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教育教学 > 说课稿>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 说课稿3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 说课稿3篇

  • 页数:12页
  • 字数:约 6006 字
  • 大小:526.50KB
  • 格式:.doc
  • 版本:Office2016及以上版本
  • 作者:南域PPTer
  • 倍的认识说课稿3篇

    倍的认识 说课稿一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义务教育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第76页例2,例3,“做一做”及练习十七第1、4题。


    2、教材分析:

    “倍的认识”一节是在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后出现的。例2,是以三个小朋友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情境,根据2个4根,3个4根与1个4根的关系,引出“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例3,是引导学生用摆点子图的方式,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3、教学目标:

    (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4、教学重点: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5、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图片。

    二、说教法:

    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时,我主要采用电化教学、启发谈话、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通过动手摆小棒和图片,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进而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三、说学法:

    1、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运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过程充分依靠教材的编排思路,挖掘教材的编排特点,分以下环节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由于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所以本节课创设情境,请3名女同学,6名男同学上台,诱导启发,并说明:男同学是女同学的2倍。这节课就来学习“倍的认识”。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熟悉感,为学生创设一种用数学眼光分析观察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首先让学生观察课件中的3名小朋友,让学生自己发现,引导得出:2个4根及3个4根。在学生有了一定的感知后,再揭示“倍”的含义(3个4根也可以说成4的3倍)。接着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说一说,让他们感到“一个数的几倍”的存在,并体验到它的含义与作用,真正理解“一个数的几倍”具体描述的是什么内容。

    其次,课件出示例3,先让学生自己尝试摆圆,第一行摆2个圆,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4倍。这时,学生很容易理解第二行摆的圆必须有4个第一行那么多,也就是4个2,所以要在第二行摆8个。学生脑海里建立起“第一行几个,第二行有多少个同样多的几个,就是几的多少倍”的表象,并得出用乘法计算的结论。

    最后,通过师生的拍手游戏练习,将知识进一步抽象化,使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思路,为下节课的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三)拓展延伸,巩固深化。

    在这一环节中,书中的“做一做”几练习十七第1、4题,目的是巩固新知,加深对“倍”的概念的理解,理清“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达到融会贯通。

    (四)全课小结,激励评价。

    让学生畅谈自己在本节课的表现和收获,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

    倍的认识 说课稿二

    一、说教材

    倍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前面所学习的乘法的认识以及几个几的教学为本节课的学习作好了关键的铺垫。同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又为后面学习用倍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力求通过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强化倍的认识,建立倍的概念,感悟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二、说学生

    学生通过前面《表内乘法》内容的学习,储备了乘法的意义和“几个几”等知识,会根据内容表达自己的想法,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新旧知识迁移的能力,这些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但二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正处于形成期,个别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老师不断提醒和用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来吸引。

    三、说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演示,学生动手操作,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意义,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2、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形成热爱数学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找准重难点,是上好课的前提,我认为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建立“倍”的概念。教学难点:理解“倍”的意义,用有关“倍”的知识解决问题。要让学生会灵活运用,把知识学会、学活。

    (三)教具准备

    教具:课件、学具、练习纸。

    四、说教学法

    教法:教学时,我主要采用直观演示、启发谈话、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根据低年级学生特点,采用学生喜爱的“闯关”活动形式,贯穿于整堂课,为学生提供了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说学法:1、通过直观感知让学生体会“倍”的概念;

    2、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3、运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

    在认真分析教材、教学参考书后,我把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分为四个环节: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动手操作,探究新知;拓展延伸,巩固深化;全课小结,激励评价四个环节。

    教学中让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动手画,动脑想,动口说,交流讨论,引导归纳,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以学生熟悉的水果香蕉为例,通过操作、观察和比较,再现“几个几”的旧知,为新知同化提供生长点。通过“几个几”表示的是相同的几份,为学习新知找准生长点,同时也为学习新知作好铺垫,分散难点。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在动手操作,探究新知的过程中,主要的教学任务有两项:一是让学生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建立“倍”的认识。再一个是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

    我设计了两个教学活动,第一个活动引导学生感知倍。通过观察、演示和讲解,在认识“1份”和“几份”的基础上引出“倍”,将“几个几”与“几倍”联系起来,把新知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由于“倍”的概念比较抽象,教材中没有确切的含义,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此,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尽量创设感知的条件,把“倍”的含义的建立放在学生的操作和多媒体的直观演示中,从而使学生在具体、直观、形象的情景中感知“倍”的含义。新授中,还是以香蕉为例,第一次出示两个香蕉,引导学生将它看成一份,接着第二次在第一次基础上,又出示4份同样多的香蕉,有4个2,由此让学生感受相同的“4份”可以说成2的4倍;接着又出示小棒图,加深对倍的理解,让学生在直观感受、同桌交流、集体汇报等活动中,建立起“倍”的概念。

    第二个活动解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第一行摆2个圆片,第二行是第一行的4倍,第二行摆几个?让学生自己尝试摆,并同桌交流摆法。明确:第一行有2个,如果把它看成1份,第二行就有这样的4份,也就是4个2。接着问学生要求第二行有几个图片,应怎样列式?为什么?

    最后让学生总结怎样求出一个数的几倍?

    教师小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问题,用除法计算。(归纳学习方法,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拓展延伸,巩固深化

    通过操作、游戏中讨论,发挥学生多种感官功能,丰富“倍”知识的表象,深化对“倍”知识的理解。

    这节课定位为“概念教学”,练习题的设计思路是:由浅入深,突出层次性、多样性。巩固新知,加深对倍的概念的理解。训练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同时将倍的认识延伸到生活中,让学生感受生活数学。更进一步理清倍的具体意义。

    四、全课总结,激励评价。

    让学生用一句话来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或者情感体验。并真实的评价一下自己这节课的表现。

    总之,本节课,我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真正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在现实素材中,在自主探究中,在讨论交流中,感悟倍的意义,真正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建构知识,主动发展。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有不当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谢谢!

    倍的认识 说课稿三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义务教育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第76页例2,例3,“做一做”及练习十七第1、4题。

    2、教材分析:

    “倍的认识”一节是在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后出现的。

    人教版没有单独拿出一节课时来教学倍的认识,更多的是直接以解决问题的形式来教学,感知应用倍的知识,倍的教学是渗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

    例2,是以三个小朋友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情境,根据2个4根,3个4根与1个4根的关系,引出“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例3,是引导学生用摆点子图的方式,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倍”是小学数学教学比较抽象的一个概念,也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概念,是进一步学习有关倍数知识的基础,也是学习分数、比例等知识的基础。

    3、教学目标:

    (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4、教学重点: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5、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圆片。

    二、说教法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已基本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开始有了自我控制的能力,好表现自己,竞争意识和上进心有所发展,能树立近期的奋斗目标,都想争取成为好学生,并希望参加少先队的一切活动。好奇、好动、好模仿,思维的直观性、具体性、形象性仍然是其共同的特点。

    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时,我主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启发谈话、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拍一拍”、“摆一摆”等活动,使学生让他们通过动手摆小棒和图片,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进而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三、说学法:

    1、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运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过程充分依靠教材的编排思路,挖掘教材的编排特点,分以下环节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感受新知。

    过关游戏:第一关:小眼睛,看一看。(多媒体呈现)

    问题:请认真看一看,分别有几个几?怎样列式?

    求几个几相加,用什么方法计算?

    相机表扬,如:同学们真聪明,只要你积极开

    动脑筋,胜利就会属于你!

    二、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1.理解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1)创设情境——感知

    闯关游戏:第二关:小嘴巴,说一说。

    A、问题:(多媒体演示)他们在干什么呢?请打开课本76页,仔细观察,把你的发现说一说。(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

    B、师引导学生说出1个4根、2个4根、3个4根,

    并板书:

    C、问题:34也可以说成什么?

    (板书:34→43

    2)自主探索——理解板书:倍的认识。

    A、问题:说一说43倍表示什么意思?(在板书上划红线)

    B小结:我们把4根小棒看作一份,有34根,就有这样的3份,就是43倍。

    C、学生跟说:“34根也可以说成43倍。

    D、学生巩固回答:“14根也可以说成……”、“24根也可以说成……”

    E、问题:如果老师再摆一个正方形,就是几的几倍?

    小结:刚才,通过大家的观察与发现,我们知道每摆一个正方形都用4根小棒,就是以4根为一份,有几个4就是有这样的几份,可以说成是4的几倍。(板书)

    师:现在请同位看着黑板说一说:几个4根也可以说成4的几倍。

您可能喜欢的文档

查看更多

热门说课稿

今日更新

在线
客服

相关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