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教育教学 > 说课稿>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说课稿4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说课稿4篇

  • 页数:13页
  • 字数:约 9800 字
  • 大小:70.50KB
  • 格式:.doc
  • 版本:Office2016及以上版本
  • 作者:雨森设计
  • 平移和旋转说课稿4篇

    平移和旋转说课稿一

    一、说教材

    《平移与旋转》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四册P41-42页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会辨认锐角、钝角,建立了有关几何图形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今后的几何学习打下基础。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在学生的生活中并不陌生,而作为新课程新的教学内容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因此教材从生活实例入手,在大量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和发现平移与旋转的运动规律,并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平移的方法以及学会分辨平移和旋转。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2、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积极参与对旋转与平移现象的探究活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对身边与旋转和平移有关的某些事物产生好奇心。

    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渗透了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是感知平移、旋转现象;学会在方格纸上平移图形

    教学难点是在方格纸上平移图形

    二、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

    1、实践操作法

    二年级的学生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建构主义学也认为,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亲自参与的充满丰富而生动的思维活动。因此,本节课设计了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剪一剪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运用多感官参与学习,解决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多依赖直观这样一个矛盾,促进学生思维的不断发展。

    2、游戏教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因此,本教学设计注重创设图片情境,以激趣为基点,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巩固所学新知识。教育心理学中也说游戏是儿童的本性,结合本课教学内容抽象性的特点,我以图片和游戏作为载体由浅入深地引入平移和旋转的概念。

    学法

    1、情境学习法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因此,我让学生从身边事例中找出平移、旋转的物体,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2、小组合作法

    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能数学地进行交流,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使学生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在合作中探索、发现和发展,使学生从被动服从向主动参与转化,从而形成师生平等、协作的课堂气氛,使教师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三、说教学过程

    依据以上的教法学法,本课设计了如下四个教学环节:

    1、实物导入,初步感知

    新课标认为学生经验是发展空间观念的基础。学生的空间知识来自丰富的现实原型,与现实生活关系非常紧密,这是他们理解和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而且儿童的注意力有强烈的直观性和色彩性的特点,容易被生动有趣的事物所吸引,所以在开始的时候我就利用窗户和钟表揭示平移和旋转的现象。

    课伊始,我就引导学生观察窗户上窗的移动情况,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窗户的运动情况并让学生用手画出窗户的移动路线,形成对平移概念初步的感知。接着,我再出示钟表,让学生观察秒针的运动情况的同时让学生用手画出秒针的运动路线,形成对旋转概念的初步感知。

    2、创设情境,感受体验

    在学生形成初步感知后,我再创设图片情境加深理解解(利用主题图及课本中的图片揭示平移、旋转现象)

    当今的建构主义者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知识的,所以他们更关注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他们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因此,我利用学生生活中的例子创设有关平移和旋转现象的情境。

    我用幻灯机展示本单元的主题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带入游乐园的情境中,然后就问学生:游乐园里各种游乐项目的运动变化相同吗?(不同)你能根据他们不同的运动变化分分类吗?

    为了使学生进一步区别平移与旋转,我将为同学们提供的生活素材依次出现在屏幕上,然后让学生自己进行区分,在比较中体会平移和旋转的不同特点。

    当学生能看图区分出平移和旋转以后,我就让学生发挥想象说出身边有关平移和旋转的例子,让学生学以致用。

    3、游戏探究,巩固新知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而且,二年级的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形象阶段,只有借助多感官的参与学习才能更好的巩固所学内容。同时,在这一环节教学后进行的是本课的重难点教学,经过了前三环节的教学,许多学生已经感觉疲惫,不免注意力有所下降。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创作平移和旋转的手工,生动有趣的活动能再次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不仅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而且使学生在课堂后半段时间学习更加有效。

    首先,我先和学生做一个游戏,我先点名叫一个学生做示范,让他听我口令运动。例如:我说:某某同学向右平移两个座位,然后旋转一圈,再向左平移两个座位。当我做完示范以后可以叫一排同学听命令,然后再全班同学一起做,这样由点到面的练习,不仅能更好地控制课堂,也可以使学生用身体来加深体会。

    接着,我让学生进行有关平移与旋转的手工制作大比拼。

    4、情境练习,启智培能

    在这一环节的练习中,我创设小鱼找妈妈的情境,激发学生的童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在方格纸上平移物体这一重难点上。

    我出示方格纸后说:哟,这条小鱼正着急地找它的妈妈呢。它们该怎样游,向什么方向游多少格才能碰面呢?要嘴对嘴才算碰面哦。请你们两人一组帮它们设计路线,并把路线记录下来。

    让学生感受到了在方格纸上移动物体的乐趣后,我继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我再创设房子会搬家的情境,让学生都参与数一数的练习。

    在最后的时候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课所学的内容,改变过去由老师总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及时内化,成为自己的知识。

    四、板书设计

    本课运用了直观比较的形式设计板书,简单直观的设计有利于学生进行比较和记忆,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的整体结构,掌握所学内容间的联系和区别。

    平移与旋转

    平移找点连点移点

    旋转

    整节课的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紧密结合教材内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意识的进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平移和旋转说课稿二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数学第四册第41-45页上《平移和旋转》的内容。平移和旋转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从数学的意义上讲,平移和旋转是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掌握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大作用。教材在介绍这两种现象时,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体会它们的不同特点。教材从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平移现象:建筑工地上的升降机的移动是一种竖直方向上的平移,观光缆车和推拉窗的移动是水平方向上的平移现象。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教材只是通过直观形象的图示,使学生了解什么样的现象是平移和旋转。除了教材上给出的平移现象的示例以外,教材还让学生自己想一想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平移现象,把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因此,我根据教材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情景,让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让学生通过观察、分类、对比,初步了解物体的平移和旋转的变换特征;初步会判断图形的平移和旋转。

    2、会在方格纸上平移简单的图形。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辨别平移和旋转现象,能正确说出图形平移的距离,并能通过操作对图形进行简单的平移。

    四、教法学法。

    本课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归纳,辨别出什

    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的现象。

    五、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拉近和学生的距离。今天老师带大家到游乐园学习数学知识—平移和旋转。(出示:课件出现游乐场情景:电缆车、滑滑梯、风车、小火车、转车等娱乐场景。)激起学生的兴趣。

    1、你知道这些娱乐项目吗?它们是怎样运动的?

    2、请一名学生上台演示滑滑梯的运动。(要求边做手势边说)

    3、观察电缆车、风车、转车的运动,并用手势表示。

    我们一起看看他们是不是这样运动的。(课件演示)

    4、你能给他们分类吗?为什么这么分呢?

    因为,滑滑梯、小火车都是向前运动的;电缆车、风车、转车都是旋转运动的。

    5、揭示课题。

    像电缆车、升降机这样的运动现象,叫做平移;像电缆车、风车、转车

    这样的运动现象叫做旋转。出示课题:平移和旋转。

    【对于平移、旋转的概念让学生用语言直接表达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让学生构建准确的概念又是必要的。创设情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演示和打手势活动,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建立比较丰满的表象基础,为揭示概念做好准备。在边做边说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二)合作探究,实践探索:

    1、生活中的平移、旋转

    A、说一说: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移、旋转现象?

    B、做一做:

    下列现象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教科书第43页第3题。

    你能用你桌上的物体做平移运动吗?(让学生说怎么做的)让学生亲身体验平移和旋转:①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向左平移2步,向右平移2步。②和老师一起做:伸出你的小手,左转三圈,右转三圈。

    【从学生熟悉的场景入手,根据学生的感知规律,组织学生的说一说、做一做、小组合作交流等感知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平移和旋转概念的理解,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并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对于教学难点,充分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小组交流的数学活动,并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在边做边说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教学难点基本迎刃而解。】

    (三)拓展延伸,深化提高:

    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是连贯的、有层次的,应从易到难,从简到繁。知识技能掌握后还要加以运用,才能对前面的知识的深化提高。因此,安排了P41页方格图:把小房子向上平移5格、向右平移7格等教学与练习,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动手操作,利用所学的平移概念加以运用。

    【通过操作小组交流并通过移一移、说一说、比一比等小组交流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去体验、去认知,较好的体现重点,突破难点。这样手脑并用,学生学习的效果就更明显。】

    (四)评价总结,提高能力:

    全课总结:今天这节课你学会哪些新知识?还有什么问题?用哪些方法学会的这些新知识。

    【评价总结能促使知识的升华,促进知识的内化。评价中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和态度。】

    (五)课后活动:应用平移和旋转做运动。

    【鼓励多种形式的学习,在先前学习的基础上开拓学生的思路,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用实践来感知平移、旋转的奇妙,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平移和旋转说课稿三

    各位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平移和旋转》。下面我就从教材、学生、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教学预测八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平移和旋转》,平移和旋转这两种现象是生活中出现得比较多的几何现象,因此,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充分感知平移和旋转的现象,让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说学生

    三年级学生在生活中见到很多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现象,在他们的头脑中已有比较感性的平移和旋转意识。他们具备了初步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平移和旋转》是在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基础上学习的,加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因此学生学习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不难。

    三、说教学目标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立了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生活中常见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能力目标:能在方格纸上数出图形平移的格数,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对身边平移和旋转有关的某些事物产生好奇心,感受数学美。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又确立了相应的重难点:

    重点:能判断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难点:能在方格纸上数出图形平移的格数,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五、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在本课中采用的教法是师生互动的学习方法及观察法与直观演示法。学生采用个人独立思考完成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充分感悟“平移和旋转”的特点,课堂上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平移和旋转”,让学生充分感受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进一步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来感知、体验、理解“平移和旋转”。

    六、说教学流程

    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安排了七个层次,分别是赏一赏、学一学、比一比、看一看、画一画、想一想、思一思。

    1、赏一赏——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我是这样引入课题的:“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许多丰富多彩的运动画面,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想看吗?”这样很自然的引入了新课,然后让学生欣赏一些美丽的画面,和学生一同走进生动的画面中。通过这些动感的画面,从视觉上给学生以强烈的刺激,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此时,我适时抓住契机,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物体是怎样运动的吗?在学生急于想得答案时,进入第二环节。

    [本环节的设计,通过动感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学一学——分析平移和旋转现象的特征

    接下来:我出示看乌龟爬行和飞机飞行,看时钟的分针转动和风车转动现象的画面。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方向不发生改变。“旋转”就是物体围绕着一个点顺着或倒着转动,方向发生了改变。得出“平移和旋转”这两种现象的本质。接下来用课件出示课本的图形,让学生判断哪些运动是平移,哪些是旋转。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平移和旋转。再次用课件出示刚上课时的动感画面,让学生去判断它们的现象。

    [本环节的设计,先呈现平移和旋转的材料,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在观察、比较平移和旋转现象的特征中,得出旋转与平移这两种现象的本质。]

    3、比一比——深化认识平移和旋转现象

    我让学生动起手来比一比平移和旋转现象,让学生真实体会平移和旋转。

    [本环节的设计,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让他们通过观察,比划,加深对平移和旋转现象的感知。]

    4、看一看——体验在方格纸中平移后的图形

    我设计了一个长方形平移的画面,用多媒体演示长方形平移的过程,并引导学生思考:长方形作什么运动?向什么方向平移?平移了几格?学生观察,独立思考,并小组交流,再全班反馈。我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移动1格、3格、5格等不同意见,引导学生讨论、分析、辨析、验证,并播放动画,引导学生确定点或边所对应的移动情况,从而使学生认定平移几格的方法:我们先确定物体平移的方向,再通过某一个点或某一条边确定平移的距离。接着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践完成课本第19页的“试一试”第(1)、(2),我收集学生资源进行展评,最后我再完整的讲解平移的过程及结果。

    [本环节的设计,主要让学生看在方格纸上画出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本知识点是本节课的难点,通过多媒体演示长方形平移的过程,让学生观察分析得出:要看图形平移了几格,只要先确定物体平移的方向,再通过某一个点或某一条边确定平移的距离。]

    5、画一画——在方格纸中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通过上一个环节学生已观察分析得出:物体平移时,先确定物体平移的方向,再通过某一个点或某一条边确定平移的距离。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画出平行四边形平移后的图形,小组通过讨论,很快就能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可以选几个画得快的同学上来汇报,自己是怎样画的?再让学生完成三角形平移后的图形。

    最后让学生总结出画平移图形的方法是:找点、移点、连点。

    [本环节的设计,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的能力,让学生由发现——总结——应用,使学生逐层深入了解熟识并掌握所学的知识,达到本节课的难点突破。]

    6、想一想——归纳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

    课堂总结我主要采用教师引领,学生总结的方法:“同学们,伴随着钟表指针的旋转,这节课也即将结束,请大家回顾一下,你有哪些收获?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怎样的运动方式是平移,怎样的运动方式是旋转呢?”

    [本环节的设计,学生自己总结,教师补充,加深了学生对“平移和旋转”的正确理解,更好的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您可能喜欢的文档

查看更多

热门说课稿

今日更新

在线
客服

相关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