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等量关系》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方程》的第二节内容。学生之前在解决问题的学习中,对等量关系也有了初步的感知,这是学习本课的基础。本课也是后面学习方程和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础。方程的本质是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等量关系。鉴于等量关系的重要作用,教材为等量关系安排了独立的课时进行学习,突出体现了核心知识的作用与价值。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编写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节课的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结合已有经验和现实情境,体会等量关系,能用不同的形式表示等量关系。2.过程与方法:采用多种方法,如跷跷板、口头语言、画图、写式子等,展开形式丰富的表示现实中等量关系的活动,并通过这些方法之间的相互转化,理解等量关系。
首先出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图片,让学生通过欣赏,发现图片里面的三角形,为学生创设情境,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角----三角形。然后让学生回忆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使学生在头脑里迅速的呈现出三角形的概念“由三条线段首尾连接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在此强调“首尾连接”。这样由三角形的定义再现三角形的表象,明白三角形围摆的要求,避免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过失性的错误。紧接着抛出一个问题,制造一个问题情境“给你三条线段,你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对于这个问题,学生可能会做出各种猜测,但我不作任何表态。我利用学生思维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创设了这样一个认知矛盾的冲突。因为学生原本以为只要有三条线段,就能围成三角形,但通过老师的演示和自己动手操作,发现并不是有三条线段就能围成三角形,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受到了严重的冲击,自然而然的引出要解决的问题:那三角形三边有什么关系?并板书课题。第二个环节,实验操作,积累研究的材料。
3、进行实际应用,生活中位置关系的相对性我们在地图上知道了两个城市之间的位置关系具有相对性,那么我们生活中的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关系呢?让小组四个人站在课桌的四个角上,相互说说位置关系。教师深入到小组,听听孩子们怎么说引导学生利用相对性准确说出不同观测点上的位置关系活动结束后,找几个小组进行交流[意图: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归根还是用于生活,所以我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将平面问题拓展到三维空间,同时也是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让每个孩子参与其中,以这样的练习,来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让不同孩子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有效的将数学来源生活,又回归生活,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A.20x-55≥350 B.20x+55≥350C.20x-55≤350 D.20x+55≤350解析:此题中的不等关系:现在已存有55元,计划从现在起以后每个月节省20元.若此学生平板电脑至少需要350元.列出不等式20x+55≥350.故选B.方法总结:用不等式表示数量关系时,要找准题中表示不等关系的两个量,并用代数式表示;正确理解题中的关键词,如负数、非负数、正数、大于、不大于、小于、不小于、不足、不超过、至少、至多等的含义.三、板书设计1.不等式的概念2.列不等式(1)找准题目中不等关系的两个量,并且用代数式表示;(2)正确理解题目中的关键词语的确切含义;(3)用与题意符合的不等号将表示不等关系的两个量的代数式连接起来;(4)要正确理解常见不等式基本语言的含义.本节课通过实际问题引入不等式,并用不等式表示数量关系.要注意常用的关键词的含义:负数、非负数、正数、大于、不大于、小于、不小于、不足、不超过,这些关键词中如果含有“不”“非”等文字,一般应包括“=”,这也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
(二)进入情境,探索新知1、引导学生利用称象的方法(等量代换)来解决数学问题。2、出示例2主题图并引导学生观察:小明、小红分别在水果摊里提出了什么数学问题?接着引导学生先弄明白第1和第2个天平的含意:通过天平你知道了什么?能否解答小红提出的问题?[这样引导是为了让学生更细地去认识、观察天平,感知、体验等量关系,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等量,只有先了解“等”才能学习后面的“换”。为解决例2这个问题作铺垫。]3、4人小组讨论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也可以利用课前准备的学具摆摆。4、汇报答案,并说出自己的想法。[设计意图: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大胆放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通过观察思考与动手操作的活动,使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得到多种多样的想法。]
二.学情分析(根据考评要求,可不说)因为年龄特征决定了四年级学生活泼好奇好动,虽具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仍然以形象思维为主;就知识层面上,已经学习了简单整数加减法,对加减法意义及各部分名称有初步的感性认知,初步具备了理性认知学习的基础;同时又存在个体差异,多数学生思维活跃,数学兴趣浓厚,表现欲望强烈,少数学生缺乏积极性,学习被动。三.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与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教学目标定位如下: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具体的情境与问题,探索认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加、减法中各部分名称及的关系,培养学生运用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解决相关简单实际问题能力,发展学生分析思维与推理能力。2. 过程与方法:引导组织学生自主观察、合作交流、分析概括认知加、减法意义、关系,经历探索过程,体会加减、法间的互逆关系,培养观察、比较、分析、表达、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与团结协作能力。3.情感态度:使学生在探索新知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数学兴趣与学习自信心(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6页的内容《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下面我谈谈本节课的教学设想,不妥之处,恳请各位教师指正。一.我对教材的理解(教材分析)——参考教学参考书《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中第2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对整数乘除法有了较多的接触,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并掌握了相应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上升到理性的认识。为后面学习的四则运算打基础,也为以后学习小数、分数的意义和关系做铺垫。二.学情分析(根据考评要求,可不说)因为年龄特征决定了四年级学生活泼好奇好动,虽具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仍然以形象思维为主;就知识层面上,已经学习了简单整数乘除法,对整数乘除法及各部分名称有初步的感性认知,初步具备了理性认知学习的基础;同时又存在个体差异,多数学生思维活跃,数学兴趣浓厚,表现欲望强烈,少数学生缺乏积极性,学习被动。
依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经历搭立体图形的操作过程,体会必须根据立体图形的正面、上面和侧面(左面或右面)的形状特征,才能确定所搭的立体图形。结合搭立体图形的活动,进一步体验搭立体图形某一面(如正面)的形状,所搭的立体图形是不唯一的。2、在搭立体图形和观察立体图形的活动中,逐步发展空间观念以及观察和操作能力。3、让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同学之间合作的习惯。。三、说教法学法根据四年级学生心理、认知规律等特点,本节课准备主要采用观察法和动手法进行教学。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主动地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四、说学情由于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平均分的基础知识,所以应着重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容易列出算式进行计算。五、说教法和学法:由于平均数意义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我尽量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方法,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在学法指导上,我重视观察法、比较法、发现法和讨论法等应用,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并相信自己有能力找到获取新知的途径。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出示课件1:有3排小球,个数分别为6、7、2,由此提问:怎样移动才能使每排小球个数同样多?(设计意图:移动小球让学生初步感知平均数,并渗透“移多补少”法。让学生明白把多的分给少的,这样的方法叫“移多补少”.)追问什么是平均数?请同学们举例说明在平常生活中自己见到或听到的平均数(设计意图:通过举例,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平均数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1、说教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94-95页。猜数游戏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方程、等式的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节课主要学会用等式的性质解“ax±b=c”这样的方程,并能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材通过笑笑和淘气猜数游戏,利用等量关系列出方程,重点是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能口头检验,形成检验的意识。本节课我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体会方程的作用,并产生学习方程解法的愿望,为以后学习解方程、用方程思想解决问题打下重要基础。2、说教学目标:通过猜数游戏的这个情景,让学生会解形如“ax±b=c”的方程,并会简单应用,让学生在此过程中,体验解方程的思路,并掌握方法。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通过游戏,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3、说重、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会解形如“ax±b=c”的方程,并会简单应用;难点是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3、变换角度,深入思考第三幅情境图隐含着多样的等量关系,也正是引发学生数学思考的最佳情境。根据学生认识的深入程度,可适当让学生体会到等式的“值等”和“意等”,并放手让学生探究,根据不同的认识找到不同的等量关系,列出等量关系不同的同解方程。在教学中,先引导孩子发现情境中的基本相等关系:2瓶水的水量+一杯水的水量=一壶水的水量,并且列出等式2z+200=2000,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孩子发现其他的等量关系。在这一过程中,充分激发孩子探求知识的欲望,调动孩子思考的主动性和灵活性,从而找到多样化的等量关系,并进一步提高孩子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4、建立概念,判断巩固在前面教学的基础上总结、抽象出方程的含义。通过三道例题的简洁数学式子表达,让小组合作寻找他们的共同特点,从而建立方程的概念。“含有未知数”与“等式”是方程概念的两点最重要的内涵。并通过“练一练”让学生直接找出方程。
3.合作、交流、探究法有了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作为前提,合作、交流、与探究在学习中更必不可少。这其中不仅培养的是一种合作意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合作、交流与探讨中可以了解别人的思考方式、体验多方位思考的学习观。这节课中,我适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体验探究、比较归纳,使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五、说教学程序。课标指出教学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将数学活动置身于实施的生活背景中,为他们提供实现的机会。根据这一理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置了五个大环节:一、复习旧知。出示复习题:42×90+5065×64+65×36二、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课件出示教材第44页图片,让学生感知为希望小学献爱心的情境提出了不同水平的两个问题。从而向学生发起手拉手爱心捐赠的号召,渗透爱心教育。
《包装》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课时的内容。本课主要让学生探索小数乘小数的竖式计算方法,是在学生掌握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以及积的小数位数与两个乘数的小数位数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教学的。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是本单元的重点,是学生正确进行小数乘法计算的关键。课本首先安排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会选择适当方法估计运算结果,发展数感,并通过交流进一步理解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之间相互转化的条件;第二个问题也是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进行运算的一般步骤,从而归纳总结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第三个问题是经历独立计算和交流小数乘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发展运算能力。其次安排了6道练习题,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发展数感,巩固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体会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和积与乘数的大小关系。难点是小数乘法中乘数末位有0的计算。四、说学情在进行本节内容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乘法的运算规律,小数的意义及其加减法,还有小数乘法的计算规律。本节内容重点是学会把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课堂注意力时间有限的特点,在教学中一定要提高课堂效率五、说教法、学法在本课教学中,我采取的教学方法是:1.通过复习,回顾计算规律,并把它应用到竖式中去。2.情境展示,把数学问题直接放在实际问题中来学习并解决。3.解决问题时采用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通过这些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把学到的规律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来解决实际问题。六、说教学过程(一)举例说明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小数位数的关系。通过比眼力,做一做,复习前一节课所学内容,为本节课打下基础。
一、说教材(一)说教学内容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第八册第四单元“观察物体”一节,是一节新授课。(二)教材简析观察物体是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上下、前后、左右”位置关系的基础上安排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但可以使学生能通过由低到高来观察物体的活动,从而体会到不同的位置看到的情景不一样,而且能通过由远到近看景物,能体会到看到的范围越来越小。(三)说教材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想象、判断观察到画面发生的相应变化,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难点:想象、判断观察到画面发生的相应变化,发展空间观念。二、说教学目标依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三方面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使他们体验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图形可能并不完全相同,领悟观察物体的方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以及观察能力。
方法总结:观察表中的数据,发现其中的变化规律,然后根据其增减趋势写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式.三、板书设计1.用关系式表示变量间关系2.表格和关系式的区别与联系:表格能直接得到某些具体的对应值,但不能直接反映变量的整体变化情况;用关系式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简单明了,便于计算分析,能方便求出自变量为任意一个值时,相对应的因变量的值,但是需计算.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变量间关系的另一种表示方法,这种表示方法学生才接触到,学生感觉有点难.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用关系式与表格表示变量间的关系,难点是理解这两种表示方法的优缺点.就此问题,通过让学生对几个例子比较、讨论、总结、归纳两种方法的优点来解决,这样学生就能很好地区分这两种表示方法,并能对不同的问题选择恰当的方法
解:(1)电动车的月产量y为随着时间x的变化而变化,有一个时间x就有唯一一个y与之对应,月产量y是时间x的因变量;(2)6月份产量最高,1月份产量最低;(3)6月份和1月份相差最大,在1月份加紧生产,实现产量的增值.方法总结:观察因变量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趋势,实质是观察自变量增大时,因变量是随之增大还是减小.三、板书设计1.常量与变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的量为变量,数值始终不变的量称之为常量.2.用表格表示数量间的关系:借助表格表示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自变量和因变量是用来描述我们所熟悉的变化的事物以及自然界中出现的一些变化现象的两个重要的量,对于我们所熟悉的变化,在用了这两个量的描述之后更加鲜明.本节是学好本章的基础,教学中立足于学生的认知基础,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迅速迁移到新知上来
解析:(1)由切线的性质得AB⊥BF,因为CD⊥AB,所以CD∥BF,由平行线的性质得∠ADC=∠F,由圆周角定理的推论得∠ABC=∠ADC,于是证得∠ABC=∠F;(2)连接BD.由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得∠ADB=90°,因为∠ABF=90°,然后运用解直角三角形解答.(1)证明:∵BF为⊙O的切线,∴AB⊥BF.∵CD⊥AB,∴∠ABF=∠AHD=90°,∴CD∥BF.∴∠ADC=∠F.又∵∠ABC=∠ADC,∴∠ABC=∠F;(2)解:连接BD,∵AB为⊙O的直径,∴∠ADB=90°,∴∠A+∠ABD=90°.由(1)可知∠ABF=90°,∴∠ABD+∠DBF=90°,∴∠A=∠DBF.又∵∠A=∠C,∴∠C=∠DBF.在Rt△DBF中,sin∠DBF=sinC=35,DF=6,∴BF=10,∴BD=8.在Rt△ABD中,sinA=sinC=35,BD=8,∴AB=403.∴⊙O的半径为203.方法总结:运用切线的性质来进行计算或论证,常通过作辅助线连接圆心和切点,利用垂直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有关问题.
方法总结:绝对值的化简首先要判断绝对值符号里面的式子的正负,然后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将绝对值的符号去掉,最后进行化简.此类问题就是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断绝对值符号里面式子的正负,然后进行化简.三、板书设计1.三角形按边分类: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三边互不相等的三角形是不等边三角形.2.三角形中三边之间的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本节课让学生经历一个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抓住“任意的三条线段能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围绕这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发现有的能围成,有的不能围成,由学生自己找出原因,为什么能?为什么不能?初步感知三条边之间的关系,重点研究“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通过观察、验证、再操作,最终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结论.这样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既增加了学习兴趣,又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解析:点E是BC︵的中点,根据圆周角定理的推论可得∠BAE=∠CBE,可证得△BDE∽△ABE,然后由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得结论.证明:∵点E是BC︵的中点,即BE︵=CE︵,∴∠BAE=∠CBE.∵∠E=∠E(公共角),∴△BDE∽△ABE,∴BE∶AE=DE∶BE,∴BE2=AE·DE.方法总结:圆周角定理的推论是和角有关系的定理,所以在圆中,解决相似三角形的问题常常考虑此定理.三、板书设计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1.圆周角的概念2.圆周角定理3.圆周角定理的推论本节课的重点是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难点是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题.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对圆周角的概念和“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这一性质较容易掌握,理解起来问题也不大,而对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理解起来则相对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引导学生对这一知识的探索与理解.还有些学生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会忽略同弧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对此予以足够的强调,借助多媒体加以突出.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