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教育教学 > 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面的旋转》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面的旋转》说课稿

  • 页数:3页
  • 字数:约 2018 字
  • 大小:37.00KB
  • 格式:.doc
  • 版本:Office2016及以上版本
  • 作者:wuwei-ppter
  • 《面的旋转》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面的旋转》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的开篇内容,此前学生已经认识了这些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扇形),并充分了解了长方体、正方体这两种完全由平面围成的立体图形,而本节课则是将学生的视角由平面的立体图形引向含有曲面的立体图形,感知它们的形成过程,获得对简单几何体的直接经验,感受到数学世界中旋转带来的美,为今后继续学习圆柱、圆锥及其他立体图形积淀下丰富的认知、良好的空间感,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现实中的三维世界。


    二、学情分析

    此前,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这些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也初步了解了以下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性质,为本节课的探究学习奠定了很好的知识基础;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圆柱和圆锥,也使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生活体验。另外,我的学生已经使用了五年的北师大版教材,北师教材独特的编排、最大化的开放空间使学生养成了勤于思考、敢于探究、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拥有了灵动的思维。

    三、教材处理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们备课组决定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我们的处理是——将教材重心前移。

    教材的重点是认识圆柱、圆锥,前一环节的“点、线、面、体”的关系只是为学习圆柱、圆锥作以铺垫。但深入研究教材后,我们发现此部分内容的背后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数学信息,是继续发展学生空间观念、让学生体会旋转是构成图形世界基本手段的最佳载体,因此我们大胆地将教学重心前移,把“面动成体”这一环节作为教学重点作深、作大,给学生的思维以更广阔的空间。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2、能在生活中辨认圆柱和圆锥形状的物体,并抽象出几何图形的形状;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各部分的名称。

    3、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学习重点:

    操作、观察、思考中体会面旋转成体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四、教学流程

    (一)游戏中感悟,操作中感知

    课伊始,我让学生两次玩身边的物品:一次是无意识的游戏,一次是有要求的操作,让学生亲身经历“动”带来的数学思考,初步感知“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回归生活,到现实情境中寻找类似的生活现象,进一步体会“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神奇。

    (二)操作中体悟,思考中升华

    建构主义理论指出:“知识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教学中,我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自己去探究、自己去总结。首先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充分的探索空间,让学生在操作中感悟、并在脑海中想象出面旋转成体的过程及结果,再通过记录单中“你有什么发现”促动学生的思考,最后通过交流把学生的发现进行梳理,得出这样的结论(不同的平面图形可以旋转成相同的立体图形,同一个平面图形却能旋转出不同的立体图形)。

    “做”中学、“做”中思、“做”中得,体现了做数学的理性精神,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宽、更深,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直观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使数学课堂“动”起来、“活”起来,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三)阅读中知新,交流中巩固

    本环节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各部分的名称,并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指一指”“说一说”等方式巩固学生的认知、强化图形表象,并引导学生充分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总结中提升

    相信这样的语言带给学生的不仅是收获的激动,更有对数学世界的向往和热爱。

    五、课后反思

    多次试讲后,我觉得整节课有以下三个亮点:

    1.回归生活,亲近数学


您可能喜欢的文档

查看更多

热门说课稿

今日更新

在线
客服

相关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