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教育教学 > 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说课稿

  • 页数:5页
  • 字数:约 3234 字
  • 大小:42.50KB
  • 格式:.doc
  • 版本:Office2016及以上版本
  • 作者:Vincent演示
  •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上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一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内容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一课内容,本课教材主要从五个方面的典型事例向学生介绍了古代中国几千年的科技成就。


    本课一方面展示了古代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以及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另一方面也提出了一个重大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即造成中国科技在近代落后的原因是什么。此外、本课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和作用,前承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后启现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我将本课的三维目标确定如下: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中国古代科技进步的基础知识,特别是四大发明。认识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以及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⑵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课前阅读课本,在课堂上进行问题探究、实验体验以及历史比较,学会总结归纳。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

    在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的指引下,我拟定了如下的教学重、难点:

    (四)教学重难点及依据

    重点:古代中国的伟大科技成就。

    难点:古代中国伟大科技发明发现的方法与精神。

    二、教法

    有了清晰的目标,明确的重难点,再看学生的实际:

    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中国古代政治史、经济史的基础,而且初中学过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相关内容,对中国古代科技有一定了解。学生通过看书基本上能把握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主要表现,本课难点在于分析古代科技成就巨大的原因。

    因此,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在教学方法上以启发式教学法为主,辅之讨论法、比较法、阅读指导法、观察法等。

    三、学法

    我在学法指导上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指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习方法,提高能力。

    四教学过程

    导入:

    1、学生阅读单元引言

    2、中华民族对人类进步和文明所做出的突出贡献最当之无愧的应当是?古代的科技发明和发现:

    (1)罗伯特・K・G・坦普尔称中国为"发明和发现的国度"。

    (2)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曾经走在世界前列。英科技史学者李约瑟:"中国在公元3世纪带13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在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

    (3)西欧有一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的手。"--中国人利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4)外国学者曾经感慨:"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基本发明和发现,可能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然而却鲜为人知."

    新课:

    一、四大发明(以问题层层推进)

    问题1、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

    学生列举。

    问题2、简述四大发明的经过

    发明简单过程

    教师课件投影学生表述后教师投影

    造纸术、图片两汉(蔡伦)

    火药、图片军事始于唐末

    活字印刷术、图片北宋毕升

    指南针、图片北宋时应用于航海

    问题3、四大发明的意义

    (1)这些凝聚着古代中国人民无穷智慧的发明和发现,先后经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东亚、东南亚、西亚、非洲和欧洲,极大地促进这些地区生产力的发展。

    (2)学思之窗:

    (3)学生分析讨论四大发明如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参考37页)

    (4)教师总结:加速了西欧各国实现了从封建社会形态到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飞跃。西欧的发展遥遥领先于世界,从而奠定了它在近代世界史的中心地位,成为世界文明发展的火车头。

    问题4、利用资料分析探究, 16~18世纪西欧社会性质的根本性变化是四大发明重大影响的关键性因素。用历史比较的方法思考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欧发展命运不同的原因。

    (1995年全国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韩非子・有度》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朝夕指东西方向)《鬼谷子・谋》称:"郑(国)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惑指迷失方向)

    材料二:据《萍洲可谈》载,北宋有人在广州看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材料三: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强大的杠杆。"

    材料四: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请回答:(1)从材料看,司南至迟发明于什么时候?司南和指南针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它辨别方向的功能?(2)应如何理解材料三的内容?(3)材料四中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4)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


您可能喜欢的文档

查看更多

热门说课稿

今日更新

在线
客服

相关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