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教育教学 > 课件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鸦片战争教案2篇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鸦片战争教案2篇

  • 页数:22页
  • 字数:约 17143 字
  • 大小:182.50KB
  • 格式:.doc
  • 版本:Office2016及以上版本
  • 作者:Riordon设计
  • 鸦片战争教案2篇

    鸦片战争教案一

    【课时】2课时

    【课程标准】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课程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识记虎门销烟、两次鸦片战争的基本史实,识记《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内容。

    (2)理解英国悍然发动鸦片战争、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认识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3)通过讨论分析“鸦片战争的失败能否避免”,帮助学生认识到清政府失败的必然性。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请学生归纳战前交战双方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研读和阐释史料的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观看鸦片战争经过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

    (3)通过学生对两次鸦片战争的比较,提高学生历史比较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引导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及结果,使学生认识到“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规律,从而激发学生立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2)通过英国走私鸦片和中国的禁烟运动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英国为保护鸦片走私,打开中国大门而发动战争是可耻的。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正义举动。林则徐是伟大的民族英雄。

    【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主要内容包括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及历次受侵略战争后列强强加给中国政府和人民的主要不平等条约。

    ?重点:鸦片战争的原因和性质;中国战败的原因。

    ?难点:如何正确认识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的辩证关系,历史发展的必然和偶人性的辩证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讲授新课—鸦片战争。在学习了第一单元的内容之后,都已经了解到了一个历史事实,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是在一步一步不断的加强的,特别是在清朝的雍正帝在宫内设置了军机处后,中国古代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可谓是达到了顶峰阶段。不仅如此,清政府还实习闭关锁国的政策,对外贸易活动的场所仅限广州一处。也就是说,这个时期的中国,已经基本上隔绝了与外界的联系,关起门来在家里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然而,世界和历史会如愿地让清王朝的美梦一直做下去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首先来了解一下当时世界局势的变化。

    ?新课讲授

    一、鸦片战争

    (一)鸦片战争的背景

    1.鸦片战争前夕的中英两国形势

    师:首先请同学们翻到教材第50页,认真阅读教材前言和第一、二自然段的内容划出能够反应鸦片战争前中国和英国具体情况的关键词句。老师会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然后请一位同学给大家归纳一下“鸦片战争前夕的国内外形势”。

    学生:回答。

    师:通过表格进行归纳:

    国际(英国)

    国内(中国)

    政治

    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封建专制统治,吏治腐败

    经济

    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

    自然经济为主,土地兼并,

    财政困难

    军事

    船坚炮利

    军备废弛军队战斗力弱

    外交

    殖民扩张

    闭关锁国,虚骄自大

    综合

    综合国力强大

    腐朽落后危机四伏

    通过(PPT)上的表格,我们可以概括出:战前中国已经处于封建社会晚期,呈现出严重的社会危机。

    政治上:政治腐败:康乾盛世以后,清政府开始走下坡路,政治日益黑暗,吏治腐败,贪污贿赂成风——“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等大家熟知的俗语生动形象的反应了清政府的腐败。

    经济:此时的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你耕田来我织布”,主要还是男耕女织的传统农业。而传统农业的关键在于土地。而此时的土地高度集中在封建贵族地主手中,广大农民处于少地、无地的状态。政府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税收,税收减少,政府入不敷出,出现财政困难。

    军事:清政府军备废弛,军队装备还处于以戈矛为主的冷兵器时代,所谓的水师仍是木制帆船,包括水师提督的旗舰也是木制的。少数船上装有一两门明朝时候发明的“红衣大炮”,发射时效果和扔铅球差不多,而且只能向前打,想打后面的敌舰,当然还需要转一圈啦!

    外交:此时的清政府,军备废弛、财政困难、整体上呈现出衰败景象,走到了穷途末路,却还没有自知之明,仍然自我感觉良好。以“天朝上国”自居,长期奉行“虚骄自大、闭关自守”政策,做着“天朝上国”“万邦来朝”“四海宾服”的美梦,使中国隔绝于世界潮流之外,远远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时代潮流。

    (解释“闭关锁国”(PPT):在清朝外交方面,我们知道清政府实行的是“闭关锁国”的政策,它是指,把对外交往和贸易至于清政府繁荣严密控制之下,当时只有在广州设立“十三行”与外商进行通商。这个政策最初的主要目的是海防,防止殖民侵略和维护自身的统治。这虽然起到了民族自卫的作用,但也妨碍了自身的发展,不利于中外交往,也使清朝政府不能了解世界形势的变化。)

    而同一时期的西方世界,特别是英国处在怎样的历史发展时期?

    师:概括指出:战前世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英国迅速崛起;英国于1689年颁布了《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自18世纪中期开始工业革命,并于19世纪二三十年代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不断开辟和扩大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因而不断加紧对外扩张,在东方建立自己的殖民体系。古老而又落后的东方大国──中国,必然成为他们侵略的重要目标之一。

    2.英国的鸦片走私与中国的禁烟运动

    (1)中英正当贸易:中国(出超)

    师:在分析完中英两国在鸦片战争前夕的国内形势以后,我们都知道英国在当时是大量的向中国输入鸦片的。那么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输入鸦片呢?清政府为什么要开展禁烟运动呢?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来学习第二个大问题:英国的鸦片走私与中国的禁烟运动。

    师:在课本50页的第三段内容介绍了中英之间的贸易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在18世纪中期起,英国向中国输入呢绒、棉纺织品和金属制品,从中国购买茶叶、生丝和药材。那此时中英之间的贸易情况从课件就可以看出:在两国贸易中,中国是出于出超地位的,(所谓“出超”出超即贸易顺差,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其出口值大于进口值而形成的顺差,又称贸易盈余。相反“入超”即进口值大于出口值,形成逆差。)

    (2)走私鸦片原因—英国为扭转中英之间的贸易逆差

    师:那么这种正当的贸易状况,显然是不符合英国资产阶级侵略和掠夺中国的要求。因此,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商人找到了对他们最有利的特殊商品—鸦片,把它作为掠夺中国财富,打开中国大门的“敲门砖”。

    师:鸦片走私进入到了中国,中英之间的贸易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我们可以继续看(PPT),我们可以从表中读出,鸦片的走私,使中国在中英贸易的地位由出超变为了入超。

    (3)鸦片走私的危害

    师:简单介绍鸦片(PPT):罂粟是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罂粟果经割有白色的汁液流出,见光后氧化成褐色膏状,刮下即是烟膏。它是提取加工制作鸦片、吗啡、海洛因的主要原料。以罂粟为原料制成的毒品,有镇痛作用,易成瘾,吸食鸦片会引起体质衰弱和精神颓废,寿命缩短。过量使用鸦片还会造成急性中毒而猝死。

    师:鸦片的输入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危害呢?请同学们阅读以下的材料,来思考这个问题。

    材料一:当鸦片未盛行之时,吸食者不过害及其身,故杖徒已足蔽辜;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兴思及此,能不股栗!——《林则徐集奏稿中》

    学生:回答

    师:我们可以总结出鸦片的危害(PPT):白银外流,导致政府的财政危机;吏治腐败,军备废弛;危害身心。(PPT)

    (4)禁烟运动

    师:在当时的清廷,有许多有见识的大臣就认识到鸦片走私的严重危害性。湖广总督林则徐就上书道光帝,痛陈鸦片泛滥的危害性,请求禁烟。道光帝看到林则徐的奏折,认识到放任鸦片走私,将会危及到自己的统治,于是任命主张严禁鸦片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当时走私鸦片最为严重的地区—广州组织禁烟工作。

    师:而林则徐对于禁烟也表达了自己坚定的决心。他说:“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

    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PPT)

    师:林则徐到达广州以后立刻采取了措施进行禁烟:第一、缉拿烟贩,命令外商必须交出鸦片,并保证以后永不夹带鸦片,第二,整顿海防。加强珠江口的防御工事,添建炮台,训练水勇。第三,派人翻译外国书报,收集资料,了解外国情况。第四,针对英国政府代表、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破坏活动,下令停止中英贸易,派兵封锁商馆,义律被迫答应呈缴鸦片,英美等国商人陆续交出鸦片共约110多万公斤。第五,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禁烟运动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林则徐不愧为中华民族英雄。(PPT虎门销烟)

    (二)鸦片战争的原因

    师:不法英商非法鸦片贸易扭转了正常贸易中逆差所带给英国损失,但中国禁烟运动不从根本上断绝了这条罪恶的“商路”,英国遂决意以此为借口诉诸武力,因此有人说:“若没有林则徐禁烟运动,就不会有中英鸦片战争”,对此有何看法?请同学们阅读以下材料来思考。(PPT)

    材料一:中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

    材料二:“这是把我们将来和这个帝国(指中国)的商务,安放在稳固而广阔的基础之上的最有希望的机会。”

    ----《义律致巴麦尊私人机密件》

    学生:回答。

    师:禁烟运动的消息传到英国,不法英商游说英国政府,抓住这次机会发动对华战争。英国政府为了从根本上打开中国市场,打着保护中英贸易的旗号,发动了鸦片战争。所以这场战争不是打不打的问题,只是早和迟的问题。禁烟运动只是借口中英之间战争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由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推动的,根本目的在于打开中国大门,变中国为它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中国的禁烟运动仅是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和导火线,如果没有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英国资产阶级必然会寻找其他借口挑起战争。中国的禁烟运动只是因为阻断了英国的商路,所以成为战争爆发的导火线。这是直接的原因。而追溯其根本原因,其实跟英国为什么要走私鸦片的原因一样,就是为了把中国变成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PPT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和根本原因)

    (三)鸦片战争的经过

    师:1839年10月,英国政府作出了向中国出兵的决定。1840年内6月,由48艘英国军舰和4000士兵组成的“东方远征军“,抵达广东海面挑衅,鸦片战争爆发。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于广东防御严密,英军无隙可乘,就沿海北犯,进攻厦门。厦门守军英勇奋战,击退英军。英军继续北上,一度攻占了浙江定海,最后达到天津白河口,威胁北京。清政府此时大为恐慌,与英军谈判,表示只要英军撤回广东,就惩治林则徐。于是,英军南下广东。道光帝将林则徐革职查办,改派琦善为钦差大臣赴广东与英方议和。

    第二阶段:1841年1月26日英军强占了香港岛,作为继续侵华的基地。道光帝感到有失尊严,对英宣战。英军扩大侵华,又攻占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1842年8月,英军舰队抵达南京下关江面,扬言要架炮攻城,清政府屈服求和。

    师:在鸦片战争中,也涌现了许多许多爱国官兵以及人民群众英勇抗战的事迹。如在1841年2月,英军在大举进攻虎门时,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率军英勇抵抗,壮烈殉国。同年5月英军攻占了广州城外的炮台,侵害百姓。5月底,广州三元里人民自发组织抗英斗争。

    (PPT)

    (四)战争的结局与影响

    1.条约签订及其危害

    师:1842年8月初,英国军舰闯到南京下关长江江面。8月29日,中国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师:分析条约内容及其危害:割地:损害中国的主权。赔款:不但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困难,也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更为严重的是它开创了侵略者勒索赔款的恶例。开口通商:使东南沿海门户大开。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东南沿海一些城市是清政府在列强的威逼下开放的,因此它损害了中国的贸易主权。协定关税:这表明关税税则中国自己不能做主决定,使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同时,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以“利益均沾”为借口,纷纷效尤。这样,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就落入到所有与中国通商的资本主义国家手中。《南京条约》是近代历史上外国侵略者强加给中国人民的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中国的领土、关税、贸易主权遭到破坏。

    (PPT)

    师:《南京条约》签订以后,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PPT 材料一二三)

    材料一:《五口通商章程》规定:在通商口岸的英国侨民犯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

    材料二:《虎门条约》规定:中国“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材料三:“但中华地方官必须与英国管事官各就地方民情,议定于何地方,用何房屋及基地,系准英人租住”

    师:领事裁判权:也称“治外法权”,说明中国的司法主权遭到破坏。片面的最惠国待遇:近代中国与外国所签订的条约,往往只片面规定该缔约外国享有最惠国待遇,而中国并无对等的权利,故称“片面最惠国待遇”。这充分体现了条约的不平等性。此后别的国家也援例得到“合法”的“一体均沾”。租界:租界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强迫半殖民地国家在其条约规定的口岸或城市划出的作为外侨“居留或经商”的一定区域。租界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进行各种侵略和罪恶活动的据点。美法两国也趁火打劫,于1844年胁迫清政府分别签订了《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攫取来了更多的侵略权益。(PPT)

    2.影响

    师:请同学思考并结合课本52页第一段内容: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

    师:总结影响(PPT):第一、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所谓半殖民地,是相对于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一个国家形式上有自己政府,但是实际上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的社会形态;所谓半封建,也是相对于完全封建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状态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PPT16)(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政治上,由于受列强侵略,中国的领土、司法、贸易等主权不断遭到破坏,已不再完整,但名义上的中国政府从未被列强灭亡;经济上,中国的资本主义因素在不断增长中产生了近代企业和资产阶级,并且资产阶级有了自己独立的政治主张,并登上近代历史舞台,领导了一次又一次的政治文化运动。这一切都说明 1840年以后的中国已不是完全的封建社会了,但同时,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虽有增长,却在近代始终未成为中国经济的主导,而居主导地位的依然是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所以说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的);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封建主义”不但包括地主阶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还有经济的、政治的、当权的各种封建半封建的反动势力以及后来的官僚资产阶级。“人民大众”不但包括农民阶级,还有近代新生的无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第三、中国革命任务的变化:正是由于社会性质的改变,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由此革命任务也会有所改变。中国人民肩负起了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从此,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不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79年,即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第四、中国思想领域的变化:鸦片战争后中国在政治、经济领域发生变化的同时,思想领域也发生了变化,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抛弃“夜郎自大”的腐朽观念,注目世界,探索新知,中国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五)战争失败的原因

    师:鸦片战争的失败,当时和现在很多人都不服气,认为中国输在昏君奸臣当道,忠良遭受排挤,假如道光帝信任并重用林则徐,鸦片战争中国有可能取胜吗?

    学生:思考并回答

    师: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国力强大。主观原因:清王朝腐朽落后,统治集团战和不定,指挥失当。根本原因:制度上的差距,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及时训练:

    1、下列表述中不符合鸦片战争前夕形势的是(C)

    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B、自然经济在中国占统治地位

    C、在对外正当贸易中中国入超 D、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在激增

    2、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D)

    A 、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B、虎门销烟损害了英国商人的利益

    C、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四伏 D、英国要开拓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3.《南京条约》规定:在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中,“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这一条款实际上(B)

    A.假做公允用来欺骗舆论B.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C.是被迫对中国作出的让步D.维护英国人控制下的海关的权威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师:(PPT17)从课件上我们可以看出,英国的棉纺织品在中国滞销,这主要原因就是在于中国社会内部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性。但是英国却把棉纺织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归结为:在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英国在中国享受的特权太少。于是,英国联络美法两国,向清政府提出了修订条约,扩大侵略权益的要求,遭到拒绝后,就决定采取武力解决问题。所以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英修约不成。而根本原因则是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PPT)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PPT)

    师:第一阶段: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城,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随后法国也加入了侵华战争。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1858年攻陷大沽,进逼天津俄、美、英、法先后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第二阶段:英法于1859年再袭大沽——1860年占天津——入北京,焚毁圆明园(PPT20)——签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PPT)

    师: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

    项目

    1858《天津条约》

    1860《北京条约》

    割地

    割九龙司一区,俄国抢占大面积的领土

    赔款

    赔偿英法巨额白银

    英法各增至800万两

    开埠

    增开十个通商口岸,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再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增开天津为商埠

    其他权利的丧失

    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

    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师:(PPT)沙俄对中国领土的扩张的野心由来已久。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它一方面积极参与协助英法侵略中国,另一方面,乘人之危,加紧侵占中国领土。分别通过1858年《瑗珲条约》(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1860年《北京条约》(乌苏里江以东地区40余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和1881年《中俄改订条约》以及五个勘界议定书,又占领7万多平方公里领土,因此前后共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在中国近代史上,沙俄是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因此与英法侵略中国的目的相比较,英法是为抢占更多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扩大侵略权益,而沙俄则是为了扩张领土。

    (四)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师:请同学们结合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的条约来思考它的影响。

    学生:回答。

    师:(PPT)第一、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如割九龙司一区,俄国抢占大面积的领土,增开十个通商口岸。第二、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太平天国,八国联军侵华时中外反动势力共同镇压了义和团);第三、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政治上,列强抢占了中国更多的领土(沙俄,割九龙司一区给英国。同时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在数量上更多,范围上更广,地域上更深。)经济上,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深入更加广泛,不断的由沿海伸向了内地,中国的资本主义因素也越发的成长。

    师:第二次鸦片战争被称为“战火再燃”,为什么要这样说呢?现在我们通过对两次鸦片战争进行比较来说明这个问题。(PPT)

    项目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根本

    目的

    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侵华

    方式

    先寻找借口,后不宣而战(第一次以虎门销烟为借口;第二次以“亚罗号”“马神甫”事件为由)

    战争

    性质

    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

    战争

    影响

    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项目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侵略力量

    英国

    英法出兵,美俄参与

    侵略时间

    两年多

    四年之久

    侵略区域

    主要在长江以南沿海地区

    深入内地和统治中心

    签订条约

    《南京条约》等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

    丧失主权

    领土、领海、司法、贸易、关税

    更多

    师:从以上两个表的比较,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

    三、课堂小结

    (一)鸦片战争:背景(1战前国内外形势2.英国走私鸦片和中国人民的禁烟);原因(根本、直接);经过:两个阶段;结果:中国失败,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经过:两个阶段;结果:中国失败,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加深。

    学以致用:

    1、清朝时期,某商人从上海运一批货物到汉口,受到了各地官吏的百般刁难,重重勒索。他气愤地说:“清政府有条约规定,外国商船和军舰都可以在长江自由航行,不受盘查,而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不行?难道非要中国商船插上外国旗子才有生路吗?”

    请回答:这件事最早发生在哪一年以后?这个商人指的是哪一个条约( C)

    ①1842年②1844年③1856年④1858年

    ⑤《南京条约》⑥《望厦条约》

    ⑦《天津条约》⑧《瑷珲条约》

    A.①⑤B.②⑥C.④⑦D.③⑧

    2、(2008年海南高考)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捐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 B)

    A.垄断贸易的要求B.商品输出的要求

    C.瓜分殖民地的要求D.资本输出的要求

    鸦片战争教案二

    一、教学目标:

    1.设想:(1)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宗旨,围绕“问题探究法”逐步展开,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把学习变成师生互动、自主探索和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2)指导阅读、理解和分析与本课有关的历史材料,帮助学生领会史料对历史学习重要性、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3)强调以史为鉴,注意与现实联系(改革、开放、创新、禁毒、国防教育)。

    2.知识目标:(1)鸦片战争的背景;(2)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3)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和影响。

    3.能力目标:(1)通过对鸦片战争相关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学会客观、全面分析和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提高辨证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2)通过指导阅读、理解和分析相关的历史材料,帮助学生认识到史料对历史学习的重要性,培养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

    4.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紧跟历史潮流,强化创新意识,与时俱进,并能将中国置于世界历史大背景中去考察,以增强世界意识进而参与国际竞争的自觉性。(2)通过感悟与体验,激发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尤其是学习同仇敌忾、英勇斗争的爱国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鸦片战争的背景、影响(重点);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难点)。

    三、教学方法:问题讨论法、史料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屏幕展示)投影:“烂苹果的启示”。学生假设情境:如果十九世纪中期的中国就像这个腐烂了的苹果,同学们能想到它衰败的原因有哪些?又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由此引出中英鸦片战争爆发前的中英形势,从而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观察、思考,导入新课。

    师生互动

    (板书)一、鸦片战争的起因

    (提问)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阅读与思考”材料题,思考:19世纪上半叶,主要的航海工具是帆船,当时,从英国航行到中国必须绕过非洲好望角,至少要4个月,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会爆发战争呢?这场战争是由什么引发的?

    (播放视频资料)纪录片《晚清悲歌》有关鸦片战争爆发前中英两国概况的介绍。

    (设计意图)关于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教材没有详尽的介绍,留给学生一定的疑问和不解,为了让学生弄清这一问题,通过播放相关资料片,创设情境,烘托气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提问)鸦片战争是否可以避免?鸦片战争的中英双方的概况如何?

    根据课前的布置,请中英两个调查小组的代表发言,介绍搜集的相关资料,着眼于中英双方国情的综合性比较,进一步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深刻背景。

    (小组发言讨论)

    中英两国的概况

    国别中国英国

    社会形态

    经济基础

    军事力量

    对外政策

    中英贸易

    综合国力

    (活动)巧填数字游戏:阅读教材,将下列选项①虎门销烟②倾销鸦片,烟毒肆虐③吏治腐败,军备废弛④“驰禁论”与“严禁论”按一定的逻辑关系填写至图表内的空格内,填写时宜细心组织整个过程。

    扭转逆差

    借口

    (设计意图)用有效地策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将原本枯燥的历史通过游戏的形式,经过推理、分析、判断,最后得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就是打开中国市场。

    (提问)在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的过程中,中国有位著名的人物,领导了一件功载史册的事,他是谁?领导了什么事?我们怎样评价他?

    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

    (历史人物小档案)出示林则徐图片,让学生看书后共同完成其简单的个人档案。要突出民族英雄林则徐在禁烟运动中的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建立生活化的“历史人物小档案”,拉近学生

    与历史人物之间的距离,培养学习的兴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提问)在禁烟运动中,作为中国人,你最感到扬眉吐气的事情是什么?

    (承转)虎门销烟在当时大大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时间允许,可以播放一段虎门销烟的影像,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提问)英国对于虎门销烟这个正义之举,采取了什么举措?

    (回答)发动侵略战争

    (设疑)有人说,如果没有虎门销烟,鸦片战争也许不会爆发;如果林则徐不被革职,中国或许会取胜这场战争。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设计意图)“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对于这一个问题,学生容易将它与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相混淆,通过影像资料和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设置争议问题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揭示战争爆发的必然性,让学生思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板书)二、鸦片战争的进程

    (活动:考考你的眼力)以下是电影《鸦片战争》的几个片段,你熟悉这些场面吗?你可以将它们按一定的顺序准确排列吗?

    (设计意图)教材并未详细介绍鸦片战争的经过,但它又是揭示中国战败原因的铺垫,利用同学熟悉的看电影的形式,让学生在排列电影场景顺序中回忆初中学过的内容,既节省了时间,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活动:对号入座)展示《鸦片战争形势图》,请同学指出图中A、B、C、D、E、F、G分别代表什么地点?在这里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

    (设计意图)演示动态地图,巩固刚才学过的知识,尤其是鸦片战争两个阶段英军进攻路线和几个主要战场位置,强化学生的空间概念。

    (承转)鸦片战争的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板书)三、鸦片战争的结果及中国战败的原因

    (提问)有人说:鸦片战争的惨败,使昔日的“天朝上国”被打回了原形,在西方人的眼中,中国已经变成弱不禁风的纸老虎了。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设疑引思,过渡到下一个问题)

    (合作探究)展示漫画,下图是19世纪中叶英国报章上刊登的一幅漫画,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从人物的服饰、发型、手中所持的武器等方面,分析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及战争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学生自由发言,突破重点)

    (参考答案)

    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国力强大

    主观原因──清王朝的腐朽没落

    根本原因──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无法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设计意图)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漫画材料为载体,可以更形象直观地感受到清政府的腐朽和列强的残暴,体会“封闭必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从而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借助动态图示小结)鸦片战争引发了近代中国的生存危机,使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革命任务、思想观念、清朝政局等方面开始发生全方位的变化。为下一节《鸦片战争的影响》埋设伏笔,承上启下。

    作业设计

    在鸦片战争中,与清政府动摇不定、屈辱求和不同,一些爱国将领奋起抵抗、壮烈捐躯,如关天培、陈化成等(参见课后列表)。假如现在政府准备为这些民族英雄建立一座纪念碑,你将会撰写怎样的碑文呢?碑文字数:100──150字 内容:纪念鸦片战争中为国捐躯的清朝爱国将领。

    《音乐与美术》教学案例

    一、课标解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所运用的灵活多样教学手段和方法,都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结合这节课的特点,应全面发挥历史教育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开启学生的智慧。本课题的课标要求:

    1.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2.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四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9世纪以来,音乐和美术领域硕果累累,贝多芬、莫奈、德彪西、塞尚、毕加索等艺术大师名家辈出,为人类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通过这一节可让学生了解:艺术空前繁荣的时间、流派、作用以及艺术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对人类文明的伟大作用等内容,每种艺术形式,呈现的不同流派,都是特定社会历史现实的反映。

    三、学情分析

    本节专业性强,必须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才能较好地把握教材,现在的高中生有相当部分学生因其在文学、音乐、美术诸方面都具备一定的常识,有些还获得了相当高的资格,因此感性认识较强,但发散思维、知识连贯性、学科迁移能力不够。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鉴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与美术作品,了解这些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您可能喜欢的文档

查看更多

热门课件教案

今日更新

在线
客服

相关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