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教育教学 > 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说课稿

  • 页数:7页
  • 字数:约 4238 字
  • 大小:137.50KB
  • 格式:.doc
  • 版本:Office2016及以上版本
  • 作者:藍霈悦ppter
  •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 必修一:围绕着“民主政治”的三个层次——个人的民主意识的觉醒和不断增强;国家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推进(核心);世界政治文明的现代化演进(用理性行为构建国际体系)。

    2. 第八单元:重点讲述了二战后所形成的两极格局,其特征是美苏均势、霸权主义和意识形态主导下的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使国际局势表现为紧张与对抗。重点讲述了50、60年代以来所出现的多极化趋势对两极格局造成冲击、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国际局势。


    3. :本单元的重点,承前——世纪之交,两极格局解体、多极化趋势加强;启后——用全球化的视角、发展的观点把握新世纪世界格局的走向。

    知识结构的调整:

    (1)教材结构:“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和平与动荡并存”——“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2)调整后的结构:“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世界局势的走向”

    二、学情分析

    1. 经过近一个学期的历史学习,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形成了一定的历史思维意识和能力、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学习方法。

    2. 通过第25、26课的学习,学生已掌握“政治格局”的概念,并知道了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会影响到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

    3. 本课涉及的国家和地区多、国际关系复杂、时空跨度大,学生可能难以把握。所以应将复杂问题简单化、艰涩问题通俗化,使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目标分析

    1. 课标要求: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

    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2. 三维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知识方面,掌握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世纪之交世界局势的特点和世界格局的演变趋势;能力方面,提升历史材料有效信息的获取与概括、“论从史出”的分析能力、历史语言的规范运用能力。

    (2)过程与方法:过程方面,老师主导、学生主体进行探究式学习;方法方面,学案导学,变“教本”为“学本”,引用教材资源和教材以外的资源,创设问题情景,既引导学生用教材的历史语言来解决情景问题,又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曲折性;树立全球化意识、用现代国际视野和发展的眼光明确中国在向多极化发展的世界中的坐标;关注全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反思:三维目标,应该是三维一体,不应绝对割裂;新课程理念中,老师主导,学生主体。

    基于以上两点考虑,尝试将“教学目标”转变为“学习目标”。如下:

    【学习目标】

    (1)借助身边的工具书查一查下列概念:戈尔巴乔夫改革、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独联体、欧盟等。

    (2)尝试解读新闻素材,分析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影响。[难点]

    (3)运用“国家利益是一国外交的基本出发点”及“国家的综合实力决定国家的国际地位”等原理,探讨世纪之交美国、欧盟、俄罗斯、日本、中国的发展方向及相互关系,认识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规律。[难点]

    (4)归纳出世纪之交世界格局的特征,领悟世界政治文明的现代化趋势,即通过理性行为协调国际关系。[重点]

    四、教学过程

    导入:世纪之交的你与世纪之交的世界

    意图:高一的学生,多是91~93年出生,恰好处于世纪之交,对于他们来说,“世界真奇妙”!拉近学生与将要学习的内容的距离,使学生产生强烈的现场感。同时迅速回顾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发展,并导入新课。

    一、两极格局的瓦解

    探究问题1:

    (1)提取右图的有效信息,结合教材内容,概括该图的历史主题是什么?

    (2)这一现象当时还出现在哪些国家?(P119地图)

    (3)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导致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意图:从新闻图片中获取有效信息:英文“GPRAGUE”(布拉格)、时间“1989年11月17日”、主手势“V”(胜利);结合教材内容,分析东欧剧变的本质及原因。

    探究问题2:

    (1)你知道苏联解体的时间和标志吗?

    (2)如右图新闻报道,苏联解体真的只是两天的功夫吗?

    (3)作为两极格局中的“一极”,苏联的解体有何影响?

    意图:梳理出苏联解体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戈尔巴乔夫改革、苏共中央全会、八一九事件、阿拉木图宣言和独联体),认识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建设中长期积累的矛盾导致的结果,是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此后世界形式出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小结:苏东剧变的原因及影响。

    延伸思考: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给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怎样的启示?

    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探究问题3:(1)完成表格《冷战结束后的大国博弈》

    “极”(力量中心)

    国际地位

    国家(集团)利益

    外交策略

    美国

    唯一的()

    独霸世界

    极力构筑以()为主导的()世界

    欧共体——欧盟(成立时间:;性质:)

    与美、日构成资本主义世界的三足鼎立

    用“一个声音”说话,重新回到世界的中心

    主张推进()进程

    日本

    世界第()经济大国

    主动参与()事务,积极谋求()大国地位

    俄罗斯

    取代()在联合国的地位,拥有与美国匹敌的()

    恢复并扩大影响力,为国内的经济建设创造条件

    中国

    通过(),综合国力大大增强,是最大的()国家,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反对()、维护(),为()创造一个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

    意图:以表格的形式,让学生清晰的把握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及原因。

    (2)你所熟悉的最能反映出“冷战后的大国博弈”特征的国际热点是哪一个?

    意图:寻找与学生的“共鸣”。在学生自由回答的基础上,可利用学生答案生成的内容进行点评;若学生回答情况不理想,可引导学生分析老师预先准备的热点:伊拉克战争(与朝鲜战争比较)、911事件、朝核六方会谈。关注主要国家在不同事件中的利益要求和相互关系的变化。

    (3)有何启示?

    意图: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完成认知能力的提升:“国家利益是一国外交的基本出发点”、“国家的综合实力决定国家的国际地位”、“国际关系中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小结: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及影响。

    三、世界局势的走向

    探究问题4:对于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当今学界有三种观点,“单极世界”、“无极世界”、“多极化世界”。(相关材料见教材P129“学习延伸”)你支持哪种观点?依据是什么?

    意图: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并养成“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意识。同时也使学生明白:当今世界仍然是“一超多强”的局面,仍然是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多极化仍然只是一个发展趋势,多极化格局的形成让需要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小结: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的特征

    延伸思考:威胁当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评价:今天你得了几个A?

    课前预习

    []

    A 课前主动预习,已完成教材阅读和学案

    学习探究

    []

    A 参与讨论的情绪热切,在讨论中有积极发言并主动回答了老师的提问

    随堂测评

    []

    A 80分

    课后延伸

    []

    A 及时完成了学案的整理和知识结构的梳理,对某个感兴趣的问题进一步进行探究或向老师、同学提出了疑问并进行了讨论

    B 课前有预习,基本完成了教材阅读及50%以上的学案

    B 参与讨论的情绪一般,在讨论中偶有发言,被老师提问后能基本回答出问题

    B 60分

    B 及时完成了学案的整理和知识结构的梳理

    C 课前没有预习,基本没有完成教材阅读和学案

    C 无参与讨论的兴趣,也没有尝试回答老师的提问

    C 60分以下

    C下课了学习活动也就结束了

    附:随堂测评试题

    第一部分:以选择题主,10题,每题10分,共100分

    1、东欧剧变的实质是

    A、各国放弃了社会主义旗号B、执政党向反对派妥协

    C、各国共产党丧失了政权 D、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2、东欧剧变最主要的原因是

    A、帝国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B、苏联历史和现实的影响

    C、自身经济发展缓慢,改革成效不大D、民主法制受破坏,党和政府脱离群众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支配世界局势四十多年的两极对峙格局宣告瓦解的标志是

    A、美国重新称霸世界 B、社会主义中国迅速崛起

    C、美、日、西欧三足鼎立D、社会主义苏联的解体



您可能喜欢的文档

查看更多

热门说课稿

今日更新

在线
客服

相关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