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说课稿(一)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 页数:4页
- 字数:约 3164 字
- 大小:61.84KB
- 格式:.docx
- 版本:Office2016及以上版本
- 作者:wuwei-ppter
《故都的秋》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课文简析
《故都的秋》选自《郁达夫文集》,它是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郁达夫1934年8月写于北平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文章通过对故都北平秋色的细腻描绘,并将其与南国的秋作对照,抒发了作者向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之感,行文疏朗不羁,情景浑然一体。
2.该课文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故都的秋》是人教社出版的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其课型属于课内自读课文。该单元是高中阶段所学的第二个散文单元,也是最后一个散文单元,(高中阶段所学的第一个散文单元是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她的教学重点是进一步体会散文的“形”与“神”、情与景的关系,进一步领会课文抓住特征、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故都的秋》安排在《风景谈》和《天山景物记》两篇讲读课文之后,同时安排在课外自读课文《时钟》之前,它是教师“教”到“不需教”的过渡,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由“扶”到“放”的过渡。
3.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该单元和课文的特点,从高一下学期学生的学情出发,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A.基础知识目标
(1)自然界景物的“客观色彩”与作家内心情感的“主观色彩”关系的理解。(物我同一)
(2)散文中情与景关系的体会(即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
B.基本能力目标
教会学生阅读同课型、同题材、同体裁文章的阅读方法,给学生提供一个阅读范式。
C.情感教育目标
在散文学习中,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故都的秋》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它不同于《风景谈》,有不同于《天山景物记》,更不同于《时钟》。《风景谈》中的“谈”突出了文中的议论,表现了这一特定“风景”的美学意蕴,它的重难点是散文“神”“形”的结合点何在。《天山景物记》中的“记”又表明文章的重难点在于记叙随着作者的行踪而依次出现的景物,通过景物的选择和色彩鲜明的修辞来抒发情感。《时钟》重在议理,它的重难点是托物言志。《故都的秋》则是把作者情感的主观色彩融入自然景物的客观色彩之中,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浑然一体,物我两相同一。因而,我将课文的教学重难点确立为领会作品中情与景的关系,体味文章自然景物的“客观色彩”与作家内心“主观色彩”的关系。这个重难点的确定是从单元教学的整体出发,与该单元的教学重难点及其要求相吻合。
二、说教法
教学是一门艺术,应变智慧是教学得意实施、目标得以完成的重要前提。所谓应变智慧,就是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的授课内容以及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采取的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处置措施。因此教师必须本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慎重选择教与学的方法。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课文特点和高一学生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选择以下的方法进行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长文短教。
1.诵读涵咏,整体感悟的教学方法。
2.点明拨正,引领体味的教学方法
3.指导自读,由“扶”而“放”的教学方法
教学辅助手段:投影机、自制投影片,录音机、课文朗诵带。
选择以上教学方法的依据是:语文教学应该重视文章的整体教学,实现整体教学的有效手段是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学生口、耳、手、脑并用,在诵读中整体感悟作者的情感。因而在我的教学中有第一遍的默读,有第二遍的听读和跟读(跟朗读带读),在实际的操作中,如果时间许可的话,我还会安排学生的片断诵读,这样就为感悟课文奠定了基础。按照教育心理学的观点,学生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创造“愤悱”的情境下。再予以点拨,使之明,使之正,总比交给他们现成的答案要好。叶老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在处理课文“情”与“景”、“物”与“我”的关系认识上,我尽量让学生讨论,指导他们自读自悟,让他们“动天君,运才智,勤练习”,真正做到向“逐渐去扶翼,终酬放手愿”过渡。录音的播放,让学生跟读,目的想把学生带入课文那个“清、静、悲凉”的氛围,期望学生和作者长生共鸣,陶冶学生的性情。投影仪的使用,进一步检查学生是否真正领悟了文学作品情与景的关系。同时教学辅助手段的使用也是为解决教学的重难点服务的。
三、说学法
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贯彻启发性原则,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吕叔湘先生也说过:“语文既然是技能课,上课的时候就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的活动应该压缩到最低限度。”据此,教学该课,我确定了以下学法予以指导。
1.圈点、勾画重要词语评点的读书习惯和方法。如全出描绘秋色的词语,标出传递秋声的词语,点评北国故都秋色的词语、南国秋色的词语,摄取主要信息。
2.口、耳、手、脑并用的读书习惯和方法。如默读、听读、跟读时,不动笔墨不看书,不动思维不读书。
3.学以致用的迁移运用方法。如投影仪的练习设计,让学生由品文到品读诗词等。
四、说教学程序
(一)导语激趣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而导语也就显得十分重要。好的导语能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这篇课文的导语我是这样来设计的:
同学们,自古诗家多爱秋,因为秋是文人心中的一粒愁种子。“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杜甫面对秋风登高而抒怀;“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是李清照面对秋雨而吟咏愁情。秋风秋雨愁煞人啦。同学们,你们学过哪些吟咏秋的诗章。(学生说)今天我们来学习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来看看故都的秋能给我们带来一种什么别样的情怀。
这一导语一方面导入课文学习,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回忆接触到的吟诵秋天的诗文,为酝酿清、静、悲凉的心境氛围做一个铺垫。
(二)解读课题
安排这一步骤的点拨,重点让学生明白课文中描写的秋是故都北平所特有的,为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服务。
(三)整体感悟
1.默读课文,抓住故都秋的特征的词语,并抓住能体现这一特征的重要段落。
2.听读跟读课文,圈出描绘秋色、传递秋声的词语。
这两个环节,完成学法(1)(2)的指导,是教法(1)(3)的具体体现。
3.感悟“情”与“景”的关系
这一步骤,我设计了三问,利用这三问创设“愤悱”之境,点明拨正。
一问:课文中描写的秋色是暖色还是冷色?为什么?
二问:课文中描写了那么多的声响,到底是静还是闹?为什么?
三问:假如你处在这样凄清的碧空下,寂静的环境里,你的心情或者说感受如何?
这三问是教法(2)的具体体现,是完成教学目标A(2)的关键步骤,也是突出教学重点的重要一环,体现了“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教学原则。
4.讨论“物”与“我”的关系
设疑引导,指导自读。设疑:故都的景物特别多,作者为什么选取这些景物来写?通过对这一疑问的引导解答,重点指导学生注重自读提示,了解作者此时的思想情感,使学生认识到时、情、景三者的关系。至此完成教学目标A(1),点拨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您可能喜欢的文档
查看更多《故都的秋》说课稿(二)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页数:2页
- |大小:69.13KB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阅读说课稿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页数:5页
- |大小:84.16KB
《荷塘月色 》说课稿(一)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页数:4页
- |大小:40.00KB
《拿来主义》说课稿(一)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页数:3页
- |大小:59.22KB
《永遇乐 · 京口北固亭怀古》说课稿(一)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页数:4页
- |大小:61.39KB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故都的秋》说课稿3篇
- 页数:16页
- |大小:66.50KB
《归园田居(其一)》说课稿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页数:4页
- |大小:32.11KB
热门说课稿
《陀螺》说课稿
- 页数:4页
- |大小:39.00KB
- 说课稿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0的除法》说课稿
- 页数:6页
- |大小:34.92KB
- 说课稿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说课稿
- 页数:4页
- |大小:24.27KB
- 说课稿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说课稿
- 页数:3页
- |大小:46.07KB
- 说课稿
小班数学说课稿《按规律排序》
- 页数:5页
- |大小:92.24KB
- 说课稿
中班健康《袋鼠跳》说课稿
- 页数:2页
- |大小:34.88KB
- 说课稿
今日更新
5月份主题教育工作情况总结汇报
- 页数:3页
- |大小:136.87KB
××县招商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 页数:12页
- |大小:142.54KB
×××公安局机关党委上半年党建工作总结
- 页数:7页
- |大小:186.25KB
《2019—2024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工作总结3800字
- 页数:6页
- |大小:29.16KB
“转观念、勇担当、新征程、创一流”主题教育活动阶段性工作总结
- 页数:3页
- |大小:22.76KB
“四零”承诺服务创建工作总结
- 页数:5页
- |大小:39.8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