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教育教学 > 说课稿> 第六单元 《单元设计》 说课稿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六单元 《单元设计》 说课稿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页数:7页
  • 字数:约 2372 字
  • 大小:955.73KB
  • 格式:.docx
  • 版本:Office2016及以上版本
  • 作者:橙子喵
  • 《单元设计》说课稿

    本次说课将主要围绕单元设计思路、整体教学框架、主要教学过程、教学设计反思4方面依次进行。

    一、单元设计思路

    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坚持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根据单元人文主题、语文核心素养、单元任务群、学生学习方式的层次性和差异性,对第六单元教学做整体设计,统筹安排。

    说教材

    这个单元一共收入了四篇说理性较强的文章(《劝学》《师说》 《反对党八股》《拿来主义》)和两篇随笔(《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所选作品从不同角度论述有关学习的问题,或阐述学习的意义,或讨论学习的态度与方法,或描述读书的经历与感受,使我们获得不同的启迪。

    说课标

    本单元属于必修课程“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

    课标中明确,该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学习思辨性阅读和表达,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认清事物的本质,辨别是非、善恶、美丑,提高理性思维水平。思辨性阅读学习内容:一是论说名篇,二是时事评论。思辨性表达学习内容:一是学习书面表达、阐发自己的观点,二是学习讨论和辩论。

    学情分析

    本人任教于乡镇高中

    1.学习困惑:学生进入高中学段,虽有认真学习的态度,但对于

    学习的非功利意义和科学方法并没有深刻的认知。

    2.议论文写作:学生初步接触到议论文,了解议论文的基本要素和基本结构,但对于议论文的复杂逻辑和说理方法并没有深刻的理解。

    3.能够说理,但针对性不强,思辨意识不强。

    二、整体教学框架

    以“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落实为统领,立足具体学情,创设探索“学习之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理解“学习之道”,感受思辨的力量。

    单元学习目标

    语言理解: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以及初步地研究分析的能力;理解政论文、杂文、随笔等文体的不同语言风格。

    文化意识:理解作者提出的学习之道、从师之道、改造学风、文化的借鉴吸纳与开放创新等重要的学习命题,结合自己的学习体验,形成自己的学习观、文化观。

    梳理能力:阅读本单元古今中外探讨学习问题的名篇,能联系作者的思想主张和写作背景,把握作者观点、态度及其现实针对性,把握其解决现实问题的理性思维方式。能够梳理分析作者的论说依据、方法与思路,辨识论证逻辑。(教学重难点)

    思维品质:鉴赏本单元文章中的说理艺术,学会在辩证分析与合理推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判断,形成有效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思辨品质,提高理性思维水平。(教学重难点)

    在具体设计上,以大单元教学为核心,单篇教学与群文教学相结合,突出整体性和系统性;

    教学方法

    本单元在教法上以情境教学法为主,联系学生高中学习的具体问题,让学生学以致用;同时运用专题阅读、群文阅读、比较阅读等方式来进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在学法上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展合作研读、问题探究、演讲辩论等多种活动形式。

    三、主要教学过程(第八课时《拿来主义》说理艺术)

    妙喻悟文化,“破”“立”见真章

    ——《拿来主义》

    导入新课

    结合社会热点,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此前,在上海展出的《迪奥与艺术》因为一幅由摄影师陈漫拍摄的照片引发了网络热议。时至今天,关于如何对待外来文化,仍然是个热点问题。上个世纪30年代,鲁迅先生就如何对待中外文化遗产,撰写了一篇经典的杂文,文中我们可能找到答案,今天我们就来走近《拿来主义》。

    学习目标

    1. 理清文章论证结构,能够准确辨析文中不同“主义”的特征,准确归纳本文观点。

    2.了解本文论证特色,学习本文先破后立的论证方法,并学会运用到议论文写作中去。

    3.学习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课前学习任务

    1.自读全文,梳理每段内容,思考全文可分为几部分?

    2.划出有关“拿来主义”内涵的段落句子,你认为什么是“拿来主义”?

    一种对于中外文化遗产,不要只是送出去,不要等着送来,而要主动占有、有鉴别地挑选的主张原则。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自由阅读,梳理文本,思考第1-6段讲了哪些主义?分组讨论这些主义的现象、实质、危害是什么?完成表格1

    活动过程:学生分组讨论,推选代表发言,教师点评后总结。

    写作背景:

    这篇文章写于1934年,那是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在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和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一些错误态度,即全盘接受和盲目排斥。鲁迅对这两种极端的态度都不赞成,于是写了这篇文章。

    思考:作者提出了拿来主义,那么究竟应该怎么拿?如何理解?

    拿来主义——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有思考、有鉴别、有选择)

    【学习任务二】

    思考第八段中“大宅子”比喻什么?对待“大宅子”,文章一共列举了几种态度?这些态度的表现和实质是什么?完成表格2

    活动过程:(1)请同学们朗读这个段落。

    (2)小组推选代表发言,教师点评后总结。

    【学习任务三】

    讨论交流第九段中,鱼翅、鸦片、烟枪烟灯、姨太太分别代表什么?补齐表格3。

    活动过程:(1)请同学们朗读这个段落。

    (2)小组推选代表发言,教师点评后总结。


您可能喜欢的文档

查看更多

热门说课稿

今日更新

在线
客服

相关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