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教育教学 > 课件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案2篇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案2篇

  • 页数:14页
  • 字数:约 10687 字
  • 大小:75.50KB
  • 格式:.doc
  • 版本:Office2016及以上版本
  • 作者:老余工作室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案2篇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案一

    [教学目标]

    中国思想的源头基本起自先秦时期,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对后世产生巨大的影响。但“百家争鸣”的局面到汉代便不复存在。由汉至清,儒家思想都被统治者奉为正统思想,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发展影响深远。因此,必须知道汉代儒学在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的史实,探讨其原因。故设定教学目标如下:


    1.掌握重要概念君权神授、春秋大一统、天人合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

    2.了解西汉前期的政治情况,分析董仲舒新儒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3.分析汉武帝选择儒学为正统思想的原因。

    4.探究儒家思想的产生、发展过程与封建统治之间的关系以及儒家思想对中国历史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

    [教学方式]

    1.引导学生研习和运用历史材料。

    教师围绕主题补充或重新整合课本提供的历史材料,比如补充董仲舒关于“天”的解释,帮助学生掌握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补充西汉初期黄老思想与儒家思想之间转变的重要史实帮助学生分析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寻找思想依据时选中儒家思想的原因。

    2.通过各种方式创设情景,设置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详见[教学构思])

    3.在合作与交流中不断锤炼历史思维。

    布置学生分组完成作业:(1)教材P11的争鸣:对董仲舒及其思想的两种看法你比较同意哪一种?为什么?(2)秦朝和西汉建立初期的主流思想是什么思想?请你查找相关资料,谈谈秦朝和西汉初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主流思想。作业可以通过展览、课堂讨论等多种方式进行分享和交流。

    [教学构思]

    教学内容

    教师的教

    学生的学

    预期效果

    1.西汉王朝的空前繁荣

    情景创设:①汉朝是我国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时期②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以后,西汉王朝达到了空前繁荣的阶段③边境安全问题、地方割据势力等问题依然威胁着西汉中央政权。

    归纳: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是汉武帝当政时的重要任务之一,汉武帝需要在思想意识形态上寻求提高皇权、加强中央集权的理论依据。

    联系已学过的知识,回顾西汉前期的政治大背景,明确:经过西汉初年的“休养生息”,社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加强中央集权成为当时最主要的政治任务。

    初步感受思想文化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董仲舒的新儒学

    情景创设:①展示董仲舒画像②《春秋繁露》书影③教材P10[学思之窗]“董仲舒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概述”

    问题设计:①从以上材料中可以看出董仲舒思想上有哪些观点?②通过阅读教材,归纳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新”在何处?③董仲舒的这些思想与当时的政治环境有什么关系?④除了课本上的内容,你还知道关于董仲舒的哪些思想观点?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讨论,回答问题。

    可分组分别分析历史材料和课本相关内容,明确董仲舒的思想观点:①春秋大一统(针对中央集权需要)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针对中央集权需要)③君权神授(针对加强君权需要)④“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针对加强君权需要)⑤“限民名田”(针对土地兼并剧烈情况)⑥“三纲五常”、“孝道”(为人处事标准)

    分析,得出结论:董仲舒的新儒学符合当时的政治需要,因而获得统治者的欣赏。

    初步感受思想文化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情景创设:汉武帝肯定了董仲舒的新儒学,在全国范围内推崇董仲舒的新儒学。

    设问:汉武帝通过什么手段来推崇新儒学思想?这些手段产生了什么影响?引导学生看书回答问题。

    阅读课本,思考问题。

    在课本中找到汉武帝推崇儒学的手段:起用文学儒者参与国家大政;兴办太学、设立地方学校,教授儒家经典。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理解教育对思想文化传播的作用。

    4.总结

    设问:汉代为什么会出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现象?汉代儒学怎样成为正统思想?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及阅读本课文可以得出结论。

    再一次明确教学目标。

    5.对董仲舒及其思想的评价

    6. 探究政治环境与主流思想之间的关系

    设问:教材P11的争鸣:对董仲舒及其思想的两种看法你比较同意哪一种?为什么?

    设问:秦朝和西汉建立初期的主流思想是什么思想?请你查找相关资料,谈谈秦朝和西汉初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主流思想。

    可在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分组合作完成。通过网络或图书馆搜集资料,也可通过归纳演绎方法进行推理,得出自己的认识。

    对课本学习的延伸,通过课外学习加深认识。

    教学设计说明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于能力培养的要求是“学会收集并综合分析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相关资料,探讨思想文化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影响”。从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到最后儒家的“一枝独秀”,西汉中期是这一转变的关键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这段历史正是探讨“思想文化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影响”的典型材料。基于此,本课的教学设计的思路是:回顾西汉前期的政治环境──董仲舒新儒学思想体系及内容剖析──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期望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理解思想文化与政治环境之间的关系,学会分析思想文化对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在本课的设计思路上,着重于课本中的探究──学生的拓展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注意多种情景和问题的创设,潜移默化地渗透历史认识的方法。同时设计可供学生选择进行拓展学习的作业,期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鼓励学生在教科书提供的信息资料基础上,用自己的方式拓展信息资料,用自己的方式解释信息意义,最终达到自我建构知识意义的目的。

    背景资料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案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知道汉代儒学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创办太学等手段,逐步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2)理解“举贤良”的用人政策是国家政治、经济和国防的需要,以及汉武帝以后的新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

    (3)探究儒家思想的产生、发展过程与封建统治之间的关系以及儒家思想对中国历史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用资料分析法理解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2)用阅读分析法理解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认识仁政思想对稳定社会、发展经济有积极作用;

    (2)通过汉代教育体系的建立认识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重视教育对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汉武帝重视儒学的具体措施。

    难点:对新儒学思想主张的理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在“从‘无为’到‘有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和“儒学成为正统”三个方面介绍了新儒学在西汉被重视、推崇和发展为正统思想的过程。

    建议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汉书•董仲舒传》的有关文字资料,让学生从第一手资料中初步了解董仲舒其人其事,为下面的教学做一些基础知识的铺垫。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阅读古文献的基本能力,提高学生随历史学习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的潜质。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可以设计导入性问题,如:儒家思想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儒家思想是什么时候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的?对儒家思想的产生、丰富和发展的重要人物有哪些?在学生回答了这些比较浅易的问题之后,进一步深入提出新的问题:为什么儒家思想在汉武帝时期受到独尊的地位?董仲舒的新儒家思想与孔孟儒家思想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种关系说明了什么?等等。对第二步提出的问题,不要求学生立即回答,而是要求带着问题进入新课。这样用问题导入,可以引起学生对教材的不断地探求、发掘,从而获取最大的信息量,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教师: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三教九流,各种学派即相互批驳,又相互融合,形成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而思想说到底是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的产物,同时又是为政治所服务。时代不同,需要不同,统治者对思想学说的态度措施也不同

    请问:

    1、适应春秋战国到秦统治时期:法家“法治”,秦始皇统一中国“焚书坑儒”

    2、汉初:道家“无为而治”(原因、措施、结果)

    3、大家想想儒家思想自产生到西汉初期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过程?

    春秋时期,孔子创立→战国后期,蔚然大宗→秦朝时候,遭到打击→西汉初年,逐渐复苏”

    <推进新课>

    一、从“无为”到“有为”:

    1、汉初的“无为而治”:

    (1)原因: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汉初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西汉初期,经历了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的破坏,社会经济凋敝,“马上打天下”的局面已经结束,当务之急是非常需要安定的环境来恢复封建经济和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西汉初年,奉行黄老之道,无为而治,与民休息,政治气氛宽松,各派思想得以复苏。但是,政治上的统一,要求思想上的统一与之相适应,迫切要求一种为政治统一做出理论上的解释的学术思想。而法家思想在秦朝的滥用,已经造成严重的恶果。所以,只有温和的儒家思想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这就是儒家思想能够在汉朝受到重视的原因。

    【备课资料1】“无为而治”

    无为:遵循自然的法则而不妄为;治:治理。自己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出处:《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

    “无为”作为一种政治原则,在春秋末期已经出现。使“无为而治”系统化而成为理论的是《老子》。他们认为统治者的一切作为都会破坏自然秩序,扰乱天下,祸害百姓。要求统治者无所作为,效法自然,让百姓自由发展。“无为而治”的理论根据是“道”,现实依据是变“乱”为“治”;“无为而治”的主要内容是“为无为”和“无为而无不为”,具体措施是“劝统治者少干涉”和“使民众无知无欲”。

    当然,无为而治的"无为",决不是一无所为,不是什么都不做。无为而治的"无为"是不妄为,不随意而为,不违道而为。相反,对于那种符合道的事情,则必须以有为为之。但所为之为,都应是出自事物之自然,无为之为发自自然,顺乎自然;是自然而为,而不是人为而为。所以这种为不仅不会破坏事物的自然进程和自然秩序,而且有利于事物的自然发展和成长。

    【备课资料2】萧规曹随

    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萧何死。曹参为汉相国,仍以治齐之术治汉,施政办事。曹参日夜饮酒,不治事。

    刚即位的汉惠帝看到曹丞相一天到晚都请人喝酒聊天,好像根本就不用心为他治理国家似的。惠帝感到很纳闷,又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只以为是曹相国嫌他太年轻了,看不起他,所以就不愿意尽心尽力来辅佐他。惠帝左想右想总感到心里没底,有些着急。

    有一天,惠帝就对在朝廷担任中大夫的曹窑(曹参的儿子)说:“你休假回家时,碰到机会就顺便试着问问你父亲,你就说:‘高祖刚死不久,现在的皇上又年轻,还没有治理朝政的经验,正要丞相多加辅佐,共同来把国事处理好。可是现在您身为丞相,却整天与人喝酒闲聊,一不向皇上请示报告政务;二不过问朝廷大事,要是这样长此下去,您怎么能治理好国家和安抚百姓呢?’你问完后,看你父亲怎么回答,回来后你告诉我一声。不过你千万别说是我让你去问他的。”曹窑接受了皇帝的旨意,休假日回家,找了个机会,一边侍候他父亲,一边按照汉惠帝的旨意跟他父亲闲谈,并规劝了曹参一番。曹参听了他儿子的话后,大发脾气,大骂曹窑说:“你小子懂什么朝政,这些事是该你说的呢?还是该你管的呢?你还不赶快给我回宫去侍候皇上。”一边骂一边拿起板子把儿子狠狠地打了一顿。

    曹窑遭了父亲的打骂后,垂头丧气的回到宫中,并向汉惠帝大诉委曲。惠帝听了后就更加感到莫明其妙了,不知道曹参为什么会发那么大的火。

    第二天下了朝,汉惠帝把曹参留下,责备他说:“你为什么要责打曹窑呢?他说的那些话是我的意思,也是我让他去规劝你的。”曹参听了惠帝的话后,立即摘帽,跪在地下不断叩头谢罪。汉惠帝叫他起来后,又说:“你有什么想法,请照直说吧!”曹参想了一下就大胆地回答惠帝说:“请陛下好好地想想,您跟先帝相比,谁更贤明英武呢?”惠帝立即说:“我怎么敢和先帝相提并论呢?”曹参又问:“陛下看我的德才跟萧何相国相比,谁强呢?”汉惠帝笑着说:“我看你好像是不如萧相国。”

    曹参接过惠帝的话说:“陛下说得非常正确。既然您的贤能不如先帝,我的德才又比不上萧相国,那么先帝与萧相国在统一天下以后,陆续制定了许多明确而又完备的法令,在执行中又都是卓有成效的,难道我们还能制定出超过他们的法令规章来吗?”接着他又诚恳地对惠帝说:“现在陛下是继承守业,而不是在创业,因此,我们这些做大臣的,就更应该遵照先帝遗愿,谨慎从事,恪守职责。对已经制定并执行过的法令规章,就更不应该乱加改动,而只能是遵照执行。我现在这样照章办事不是很好吗?”汉惠帝听了曹参的解释后说:“我明白了,你不必再说了!”

    曹参在朝廷任丞相三年,极力主张清静无为不扰民,遵照萧何制定好的法规治理国家,使西汉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日渐提高。他死后,百姓们编了一首歌谣称颂他说:“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史称“萧规曹随”。

    (2)表现:与民休养生息

    (3)措施:

    ①减轻田租;

    ②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

    ③让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

    ④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

    2、汉武帝的“有为而治”:

    (1)原因:

    ①汉朝经济实力的恢复和增强;

    ②社会潜伏着危机:王国问题、土地兼并、匈奴为患等

    西汉的王国问题解决经过:楚汉战争时期,为了对付项羽,刘邦曾经分封了七个异姓王。西汉初年,刘邦将异姓王逐一翦除,却又错误地总结了秦朝迅速灭亡的教训,分封了九个同姓王,形成了西汉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的现象。到了汉景帝时期,一度发生了以吴王刘濞为首的吴楚七国之乱,叛乱虽然被平定,但是王国依然存在,很不利于中央集权。

    (2)目的: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趋势

    汉武帝时,国力强盛,此时国家既需要一批有才能的人来协助治理,也更需要有一套广泛的治国方略。于是汉武帝便招纳贤良文学之士,亲自策问治理国家的纲领性的思想,称为“贤良对策”。董仲舒便三次回答了汉武帝的策问,并在第三次对策中进一步从理论上论述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1、提出者:董仲舒

    【备课资料3】董仲舒

    董仲舒,是西汉一位与时俱进的思想家,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出生年代(前179~前104)中国汉代思想家,政治家。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下了一道诏令,要各地方长官推举“贤良方正”的学者到长安献计献策。“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而仲舒以贤良对策焉。”董仲舒连连给汉武帝上了三篇奏章,叫《天人三策》,编造了“天人感应”理论。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提出他的哲学体系的基本要点,并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武帝所采纳。其后,任江都易王刘非的国相10年;元朔四年(前125),任胶西王刘端的国相,4年后辞职回家。此后,居家著书,朝廷每有大议,令使者及廷尉就其家而问之,仍受武帝尊重。董仲舒以《公羊春秋》为依据,将周代以来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成为汉代的官方统治哲学,对当时社会所提出的一系列哲学、政治、社会、历史问题,给予了较为系统的回答。著有《春秋繁露》。

    2、特点:把诸子百家中的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

    【备课资料4】阴阳五行家

    “阴阳”的概念,最早见于《易经》,"五行"的概念最早见于《尚书》。到战国时代,阴阳和五行渐渐合流,形成一种新的观念模式,便是以“阴阳消息,五行转移”为理论基础的宇宙观。阴阳家以阴阳五行为其基本线路,所以称为“阴阳家”,也称“阴阳五行学派”或“阴阳五行家”,先秦学派之一。

    “阴阳说”是把“阴”和“阳”看作事物内部的两种互相校长的协调力量,认为它是孕育天地万物的生成法则。这正是老子所说的构成世界的概念:“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五行说”则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不断循环并从而变化”的理论发展出五行相生相克的观念。

    《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古人认为,宇宙万物就是由这五种基本物质构成的。它也是关于宇宙社会属性及其变化规律的范畴系统。五行的“行”字,有“运行”之意,故五行中包含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便是变动运转的观念,也就是“相生”与“相克”。

    五行学说并非言木火土金水五种具体物质本身,而是指五种不同属性的抽象概括。它以天人相应为指导思想,以五行为中心,以空间结构的五方,时间结构的五季,人体结构的五脏为基本间架,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按其属性进行归纳。凡即具有生发,柔和特性者统属于木;具有阳热,上炎特性者统属于火;具有长养,发育特性者统属于土;具有清静,收杀特性者统属于金;具有寒冷,滋润,就下,闭藏特性者统属于水。

    “五德”指五行的属性,即土德、木德、金德、水德、火德。按阴阳家的说法,宇宙万物与五行对应,各具其德,而天道的运行,人世的变迁,王朝的更替等,则是“五德转移”的结果。

    3、思想主张:

    (1)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中央集权需要


您可能喜欢的文档

查看更多

热门课件教案

今日更新

在线
客服

相关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