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教育教学 > 说课稿>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一个数乘分数说课稿2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一个数乘分数说课稿2篇

  • 页数:6页
  • 字数:约 4289 字
  • 大小:53.50KB
  • 格式:.doc
  • 版本:Office2016及以上版本
  • 作者:yuuta设计
  • 一个数乘分数说课稿2篇

    一个数乘分数说课稿一

    教学内容:

    第十一册一个数乘以分数之例3、例4。所处地位:本节教学内容是在"分数乘以整数"、"整数乘以分数"之基础上进行教学,进一步认识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是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应用题的基础。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渗透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的哲理,通过枚举归纳,认识分数乘法的本质属性,通过类比(与整数、小数乘法比较),认识事物的异同、变化和发展,初步掌握比较与归纳的思维方法,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2.认知目标:认识分数乘法的含义、掌握分数乘法计算法则,能把分数乘以整数、整数乘以分数都归纳到一个数乘以分数,概括出分数乘法的基本法则。

    教学过程:

    (一)准备阶段

    1.导言:向学生交待本节课教学内容,所处重要地位,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情趣意志,为达标奠定思想基矗

    2.检复:复习与本节教学相关的知识,打好铺垫,为知识迁移、完成教学任务奠定知识基矗例如,列式解答以下四道题:(1)一台拖拉机每小时耕地5公顷,3小时耕地多少公顷?(2)一台拖拉机每小时耕地0.5公顷,0.6小时耕地多少公顷?(3)一台拖拉机每小时耕地15公顷,3小时耕地多少公顷?(4)一台拖拉机每小时耕地5公顷,15小时耕地多少公顷?比较以上4道题,有什么异同?(数量不同(有整数、小数、分数);数量关系相同。)(二)新授阶段

    1.认知

    (1)形象思维,建立表象。①分析例3,与准备题比较。工作总量?工作效率12公顷工作时间15小时、35小时12151235②操作讲理。把一张矩形的纸对折,其中一份是12,代表12公顷。再将其横折5等份,即把12公顷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1份是12公顷的15,也就是1公顷的110;其中的3份是12公顷的35,也就是1公顷的310。③计算讲理。1215...把12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1份。=1125......其中的1份是1/10......把1公顷平均分成10份=110......分子、分母分别相乘的积1235让学生独立计算和讲理,同上,略。④观察讲理。观察下列三幅图,列式、计算、讲理。13的12是多少?23的45是多少?34的35是多少?⑤独立操作。计算例4,与例3比较有什么异同?

    (2)抽象归纳,形成概念。①计算574;61112;2334并概括出一个整体法则。②a和b是自然数,计算1a1b=③自然数a、b、m、n,计算manb=如果a、b和m、n不是互质数,应注意什么?

    2.练习

    (1)巩固练习,教材练习三第2题。

    (2)指导练习,61112和11126,意义有什么不同?计算法则呢?

    (3)独立练习59362311123881534

    (4)发展练习①一杯牛奶重1千克,第一次喝去12千克,第二次喝去剩下的12,还剩多少?②一根小木棒,每日撅去12,5日后还剩下多少?多少日后能把小木棒撅完?

    (三)评价阶段

    1.课堂作业:练习三3-7题。学生边做,教师边面批;让几名学生用透明胶片(或玻璃板)做,以备用投影仪展示,集体对批、互批;核对对错人数,反馈达标情况。

    2.课堂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学到什么,学得怎么样。

    〔设计特点〕

    1.本设计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是"八、五"省级数学整体优化实验成果,即以目标定向,优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优化教学评价的"整体优化"的教学思想进行的整体设计;以"三个阶段、若干环节"的教学模式设计的教学过程;以学生、教师、教材为教学构成三要素,优化教学构成因素,优化处理"两育"(德育、智育)、"双主"(主导、主体)、"两法"(学法、教法)、"两力"(智力、能力)、"减负"与"高质"的关系,有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2.重"学前"准备。在认知前做好两个准备,奠定思想基础和知识基础,这是达标的前提条件。

    3.重"认知"过程。让学生充分地动手(提高操作能力)、动眼(提高观察能力)、动口(提高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动脑(提高思维能力),以形象思维为基础,在头脑中建立深刻的表象,再运用归纳、演绎、类比等方法进行抽象思维,认识普遍规律,形成概念。

    4.重"主体"地位。激发学生情趣,明确学习目标,主动获取知识,自我评价,始终处于"主体"地位。

    5.重“练习”设计。从巩固到发展,做到层次清晰、阶梯显明,既保证全体达标,又促进个性发展。"学科"课有计划地为“活动”课打下铺垫,相互结合,相辅相成,既有利于发展群体的“基本素质”,又有利于发展个体的“个性素质”。

    一个数乘分数说课稿二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我说课的题目是《一个数乘分数》,我准备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加减法以及约分、整数和分数相乘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重要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后续知识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打好基础,同时也是学习分数除法、比、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及百分数知识的重要基础。

    2、教学目标

    鉴于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个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生活经验和直观图示,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探索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操作、观察经历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初步分析、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探索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3、教学重、难点:理解一个数和分数相乘的意义和计算的算理。

    4、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张长方形的纸条。

    二、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难点,在教法学法设计上我力求突出以下特点:

    1、创设现实情景,让学生在欢乐中走进数学知识。

    数学问题教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因此在本节课的设计上我打算从现实生活的情景中引入。让学生经历

    “现实生活问题----数学模型-----探究解决-----得出结论-----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全面、全程地参与到每个教学环节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每一个学生乐学、愿学。

    2、注重数形结合,在“直观”中梳理思路。

    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既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也是本单元的重难点。如何在短短的40分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数形结合这一策略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因此,在本节课探索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时我打算让学生通过画一画、折一折、涂一涂等直观图示来理解和掌握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三、说教学过程

    结合以上分析,教学本课我采用了“探究”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我将本节课的设计分为了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首先,我通过谈话“在近期咱们学校举行的“小手艺展示活动中,我们班的王芳同学获得了’编织能手’的称号。她每小时能织围巾1∕4米”,根据这一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在学生充分回答的基础上师生共同选择本节课研究的问题来解决。比如:王芳2小时能织围巾多少米?

    1∕2小时呢?2∕3小时呢?这样通过学生身边的实例导入新课,一方面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二、小组合作

    探究新知

    1、教学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在明确了学习任务后,我通过一个问题“要求2小时、1∕2小时,2∕3小时织多少米,该怎样列式呢?问什么?”学生可能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列出算式1∕42、1∕41∕2、1∕42∕3。(板书)既而教师又问到“你们能解释一下这三个算式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吗?大家可以通过画图或利用手中纸条,画一画、折一折、涂一涂,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你们的想法。”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⑴2个1∕4、1∕2个1∕4、2∕3个1∕4

    ⑵1∕4的2倍、1∕4的1∕2倍、1∕4的2∕3倍

    ⑶1∕4的2倍是多少、1∕4的1∕2是多少、1∕4的2∕3是多少……

    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交流概括:一个数乘分数,可以看作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探索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在学生掌握了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后,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操作观察1∕41∕2、1∕42∕3的结果分别是多少,这里的结果不是计算出来的是根据图示观察出来的。学生交流:

    1∕41∕2=1∕8

    1∕42∕3=2∕12=1∕6

    继续引导学生观察积的分子、分母与两个因数的分子、分母有什么关系?在学生交流后总结得出:两个分数相乘,积的分子是两个因数分子相乘的积,分母是两个因数的分母相乘的积。接着让学生利用刚才的发现独立计算1∕72∕5=

    1∕42∕7=在这一过程中师强调:在进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时可以先约分,再计算。接着让学生解决王芳8∕15小时能织围巾多少米?由于有了前面的基础,学生可以独立完成此题,在学生熟练的掌握了这些知识后师生共同总结出一个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也就不是难题了,学生很轻松的就会得出“分数乘分数,把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您可能喜欢的文档

查看更多

热门说课稿

今日更新

在线
客服

相关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