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教育教学 > 课件教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精品教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精品教案

  • 页数:8页
  • 字数:约 6851 字
  • 大小:182.00KB
  • 格式:.doc
  • 版本:Office2016及以上版本
  • 作者:藍霈悦ppter
  •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精品教案

    一、教材分析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文化生活》第九课第二框题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要任务和主要内容,如何建设和谐文化,为学习第十课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分析:结合典型事例,说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收集具体材料,说明我国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2、能力目标

    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感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升华道德境界,增强参与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对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基本纲领的认识,坚定政治方向和政治信念,自觉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四、学情分析

    学生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主要是相对于落后和腐朽文化来学习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本课将从“文明”的角度来阐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具体要求,二者是同一内容的两个方面,可通过对比帮助学生进行学习。

    五、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分组学习 3、学案导学

    六、课前准备

    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与振兴规划》的部分内容。

    采取各种调查方式,了解所本市或本乡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感悟其蓬勃生机和伟大力量。

    结合党的十七大报告和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表述,站在国家大政方针角度理解如何进行精神文明建设。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充分了解学情,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二)情境导入、精讲点拨

    今年暑假中,我校在大剧院成功举办了“齐鲁银行杯”大型文艺消夏晚会,嘹亮的歌声、优美的舞姿,我校师生为全市人民奉献出一场精彩绝伦的文化盛宴,受到全市人民的一致好评。

    问题:这样的活动属于建设和谐社会中什么文明建设?你认为举行这样的活动有什么意义?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根本目标:培育“四有”公民

    ◇课堂探究:你认为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的实施,对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有什么意义? 。

    ◇探究提示:扶贫接力计划的实施,使青年志愿者在自觉参与的过程中,经受了锻炼,提高了素质;思想感情得到熏陶,思想觉悟得到启发,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意识得到增强,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1.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社会主义社会足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坚持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拓展:

    正确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系:这三者之间就其主要内容来说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或先进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侧重点上又有所不同,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来说的,精神文明则是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的。

    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

    这也是学习重点之一。认识这一根本任务才能加深对中同特色礼会主义文化建没的理解,加深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等内容的理解。

    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最根本的落脚点就是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问题:“相关链接”引用邓小平的光辉论断说明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特别是强调哪一方面重要意义?

    二、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1.发展教育事业

    课堂探究:《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与振兴规划》知多少。

    学生依据收集到的材料简要介绍,教师加以总结,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

    ◆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战略主题。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问题:(1)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2)你对《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与振兴规划》(讨论意见稿)有什么建议?你认为如何振兴我国的教育?

    2.发展科学事业

    从原因和要求两个方面把握。

    课堂探究:

    (1)你是如何看待这两种观点的?

    (2)在你看来,哲学社会科学具有哪些重要作用?

    探究提示:

    (1)观点一认识到自然科学的重要性,是其可取之处;但否认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巨大作用,是片面的。观点二既承认自然科学的重要性,又承认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是正确的。

    (2)哲学社会科学是人类知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人们提供关于世界总体特别是人类社会的知识和理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人们认识和改造社会、推动人类自身发展的思想武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强大动力。

    3.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1)要求

    (2)比较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三、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1、建设和谐文化的要求

    2、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课堂探究:你参加过哪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对上述观点进行说明?

    探究提示:

    ①参加过哪些活动,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说明。如参加过学校组织的“创建文明学校、争做文明学生,我为学校添光彩’’的演讲活动;助残扶贫、尊老爱幼的青年志愿者活动;从我做起,告别不文明言行的“三讲一树”活动等。

    ②参加活动后的体会可围绕提高了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等方面来谈。

    (1)多彩的形式:

    (2)必然的选择:

    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当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参照板书),进行总结。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学生的概括过程也是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理解程度的过程。再次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并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1、同学们把优化丛书上相关的知识做一做,以巩固今天所学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知识点。

    2、请同学们根据我们发下去的导学案把下一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关知识点预习一下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

    九、板书设计

    一、根本目标:培育“四有”公民

    1、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二、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三、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十、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比较抽象,但是通过寻找生活素材,并教好地找到了和教材知识的衔接点,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关心国家大事的责任感,充分感受到我国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了解了相关措施,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导学案】

    第九课第二框题《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知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和具体内容。

    2、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与振兴规划》的主要内容。

    二、预习内容

    一、根本目标:培育“四有”公民

    1.发展先进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系:

    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二、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1.发展教育事业:

    ①原因:

    ②要求:

    2.发展科学事业:

    ①原因:

    ②要求:

    3.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

    ①原因:

    ②要求:

    三、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新风

    1.创建和谐文化的要求:

    2.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3.必然的选择:

    三、提出疑惑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系。

    2、感受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性,提高参与意识。

    3、知道和谐文化的内涵,自觉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

    二、学习过程

    课堂探究一:《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与振兴规划》知多少。

    学生依据收集到的材料简要介绍,教师加以总结,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

    ◆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战略主题。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问题:(1)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2)你对《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与振兴规划》(讨论意见稿)有什么建议?你认为如何振兴我国的教育?

    课堂探究二:讨论:(P102)关于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重要性问题,有两种观点

    (1)你是如何看待这两种观点的?

    (2)在你看来,哲学社会科学具有哪些重要作用?

    三、当堂检测

    1、 据报道,在电影下乡活动中,海南省电影公司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升级农村电影院线,至2009年初,已在全省2500个行政村放映了16000多场电影,观影农民近500万人次,电影下乡活动有利于 ( )

    ①实现公共文化资源共享,是消除城乡差别的关键步骤

    ②开拓农村电影市场,促进电影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③保障农民的文化权益,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④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使之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008年2月,江苏省教育厅积极落实教育部的要求,安排南京、苏州等8个市作为京剧进中小学课堂的首批试点市。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活动的依据是 ( )

    ①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传统文化是健康有益的

    ③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源泉 ④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 海伦•凯勒曾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其中一天,我将“向过去和现在的世界匆忙瞥一眼”,而要做到这一点,“当然是通过博物馆”。为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纪念馆的作用,2008年1月23日中央宣传部等单位下发《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是 ( )

    ①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手段

    ②国家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积极举措

    ③对某些文化产品经济价值的否定和社会价值的肯定

    ④把文化产业从市场中分离出来加以发展的措施

    A.①②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中国有些历史文化资源成为外国文化产业资源,如日本版《三国演义》、美国版《花木兰》等。这启示我们 ( )

    A.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标志 B.应该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

    C.用法律手段遏制外国的文化掠夺 D.应该坚持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

    5、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对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启示是( )

    A.既要重视文化水平的提高,又要重视道德素质的培养

    B.文化教育是次要的,关键是抓好思想道德建设

    C.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应首先发展教育、科技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促进文化产业化

    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海南建省20年以来,根据本省特点,坚持生态立省,加强文化建设,取得了经济社会建设的显著成就,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材料一 海南省政府在“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大型公共文化设施——海南文化公园。该公园总投资约6亿元,包括省图书馆、省博物馆、省文化艺术中心以及公园配套设施等。海南文化公园为开放性文化主题公园,体现以人为本、群众性、大众化的特点,不设围墙、不售门票,以文化普及、艺术生产为主,休闲健身为辅,兼顾文化商业设施,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社交范围市民的文化艺术需求。

    材料二 从1999年到2006年,海南省共投入120亿元财政资金支持生态建设,目前90%以上的省内大中型生产企业都在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从建省到2007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1倍,同时生态水平稳居全国第一,成为具有独特魅力的休闲度假天堂。

    (1)谈谈海南加大文化投入,建设省图书馆、省博物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的意义。

    (2)分析上述材料,运用经济常识总结海南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

    课后练习与提高

    1. 2009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加快制定《山东省教育改革中长期发展规划》,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促进各类教育事业协调发展。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是因为教育()

    ①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②是促进社会公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制度保证

    ③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保证

    ④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A.①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2009年12月15日,为了在全国构建绿色、健康与和谐的网络环境,创造一个纯净的网络世界,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发布《关于打击手机网站传播淫秽色情信息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这个举措()

    ①是加强对手机网络文化市场的管理和引导的表现

    ②会限制手机网络文化市场的发展

    ③有利于克服手机网络文化市场的缺陷

    ④有利于保持洁净手机网络环境、保护未成年人利益,保持手机互联网内容的健康安全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当前,我们有的媒体,时不时地搞一些擦边球的东西,内容低俗、格调不高。宣传报道上,为了“炒作”而不顾事实,为了“卖点”而不顾品位,为了“轰动效应”而不顾社会效益。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经济利益的驱动

    ②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

    ③这是现实的客观需要


您可能喜欢的文档

查看更多

热门课件教案

今日更新

在线
客服

相关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