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教育教学 > 课件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应对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应对教案

  • 页数:7页
  • 字数:约 4042 字
  • 大小:588.50KB
  • 格式:.doc
  • 版本:Office2016及以上版本
  • 作者:大猫丶演示
  • 口语交际应对教案

    1.通过实例了解应对的种类和特点,提高对应对的认识。

    2.通过具体实践学习并掌握应对的基本策略和常用方法,增强应对能力。

    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仅有单向的自我表达,更有交流、问答、讨论,尤其面对别人的调侃、质疑甚至挑衅时,需要我们随机应对。巧妙、正确的应对会化解尴尬或者活跃气氛,生硬、错误的应对则会激化矛盾,甚至导致兵戎相见。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情况。


    (板书:应对)

    二、理解“应对”,详解特点

    1.什么是应对

    师:请同学们打开教材,阅读教材P25的知识短文《应对》,勾画这篇知识短文介绍的“应对”的概念。

    预设 在日常交往中,当有人向我们提问、建议或质疑,采取恰当的方式做出回应,就是应对。

    2.注意事项

    师:做好应对有哪些注意事项?

    预设 首先要准确判断对方的态度。即认真聆听对方的话语,准确理解其意图,把握其观点态度。其次要掌握一定的应对技巧。如:自嘲、归谬、巧换概念、针锋相对、转换话题等。

    3.应对的要素

    师:要想拿捏好应对用语的分寸,我们还应具体了解“应对”。

    应,是回应别人的话;对,是做出自己的回答。

    广义的应对包括在聊天、问答、讨论等中的回应,即只要不是单向的自我表达,都可以看作应对;狭义的应对则指面对别人的调侃、质疑、诘问、挑衅时随机应变的话语能力,也就是如何在对话中灵活巧妙地维护尊严、消除矛盾、化解尴尬或活跃气氛等口头表达。简单来说,应对就是对别人所说的话语做出回应,或对别人提出的问题给予解答。

    应对包含两方:对方——给出话语,我方——回应、解答。

    应对分为两步:听懂对方的语言,用好自己的语言。

    应对具有两个特质:针对性,及时性。

    4.应对有原则

    善于应对,需要为人有则——懂得维护公理,坚守自尊,善待他人,才能在应对中做到有礼有节,不卑不亢。如果存心刁难别人,那么不仅不能智慧应对,说不定还会自取其辱。如果把善于应对理解为巧言令色,油嘴滑舌,尖酸刻薄,甚至阿谀逢迎,则更是有失人格了。

    言为心声,面对不同态度与目的的问题方,我们该怎么做?

    问题方

    一般性的询问

    善意的玩笑

    恶意的刁难

    应对方

    客观的回答

    善意的幽默、自嘲

    有力的回应

    效果

    礼貌回应

    化解尴尬

    阻挡恶意

    师小结:善于应对,要善于倾听,须从对方的语气、语调中弄懂意思,特别要听清言下之意,分辨对方的态度与情感,否则“应”了也无法“对”。还要快速调动思维,判断对方意思,明确应对方向,选择应对材料和方法,组织语言表达,这些都需随机应变,迅速完成。

    【设计意图】

    本环节旨在让学生真正了解应对的含义和要素,从而为创建或从容或幽默地应对的思路奠定基础,也为后面的“解读应对技巧”环节做铺垫。

    三、解读技巧

    语言应当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而不是逞口舌之快。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回答会产生不同的味道。留心应对的语言,会让我们的世界更有情趣,让我们的生活更有温度。

    1.案例分析:课文回放

    (生交流收获,师引导思考)

    案例一:《社戏》(鲁迅)

    问题方:

    外祖母:怕都是孩子们,不可靠。

    母亲:若叫大人一同去,他们白天全有工作,要他熬夜,是不合情理的。

    应对方:

    双喜:我写包票!船又大;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

    效果:外祖母和母亲也相信,便不再驳回。

    分析态度与技巧:客观分析。

    案例二:《社戏》(鲁迅)

    问题方:

    六一公公: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

    应对方:

    双喜: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

    效果:

    六一公公:请客?——这是应该的。

    分析态度与技巧:巧换概念,转换话题,化解尴尬。

    案例三:《社戏》(鲁迅)

    (根据课文内容,设想与八公公对话。)

    问题方:

    八公公骂大家用了船上的盐和柴。

    应对方:

    要八公公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

    态度与技巧:阻止被骂,转换话题,针锋相对。

    案例四:《陈太丘与友期行》

    问题方: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应对方: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效果:友人惭,下车引之。

    分析态度与技巧:阻挡恶意,针锋相对。

    2.案例分析:生活趣事

    (师生探寻巧妙应对生活小事的技巧)

    方老师接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天天放学。天天的同学对天天说:你妈妈好老呀!

    如果你是天天或者方老师,你会怎么回应?

    思路:第一步,判断对方态度。

    第二步,明确自己目的。

    第三步,用什么技巧达成目的?

    (小组讨论,班级展讲)

    预设 (1)偷换概念:“老师”——“老”

    天天答:我妈妈是老师,当然要“老”一点。

    (2)正面表扬:“关心”——“抓住我的特点”

    方老师答:谢谢你,这么关心天天妈妈,这么快就发现了我的特点!

    (3)别解:“老”“辣”——“更厉害”方老师答:姜是老的辣。我为了让自己更厉害,所以就让自己老一点!

    (4)移用:“老”——“快乐”“笑”“皱纹”

    方老师答:我是最爱天天的妈妈,天天是最爱妈妈的孩子,所以我就很快乐,经常笑。笑得多了,皱纹多了,就显得老了。

    (5)转换话题:重点不是“老不老”——重点是“学问有多高”

    天天答:重点不是我妈妈老不老,重点是我妈妈学问有多高哦!

    ……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再从新的角度补充。)

    师小结:回应的方法多种多样。我们只要明确自己的态度与目的,多动脑筋多读书,就可以找到自己比较满意的应对方法。

    多阅读能丰富自己的词汇量,而用词的准确和巧妙,恰恰是灵活应对的关键。多读一些应对的案例,还可以汲取并积累应对经验,帮助自己在言语环境中迅速找到应对策略。应对的技巧也是可以学习的,如自嘲、归谬、巧换概念、针锋相对、转换话题,还有仿词、移用、别解、谐音、对比、夸张、譬喻等。

    【设计意图】

    本环节引导学生在详细解读案例中进一步体会“应对”的特点及技巧。内容安排上由学生熟悉的、简单的课本案例和生活小事,向下一环节过渡,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四、技巧训练

    1.分析技巧

    师:请同学们阅读下面的应对案例,简要分析、评价这些名人采用的应对技巧。

    (组内合作探究,班级展讲、评议,师补充)

    (1)孔融十岁的时候就表现出超乎寻常的聪明才智,得到人们的赞许。有一个叫陈韪的官员却当众不以为然地说:“小时了了(聪明),大未必佳。”孔融立即回应道:“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2)一名英国女士非常喜欢钱锺书的小说《围城》,于是打电话给钱锺书请求见面。钱锺书对她说:“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

    (3)一个年轻的画家拜访德国著名的画家阿道夫门采尔,向他诉苦说:“我真不明白,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用一会儿工夫,可卖出去要整整一年。”“请倒过来试试吧,”门采尔认真地说,“要是你花一年的工夫去画它,那么只用一天就准能卖掉它。”

    预设 (1)做好应对,首先要准确判断对方的态度。如果对方是一般性的询问,要做出客观的回答;如果是善意的玩笑、诚恳的致歉,可报以善意的幽默、自嘲;如果是恶意的刁难和讽刺,就要选择恰当的方式,给予有力的回应。案例中记叙孔融小时候的一件逸事,是当时名士之间的交往言谈。陈韪显然是轻视孔融,认为他不过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孩童,故意出语刁难,意为:你现在年龄小,虽然聪明,但别得意太早了,长大后未必就有出息。孔融巧妙地利用陈韪批评他的话来逆推,给予了有力的反击,使陈韪陷入尴尬的境地,这也再一次显示了他的敏捷和机智。正所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至此,孔融年龄虽小但机智异常的特点已表现得淋漓尽致。

    (2)英国女士提出要见钱锺书,钱锺书既没有直接同意,也没有一口回绝,而是运用“类比法”,将自己的作品《围城》比作一个不错的“鸡蛋”,将自己比作下那个蛋的“母鸡”,用幽默的自嘲回绝了对方见面的请求,有礼有度,表现了大作家的聪明机智。


您可能喜欢的文档

查看更多

热门课件教案

今日更新

在线
客服

相关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