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教育教学 > 说课稿>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说课稿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说课稿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页数:5页
  • 字数:约 4083 字
  • 大小:43.35KB
  • 格式:.docx
  • 版本:Office2016及以上版本
  • 作者:yuuta设计
  •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统编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一单元中的《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第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青春的价值”。青春是花样年华。怀着美好的梦想、纯真的感情,带着对自我的认识、对社会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我们就此迈出人生的重要一步。本单元的五首诗歌和两篇小说创作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是对青春的吟唱。


    作者或感时忧国、抒发情怀,或感悟人生、思考未来,让我们体验到各具特色的文学表达,点燃澎湃的青春激情。学习本单元,要结合自己的体验,敞开心扉,追寻理想,拥抱未来。要了解掌握诗歌特点,理解诗歌运用意象抒发感情的手法,学习各位名家的抒情方式和手段,尝试写作诗歌。体会诗歌和小说的独特魅力,学习从语言、形象、情感等不同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本课教学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新诗发展进程,品味诗歌的语言,领悟诗歌的象征意义,认识“五四”时期自我意识的觉醒及个性解放思潮。体会诗歌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一、教材分析

    郭沫若的诗集《女神》是中国新诗的代表作品,它以崭新的内容和形式,表达了“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女神》中富有代表性的一首诗。在阅读和教学中应联系“五四”特定的时代氛围来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形式。而闻一多的《红烛》化用“蜡烛”这一古典意象,赋予它新的含义,赞美了红烛以“烧蜡成灰”来点亮世界的奉献精神。应注意体会诗人如何借助与红烛的“对话”表达青春的困惑与希望,以及对理想的坚毅追求。教学时将,两诗放在一起,更能凸显“五四”时期的精神觉醒。对比郭沫若和闻一多的诗风,能帮助学生更好的领悟诗歌的象征意义。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经过初中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诗歌积累,他们对现代诗歌有了一定的了解和阅读能力。但是在主动鉴赏探究方面还是有很大的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力求层层设问,由浅入深,化抽象为具体地探究文章的主题和细节,理解文章内容。目前学生的写作能力教为薄弱,还需补充相关知识,进行一定的拓展,阅读其他诗作,积累一定的写作素材。

    三、教学目标

    1、了解新诗发展进程和郭沫若、闻一多的生平及其创作。

    2、品味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内容,领悟诗歌的象征意义。

    3、把握诗歌诗人创作风格,认识“五四”时期自我意识的觉醒及个性解放思潮。

    教学重点在于带领学生品味诗歌语言,把握诗歌的内容,鉴赏诗歌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在于让学生领悟诗歌语言,认识“五四”时期自我意识的觉醒及个性解放思潮,让学生树立自我意识。

    四、学法指导

    1、查阅资料,了解诗人写这首诗的处境,通过知人论世,理解诗歌。

    2、反复诵读,联系具体语境,品味诗歌的内涵,感受诗歌的意蕴。

    3、欣赏诗人相关的其他作品及名言,在理解、感受诗歌的基础上,领会诗人在诗歌中传达出来的精神,树立自我意识。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 常识补充

    1、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它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是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封建思想的批判必然地转向对封建主义文学的攻击,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是提倡新文学的一场文学革命运动。在中国文学史上竖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示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主要从诗歌、小说、戏剧、散文四个文学领域开展。

    2、①现代诗歌:指“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诗歌。中国近现代诗歌的主体新诗,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

    ② 现代诗歌特点主要有:1.形式自由;2.内涵开放;3.意象经营重于修辞;4.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形式上分行排列。

    ③ 1920年胡适《尝试集》出版,是第一部白话新诗集。

    ④代表初期新诗最高成就的是浪漫主义诗人郭沫若。

    3、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环节二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诗歌品读

    1、作者介绍郭沫若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之一、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甲骨学四堂之一,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1914年留学日本。1921年与成仿吾、郁达夫等人成立创造社(浪漫主义)。回国后,编辑《创造周报》、《洪水》,提出“革命文学”主张。1928年起旅居日本,直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秘密回国。

    著有诗集《女神》、《瓶》、《前茅》、《战声集》等

    《女神》收录了郭沫若1919年到1921年之间的主要诗作,连同序诗共57篇,多为诗人留学日本时所作。

    其主要特征有:

    ①以火山爆发式的激情、狂涛巨浪般的气势来表现自我,如《天狗》;

    ②通过理想化的自我形象的塑造来表现自我,如《梅花树下醉歌》;

    ③借助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寄托理想,表现自我,如《凤凰涅》;

    ④通过丰富的想象、绮丽的色彩来表现自我,如《日暮的婚筵》;

    ⑤通过形式的大胆革新和新颖多姿来表现自我,如《女神之再生》。

    2、字音字形识记

    ①放号 ②怒(yǒng) ③律()

    3.听朗读音频,学习朗读

    4.课文赏析

    ①前两句写景,描绘了一副海天汹涌、宏伟壮丽的图画。

    ②滚滚洪涛要摧毁旧世界、旧思想、旧文化,创造新世界、新思想、新文化,有景入情。

    ③赞颂力(来源于人民大众)的有色、有形、有声、有节奏。由洪涛引发对宇宙人生的感悟,发出对“力”的呼告和赞美。

    5、思考

    ①这首诗塑造了一个什么形象?

    明确:这首诗向读者展现的,是一个巨人的形象。他站在地球边上,站在“全方位”俯瞰地球的立足点上,吹响一声声响彻寰宇的号角。排山倒海般的洪涛既具有巨大的破坏力,又蕴藏着同样巨大的创造力,巨人就是要掌握它、驾驭它,用他那火热赤诚的心,澎湃激扬的热情,彻底推翻旧世界,创造一个新世界。

    ②本诗文本特色是什么?

    明确:富有主观色彩的自然景象。

    一方面是对自然景象的真实描绘,展现了大自然雄伟和壮丽的景色;另一方面,诗人用自己的全部生命进行艺术创造,自然现象与诗人主体交融,形成了有生命、有感情的活的存在。

    构思奇妙,想象奇特。

    诗人设想站在地球“边上”全方位俯瞰地球,放声呼喊,纵情高歌。想象着欢呼那怒涌的白云、壮丽的北冰洋和狂暴的太平洋,意在赞美摧毁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雄强之力,体现了“五四运动”所焕发的自由宏阔、雄奇奔放的气概。

    环节三 《红烛》诗歌品读

    1、作者介绍闻一多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字友三,亦字友山,湖北浠水县人,中国现代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诗论以提倡“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新诗格律化理论为代表。闻一多的诗歌表现了对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痛恨,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主要著作有《红烛》、《死水》、《七子之歌》等。

    2、背景探寻

    《红烛》写于1923年。这一年,闻一多准备出版自己的第一部诗集,在回顾自己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程和诗作成就时,他写下了这首名诗,并将它作为同名诗集《红烛》的序诗。闻一多正是从《红烛》起步,走上创作道路。

    3、字音字形识记

    (zhī)膏 ②慰(ji)

    3.听朗读音频,学习朗读

    4.课文赏析

    ①使用李商隐诗句作为引子,有何作用?

    明确:引出诗歌所要言说的对象,引出诗歌主旨(奉献)

    主体部分紧扣“灰”与“泪”展开抒情。

    前后照应,与结尾形成呼应。

    ②诗人经历了七次感情变化:四扬三抑

    第1节红烛的“红” 扬

    第2节红烛的“灰”抑

    第3、4节红烛的“光”扬

    第5、6、7节红烛的“泪”由抑到扬

    第8节红烛的因果抑

    第9节全文收束扬

    由此引出文本第一个特点:诗情流动,波澜起伏

    诗人面对红烛,心绪起伏。诗情的流动形成起伏的波澜,诗的节奏抑扬顿挫,形象鲜明而又饱含哲理。在问问答答中,酣畅淋漓地抒情言志,诗人把一颗心交给读者,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他的热爱。

    ③朗读课文,读出情感变化。

    ④分析文章主旨

    诗人把自己比作红烛,要用那微弱的光和热来照亮险恶的前途,去烧破世人的迷梦,捣破禁锢人们灵魂的监狱,为人间培养出“慰藉的花儿”和“快乐的果子”。通过红烛这一意象,诗人表现了自己的赤诚之心和奉献精神,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前途的执著追求和献身祖国的伟大抱负

    5、结合感情变化和文章主旨再读课文

    引出第二个文本特点:每节诗都以呼告开头

    全诗九节,开头都是一声“红烛啊”,诗人对红烛呼告,倾诉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将红烛比拟成人,赋予红烛以人的思想。这样的红烛是一种精神品质的化身,诗人抒情的依托。


您可能喜欢的文档

查看更多

热门说课稿

今日更新

在线
客服

相关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