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教育教学 > 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发达的古代农业说课稿2篇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发达的古代农业说课稿2篇

  • 页数:7页
  • 字数:约 4044 字
  • 大小:86.00KB
  • 格式:.doc
  • 版本:Office2016及以上版本
  • 作者:梁小A-PPT
  • 发达的古代农业说课稿2篇

    发达的古代农业说课稿一

    一说教材

    1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中历史必修2第一单元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本册书所讲的内容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包括中国的,世界的,古代的,近代的,现代的不同时期,第一单元讲的是古代中国经济,而古代中国以农业立国,所以本课内容在本单元中便显得尤为重要了.

    本课一共分为三个内容,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2重点:精耕细作的的传统农业,小农经济的特点.

    难点:小农经济的发展过程.

    3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掌握我国古代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理解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前提.

    理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从小农经济成长的历程中,认识到封建政权对小农经济的双重作用和影响.

    过程方法: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巧妙地引导学生主动认识历史和探究历史.鼓励学生大胆地回答问题,提示学生用一定的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学生展示自我提供机会.

    情感态度: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农业是古代最重要的生产部门,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不仅为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提供必要条件,同时也为中华文明的萌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说教法:有关古代农业的问题,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有所了解,所以在本课的学习中,除了注重知识的讲解外还要注重学生的参与性.

    1采用"学生阅读——教师设问——讨论回答——教师总结"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采用"阅读材料——看图讲解——提出问题——讨论回答"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对农业中知识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中去.

    三说学法: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已经适应了高中的学习模式,而且有一定的历史基础,并对我的教学方法非常熟悉,有一定的领悟能力和自学能力,所以,对本课内容不难理解.

    但是学生发散思维和对知识连贯性把握能力不够.所以指导学生课前带着问题预习,读书看图,通过途中各种耕作工具和水利工程等介绍,使其理解并加深印象.

    四说教学过程

    导入:神农尝百草的故事,神农氏一日遇七十毒,发明了新的农用工具——耒耜,教民农作.

    1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中国农业的起源,一万年前,最早生产水稻和粟的国家.通过历史纵横让学生了解中西方农业的不同特点.

    主要的耕作方式,刀耕火种,概念及其不利影响.

    新农用工具,耒耜,中国进入"石器锄耕"阶段.

    人类不必四处迁徙,在上周时期,表现是,青铜农具的出现,是生产力水平有所提高,施肥技术,灌溉技术,除草,灭虫技术提高.中国农作物品种有稻,黍,稷,麦,粟,桑,麻.

    2精耕系所的传统农业

    铁犁牛耕各个时期的推广,发展情况.

    铁犁牛耕对我国古代农业的重大意义.

    通过列表的方式总结三种耕作方式的阶段特点.

    耕作技术:垄作法,代田法,耕耙耱技术.

    灌溉水平,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的发展.

    3小农经济

    概念,特点,评价:这个条目要弄清楚一些问题,土地国有制,集体耕种,井田制,土地私有制.小农经济就是建立在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基础之上的.

    五板书设计: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1中国农业的起源;2主要耕作方法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铁犁牛耕,耕作技术,灌溉水平

    三.小农经济:概念,产生条件,特点,评价

    六说总结:以上就是我对《发达的古代农业》的认识和教学过程设计,我始终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基础,以能力方法为主线,有计划的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

    发达的古代农业说课稿二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

    本课是高一历史必修2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中第1课。农业是古代世界最重要的生产部门,而中国又是世界上四大农业古国之一,自古以来,就有以农立国的历史传统。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它为人们提供生活必需的粮食和副食品,为手工业部门提供原料。因此,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有利于我们对古代中国经济基本结构与特点形成整体认识。

    (二)、课标要求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我国古代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理解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认识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从原始向精耕细作发展的历程。

    (2)理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从小农经济成长的历程中,认识到封建政权对小农经济的双重作用与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巧妙地引导学生主动认识历史和探究历史。深入浅出,循循诱导,层层剖析。

    (2)鼓励学生大胆地回答问题,提示学生用一定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学生展示自我提供机会和平台。

    (3)学会自学探究,用历史比较法、阅读法、观察法、问题探究等方法进行历史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中国农业发展的历程中,使学生认识到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2)通过本节课教学,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人民利用勤劳双手和无穷智慧为中国古代文明创造了巨大财富,是历史的创造者,但是在阶级社会里,广大人民的生活却相当困难。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农业生产的发展(采用学生自学探究、历史比较法等完成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历程表格来突破重点)

    难点: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通过《夫妻双双把家还》片段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二、说教法学法

    (一)学情分析

    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是施教的出发点。依据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高一学生开始具有相对独立的价值判断能力和独立思考意识,有探究的渴望和信心,但学习方法和习惯还待养成。因此,我认为应该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合作地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法设计

    本课头绪多、历史概念多,学生难以理解。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问题教学法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办法,教师只在导入新课、疑难问题和重点问题适当采用讲述法外,其余放手让学生归纳总结。

    为使教学过程更有形象性,更好地演示经济发展的过程,结合书本或上网查找相应的图片,以图示法演示,以便学生得到直观的印象。

    (三)学法指导

    自学释疑、归纳总结、合作探究等方法

    三、说教学程序设计

    (一)、导入新课

    鼓励学生主动表演黄梅戏《天仙配》中《夫妻双双把家还》的片段,从而引出中国古代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古代农业概况的兴趣。

    (二)、推进新课

    展示表格,让学生自学完成,从而突破本课重点。

    一、古代农业的发展历程

    生产工具的改进

    耕作技术的提高

    农作物种类

    的丰富

    水利灌溉

    的发展

    原始农业

    石刀、石斧

    刀耕火种

    水稻、粟

    商周

    耒耜和石锄、石犁(少量青铜农具)

    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

    粟、稻、黍、稷、麦、桑、麻

    春秋战国

    铁农具和牛耕

    垄作法

    都江堰

    两汉

    耦犁,出现犁壁

    代田法、一年一熟

    漕渠、白渠、龙首渠

    魏晋南北朝

    耕耙耱技术、耕耙技术

    翻车

    隋唐

    曲辕犁

    筒车

    宋朝

    高转筒车

    明清

    一年两熟和一年三熟

    风力水车

    由于本课涉及的很多农业和技术距今年代久远,学生难以理解,故出示相关图片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问题探究:中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是什么?(提示:从主要耕作方式、组织方式、生产特点等分析)

    古代中国农业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主要耕作方式——铁犁牛耕;主要组织方式——男耕女织(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主要生产特点——精耕细作;

    二、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提出具体问题,学生自学归纳


您可能喜欢的文档

查看更多

热门说课稿

今日更新

在线
客服

相关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