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教育教学 > 课件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教案

  • 页数:11页
  • 字数:约 8350 字
  • 大小:69.00KB
  • 格式:.doc
  • 版本:Office2016及以上版本
  • 作者:Murphy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意义,工作中心的转移,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

    (2)培养学生利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方法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工作重心转移的重要决定;


    (3)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原理,分析和理解经济体制改革的各项措施。

    2、过程与方法:理解概念,分析探究问题,历史对比,专题讨论。

    (1)阅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内容,从历史的角度,讨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利弊;

    (2)通过比较法,探究市场经济与现代化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生产关系改革只有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才能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3)社会主义初期阶段需要长期坚持市场经济体制,使学生认识到坚持改革开放政策一百年不动摇。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的伟大转折;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难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和作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解。

    ★教学方法:

    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通过放映影片和图片资料,把课文内容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设计一些有新意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依据课改精神,在教学设计上突出“以学生为本,目的明确,环环相扣。”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引导学生尝试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突出“主体、新颖、互动、实践”的教学理念。

    ★教材分析:

    这节课的内容专业色彩比较浓,涉及了许多经济学专业知识,对学生理解和接受都有较大的难度,建议教和学双方都做一些预先准备工作。教师在参考一些资料,提高自己对课文理解的同时,也应给学生布置一些任务,让学生通过有关工具书查阅课文中所涉及频率较多的名词、概念等,以求在学习过程中增强教和学的效果。

    ★教学过程及要点:

    导入新课:

    教师打出课件材料:

    材料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树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但由于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市场运行僵滞,流通渠道单一,供应仍显短缺。不少重要商品实行有计划的凭票证限量供应。改革开放初期,买电风扇要买票预约,买彩电得千方百计找“门路”,买自行车须托各种各样的“关系”……在商品匮乏的阴影下,只要一传出“涨价”的风声,各大商场立刻就会涌起抢购狂潮。彩电、冰箱、电风扇,不问好坏,一买而空,连粮食和洗衣粉,都成袋成箱往家搬。人们实在是穷怕了!这种计划经济年代因商品短缺造成的特殊现象一直持续到80年代末期。

    材料二新旧三大件

    民谣、顺口溜往往是一个时代民声的表达或一个地区特征的印记。在近来看形势、忆今昔的学习中,很多广州人感慨地提起“三件宝”顺口溜的前后变化。广州传统三件宝:陈皮老姜禾秆草;20世纪中期三件宝:司机医生猪肉佬;20世纪80年代三件宝:电视冰箱洗衣机;90年代新三宝:买楼买车买电脑。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所表达的问题,即我国的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特征,导入本课。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1、背景:

    (1)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的两年时间里,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

    (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参见前言)

    背景: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然而,当时的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却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这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

    目的: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性质: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结果: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意义: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合作探究1】

    材料1: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华国锋

    材料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978年5月《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

    以上两则材料的共同出发点是什么?它们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观点是否相同?分别代表怎样的思想路线?你赞同哪种观点?

    (1)共同出发点:继承毛泽东思想。

    (2)不相同。

    (3)前者主张教条主义地继承毛泽东思想,实际上是违背毛泽东思想;后者提倡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真正继承了毛泽东思想。

    (4)我赞成第二种观点。

    2、召开: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3、内容:

    (1)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2)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实现了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3)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4)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国策。

    4、意义: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合作探究2】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战略决策是党和共和国历史的一次伟大转折?

    全会作出的战略决策,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结束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束缚,重新确立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和组织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这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党的一次伟大转折,也是共和国的一次伟大转折,成为我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开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起点。所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战略决策是党和国家的一次伟大转折。

    【合作探究3】归纳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背景

    内容

    第一次

    大革命失败后,城市武装起义道路行不通

    开辟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

    第二次

    在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在1949年的七届二中全会上

    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第三次

    在粉碎“四人帮”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以经济建设为工作重心。

    【合作探究4】归纳中共历史上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会议

    会议名称

    召开时间

    主要内容

    历史意义

    八七会议

    1927年

    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

    1935年

    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不正确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

    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七届二中全会

    1949年

    指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提出党的总任务是把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

    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八七会议、七届二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合作探究5】归纳近代史上三次历史性的巨变

    巨变

    结果

    任务

    第一次

    辛亥革命

    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维护共和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第二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第三次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发展生产力,实现四个现代化。

    【合作探究6】比较十一届三中全会与遵义会议的相同之处?

    第一,遵义会议是民主革命时期的历史转折点,它结束了王明的“左”倾错误,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路线、组织路线和军事路线,在中国革命的危机关头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则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历史转折点,它全面纠正了自1957年以来党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上发生的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错误,重新恢复了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组织路线、政治路线。

    第二,遵义会议上开始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而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过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先后在农村和城市展开。

    二、经济体制改革:

    【合作探究7】什么是经济体制改革?其前提、实质和根本目的是什么?

    经济体制改革是指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

    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实质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根本目的是解放、发展生产力,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合作探究8】为什么首先在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首先,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农业的健康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农村改革,又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是否得到健康发展,所以要选择农业首先改革。

    其次,过去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失误,在农村中的危害远远大于城市,它已关系到两亿农民的温饱问题,所以要先从农村改革。

    另外,一些思想束缚打破较早的地区,当地农民和地方领导已经大胆地开始进行了改革试验,农村已出现了改革势在必行的大趋势,所以农村改革率先开始。

    (1)经营方式的改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原则: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2)实行:1978年,开始在安徽、四川一些农村试点(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不久,在全国普遍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3)作用:仅几年时间,全国农业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

    【合作探究9】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业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的区别

    ①生产资料所有制根本不同:在农业合作化前,土地等生产资料归个体农民私有,实行的是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建立在土地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之上的,土地和生产资料所有权归国家和集体所有,农民只是享有经营和使用权。

    ②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方式不同: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土地属集体统一管理,在集体统一规划下进行农田基础建设。而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只是单纯的以农民个体力量进行生产的一家一户的落后的生产方式。

    ③产品的分配方式不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贯彻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不存在按劳分配和集体提留。

    ④发展后果不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仅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改革农业经营结构,有利于我国农业的商品化、现代化。而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的经营方式落后,个体力量薄弱,亦无法采用农业机械和新技术,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2)行政机构的改变:撤社建乡镇,撤队建村委会

    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废除人民公社的必要性

    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实行,土地所有权和支配权的下放,生产经营权的下放,作为国家基层政权和生产组织单位的人民公社已经失去了其存在的理由。此外,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由于作为社会经济基础的核心内容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动,国家上层建筑也要进行与其相适应的变动。因此,国家必然要逐步撤销人民公社。

    (3)意义: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4)影响:农业生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粮食产量连年大幅度提高,建国以来第一次真正解决了中国庞大人口的吃饭问题。随着后续配套改革措施的不断推出(如: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业;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等),使中国的农业和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变。

    【过渡】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直接鼓舞和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合作探究10】

    材料1: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的措施,需要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材料2: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铜厂,一个是电缆厂,这两个厂一墙之隔,但没有横向联系,电缆厂归机械部门管,铜厂归冶金部门管,冶金部门把铜调到别的地方去,电缆厂需要铜又要从云南等地调进,造成了运输上的大量浪费,时间上的浪费,本来两个厂发展横向联合,通过签定合同就可以解决,但是不行(自主权)。

    阻碍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导致政企职责不明。企业缺乏自主权,严重压抑了企业和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1)全面展开:1984年以后

    (2)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3)内容(采取的措施):

    ①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②所有制上,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③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4)意义:

    ①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活力);

    ②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过渡】上述的改革措施,仅仅是政策层面,是不够的。随着改革的深入,不断遇到新的问题,需要继续探索新的对策,同时,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和扩大,对世界经济发展成功国家经验的研究,随着我们对经济规律的新的认识,也使我们对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确定了更高的目标。从十四大以后经济体制改革开始进入到一个制度创新的高层次改革阶段。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背景:

    (1)必要性:

    1)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

    “阻力”的解释:

    一是伴随着改革不可避免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社会现象,让一部分比较保守的人对改革的发展方向和前途产生了疑问,甚至有些人主张退回到过去的道路上去。

    二是初步的改革措施,已不能满足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要求,特别是走向世界的要求,改革走入了瓶颈状态,必须深化改革,实现新的突破。

    2)国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2)可能性

    ①改革开放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物质基础)

    ②邓小平南巡讲话,冲破思想束缚(思想基础)

    2、过程

    (1)理论提出: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讲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邓小平南巡讲话要点:①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②姓“资”姓“社”问题;③提出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邓小平在关键时刻,排除阻力,把握方向。先后到南方几个改革开放较成功的省份视察,围绕着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市场经济到底姓“资”还是姓“社”等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了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是一种通过市场需求强弱的变化来自然调整资源配置,实现推动和调节经济发展的经济模式。其基本特征是,通过市场供需强弱变化来影响商品价格和企业生产;它要求商品和投资市场是开放的、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是自主的;企业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企业的发展归宿是优胜劣汰。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出现后普遍采用并逐渐完善的经济模式,因此,长期以来被人们习惯性地冠以资本主义经济的别称。其实,只不过是资本主义较早地采用了它,这并不能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代名词,也不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专利。实质上,它仅仅是一种经济手段。


您可能喜欢的文档

查看更多

热门课件教案

今日更新

在线
客服

相关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