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教育教学 > 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太平天国运动说课稿2篇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太平天国运动说课稿2篇

  • 页数:11页
  • 字数:约 8360 字
  • 大小:57.00KB
  • 格式:.doc
  • 版本:Office2016及以上版本
  • 作者:墨韵浅月
  • 太平天国运动说课稿2篇

    太平天国运动说课稿一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太平天国运动》是人民版《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反映民主革命时期农民阶级寻求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的重大革命斗争的基本史实。从内容上说,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本节内容是农民阶级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旧式农民运动的延续,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它上承第二专题的民族危机而出现,又开启了近代民族革命的新篇章。因此,从结构上看,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本课讲述了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的历史。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的时期的到来使得中国的社会矛盾发生了变化,新的矛盾又使得农民斗争肩负起双重任务——反封建、反侵略。同时,社会的变化还使农民利用“上帝”的权威来进行反封建斗争,宣传平等思想。太平天国反剥削、争平等,符合广大劳动人民的切身利益和要求,保证了革命形势由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再到1856年达到全盛时期的迅猛发展。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前期和后期分别颁布的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标志着几千年来农民斗争的最高峰,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1864年天京的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如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北伐、西征、东征、天京事变、天京失陷等。

    比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异同,培养阅读历史文献并运用已学知识观察历史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相关图片、史料等资料,运用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再现太平天国时期斗争的规模巨大的场景,用辩证的观点分析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近代的农民运动有恰当的认识。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认识到农民对中国革命和建设重要作用,从而关注农民,关注农村。

    4、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

    确定依据: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由盛而衰---走向失败是本节的基本线索,理清线索,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知识框架。

    (2)、教学难点:

    《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及最终失败的原因。

    确定依据:高一学生正处于历史思维能力的形成期,思维能力还不强,对《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及最终失败的原因缺乏完整的的分析和理解。

    二、说教法

    1、教法选择:

    本课的教学方法以师生互动为主,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依据: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高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开展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可以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落实基础知识又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

    2、具体做法:

    (1)、图示教学

    通过图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总结归纳主要历史事件,掌握基础知识。

    (2)、问题探究教学法:

    从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角度出发,围绕本课的重点、难点设置了若干问题,并将问题贯穿于教学之中。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分析探究、小组讨论,最终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实现重点、突破的难点。

    (3)比较教学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比较对照,判断异同,更好地认识历史现象的性质和特点。

    3、教学手段: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三、说学法

    1、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但学习的方法和习惯还有待养成。因此我认为高一年级应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和理念。

    2、学法指导:

    (1)、自主探究学习法:

    在课前,给学生预习资料包括教案,上课时教师扮演学生领路人的角色,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合作探究并自我总结,形成知识结构。

    (2)、比较归纳法:

    由于历史知识的过去性特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横向、纵向联系至关重要,让学生有联系意识,掌握联系学习的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播放电视剧《太平天国》片头及主题曲,进行导入,以吸引学生注意力。

    2、学习新课:

    1.爆发的原因

    (1)鸦片战争后,外国产品大量涌进中国,使沿海农民和手工业纷纷失去生计

    (2)清政府的沉重捐税和地主的土地兼并和盘剥,导致阶级矛盾.。(根本原因)

    (3)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直接原因)

    (4)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

    展示史料(学生结合教材分析其原因)

    材料一:“中国在1840年战争失败后被迫付给英国的赔款,大量的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外流,外国竞争对本国生产的破坏,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这一切就造成了两个后果:旧税捐更重更难负担,此外又加上了新税捐。所有这些破坏性因素,都同时影响着中国的财政、社会风气、工业和政治结构。

    摘自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材料二: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

    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中国近代现代史》

    读史感悟:

    ①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当时的一个什么社会状况?

    ②这些现象和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有着怎样的关系?

    2.洪秀全的准备活动:

    学生阅读史料分析:

    洪秀全指出:“上帝当拜,人人所同”;“普天之下皆兄弟”;“上帝视之皆赤子”。他认为上帝人人都当拜,而上帝对待普天之下的人都是一样的,因而人人在上帝面前也都是平等的。

    他指出:“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只有把那些违反上帝之真道的妖魔推翻,才能建立“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大同社会。

    他指出清朝最高统治者,实乃“阎罗妖”,世间“相凌相夺相斗相杀”,都是“阎罗妖”的罪过,号召群众起来“共击灭之”。

    读史感悟:

    ①以上材料反映了洪秀全创建了什么新的组织?其目的是什么?(创立“拜上帝会”组织,发动群众进行反清斗争)

    ②这个新的组织体现了一个什么思想?

    3.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展示《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和学生共同来探讨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1)金田起义:1851年初,建国号“太平天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2)永安建制: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

    (3)定都天京:1853年,标志着太平天国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4)北伐、西征和天京突围: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5)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由鼎盛走向衰落的转折点(引导学生自学,概括)

    原因:

    直接原因:定都天京以后,领导者革命进取心减退,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利。

    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概况:(简要介绍即可)

    影响:

    天京事变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太平天国转入到防御阶段。天京事变成为太平天国由鼎盛走向衰落的转折点。在这种情况下,太平天国重建领导核心,暂时稳定了政权。

    读史感悟:展示《天王府》、《太平天国天王府石舫》图,联系所学知识思考:

    图片反映了在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的领导人过着怎样的生活?反映了农民阶级的什么特点?最终导致了什么历史事件?给太平天国运动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6)太平天国后期的防御战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外发动势力开始相互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7)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失败标志:1864年,天京陷落。

    失败原因: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战略上的失误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4、《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①指导学生阅读本目内容,了解《天朝田亩制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学生自学掌握

    主要内容:土地分配问题;产品分配问题;建立理想社会

    ②《天朝田亩制度》在土地分配方面提出的主张有何影响?它有什么积极意义?学生个别回答,教师进行适当引导并整理答案

    主张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反映农民阶级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③《天朝田亩制度》中关于劳动产品的分配是否能够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什么?组织学生模拟太平天国时期的圣库制度---带领学生进入历史情景,引导学生分析

    绝对平均分配产品的方案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无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此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

    ④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的目的是什么?内容包括哪些方面?学生自学掌握

    目的:为了振兴太平天国

    内容:政治:提倡建立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文教:学习近代教育和先进技术

    外交: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

    ⑤从内容上看,《资政新篇》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没有真正实行?与《天朝田亩制度》对比分析其特点

    最大的特点: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近切愿望。

    原因:缺乏实现这一纲领的社会条件,且战争环境也不具备实行的客观条件,因此未能真正实行。

    史料链接

    材料一盖天下皆是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大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矣。──《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兴银行。倘有百万家财者,先将家资契式禀报入库,然后准颁150万银纸,刻以精细花草,盖以国印图章,或银货相易,或纸银相易,皆准每两取息三厘。此举大利于商贾士民,出入便于携带。

    ──《资政新篇》

    读史感悟:根据所学知识,思考太平天国运动两个文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别有哪些?

    5、太平天国的意义和教训(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归纳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意义: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农民阶级反封建反侵略的战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狠狠打击了外国侵略者。

    教训: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说明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合作探究:与古代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呈现出什么新特点?(学生合作探讨,提高认识)

    3、课堂总结

    屏幕显示本节知识结构,教师概述本节内容,对本节所学内容加以巩固。目的在于使学生形成认知结构,强化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旨在使本课知识结构清楚,一目了然,便于高一学生掌握本章线索。以上分析、构想,不妥之处,敬请指教。

    附:本课板书设计

    太平天国运动

    1、爆发的原因

    2、洪秀全的准备活动

    3、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1)金田起义:

    (2)永安建制:

    (3)定都天京:

    (4)北伐、西征和天京突围:

    (5)天京事变:

    (6)太平天国后期的防御战

    (7)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4、《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1)内容(1)目的

    (2)内容

    (2)评价(3)评价

    5、太平天国的意义和教训

    太平天国运动说课稿二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天平天国运动》。我将从说教材、说学生、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四个部分来展开今天的说课。首先来看第一部分——说教材。

    《太平天国运动》是人民版教材必修一,也就是政治模块第三专题,“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中的第一课。该课主要讲述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农民阶级为了寻求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而不懈抗争的基本史实。太平天国运动既是旧式农民运动的延续,反映了广大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同时也第一次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这一顺应世界潮流的要求,因而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在教材中,《太平天国运动》这一课上承第二专题的民族危机,又开启了之后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新篇章。因此,从结构上看,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地位突出。

    分析了教材地位以后,我们来看教学目标。在说教学目标的时候,我准备先说总体的课程标准,然后说具体的教学三维目标。课程标准对《太平天国运动》这一课的学习要求是:“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在这里课程标准提出了“了解”和“认识”两个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其实这也就说明了本课教学的重点和次重点。在要求学生牢牢记住太平天国运动基本史实的基础上,我也会积极引导学生去分析评价《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引导学生去思考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以及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等问题,从而步步深入,彻底解决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下面来看具体的教学三维目标。在知识与能力方面,首先通过教师讲述太平天国运动的经过,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由盛而衰、以及最终走向失败的基本史实。主要史实有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北伐、西征、东征、天京事变、天京陷落等。其次通过学生阅读材料并结合课本内容,使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和评价《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并比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异同。接着通过教师对《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内容的讲解以及一些实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正确看待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局限性。使学生认识到中国的农民阶级由于其自身的落后性,并不能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重任。最后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学生对以上问题的积极思考,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在讲述太平天国运动自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以及北伐、西征、东征这一过程时,我准备插入一系列太平军胜利进军的地图,从而培养学生识图和用图的能力。在讲解《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主要内容时,我准备引入一系列阅读材料,通过对历史文献材料的阅读和分析,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文献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在评价太平天国运动时,我准备适当引入史学界的论证,从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自我鉴别能力。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首先通过教师对北伐军征战过程的讲述,使学生感受到以林凤翔为首的北伐军不畏强敌直至全部牺牲的惨烈悲壮,从而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爱憎观、道德观和英雄观的教育。其次通过对天京事变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领导集团内部的斗争造成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分裂,使革命力量元气大伤,从而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最后对太平天国运动评价时,必须跳出传统史学对其完全肯定的框架,使学生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的同时,还存在着摧残传统文化、领导阶层内部生活腐化等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

    从课程标准我们可以得知,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事实。所以在教学中我会紧紧围绕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由盛而衰---走向失败这条主线,帮助学生理清线索,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课的知识框架。《天朝田亩制度》既是本课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在以往学生认知基础上来理解《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难度相当大。若能恰当的选择切入点,突破难点,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另外,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也是本课的难点,特别是对农民阶级局限性的分析,理论难度较大,若能以通俗的语言使学生接受,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站在理论高度看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形成一种思维模式,为以后知识的迁移打下基础。

    下面我们再来说说学生。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同学。高一学生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但学习的方法和习惯还有待养成。因此我认为在教学中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和理念。


您可能喜欢的文档

查看更多

热门说课稿

今日更新

在线
客服

相关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