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说课稿
-
- 页数:12页
- 字数:约 6327 字
- 大小:151.50KB
- 格式:.doc
- 版本:Office2016及以上版本
- 作者:雨森设计
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说课稿
(第1课时)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大气受热过程是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和重点,主要知识结论“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学习热力环流的基础,只有理解了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而不是太阳辐射,才能正确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不同的表现形式。
热力环流是本节课的关键部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又是大气的水平运动的学习基础。所以可以通过这部分内容学习来衡量学生掌握大气运动的程度,予于足够的重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通过实验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能够用原理解释自然界中的热力环流。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生能说出大气的受热过程。
2.学生能运用图表分析说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保温作用。
3.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生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不同观点间的辩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大气受热过程理解,能正确认识常见的自然现象,从而建立科学的世界观。
2.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大气的受热过程作为教学重点,这是因为它是认识大气运动的前提,也是解释诸如温室效应的具体地理现象的基础。
教学难点:
1.大气的受热过程是教学难点,这是因为学生缺少相应的物理学知识,学习障碍多。温室效应、大气逆辐射和大气保温作用的关系也是教学难点,学生对这些概念容易混淆。
二、说学情
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了“天气和气候”的初步知识,在必修1第一章已掌握了太阳辐射有关知识,对本课题已有一定的生活体验,而且具备一定的读图和分析能力,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但学生仍局限于感性认识,无法自主实现地理规律原理与个人经验的结合,对概念、理论的归纳能力较弱。因此,教师必须采用有效的方法给予辅助,启发引导学生完成新知的建构。
三、说教法
读图分析法、案例分析法、问题探究法、实验法。
四、说学法
1.让学生重视图文转化,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
2.学习地理知识的观察方法
3.掌握地理理性知识的逻辑方法
4.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学设计
教 学 过 程
导入新课
讨 论
评 价
总 结
板 书
多媒体展示
分 析
总 结
板 书
多媒体展示
分 析
总 结
过 渡
多媒体展示
板 书
分 析
板 书
多媒体演示
游戏互动1
游戏互动2
从课题导入,围绕在地球周围的厚厚的大气,不仅提供了动植物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各种气体,而且还是地球上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保护层。同时,大气中进行着各种不同的物理过程,产生着各种不同的物理现象,它们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深刻的影响;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也具有重要作用。大气中的一切物理过程都伴随着能量的转换,太阳辐射能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学生讨论列举与生活和生产相关的大气现象和大气成分。
一、大气的组成及垂直分层:
1.大气的组成:
大气的组成成分比例图
各组成成分的作用
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
2.大气的垂直分层:
大气的垂直分层图
分析各层的主要特点
大气的垂直分层: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从生活中的常识导入
多媒体展示1:漳州的玉女峰图,设问山地的温差?
多媒体展示2:漳州的东山岛图,设问早晨和中午的温差?
多媒体展示3:地球表面和月球表面图,设问地表和月表的温差?
二、大气的受热过程
1.三种辐射及其性质
2.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的受热过程,学生观察分析。
通过观察,在给定能量传输方向的条件下,学生动手完成能量传输对象的拖放。
通过观察,在给定能量传输对象的条件下,学生动手完成能量传输
板书设计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 大气的组成及垂直分层
1.大气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
2.大气垂直分层: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二、大气的受热过程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说课稿
(第2课时)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大气水平运动是整个第一节原理推导的终点,也是学生主要能力运用点——在等压线图上判断某地风向和风力。对大气水平运动的分析重结论,不重过程,只需让学生知道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三个力的名称与作用效果,不必对力的合成过程作分析。通过对三个力作用效果的理解,运用“切—垂—偏—延”方法,画出某地风向,根据等压线疏密情况比较两地风力大小。
对于近地面风的形成及风向的变化,也是下一节课“气压带和风带”的基础,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方向等是难点知识,因此,这部分虽然在课标中也没有具体要求,但也是承前启后的知识和技能,应予以重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运用图示解释风的形成,学会分析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对风向和风力的具体影响。
2.能够在等压线图上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对大气水平运动的理解要建立在运用原理示意图的逻辑推导上,本节课依然强调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并强调把原理同具体地理现象结合起来,在实际中增进认识,培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明确大气运动基本原理的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大气运动与人们生活、生产的关系,感受地理学可的实用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说出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三个力的作用;在等压线图上判断某点的风向;结合等压线疏密程度判断两地风力大小。这是第一节的原理推导的终点和主要能力运用点所在。
教学难点:
1.在等压线图上画出某地的风向。这是因为学生不能立刻把对三个力的认识转变成“切—垂—偏—延”的操作方法。
二、说学情
这节课涉及到相关力学知识,学生学习困难较大,对此我们要做相应处理。地转偏向力的知识已经在在第一章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部分补充讲授。力的合成知识,学生要到高一第二学期才能接触,所以对大气水平运动可不讲三力合成的过程。
三、说教法
读图分析法、案例分析法、问题探究法、实验法。
四、说学法
遵循由问题探究→媒体演示获得感性认识→分析推理运动过程→归纳概括运动规律(理性认识)→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主线,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用分析、推理、归纳等方法学习地理知识。
五、说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师生互动区
【导入新课】:
课前准备,师生分享,创设情境,活动引入
通过课后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在本节课课前收集有关大气现象的相关材料,做好课前准备,分组进行活动,分亨交流。
【活动】
①请一位同学描述一下此时户外的天气情况?
②你能够说出几个有带风字的成语吗?
③你们组找到了哪些有关于大气现象的材料?(图片、视频、文字等)
④师生分亨:教师拿出自己收集的材料与学生一起分享。
◆有关于天气状况的诗词:夜雨寄北——李商隐;春夜喜雨——杜甫:凉州词——王之涣
◆阅读材料:子午工程
【教学预测】
培养学生阅读地理材料的能力,了解身边生活中的地理。在这一部分的处理上,因时间关系,可建立共亨文档,以便学生课后下载,使用。
【设计理念】
让学生全体主动参与到课程中来,通过上台展示,一方面可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等各方面能力。同时,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合作学习的乐趣,更加集中注意力进入到课堂内容里。活动设置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地理知识的生活性,发展性和生命性。
【过渡】
原来与人类的生存和生活存在密切关系的大气中复杂的天气现象——冷、热、风、云、雨、雪、霜等都与大气的运动有关。
【结论1】
大气中的热量和水汽输送,以及各种天气变化,都是通过大气运动实现的。
【新课内容】:
2-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一、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高低纬间的温度差异
二、热力环流
1、大气热力环流实验观察
地面冷热不均带来空气环流。
2、大气热力环流的过程探索
热力环流的模型
【过渡】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的重要能量来源
【活动】阅读《世界年太阳总辐射量和年平均气温分布》,读图回答:
① 地球表面太阳辐射能的分布有何特征?
② 这种分布状况造成何种结果?
③ 为什么赤道地区温度没有持续升高,极地地区温度也没有持续下降?这与刚才所说的大气热量输送是否存在关联?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吗?
【教学预测】
此时学生对问题②可能难以突破,或回答出地理景观的差异,及时通过问题③引导学生思考方向,由果索因,原来这与伴随大气运动产生的高低纬间的能量交换有关,引出结论。此时及时释疑,可加深理解。)
【结论2】
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温度的差异,这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设计理念】
通过这一活动设计,目的是让学生明确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中心论点。
【过渡】
为了进一步论证这一中心论点,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大气运动的最基本形式——热力环流
【知识铺垫】热胀冷缩是大气十分显著的物理特性。
1、大气热力环流观察实验
【活动】多媒体展示实验的准备、步骤、过程,并启发学生思考如何从实验中得出实验的结论,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
【提问】观察烟雾在玻璃缸内是如何飘动的.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由实验你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你能用示意图表示出来吗?
【设计理念】课前可安排学生观察开水沸腾、稀饭煮沸时米粒的运动等现象来加强实验观察的效果。师生共同归纳的有关的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此过程是为了突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将抽象的大气运动变得形象可视,让学生感受到大气及大气运动的真实存在,并从中抽象出一般规律。
【教学预测】考虑到课堂密度,如按每一步做完实验可能会导致课堂教学的紧凑性降低,因此,实验所需材料,实验步骤的(1)(2)(3)应事先准备妥当。
【结论3】地面冷热不均带来空气环流
2、大气热力环流的过程探索
【提问】①若A、B、C三地受热均匀,此时,空气是否发生运动?
②冷热不均对空气垂直方向的上升或下沉运动有何影响?
③A地空气上升,将会使其近地面、高空的气压发生什么变化?
④B、C两地空气下沉,又会使其近地面、高空的气压发生什么变化?
⑤这样,ABC三地气压还是一样吗?等压面还是水平的吗?
⑥同一高度的气压不一样会使空气如何流动?
【设计理念】教学中应注意问题的设置,通过多媒体演示,层层递进,逐步推理,注意把握好思维的连续性,完成对热力环流过程的探索,根据讲解完成热力环流简图。
【教学预测】同时教师应及时根据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反应,及时解答学生可能产生的知识误区:
①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称为等压面。
②由于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都集中在低层大气,因此,在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③大气的垂直运动:近地面冷—气压高—气流下沉;近地面热—气压低—气流上升
④气压的高低都是指在同一高度上相比较而言,在不同高度上不能比较气压的高低。
⑤同河水从地势高的地方流向地势低的地方一样的道理,空气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
⑥等压面凸起的地方是高气压,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气压。
明确概念和原理,适当引导帮助学生理清逻辑关系。
【结论4】
您可能喜欢的文档
查看更多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案
- 页数:9页
- |大小:4M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教案
- 页数:3页
- |大小:290.00KB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说课稿
- 页数:3页
- |大小:55.50KB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
- 页数:4页
- |大小:109.50KB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教案
- 页数:10页
- |大小:121.50KB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说课稿
- 页数:5页
- |大小:72.50KB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五章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说课稿
- 页数:3页
- |大小:43.50KB
热门说课稿
中班健康《袋鼠跳》说课稿
- 页数:2页
- |大小:34.88KB
- 说课稿
雾在哪里说课稿
- 页数:3页
- |大小:46.00KB
- 说课稿
幼儿园中班课后说课稿 雪花和雨滴
- 页数:3页
- |大小:37.00KB
- 说课稿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 动物怎样过冬
- 页数:3页
- |大小:36.00KB
- 说课稿
《陀螺》说课稿
- 页数:4页
- |大小:39.00KB
- 说课稿
小班数学说课稿《按规律排序》
- 页数:5页
- |大小:92.24KB
- 说课稿
今日更新
5月份主题教育工作情况总结汇报
- 页数:3页
- |大小:136.87KB
××县招商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 页数:12页
- |大小:142.54KB
×××公安局机关党委上半年党建工作总结
- 页数:7页
- |大小:186.25KB
《2019—2024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工作总结3800字
- 页数:6页
- |大小:29.16KB
“转观念、勇担当、新征程、创一流”主题教育活动阶段性工作总结
- 页数:3页
- |大小:22.76KB
“四零”承诺服务创建工作总结
- 页数:5页
- |大小:39.8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