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教育教学 > 说课稿>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物理必修2宇宙航行说课稿2篇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物理必修2宇宙航行说课稿2篇

  • 页数:5页
  • 字数:约 6197 字
  • 大小:30.22KB
  • 格式:.docx
  • 版本:Office2016及以上版本
  • 作者:wuwei-ppter
  • 宇宙航行说课稿2篇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宇宙航行》,关于这节课我主要介绍以下几方面内容:教材简介,课程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小结,其中教学过程又包括下面五个部分:复习旧课,新课引入,新课教学,巩固复习,布置作业,下面我将对各个部分进行详细的解说。


    一、教材简介

    《宇宙航行》是人民教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2模块第6章第5节的内容。

    二、课程分析

    本节课是以学生已掌握的曲线运动一章中的平抛运动,圆周运动,和向心力等知识以及万有引力定律为基础。重点讲述了人造卫星的发射原理,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动力学原因和人造卫星的速度问题。人造卫星是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应用的一个实例,为学生以后深入学习研究天体物理问题奠定了基础,而且本节课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气象卫星与天气预报,卫星定位系统与自动导航汽车等,更值得大家瞩目的是:我国在2003年,2005年相继成功发射了“神舟五号” 、“神舟六号”宇宙飞船,圆了国人盼望已久的飞天之梦,为以后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和科研价值。

    三、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对教材分析之后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世界航天发展史和中国航天发展史;

    2).理解人造卫星的发射原理,并能够准确阐述其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动力学原因;

    3).会计算人造卫星的环绕速度,并能推导第一宇宙速度;

    4).了解第二,第三宇宙速度的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航天员与记者”模拟活动的参与,提高学生的合理表达能力;

    2).学生在人造卫星发射原理的探究过程中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看“世界航天发展史和中国航天发展史”视频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热爱科学的激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在解决第一宇宙速度,以及相关课后习题时均以人造卫星的环绕速度为基础,因此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人造卫星环绕速度的求解。那么,本节课的难点又在哪里呢?对于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高科技产品,学生在学习时往往存在一定的心里障碍,而且高一学生思维不够敏捷,很难做到大跨度的思维跳跃,因此对人造卫星发射原理的理解便成了学生学习中的拦路虎,成为本节课的难点问题。针对该难点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理论探究的方法,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经过一系列有序合理的教学活动,师生共同努力,最终踢飞绊脚石,解决难点问题,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构建知识平台

    此过程可采用学生板书的形式,检查他们对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等知识的掌握情况,巩固复习为新课学习做好准备。

    (二)新课引入

    1.新课引入,创设情境

    新课引入,创设情境旨在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此过程充分发挥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优势,运用计算机的视频播放功能向学生展示“世界航天发展史和中国航天发展史”,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可谓一举多得。

    2.情境模拟,课题构建

    教师创设情境,请学生进行“宇航员与小记者”的情境模拟活动,请一位同学扮演宇航员,请其他同学模仿小记者,每一位小记者都有机会向宇航员提出一个自己最想知道的关于宇宙航天的问题。老师将问题在黑板上一一列出,然后找出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其他问题请同学课后上网查资料自己解决,并制作宇宙航行小资料卡,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合作。

    然后运用课件向学生展示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比较,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也就是对学生所提问题的答疑过程,进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模拟活动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融入课堂教学活动。

    (三)新课教学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过程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学生对所学知识意义构建的目的。第一小节教学设计便遵循了该理论。

    1. 人造卫星的发射原理

    首先:教师运用课件动画展示平抛运动,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总结结论,师生小结,得出正确结论,并在课件上出示。

    然后:教师鼓励学生对得到的结论进行发散思维,学生可能很难由一个平面跳跃到地球这个大曲面,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并适时设疑:若将从地球这个大曲面上抛出一物体当速度逐渐增大时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让学生思考猜测,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并派代表发表见解。教师评价总结,课件展示牛顿设想,并用动画动态演示人造卫星发射原理。

    与此同时:请学生考虑,人造卫星发射成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哪些力提供?学生讨论,教师给予解释引导,最后课件出示答案,请同学写出相关公式,课件出示正确公式,同桌之间互相纠正。

    第一小节学习完后第二、三小节便很简单了。

    2. 环绕速度

    课件出示探究内容和已知条件:

    已知地球和人造卫星质量分别为M 和m,卫星到地心的距离为r,求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环绕速度v 。

    给学生适当的时间解决该问题,大多数同学在第一小节知识基础上已经能够解决该问题,但为使全体同学都达标教师还应对本题进行讲解。分四步:读题、分析、解题、小结。读题是为了让学生弄清题意;分析可采用互动式请学生回答解题依据,相关公式;解题借助课件显示解题过程,计算速度公式,加深学生理解;小结教师对题目做总结,强调解题方法,步骤。

    3. 宇宙速度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不但要做到知识传承,还应达到培养学生能力和发展智力等目的。宇宙速度的学习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1)第一宇宙速度求解:

    根据第一宇宙速度含义和已学知识学生自己求解数值,教师的任务是说明其意义:最小的发射速度,最大的环绕速度,并加以解释。

    (2)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归纳出第二、第三宇宙速度的含义,且明确它们的数值。

    (3)最后教师运用课件动态展示人造卫星处于第一、第二、第三宇宙速度下的运行情况及运行轨道,变抽象概念为实际模型,加深学生的理解。

    到此新课教学便结束了,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复习学过的知识。

    (四)复习巩固

    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做到灵活运用,融会贯通。

    (五)布置作业

    课外探究作业不仅可以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而且能扩展学生的视野,有利而无害。

    教师课堂结束语,对学生进行情感激励,有始有终,完美的结束课堂教学活动。

    六、小结

    以上是本节的教学设计,有以下特点:

    本节课始终以学生为主体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广泛利用各种声音,视频,动画等网络资源,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情感,而且还运用情景模拟活动,使学生顺其自然的进入角色,融入学习活动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鼓励学生大胆猜测,探索研究,体验与科学家牛顿原始研究人造卫星发射原理相似的“再发现”过程,引起情感共鸣,积极主动学习。学生在协作,会话交流过程中逐个解决需要学习的问题,最终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结束课程。

    宇宙航行说课稿二

    各位评委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宇宙航行》。(板书)

    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来对本节课进行说明。

    首先来看一下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宇宙航行”位于人教版--普通高中物理教材必修2-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的第五小节,本节课是一节知识应用与扩展课,主要介绍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实践成就,即人造地球卫星的原理和运行规律,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研究天体物理问题的基础。

    人造卫星是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等知识在天文学上应用的一个实例,也是学生学习、了解现代科技知识的一个极好素材。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对万有引力定律有个更深入的认识,对宇宙航行有一个更系统的了解,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前面所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知识,激发学生对航天科学的热爱和兴趣。

    接下来,看一下学生及重难点分析。从知识层面来看,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的运动规律,具备了 解决宇宙航行问题的知识基础。另外,通过本章前四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 及其在天文学上的应用也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人造地球卫星的原理尚不清楚,对人类航天事业的发展也需要进一步的了解。

    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及思维规律来看,高一学生的思维方式尚处在由初中形象思维为主向高中抽象思维为主过渡的阶段,容易接受表象的知识,但对知识体系的条理性掌握、对易混淆知识的辨别能力还有所欠缺。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对人造地球卫星原理的理解和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难点在于对卫星运行速度与卫星发射速度的区别,以及对卫星运行规律的理解。

    基于以上对教材及学生、学情的分析,按照新课标三维目标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知识与技能方面,希望学生知道三个宇宙速度的数值及物理意义,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了解人造地球卫星的原理及运行规律,对各种卫星的运行图景有个正确认识。过程与方法方面,让学生经历探究人造卫星由设想变为现实的过程,体会猜想、外推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并通过对卫星运行规律的分析探究,培养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获取新知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希望学生 通过感知人类探索宇宙的梦想和成就,感受科技发展对人类进步的巨大促进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和兴趣,另外,通过对我国航天事业的介绍,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为了实现以上三维教学目标,结合本课的知识特点,我准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以启发式教学、建构主义为指导思想,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围绕几个中心问题展开教学。在每个环节,先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形成感性认知,然后设计出能对学生智慧构成挑战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在观察与体验中思考,自觉地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地分层探索,并通过讨论交流、分析推导、归纳总结及迁移应用,使学生思维的发展贯穿于知识认知的全过程,最终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整个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为: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在:动脑、动口、动手;教材及电教媒体则为这一切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交互平台,从而实现教师、学生、课程资源三者的和谐统一,保证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

    接下来我将对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做重点介绍:

    首先展示我国神舟七号飞船的图片及发射视频,简述神舟七号的背景及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使课堂教学在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中开始。接着展示一些人类飞天的神话、传说,简述人类飞天之梦的历史,从而切入课题,开始新课教学。

    在新课教学环节,首先给学生展示以下生活经验:1.在地面上抛出的物体,由于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最终都要落回到地面;2.物体做平抛运动时,水平速度越大,飞行的水平距离越远。然后提出问题:月亮也要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为什么月亮没有落到地面上来呢?如果抛出物体的水平初速度足够大,物体将会怎样呢? 并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告诉学生:在已有事实的基础上,合理地外推、科学地假设,是认识未知事物的一种科学的方法。那么由以上事实基础,你会作出怎样的猜想呢?(停顿)

    牛顿曾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可能作出伟大的发现。”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看看伟大的牛顿是怎么猜想的。(点击)通过回顾历史,让学生了解300多年前牛顿关于人造卫星的预言及猜想,将学生的猜想与牛顿的猜想作对比并作出肯定,使学生体验思考的快乐,体会猜想、外推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从牛顿提出人造卫星的设想,到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历时近三百年,为什么在牛顿提出卫星设想后的几百年时间内都没能实现呢?因为,当时人类科技的水平还产生不了发射卫星所需的速度。接下来让学生思考:到底以多大的速度将物体抛出,它才会成为绕地球表面运动的卫星、而不会落下来呢?

    假设卫星绕地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地球与卫星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物体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引导学生推导在地面发射卫星的最小速度。(点击)由于在地表附近,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与重力近似相等,引导学生根据这一关系,从另一角度继续推导。(点击)然后,由学生的推导结果,引出第一宇宙速度及意义,让学生知道:如果发射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物体将落回地面;如果发射速度正好等于第一宇宙速度,物体将在贴着地球表面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强调第一宇宙速度是发射一个物体、使其成为地球卫星的最小速度,突出教学重点,并对教学难点进行初步突破。在整个推导过程中,老师只是适当的启发、引导,主要让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推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获取新知的能力。


您可能喜欢的文档

查看更多

热门说课稿

今日更新

在线
客服

相关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