”的思想行动、“实字落脚”的担当举措、“走在前列”的拼搏冲劲,为全市加快转型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市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实施办法(试行)》,到《临汾市柔性引才聚智办法》一系列“含金量”较高的政策措施,为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提供了政策保障。二是人才效能逐步释放。坚持将深化省校合作共建“12大基地”作为总牵引,以深化市校合作“双千工程”作为总抓手,抓人才、抓平台、抓项目,在引进、培养、用好人才上精准发力,先后与118所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签约推进“12大基地”建设项目1558项,引进博硕研究生2563名,与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60余所高校签约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科研平台延伸基地167个,形成以才兴产、以产聚才新局面,带动全市创新动能竞相迸发。今年以来,我市实施“市县党政正职访名校”招才引智“五个一”行动,把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放在同等地位、同步推进,以“人到山西好风光——智汇临汾?才赢未来”为主题,市委主要领导赴暨南大学交流洽谈,示范带动32名县(市、区)党政正职带领企业家160余人次,前往北京、上海、广东等16个省市51所高校,开展“企业家进校园”、专场招聘会等活动137场次,全职引进人才106人,柔性引进人才87名,迅速掀起招才引智新热潮。
先建立“城市社区基层治理平战结合指挥体系”,运用于支援长春抗疫,发挥巨大能动作用,省委书记景俊海给予肯定性批示。二是坚持原则守初心,公道正派用干部。全市组工干部把一心为公作为立身之本,把公道正派作为“为党护党、兴党强党”生命线。坚守协助党委选准用好干部的职责定位,始终把淡泊名利、甘为人梯作为立身大节,不讲条件,只讲奉献,只要选出来的干部“组织满意、干部服气、群众认可”,就是对自己最大的奖励;始终把“实干实绩实效”作为最硬评价标准,不被感情所扰,不被关系所困,能够为党的事业选出更多闯将、干将,就是自己最大的欣慰;始终把党的干部政策研究作为必修课程,深入钻研,打通堵点,出台文件,解忧暖心,努力为干部干事创业营造更好内部条件。近年来,我市选人用人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8%以上。三是常态交流抓业务,实践锻炼提能力。坚持每周三“学习日”制度,建立“部长讲堂”“科长论坛”“组工新课堂”制度,实行“一月一考”,确保学习成效。
四、广聚贤才,让“千里马”竞相奔腾今年2月召开的“黄河入海?才聚东营”2023年人才引进活动新闻发布会披露了一组数字:全市青年人才连续5年实现净流入,2022年引进博士118人、硕士1441人、大学生2.68万人,引进人才数量是东营生源毕业生的2倍以上东营对青年人才的吸引力日益增强。新时代十年,我市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工作,在招贤纳士、广纳英才上持续聚焦、扎实用力,主动融入全省“2+N”人才集聚雁阵格局,谋划构建“一龙头、四高地、五片区”人才发展格局,在全省率先启动人才引领“四链”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人才活力竞相迸发。从《关于完善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加快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的意见》,到陆续出台“双招双引”15条、“才聚东营”23条、“人才金政”40条一个个政策接续出台,搭建起全市人才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
二是抓党建助推乡村振兴。坚持“五级书记一起抓”,出台关于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累计选派3000余个驻村工作队,一大批机关干部投身脱贫奔康、乡村振兴一线,助推全市6个县(市、区)在全省率先脱贫摘帽。深入实施“磐石工程”建强联系服务群众前沿阵地,持续实施“头羊提升工程”“雁归工程”,开展“千名英才千村行”活动,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主任“一肩挑”。选派两批次55名干部结对帮扶剑阁县,深化拓展与浙江湖州东西部协作,深入实施农村集体经济“消薄扶强”计划,大力推进红色美丽村庄建设,不断增强乡村振兴动能。三是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推进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圆满完成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两项改革,乡村治理加速构建新格局。开展“善治广安”十大行动,创新“广土安辑”微治理模式,创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9个、全省乡村治理示范村镇60个。全域推进“全科网格”建设,开展“红领安居”小区治理专项行动,擦亮“金广安?红物业”品牌,绘就城市幸福底色。
(上海)科创中心(人才大厦),全区博士总量突破2000人,人才集聚效应持续显现。坚持载体孵育人才、成就人才,围绕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发展需求,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各类科技创新平台1321个,先后在煤制油、铸造3D打印、奶牛选育等领域攻克了一批技术瓶颈,宁夏迈入国家二类创新地区,马玉山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姚敏领衔团队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22年7月,宁夏围绕农业重点产业重大技术需求,发布了第一批“揭榜挂帅”项目榜单,很快,枸杞、葡萄酒、奶产业等4个农业科技项目的“帅位”各有归属,在“赛马”和定向委托等制度推动下,全区人才链与产业链进一步融合。积极构建包括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青年托举人才等重大人才培养工程在内的梯次培养计划,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不断开辟人才交流深造渠道。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最大限度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职称评审、岗位评聘、绩效工资管理、科研项目管理赋权改革试点取得积极成效,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持续释放。
实施“十万大学生留银川专项行动”,开展宁籍学子引凤归巢、本土学子在银筑巢等系列引才活动,今年前三季度吸引近5.8万名大学毕业生留银就业创业,比之前每年留银大学生高20.8%。引进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高层次人才近6000名,全市人才总量超过44万,蝉联“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殊荣。聚焦“三新”产业、“两都五基地”建设靶向引才,组建高质量发展智库,加快贺兰山、六盘山实验室建设,成立“双碳”研究中心,聚集全区60%以上的科技创新平台、90%以上的重点实验室,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舞台。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加强人才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建立四套班子联系服务专家、人才表彰奖励、关心关爱等制度。实施多层次人才安居工程,创新设立“银川英才”“银川新星”等人才和科技基金,释放了爱才敬才用才的强烈信号,营造了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环境。新征程呼唤新担当,新时代扛起新使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组织系统将切实担负起忠诚为党护党、全力兴党强党这一根本使命,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为加快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实现“四个示范引领”目标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二是持续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市、县、乡、村四级联动体系,在68个社区精准划分治理网格697个,设立网格党组织400个,448个单位党组织和1.2万余名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社区精细化管理、精准化服务能力大幅提升。持续加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所有社区“一室八中心”实现全覆盖,为民服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指导社区健全完善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建立“平时”常态、“急时”应战的“平急转换”机制,常态化开展应急管理知识和技能培训,社区应急管理体系日益完善、处突能力稳步提高。三是统筹抓好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扎实开展“五型”模范机关创建,全市模范机关创建率达到80%以上,有效促进了机关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持续深化“六化六提升”工程,16家国有企业全部实现党建入章程,把党的领导融入国有企业治理各环节。全面推行党组织领导下的院(校)长负责制,全市135所中小学校、11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完成改革任务。深入实施“五强五促”行动,全市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分别达到91.5%和96.2%。
吴忠市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优化城市基层治理的“红色引擎”,突出网格“塑形”、党建“铸魂”,以党的组织体系重构优化网格治理体系,街道“大工委”、社区“联合党委”“红色物业”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同步设立153个网格党支部、500余个楼栋党小组,配备专(兼)职网格员1600余名,推动“社区-网格(小区)-楼栋”三级组织链条有机嵌入,构建起了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新格局。吴忠市坚持抓点带面、以点促面,推动党的基层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新兴领域深入推进“红色领航”工程,市县两级互联网、交通运输、“小个专”综合党委实现全覆盖,“两个覆盖”持续提高。机关启动实施机关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增强工程,“五型”模范机关创建率达85.9%。国企深入推进“六化六提升”行动,全面落实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意见,党组织领导的中小学校校长负责制学校达到73.96%。实施发展党员“源头工程”,乡镇(街道)全覆盖建成规范化党员档案室,2.7万名党员档案归档安家。
一是进一步完善公开机制。坚持从落实科学发展、推进管理创新、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进一步强化对政务公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坚持把政府信息公开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纳入工作日程,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问题,细化工作责任和措施,强化督促落实,确保政务公开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二是进一步规范公开行为。坚持把开展政府信息公开作为今年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重要内容,做好政府信息公开栏目的设置、目录和指南的完善、内容的更新,确保社会公众能完整、真实、及时、便捷地查阅政府信息。三是进一步提升公开实效。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的日常监督管理,扎实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严格实行全面公开、动态公开、结果公开,增强政务信息发布的针对性和权威性,不断提高政务信息公开的实效。
一是进一步完善公开机制。坚持从落实科学发展、推进管理创新、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进一步强化对政务公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坚持把政府信息公开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纳入工作日程,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问题,细化工作责任和措施,强化督促落实,确保政务公开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二是进一步规范公开行为。坚持把开展政府信息公开作为今年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重要内容,做好政府信息公开栏目的设置、目录和指南的完善、内容的更新,确保社会公众能完整、真实、及时、便捷地查阅政府信息。三是进一步提升公开实效。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的日常监督管理,扎实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严格实行全面公开、动态公开、结果公开,增强政务信息发布的针对性和权威性,不断提高政务信息公开的实效。
今天召开务虚会,主要目的是总结回顾上半年工作,研判当前组织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厘清下半年组织工作的目标思路。之前部办公室已经向各科室下发了相关通知,下面就请各科室负责人逐一交流,从办公室先开始。 刚才,听了大家的发言,很受启发,也很有感触。总的来讲,就是四有:有思想、有成果、有反思、有展望。大家相互学习、相互交流,进行了一场思想的碰撞,初步理了思路,为进一步谋划下半年组织工作打下了基础。具体来说,感到有三个“不”: 一是总结成绩不夸大。各科室总结成绩能够做到实事求是,办公室注重牵头抓好部机关能力作风建设,坚持集中学习日制度,举办**组工讲堂、专题学习会、读书会和研讨会,成功打造**组工微信平台;干部科常态推进领导班子综合研判,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选好干部、配强班子;综干科着力实施第二轮年轻干部“蹲苗计划”、大学生村官培优工程;培训办把党性教育与专业化培训紧密结合,举办了13期干部研修班;干监科精心组织“为官不为”专项整治,加强干部日常监督和干部选任全过程监督;干档科认真对市管、部管干部档案进行专项审核;组织科牵头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教育,狠抓“基层党建一把手”工程的落实,强化了基层党组织、党组织书记和党员队伍建设。电教中心扎实推进远教站点终端设备提档升级,促进学用活动规范开展;人才办扎实推进“**人才集聚”提升年活动,成功举办“6?19”集中推介签约仪式,深入开展“三百行动计划”,加强本土**英才培育,都取得了良好成效。 二是直面问题不避讳。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大家能够直面问题不足,敢于揭短亮丑,勇于自我反思,找到了“症结”。比如,干部选任各环节的有序衔接需进一步规范,“三责联审”整改落实和干部日常监管需进一步加强,干部教育培训针对性还有待加强;党建工作规范化水平需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制度执行落实还没有完全到位,两新组织党组织作用发挥不够明显,党员教育管理需进一步硬化,切实解决党员党性党风以及党员“失管”“失联”的问题;远程教育在典型的选树和宣传上突破不够;人才政策环境有待进一步创新,招才引智手段还需要拓宽等等。这些问题的发现和分析,说明大家对负责的工作始终保持着清醒头脑。
三是清理处置“两非”“两资”,积极助力提质增效。认真落实集团公司关于加快清理非优势业务和低效无效资产的工作部署,组织集团各所属企业深入开展调查摸底,分门别类建立台账,逐笔逐项明确处置目标、处置责任、处置流程、处置思路和措施,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分批分类推进“两非”“两资”处置工作,力争年内取得明显进展。同时,探索建立清理处置低效无效资产的工作机制,包括汇报沟通机制、集体研判机制、督导检查机制、动态销号机制,以高效机制推动低效无效资产逐步出清、确保资产质量稳步提升。四是抓紧开展“两金”压降,推动提升经济效益。对照年度经营目标责任书确定的考核目标,聚焦应收账款和存货两大领域,统筹运用市场、信用、法治等手段,一体推进旧欠清收和“两金压控”两项重点,全面清理处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存货,进一步盘活资产、回笼资金,降低财务风险,提高资产质量,增加经济效益,并着眼集团长远高质量发展,全面梳理自查制度、机制、流程等方面的短板和不足,建立健全压控“两金”的长效机制,持续提升造血能力,推动全集团持续稳健高质量发展。
三是清理处置“两非”“两资”,积极助力提质增效。认真落实集团公司关于加快清理非优势业务和低效无效资产的工作部署,组织集团各所属企业深入开展调查摸底,分门别类建立台账,逐笔逐项明确处置目标、处置责任、处置流程、处置思路和措施,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分批分类推进“两非”“两资”处置工作,力争年内取得明显进展。同时,探索建立清理处置低效无效资产的工作机制,包括汇报沟通机制、集体研判机制、督导检查机制、动态销号机制,以高效机制推动低效无效资产逐步出清、确保资产质量稳步提升。四是抓紧开展“两金”压降,推动提升经济效益。对照年度经营目标责任书确定的考核目标,聚焦应收账款和存货两大领域,统筹运用市场、信用、法治等手段,一体推进旧欠清收和“两金压控”两项重点,全面清理处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存货,进一步盘活资产、回笼资金,降低财务风险,提高资产质量,增加经济效益,并着眼集团长远高质量发展,全面梳理自查制度、机制、流程等方面的短板和不足,建立健全压控“两金”的长效机制,持续提升造血能力,推动全集团持续稳健高质量发展。
人才依产而聚,产业因才而兴。紧扣全市“2+4+N”现代化产业体系,出台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迭代升级市级人才政策,发布高层次和急需紧缺实用性人才需求目录,发布科技重大专项“揭榜挂帅”项目,涉及金额5440万元。举办第四届中国空天论坛、江西省数字经济人才大会、院士专家上饶行、饶商大会人才论坛等重大活动,打造省级以上平台载体202家,人才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更加凸显。大力推进上饶市数字经济高层次人才产业园建设,成立上饶市高层次人才联谊会,建好用好江西师范大学数字产业学院,累计引育数字经济人才2.3万余人。扎实开展“智汇全球才聚上饶”系列活动,市县两级建立驻外人才工作联络站43家,建成人才飞地(科研飞地)23个,推动人才、科技、产业深度融合。出台支持基层发展十条人才措施,因地制宜加强对茶叶、马家柚、水产等行业领域人才支撑,发掘更多“田专家”“土教授”。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