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教育教学 > 说课稿>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整数说课稿4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整数说课稿4篇

  • 页数:11页
  • 字数:约 7790 字
  • 大小:64.50KB
  • 格式:.doc
  • 版本:Office2016及以上版本
  • 作者:梁小A-PPT
  • 分数乘整数说课稿4篇

    分数乘整数说课稿一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理解整数乘法的意义,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下面进一步学习分数乘法(包括分数乘整数、分数乘分数),解决分数乘法的简单实际问题,分数除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奠定基础。


    这部分教材在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把计算学习和解决问题有机结合;

    (2)注重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

    2.学情分析

    对于本节课的内容有的学生并不陌生,有的可能已经会计算分数与整数相乘的算式。但是,这节课的学习对于他们来说并不多余。因为很多学生可能凭借经验只知道怎么算,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算。尤其是对于分数和整数相乘时,为什么直接将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而分母不变,学生不一定明确。因此,这节课不能仅仅满足学生会算,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理解为什么可以这样算。

    3.教学目标定位

    基于教材特点与学生的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了解分数和整数相乘的意义,知道“求几个几分之几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初步理解并掌握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学会正确的计算。

    (2)通过观察比较等体验性活动,引导学生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

    (3)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教学重难点确立

    教学重点:知道“求几个几分之几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初步理解并掌握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理解分数与整数相乘的算理。

    教学难点:让学生探索、发现能先约分的要先约分,再相乘,这样计算比较简便,而且能减少计算的错误。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学习的现状,为了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节课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进而总结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感受由直观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的学习模式,学会独立思考,积极交流,实现学习者自觉、积极、主动地建构新知。教师在整个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启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全体学生参与整个学习活动。

    三、说教学过程

    下面再具体说一下教学环节的设计:

    (一)以旧引新,唤醒认知

    首先出示如:4/9+4/9+4/9=

    2/7+2/7+2/7+2/7=

    ……

    让学生先计算,然后思考: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还可以用怎样的形式表示?

    设计说明:本节课的知识基础是整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分数加法的计算等。由于时间关系,学生可能对于上述知识点有些遗忘。通过复习热身,试想唤醒学生对乘法的意义以及分数加法计算的认知,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为后面的例题教学作好相应的准备。

    (二)情境设疑,探索新知

    1.创设情境:学校要举行“国庆”庆祝活动,要求大家做绸花布置环境。

    出示:例1中的长方形直条图,标注出长是“1米”

    提问:做一朵绸花用3/10米绸带,你能在图中涂色表示这个已知条件吗?

    (学生涂色)追问:你是怎么涂色的?

    出示问题:小芳做3朵这样的绸花,一共用几分之几米绸带?

    这里可以引导学生先猜一猜是几分之几米,再提问:

    你能在图中涂色表示做3朵花的米数吗?

    你是怎样涂色的?

    屏幕上再显示:3/10米就是3个1/10米,3朵花就是3个3/10米。

    提问: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示?

    估计学生可能会列出加法算式,也可能列出乘法算式。

    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注意用加法列式的同学,交流时,指名其先说,并计算出得数。而后再请用乘法算式列式的同学回答。首先追问学生怎么想到用乘法计算?让学生明确相同的分数连加,也可以用乘法表示。通过这第一次的追问,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而后再请所有的学生一起思考:3/103的得数怎么求。估计学生中一定会出现直接会用3/10的分子3与整数3相乘作分子,用10作分母的计算方法。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教师要再一次追问,为什么能这样进行计算?有的学生可能借助图说明算理,有的可能根据乘法和加法的联系来阐述原因。但不管哪一种原因,最后教师都要归纳到分数乘整数的意义角度,即3/103就是3/10+3/10+3/10,等于3+3+3/10,就是33/10。通过这两次追问,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算理。

    设计说明:在计算教学中,往往有很多教师只关注教会学生如何算,对为什么可以这样算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造成由于算理不清而导致的只会机械算,不会灵活运用的状况。所以,在这部分的教学中,我通过直观操作,连续追问,帮助学生由“实物感知”向“算理理解”的自然过渡,让学生深入理解算理,让学生明白分数乘整数为什么分母不变,分子与整数相乘作分子的道理。这样做能够很好的突出重点,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2.自主练习,突破难点:

    出示:小华做了5朵这样的绸花,一共用了几分之几米绸带?

    让学生自己做再指名板演。肯定会出现“先计算再约分”和“先约分再计算”两种方法。这时就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比较这个算式的两种计算过程,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第一种方法是先计算,计算结果不是最简分数的,再约成最简分数;第二种方法是先约分,再算出结果。说明:两种方法都是可以的。计算结果不是最简分数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出示一组判断题:

    (1)2/5117=34/51

    (2)3/43=1/4

    (3)5/126=56/12=5/2

    (4)5/64=20/6=10/3

    比较:你认为哪一种计算方法不容易算错、比较简便?

    小结:“先约分再计算”的计算方法,参与计算的数字比原来变小了,这样就便于计算,因此提倡同学们采用这种“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

    请同学们注意约分的书写格式:在约分时,约得的数要与原数上下对齐。

    设计说明:虽然在五年级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分数的加减法,要求学生都要将计算结果约成最简分数。但是在历次作业和检测中,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结果不是最简分数,或者数据较大约错了而导致失分。可见,学生没有化成最简分数的意识,没有养成这种习惯,约分的能力也欠缺。所以这部分的教学设计重在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学生在练习时出现两种计算方法,首先要先肯定两种计算过程都是正确的,明确计算结果不是最简分数的,要约成最简分数。接着根据同学们在作业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出示一组判断题:(1)的结果没有约分成最简分数;(2)是将分子与整数约分,是错误的约分方法;(3)是先约分再计算,是正确的;(4)是先计算再约分,也是正确的。通过这组题的练习,让学生在比较中感受到:先约分再计算,可以使计算时数据小一些,就会减少计算的失误。进而要求学生在今后的计算中采用这种“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

    3.总结归纳:分数和整数相乘可以怎样计算?先同桌商量,再全班交流。

    (三)分层练习,强化认知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新知,我安排了三个层次的练习:

    1.巩固分数和整数相乘的意义。

    主要是完成“练一练”中的第一题和练习八中的第1题。

    “练一练”的第1题,让学生先涂一涂,再列出算式。

    练习十八的第1题,让学生看图先填一填,再说说自己的想法。

    2.巩固分数乘整数的算理和算法。

    “练一练”中的第2题

    强化对分数与整数相乘的算理和算法的理解,以及如何正确约分的处理。

    3.结合实际,解决问题。

    练习八的第三、四两题,这两题是分数与整数相乘的实际应用题,通过练习让学生把分数和整数相乘的意义,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以此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说板书设计

    分数与整数相乘

    3/103=3/10+3/10+3/10=33/10=9/10米

    3/105=35/10=3/2米

    意义:表示几个相同分数相加的和。

    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作分子。

    注意:分子、分母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

    分数乘整数说课稿二

    人教版《分数乘整数》教学安排在第十一册第一课时的内容,主要包括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计算方法。它是在分数加减法和整数乘法的基础上安排的,本节课的学习将为本单元学习分数乘法应用题和混合运算作好铺垫。

    据新课程注重探究和“三维一体”的教学理念下,本节课我确定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根据学生现有基础,让学生经历探究,分析与掌握分数与整数相乘的多种计算方法并进行适当优化;

    2、在引导学生分析分数乘整数的计算中探究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3、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探究方法、探究意识和优化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探究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及计算方法的优化;

    根据教学内容,为了有效的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并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发展水平,并结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这节课主要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猜测、探究、论证和优化解决的全过程,先通过独立思考,而后信息交流,发展优化等数学活动,实现学习者的自觉、积极、主动的构建新知,老师只是作适当的启发、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力求让全体学生全面参与,学得积极,学得主动。

    基于上述设想,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对教材进行了以下调整:

    首先,在教学结构的安排上,本人对人教版教材作了两方面的适当调整;第一方面,人教版教材从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入手,以3个2//11这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引导到用乘法表示,顺理成章的引出分数乘整数的意义。而本人从分数乘整数的多种计算方法入手,大胆的给予或告知学生计算的结果,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寻找答案的多种方法,在逐一分析学生不同方法的时候,结合知识引出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第二方面,人教版教材例2中约分的知识,是在例1“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这一基础上进行的优化。而本人是把这一知识借助于学生探索的多种计算方法,结合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及学生的思维基础,理解分子、分母与整数之间的关系,从而明确分母与整数之间可以约去公因数,简化计算。同时在得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时,注重分析与探究,在不断辨别中优化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不拘泥于今天的知识,搞现炒现卖,而让学生灵活的掌握方法,择优而用,形成计算技能。

    其次,在教学内容上,本人也作了适当的调整。人教版中练习的安排注重学生对分数乘整数意义的理解,而本人认为学生已经有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基础,对分数乘整数意义的理解较为容易,因此,更多的是安排知识的变式运用,如进率的转化、文字题、判断题等,从变式中不断强化计算运用。同时,为了一部分优等生的需要,又安排了“开心闯关”和“挑战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最后,对于人教版例1、例2合并为例题

    “3/44”的几点说明。第一“3/44”这一算式有利于学生探究,无论是考虑转化成小数、画图、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还是几个分数单位,都比较简单;第二”3/44”这一算式有利于优化计算,学生很容易就看出来“4”与“4”可以抵消,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拓展到“4”与“8”、“4”与“6”的不同情况,进而明确约分,这样就提高了研究的价值。

    这是本人基于自己对教材和教学内容的理解,而作的适当调整,不足之处,希望大家多多指正,谢谢!

    分数乘整数说课稿三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掌握了分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编排的,目的是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为教学分数除法打下基础。教学要求是理解分数与整数相乘的算理、掌握算法,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去;在探索算法、总结法则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掌握分数和整数相乘可以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计算的意义和计算法则,知道计算时能约分的先约分再相乘比较简便。

    2、通过探索、交流和比较培养学生的类推、概括等思维能力,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义。

    3、领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数和整数相乘的意义、计算方法。

    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方法

    在教法的运用上,我以新课标的理念为指导,并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我采用观察比较法,实践操作法,合作交流法,并恰当运用多媒体进行直观形象的辅助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体验,才能真正对所学内容有所感悟,进而内化为已有,并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这节课,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组织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通过“涂一涂”“看一看”“比一比”等有趣的活动,在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体现“做数学”的乐趣。

    五、教学过程

    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发展水平,并结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这节课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在同桌间通过独立思考,信息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实现学习者的自觉、积极、主动的构建新知,老师只是作适当的启发,引导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力求让全体学生全面参与,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基于上述设想,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我设计以下教学环节:

    1、复习铺垫,引出新知。

    出示一些分数加减法和整数乘法的计算题,说说它们的意义

    2、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⑴分段呈现例题。

    问题1:小芳做3朵这样的绸花,一共用几分之几米绸带?

    教师静态分两步呈现例题。

    ⑵自主解答。

    学生自主解答,教师巡视。

    ⑶反馈交流,揭示课题。

    板书学生中出现的解法,揭示课题——分数乘法。

    3、探究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⑴介绍列式的想法和计算的方法。

    ①3/10+3/10+3/10=(3+3+3)/10=9/10。

    3+3+3还可以写成33。

    ②3/103和33/10

    列成乘法算式你是怎样想的?

    先观察乘法算式的特点:整数和分数相乘,然后让学生介绍计算方法。可能会出现分子相加或分子和整数相乘等情况。

    追问:为什么可以直接用分子乘整数3,而分母不变?

    理解:3/103表示3个3/10相加,所以分母不变,分子相加,3个3相加可以写成33,就是分子与整数相乘。

    ⑵计算:2/73=

    让学生在算式中体会思考的过程:2/73=(23)/7=6/7。

    体会计算法则: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⑶独立完成第2问。

    提问:小华做5朵这样的绸花,一共用几分之几绸带?

    ⑷交流计算过程。

    第1种:(一般的学生)先计算出结果,再约分。

    第2种:在乘法算式中先约分,再计算出结果。让没有用这种方法计算的学生学习这一种方法。

    ⑸计算。

    45/6

    7/105

    95/12

    用两种方法解答上面第一题,后二题选用方法之一。

    4、巩固练习。

    ⑴小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约分的处理。

    ⑵完成练习八第1题。

    再次体会分数乘法的意义。

    ⑶完成练一练第1题。

    ⑷完成课堂作业。

    练习八2~5题。

    5、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本节课你学习了哪些内容?有什么收获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知识拓展:

    大约从一万年前开始,青藏高原平均每年上升约7/100m。按照这个速度,50年它能长高多少米?100年呢?

    一个漏水的水龙头每小时滴水1/10桶,5小时滴水多少桶?10小时呢?24小时呢?一个月呢?


您可能喜欢的文档

查看更多

热门说课稿

今日更新

在线
客服

相关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