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教育教学 > 课件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毛泽东思想教案2篇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毛泽东思想教案2篇

  • 页数:14页
  • 字数:约 12152 字
  • 大小:77.00KB
  • 格式:.doc
  • 版本:Office2016及以上版本
  • 作者:Murphy
  • 毛泽东思想教案2篇

    毛泽东思想教案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识记毛泽东关于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等方面的主要思想;

    2、理解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自找资料,关于毛泽东的生平和革命活动,感受毛泽东思想对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深远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引导学生探索毛泽东思想的产生过程,认识毛泽东思想是从革命实践中产生的,并经过以后的实践检验证明了其正确性,说明理论来源于实践且指导实践的道理,使学生明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并进而培养学生勇于实践的意识。通过引导学生对毛泽东思想产生的背景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经过;毛泽东思想的内容。

    难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1、教师:当中国的大门开始被西方的炮舰强行打开的时候,西方产生了两个伟大的人物:马克思、恩格斯。他们在欧洲大地上研究调查,批判地吸收人类思想文化上的优秀成果,从而创立了一个崭新的科学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几十年后,列宁根据俄国的实际,创立了关于帝国主义的科学理论,领导俄国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他的理论、思想和实践就是列宁主义。十月革命的炮声震惊了古老的中国,不久,在世界东方的中国,又出现了一个响彻世界的名字:毛泽东。有了毛泽东,有了毛泽东思想,中国迎来了一个天翻地覆的时代。你知道毛泽东思想是怎样诞生的吗?

    2、几个历史时期的划分: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

    二、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1919----1923

    三、大革命时期1924----1927

    四、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

    五、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六、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

    七、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

    八、十年建设时期1956----1966

    3、学生:选取有关毛泽东主要阶段:活动的资料片或图片,边向学生展示,边对毛泽东的有关事迹进行简单的介绍,从而使学生对毛泽东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学生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奠定基础。

    新课学习:

    一、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过程

    1、教师:预设表格,学生阅读课本

    2、师生谈话过程中完成表格(注意教师的点拨重难点)

    时期

    著作

    主要思想

    探索

    五四时期

    中共创建到国民革命

    土地革命时期

    形成

    抗日战争时期

    发展

    全国胜利前夕

    新中国成立后

    二、毛泽东思想的内容(归纳)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2.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3.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4.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的理论;

    5.思想政治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党的建设和统一战线的理论。

    教师展示:使学生认识毛泽东思想是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其中典范——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强调: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三、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

    学生讨论分析:

    第一、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第二、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

    第三、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将继续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发挥巨大和长远的指导作用。

    运用

    材料一:秋收起义进攻长沙受挫,起义队伍退到文家市,毛泽东决定把队伍转向农村,向井冈山进军。

    材料二: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朱德与毛泽东会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

    材料三:毛泽东发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四:中国农村革命根据地迅速发展,“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

    请回答:

    (1)毛泽东把军队由城市转向农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井冈山根据地的开辟有何重大意义?

    (3)井冈星火,成燎原之势说明了什么?

    (4)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什么特点?

    本课小结:什么是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教案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毛泽东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理论成果及论述;

    (2)理解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精;

    (3)探究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的影响以及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现实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自找资料,关于毛泽东的生平和革命活动,感受毛泽东思想对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深远影响。

    (2)列表归纳总结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程。运用情景再现、问题探究,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引导学生探索毛泽东思想的产生过程,认识毛泽东思想是从革命实践中产生的,并经过以后的实践检验证明了其正确性,说明理论来源于实践且指导实践的道理,使学生明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并进而培养学生勇于实践的意识。。

    (2)通过引导学生对毛泽东思想产生的背景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经过;毛泽东思想的内容。

    难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

    ☆教学建议:

    本课教材从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程、毛泽东思想的影响两个角度对毛泽东思想作了阐述。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表明,她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由于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程,就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程,建议在教学时对有关史实进行适当的补充,增强学生对毛泽东思想历史作用的深层次了解,为学生全面深刻认识毛泽东思想奠定基础。

    ★模块链接:

    必修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国共十年对峙”;“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必修Ⅱ“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教学过程及要点:

    导入新课:

    当中国的大门开始被西方的炮舰强行打开的时候,西方产生了两个伟大的人物:马克思、恩格斯。他们在欧洲大地上研究调查,批判地吸收人类思想文化上的优秀成果,从而创立了一个崭新的科学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几十年后,列宁根据俄国的实际,创立了关于帝国主义的科学理论,领导俄国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他的理论、思想和实践就是列宁主义。

    十月革命的炮声震惊了古老的中国,不久,在世界东方的中国,又出现了一个响彻世界的名字:毛泽东。“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有了毛泽东,就有了毛泽东思想,中国迎来了一个天翻地覆的时代。你知道毛泽东思想是怎样诞生的吗?

    由此导入新课。

    一、革命道路的探索:

    1、【合作探究】毛泽东思想产生的背景: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首先是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不断探索的结果。

    (1)阶级基础:辛亥革命后,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社会新生的生产力迅速增长,工人阶级的队伍进一步壮大,工人运动不断发展,这就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奠定了阶级基础;

    (2)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后期开始,特别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3)实践基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实践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

    (4)国际条件: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威力,在欧洲与亚洲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马克思主义通过苏维埃俄国传到了中国,这就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国际条件。

    2、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早期探索:

    (1)毛泽东的早期革命活动:

    ①1918年在长沙创办新民学会

    ②五四运动时期,创办《湘江评论》,宣传马克思主义。

    ③1921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之一。

    (2)毛泽东思想的发端:从中国共产党创建到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

    标志:调查报告《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发表

    内容:在上述文章中,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深刻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解决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者及同盟军的问题。他指出,无产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是无产阶级的同盟军,军阀与帝国主义势力是中国革命的对象。

    意义:从理论上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领导者、同盟军、革命对象等问题。

    (3)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即1927~1937年)

    教训:国民大革命的惨痛教训,即要坚持党的领导,进行武装斗争。

    结果与启示:中国革命走俄国式的以城市为中心的武装斗争,如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结果起义一再失败。说明中国不能照搬照抄俄国模式,走适合自己的路。

    实践与理论: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在文家市作出重大决策,转向敌人力量比较薄弱的农村,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相继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创造性地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提出“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的政权”的革命道路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即在坚持共产党领导前提下,把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和武装斗争结合起来。

    意义:打破了俄国革命模式,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创举,也是毛思初步形成的主要标志,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抗战时期(1937-1945)——正式形成阶段

    1、形成基础:抗战时期,毛泽东先后发表了《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文章,创造性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这些著作表明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路线和相应的一整套具体政策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标志着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2、首次提出:1943年王稼祥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首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

    3、正式确立:1945年中共七大正式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指导思想,是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标志着党在理论上的成熟,也标志着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结合产生了一次历史性的飞跃;它使全党的认识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统一起来,达到了空前的团结;从此,毛泽东思想成为党和人民的一面旗帜,指导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

    三、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1、表现:

    (1)主持召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为全党提出新的目标:

    ●内容:①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事业为一切工作的中心;(工作重心转移)

    ②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胜利方针)

    ③规定革命胜利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基本政策)

    ④规定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总任务。(两个转变)

    【备课资料】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是指1949年3月5日到13日,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取得全国性胜利的前夕,在河北建屏县西柏坡召开的第二次全体会议。全会主席团由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组成。毛泽东主持会议并作了《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全会着重地讨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问题。全会指出,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工作重心必须放在城市,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党要立即开始着手建设事业,一步一步地学会管理城市,并将恢复和发展城市中的生产作为中心任务。

    全会认为今后解决国民党军队的方式,为天津、北平、绥远三种方式。即战斗的方式,和平改编国民党军为人民解放军的方法,和暂时让其原封不动,待条件成熟后再进行改编的方法。全会指出:在新形势下,按照后两种方式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增加了,应当注意和学会运用这些方式。全会还号召全军在保持“战斗队”的前提下,应迅速加强“工作队”的作用。

    全会充分地研究了经济政策问题,指出,中国现代工业最大的和最主要的部分集中在中国官僚资产阶级手里,没收这些资本归人民共和国所有,就可使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成份在革命胜利以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还需要尽可能地利用城乡私人资本主义的积极性,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要对它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作用进行限制。

    全会提醒全党要警惕骄傲自满、以功臣自居的情绪的滋长,警惕资产阶级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全党同志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即“两个务必”)全会还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作出禁止给党的领导者祝寿和用党的领导者的名字作地名等规定。

    ●意义: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2)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准备。

    ●内容:规定即将建立的人民共和国的政权性质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毛泽东论述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著作。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全国性政权即将建立的时刻﹐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发表了本文。本文系统地阐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论证了新政权的实质和历史任务。关于国家的性质,文章认为中国民主革命胜利后所建立的国家,只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关于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文章认为人民共和国的领导阶级是工人,因为工人阶级大公无私,富于革命的彻底性;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民族资产阶级只能联合,不能依靠,更不能充当革命的领导者;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任务,文章认为是对人民内部的民主和对反动派的专政两个方面的结合;关于新中国的对外政策,文章认为应站在社会主义一边,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政策。

    ●意义:提出人民民主专政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为人民政协制定共同纲领提供了指导,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准备。

    (3)写了《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等重要报告,提出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

    ●内容简介:

    《论十大关系》: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报告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十大关系是:在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问题上,要用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的办法来发展重工业;在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问题上,要充分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基地,以便更有力量来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问题上,在强调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性时,提出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只有把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在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问题上,三者的利益必须兼顾,不能只顾一头,既要提倡艰苦奋斗,又要关心群众生活;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上,要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地方的权力,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在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问题上,要着重反对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要诚心诚意地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在党和非党的关系问题上,共产党和民主党派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在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问题上,必须分清敌我,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在是非关系问题上,对犯错误的同志要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要允许人家犯错误,允许并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在中国和外国的关系问题上,要学习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要反对不加分析地一概排斥或一概照搬。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做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报告。提出要分清敌我和人民内部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提出绝不能用解决敌我矛盾的方法来解决人民内部的矛盾。其基本内容是:第一,全面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特点。毛泽东依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矛盾,社会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但是,社会主义的会的基本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的产生的,他不表现为对抗的形势,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的得到解决。社会主义社会正是通过不断地解决这些矛盾而向前发展的。第二,明确提出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社会矛盾问题。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中有两类社会矛盾存在,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其中大量的、普遍的是人民内部矛盾。两类矛盾性质不同,处理得方式也应该不同。一般说来,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的,应该用专政的方式来解决。人民内部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应该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式解决。第三,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各项具体方针,即:在政治上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在科学文化上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经济上实行对全国城乡各阶层统筹安排和“兼顾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方针。第四,强调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他指出,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社会矛盾,特别是正确处理大量表现出来的内部矛盾,其目的在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和文化,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丰富和发展了中共八大的思想,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成果。它以完整的理论形式,独创性的内容,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意义: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方针,科学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这些重大理论成果,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发展到新的高度。

    (4)毛泽东思想的其它方面:毛泽东思想在各个时期的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思想政治和文化工作、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党的建设和统一战线等方面,也有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2、特点:

    ①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②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③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3、影响:

    ①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②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渊源和理论先导。

    ③毛泽东思想将继续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发挥巨大和长远的指导作用

    【合作探究】如何正确、科学地评价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是伟大的历史人物。无论他所进行的革命事业还是他所提出的革命理论,既在中国历史上,也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不可磨灭的印迹,发生着巨大的、久远的影响。我们一批又一批的革命者,都是在他的思想哺育、教导、熏陶下成长的。他开创了一代学风、一代文风,至今我们常用的许多科学的政治语言都是由他倡导开来的。他和他的战友们一起,在中国历史上建立了那么巨大的历史功勋,尽管晚年犯了严重的错误。要对这样伟大的历史人物作出科学的评价,的确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大家都清楚,“文化大革命”结束以来,在对待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问题上,曾经发生过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认为,既然要坚持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就只能搞“两个凡是”,不能承认和纠正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一种是认为,既然毛泽东晚年犯了错误,能不能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也就成为问题了。邓小平坚决反对这两种错误倾向。他明确地批评了“两个凡是”的错误,同时坚决地维护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地位。为此,他主持制定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历史决议》)。他说:决议“最核心的一条,就是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历史决议》就是抱着这样崇敬的心情和审慎的态度,努力把毛泽东同志的正确的方面同错误的方面区别开来,使我们党对他的评价成为客观的、信实的、公允的。

    首先,既充分地肯定他的历史功绩,又严肃地指出他的历史错误。《历史决议》指出:毛泽东“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历史决议》从中国共产党成立60年发展的历史同他的革命活动的密切关系上,论列了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所建立的巨大功绩。同时也论列了他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在党的工作指导方针上所犯的错误。既没有因为他的巨大功绩而讳言他的错误,也没有因为他晚年犯了严重错误而低估或抹煞他的巨大功绩。《历史决议》说毛泽东的功大于过是完全正确的。

您可能喜欢的文档

查看更多

热门课件教案

今日更新

在线
客服

相关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