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音乐家柯达伊说:“艺术的精髓并不是技术,而是创造。”通过深化体验充分运用体态律动、共同合作来表现歌曲,师生共同创造音乐美。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和鼓舞。因此我采取了多元评价:有表情的鼓励评价,如一个赞许的微笑、惊喜的眼神;也有肢体语言鼓励评价,如夸张的眼神、风趣地竖起大拇指或轻拍一下学生的肩膀;还有对学生个别差异灵活评价,针对学生个别特长、强项评价,使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轻松愉快地接受,树立学习的信心。五、总结总之,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旨在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指导思想。六、板书介绍在黑板得正中写上《平安夜》得歌题,圣诞树得挂图帖在黑板得正中,黑板的左面挂上圣诞老人的画像,右面写歌曲的有关知识。
3、用木鱼来演奏音乐的不同节奏。(1)师:小动物们都能听着音乐按节奏走路了,下面我想考考你们能不能用这种乐器来演奏不同的节奏呢。(2) 出示木鱼,演示木鱼的演奏方法。师:左手拿木鱼,右手拿木棍,敲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打在自己的手指上,打在手指上是没有声音的。(3) 玩游戏《听一听》,训练学生的听辨能力和记忆能力。师: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老师敲出几个不同的节奏,你们听听哪个是最慢的,哪个是最快的,看谁的耳朵最灵敏。(4) 学生练习演奏木鱼,学会用木鱼敲出不同的节奏,教师个别指导。师:现在就请同学们自己来演奏木鱼,你可以尝试着怎样敲会快一点,怎样会慢一点。(木鱼学生人手一个)[设计思路]在分层教学过程中,由于个别学生的基础比较差,第一和第二段音乐的演奏训练还不能完全掌握,所以花的时间比较长。导致接下的第三和第四段音乐的木鱼节奏训练没有时间完成。我将在第二课时的复习巩固课上再让同学们来练习演奏。
5、请小朋友回去后把学会的儿歌念给爸爸妈妈听,请他们猜猜,儿歌里藏着多少数字?小鸡一家一共有几只小鸡?活动总结及反思1、儿歌的内容和形式比较吸引幼儿。整个活动的设计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提问体现层次性。幼儿通过看、听、表演等形式,表现出对学习数字歌谣的浓厚兴趣。儿歌的主题贴近幼儿的生活,有利于幼儿理解、分享交流、想象扩散。在目标、内容上能与计算、德育、生活相结合,体现整合观。2、儿歌中小鸡一家还隐藏着数字"10",可以让幼儿回家和家长一起把数字"10"编入儿歌。这样使儿歌更有完整性,也能让家长参与,体现家园互动。3、幼儿在念儿歌时,有些生疏,教师可以提醒幼儿想着数字顺序、记着数字念儿歌。让孩子学会念数字歌谣的方法4、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可能容易走神,如何抓住幼儿的注意力,让整堂课可以顺利的完成成为考验教师的难点。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参与到《海上风暴》表演中,感受大海,对大海进行了全面的认识,更让学生明白了遇到困难要团结,团结力量大]你们真勇敢,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终于战胜了风暴,迎来了晴天(课件说明:出示图片平静的大海,小船在海面上静静地移动,并以歌曲《海》作为背景音乐)四、演绎大海的歌1、师:今天我们感受了平静的大海,欣赏了有风暴的大海,你喜欢怎样的海?2、教师听学生的各种说法及理由之后,说:那就让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不同的海吧。(学生感觉像是坐上一艘大船,听音乐表演,听到平静的大海的音乐就根据伴奏音乐表演并歌唱《海》,听到有风暴的海的音乐就用表情和身体动作来表现。)3、朋友们,你们的海之旅收获还真不少呀,通过此次旅行,我想每一位小朋友都有一个自己心中的大海,希望小朋友们在课后,把你心中的大海表演给爸爸妈妈看。
朴素深情悠长气息松散的节奏晴朗辽阔甜美温馨宽广的胸怀5、当学生唱两三次后,歌词就唱得较熟了,这时可以启发学生处理好歌曲中A乐句与B乐句的演唱力度,唱出mf与mp的力度对比。还可以启发他们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来表现音乐。6、教师范唱,最后全班用高位置的混声和圆润的音色来深情地演唱歌曲《牧场上的家》,尽情地表达对家乡的热爱。7、展示评价三、第三环节:拓展创编歌词(10分钟)听中编。同学们自编歌词,尽情歌唱自己的家。如:“猎德的家”、“我的家”、等。引导学生可根据我校综合实践课程的特色来创编歌词,歌唱猎德村改造前后的变化或心理感受。这时采用示范的方式展示和演唱老师创作的歌词,再让小组讨论并展示,还可让他们加上自制的打击乐器伴奏。最后是中肯的评价。
6、总结师:听着小朋友们美妙的歌声,看着大家亲密无间的合作,老师的心里无比的快活。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动物,爱护动物。我想,小朋友的心情和老师心情是一样的,都很开心是吗?那么,为了表示大家高兴的心情,庆祝我们合作的愉快,我要邀请你们永远做我的朋友!(音乐起,师生一起跳舞《我们都是好朋友》)我邀请到谁,谁就可以再邀请与你合作愉快的小朋友。音乐反复到全体起立)让我们去操场邀请别的小朋友,告诉他们保护动物,爱护动物,走啦!(学生走出教室,本节教学结束)整个教学过程从一开始的律动,后来的动物模仿到创编节奏及即兴表演,运用感知法、认知法、学唱法,让学生用有感情的演唱和肢体语言表达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通过创编,培养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获得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的演、唱、创新、合作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并渗透了思想教育。
第三环节 聆听欣赏在欣赏这一环节,我将乐曲分为三个乐段进行欣赏。(一) 聆听A段音乐A段音乐欢快的引子部分,描绘了青蛙的叫声。在这段音乐的欣赏中,我主要设计让孩子们聆听感受音乐的节奏、力度和音高的变化,同时向孩子们介绍蛙鸣器并学习如何模仿蛙鸣声。(二) 聆听B段音乐B段音乐节奏比较缓慢,是乐曲中抒情、优美的“月夜”主题。在这一段的聆听中,我选择让孩子想象感受,由优美的音乐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三) 聆听C段音乐C段音乐是乐曲的尾声,旋律比较幽默、诙谐。这段的欣赏中,我同样设计了让孩子们用想象感受的方法聆听音乐,这更有利于低段学生体会音乐,参与音乐。第四环节 完整聆听,拓展升华在欣赏完三个音乐段落后,让孩子们完整感受《青蛙音乐会》并对其进行二次创作,同时以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感受《青蛙音乐会》的曲式结构。最后,进入第二环节总结升华,进行环保教育,结束全课。
一、教学理念《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要引导学生喜爱音乐,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充分挖掘作品所蕴含的音乐美,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二、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为学生接受和喜爱民族音乐打下感性基础,对音乐中所表达的幸福生活形成情感共鸣。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情景设置、音乐活动,体验音乐并感受音乐情绪。3、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用动作体会和表现彝族音乐《快乐的罗嗦》的风格,并能记住乐曲的主题旋律。三、教学分析《快乐的罗嗦》是一首根据彝族民间舞曲音乐改变而成的弹拨乐合奏曲。这是一首富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乐曲,曲调简朴、短小精悍、旋律优美、流畅。
打击乐器是小学生喜欢的乐器。让学生在音乐课上演奏打击乐器,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培养对音乐的感知力。让学生为乐曲加上打击乐器伴奏。在鼓、钹声中,学生的参与意识被激发。加强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五)拓展延伸 。 1、让音乐与生活沟通起来音乐本来就是从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我们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实现教师、学生、教材、教具、教学环境与生活的多方面横向联系,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六)、课堂小结。课堂小结:是在完成某项教学任务的终了阶段,教师富有艺术性的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总结和升华的行为方式,它常用于课堂的结尾,所以形象地被称作"豹尾"。完善、精要的"小结",可以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余味无穷,让学生达到前后浑然一体的美妙境界,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课的热情,同时性情也受到熏陶。
3.听音跟唱歌曲。4.老师弹琴,请大家小声跟唱,老师大声唱。5.师重点强调歌曲要唱的轻盈而富有弹性.多练习几遍.6.边唱边打节拍,注意三拍子韵律特点。7.把自己刚才创编的新歌词加入唱一唱,可以边唱边表演,也可以同位两个一起配合着表演。8.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9.全班分成两个大组:一组唱,一组打乐器,和着同学们的歌声听听演奏的效果怎么样。一组玩后,交换玩成。10.个别抽查学生自评,互评.(师指导学生准确、合理地对他人的演唱进行评价,能指出演唱中的优、缺点。四、小结今天我们又学习了一首新歌,而且还为歌曲编上了新的歌词,还用打击乐器为歌曲进行了伴奏,大家的表现很好,表演的很精彩,同学们之间配合的也很好,希望大家继续努力,学会更多好听的歌曲。
在这一环节当中我的主要目的是学生能够会唱歌曲《小红帽》。由于先前已经听过了两遍歌曲,在这一遍当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会接着再借用电子琴,音响等教具,让学生在反复多次的音乐当中,对歌曲《小红帽》由陌生到熟悉,从而主动地发挥变为自己的东西。结束了,第三环节,我会牵引着他们的童话思绪进入第四环节,在这一环节当中,首先让同学们去看一组小红帽和大灰狼的图片,启发和引导学生想象小红帽和大灰狼斗智斗勇的情景,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发挥到本堂课的最高点。让他们根据歌词通过讨论去编排一些简单的故事对话情节,在经过3-5分钟的思考之后,抽出具有代表性的同学上台演出。演出完毕以后,台上台下的同学可以一边击掌打拍子,一边和着音乐共同演唱一遍,这样在音乐当中将童话故事贯穿于四个教学环节中,实施完毕之后,我的本堂音乐课也就轻松地完成了。
再让学生用“啦”字哼唱歌谱,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跟琴哼唱歌词。结尾句处理(渐弱)注重细节,突出重难点。学会歌曲后做情感处理:在悠扬的音乐声中播放视频乡间的小路,看有哪些景物,对比身处乡间和城市的环境,引导学生用轻松愉快的声音演唱。完整、熟练地演唱歌曲。(轻松富有弹性的声音和高位置唱)。接下来我用竹笛演奏《乡间的小路》,让学生理解、体验和感受不同的乡村风格。 最后让学生带着感情演唱全曲,要注意指导学生体会歌曲的演唱情绪,强调演唱声音要自然、圆润、轻柔。3、表演歌曲学会歌曲后,学生分组,用不同的演唱形式处理歌曲。如:对唱、表演唱、小合唱等。教师对每组的表现做鼓励性评价。让他们“动”起来,并融入到歌曲意境中去,更好的理解歌曲。
另外,歌曲中的“路”、“福”、“诉”、“咐”、“住”每个字发音要准确,要竖起来,并送到共鸣腔体里,唱到位置上,使每个音都圆润,明亮。4、在处理歌曲情感时,我首先采用了朗读法,学生更能够深切体会音乐的情绪。其次我还采用了画旋律线的方法,让学生能够更直观的感受到歌曲连绵流畅旋律,体验歌曲的情绪是随着音高起伏而变化的。第五环节:拓展延伸这个环节主要是情感的升华,教师设计播放歌曲《月之故乡》以此唤起学生思乡情绪,进行艺术熏陶,感受音乐中的情与美,浅谈自己的感受。第六环节:结束语(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3/4拍和4/4拍,掌握了拍子本身的强弱关系。同时学习了变化音#4在歌曲中的演唱技巧。希望我们可以一共去感受作者的思乡之情,同时让我们寻找到另外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歌唱。
第二首是中国歌曲《龙咚锵》,欣赏后师生共同讨论下我国过年的习俗,然后在《堆雪人》伴奏的背景音乐下,观看中国过年时的各种场景【白板播放歌曲拖拉图片】这部分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初步感受不同地域的音乐风格和音乐所表达的“过新年”热闹氛围,了解过年的风俗,在音乐学习中受到节日文化的熏陶,感受音乐与生活、与自然的关系。最后播放《堆雪人》视频,【白板播放歌曲视频】学生在《堆雪人》的音乐声中,在亲身制作的贺年卡上,贴上雪花窗花贴纸,作为新年的礼物送给父母。感恩父母感受生活的幸福,同时《堆雪人》这首歌曲的旋律也贯穿了整节音乐课。本次是我把电子白板运用到音乐教学中的初次尝试,在制作与操作的过程中明显还不够熟练,有待提高。请在座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经过“十”字步的学习知道东北秧歌的基本步伐。8、 演一演 让孩子们用舞蹈表现歌曲,拿起手帕扭秧歌、以及用打击乐器为歌曲进行伴奏,演示一遍,把全课推向高潮。七、教学启示总之,在本方案的设计中,我力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致力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研究,淡化学科边缘,通过充分的音乐实践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音乐素养。依托音乐本身的魅力,影响学生人生观、审美观、价值观的形成。全面影响学生做人、做事的态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意识、探究精神。从目标的提出、到过程的安排、学习方法的确定、乃至学习成果的呈现,都让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更多的实践性、更浓的创造性。当然,措施付诸实施,还需要老师的爱心和慧心,教学研究永无止境,我相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此,还请各位领导和同行们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我会在此基础上指导唱喇.(啊) 叭,唢.(哦) 呐,并告诉他们“这两个附点运用得特别巧妙,既好像是唢呐和喇叭发出的颤音,又像是表现演奏者的得意、潇洒和自在的样子”让学生感受其唱法。然后我点个别学生唱。接着让学生接龙唱,我说“喇叭的声音低沉,就像男生的声音,唢呐的声音高亢,就像女生的声音,那男生唱喇叭,女生唱唢呐”,利用男女生声音的特点表现模仿歌曲中唢呐和喇叭的声音。(3)重点句处理完后,学生应该知道该如何表现歌曲了,然后再利用师生对唱、生生对唱、齐唱等方式巩固歌曲,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熟悉程度。(4)然后再引入果冻宝宝“果冻宝宝们对你们的表现很满意,他们也想加入进来,瞧,他们排好队了,你们还记得怎么拍吗?”分别边唱边用0 0 |×× ×,× ×| 0 ×拍手伴奏。4、为歌曲配打击乐器伴奏,增添民间的热闹气氛我拿出打击乐器大镲和军鼓,请学生选择黑板上的节奏型,或者自己创编节奏为歌曲伴奏,其他学生边唱边吹。
第四环节:森林印象1.完整聆听,找出表现小水花的主题音乐,了解回旋曲式请孩子们听到小水花的主题音乐时,轻轻地唱并用律动表现欢快的小水花——在这我给大家准备了音乐片段由水车上飞溅下来的小水花穿过了小木屋,流进了田野就这样快乐地回旋在森林中……2.介绍作曲家:这么美的音乐是德国喜歌剧作曲家艾伦贝格留给我们的,你想对他说些什么?3.在森林水车的音乐声中朗诵儿童诗来结束本课(希望孩子们就是那快乐的水花)绿色的水车转呀,快乐的小水花呀:飞着、跳着、唱着、笑着一路奔跑,一路播撒,回旋在小溪、田野、山花中一路欢呼,一路舞蹈,是你,是我,是他我们就是一群快乐的小水花!我的说课内容到这就结束了,希望今天我带来的小水花也能回旋在你们的心中
《晨景》是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代表作《第一组曲》中的第一首。描写了当主人公流浪到摩洛哥时,看见日出和清晨景色的一段音乐,体现了主人公对他的理想王国的幻想和向往。 我所面对的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对音乐的学习大多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现阶段学生的特点以及我对教材的理解。我确定了以下三维目标: 1、通过对《晨景》的欣赏学习,让学生感受淳朴,具有牧歌风格的音乐,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通过反复聆听欣赏,使学生能够哼唱乐曲主题旋律并了解每个乐段所描绘的内容。 3、通过对比聆听,使学生能够分辨和了解主奏乐器的音色特点以及各乐段的情绪特点。
让学生从不喜欢到喜欢,同时也想启发学生换一种心态其实任何事情都很美好。 二、 培养学生对演唱形式变化的辨别能力。 在这一环节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什么是领唱,什么是合唱,而是让学生从人数上分辨出领唱与合唱的区别,在理论教学之后再让学生再做出判断。 三、 让学生用肢体感受音乐,表现出愉快的心情。 不足之处: 1、 不能很好拿捏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观看图片时,我想让学生从认为夏天阳光很热转变到认为很灿烂,但部分学生还是没能按照我引导的方向走,所以老师在课前一定要设想到你所提出的问题学生会有怎样的回答,并做到在课堂上随机应变。 2、 在感受领唱与合唱的关系时,学生没有明白老师的意图,所以老师在布置任务时一定要说明规则。
原名《闹新年》,是贺绿汀在1934年创作的一首钢琴曲,1940年改编为管弦乐曲,并通过电台对苏联播出,深获好评。1943年作者在延安对乐曲作了修改。1949年作者把自己的六首作品编成一部管弦乐组曲,《晚会》为其中一首。乐曲如标题所示,描绘了人们欢天喜地举行晚会庆祝胜利的情景。全曲共分为六段,后三段是前三段的反复。在第三段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中国民间锣鼓的节奏,使欢乐的情绪达到高潮。2、 表演《晚会》(1) 完整地聆听歌曲,用手指随着课本上的旋律滑动。(2) 听着歌曲录音跟唱全曲。(3) 分组进行编创活动。提示:利用小组的智慧你一句,我一句为歌曲编创新歌词,分组表演自己的歌。(4) 边唱边表演动作。第一段唱原词,第二段唱小组填创的歌词。(5) 背唱自创的歌曲表演《过新年》给爸爸、妈妈听。(6) 聆听《晚会》初听音乐,感受音乐的欢乐氛围。提示;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心情是怎样的?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