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说课稿4篇
-
- 页数:13页
- 字数:约 8844 字
- 大小:72.50KB
- 格式:.doc
- 版本:Office2016及以上版本
- 作者:大猫丶演示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说课稿4篇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说课稿一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材分析:教材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按被除数的大小把《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分为被除数不超过12和被除数不超过36两段,目的是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本节课的教学就是围绕第一段来进行的。
教材引用小猴分桃子的故事引入除法计算,由用多种方法求出123的商,到提炼出用乘法口诀求商,目的是给学生探索的空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有了连加、连减和乘法做基础,和平均分物体的实践经验。因此,在教学时应着重使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使学生能自主探究求商的方法。
教学目标:结合教材的编排特点和学情特点,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过程目标: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可运用除法含义解决的简单数学问题的过程,培养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教学重点:在目标教学的基础上,我将灵活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定位本节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结合教学目标和重点内容的分析,我将熟练地选择乘法口诀定位本节课的难点。
教法:教无定法,根据本课的创设意图,我努力创设“生活引入→抽象概括→提升训练”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从活动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中体会数学解决问题思路的多样性及灵活性,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学法:在学法的指导上,我遵从学生“发现问题→探索总结→灵活运用”的认知发展规律,充分运用多种思维方式解决同一问题,使学生学会优化方法的选择。
教具、学具:30个苹果,小助手证书,学生用图片,教学课件。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的教学流程设计如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教学之初,通过选拔教师的小助手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师:老师已经了解到,我们班的孩子都是个顶个的聪明,所以杜老师现在有一个决定,要在咱们班选拔出几个同学来当老师的小助手,不知谁愿意帮助老师呢?
此时孩子一定被老师激励的语言所感染,加上孩子乐于助人和爱表现的天性,孩子们一定乐于接受此项任务。
2、此时教师自然地将孩子们引入旧知复习阶段,为随后的新知教学做好铺垫。
师:杜老师看到大家特别开心,为了表示老师的心情,我准备送给大家一份小礼物(出示卡片)。
师:为了发的平均,我们先来数一数这些苹果有多少个。大家会数数吗?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出这些苹果有多少个?
此时,孩子们数的方法可能会出现:一个一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六个六个的数。在孩子们的反馈声中,教师适时的提取有用的信息,即五个五个的数,五六三十,也就是30个。
师:上面的红苹果大家能数清楚吗?你是怎么数的?有了前面用乘法口诀数的基础,学生会马上想到口诀三四十二,即12个,继续追问乘法算式怎么写?此时,教师及时板书3x4=12口诀:三四十二。
3、师:苹果数清楚了,怎么发呢?请看要求:
请将4个苹果平均发给2名同学。
抽出第一名小助手上来发苹果
待学生发完后教师适时的追问,谁能用一个除法算式表示出刚才发苹果的过程,并说出你这样列式的理由?(引导学生说出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即42=2)
师:老师很高兴已经找到一名小助手(及时为学生颁发小助手证书)。
4、师:我们继续来为同学们发苹果,请看这次的要求:
请将6个苹果平均发给3名同学。
模仿分四个的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平均分的意义,并列出除法算式:63=2
5、现在给大家8个苹果会分吗?来看要求:
请将8个苹果平均发给4名同学。
模仿分四个和六个的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平均分的意义,并列出除法算式:84=2
设计意图:通过小助手证书的刺激,激励大家参与的欲望,让学生们在活动中通过想一想,发一发,说一说加深了孩子对平均分概念的理解,也为运用口诀求商做好了充分的铺垫。
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将12个苹果平均分给3名小助手,每人分几个?
<一>老师为了感谢今天的小助手,我准备将剩下的12个红苹果送给刚才帮助过我的三名小助手。大家能不能再帮老师算一算,我应该每人发给他们几个苹果呢?
结合刚才分4个、6个、8个的方法,你能不能直接列出一个除法算式?
学生有了之前的铺垫很容易列出式子123=
此时教师适时的对学生进行方法引导(请大家小组合作,可以利用手中的圆去分一分,也可以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想一想)此时,在大家的讨论和思考之余,不外乎会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一个一个的分,分四次正好分完,所以是每人分4个。
2、第一轮分了3个苹果,第二轮6个……可以用乘法口诀算。
3、想一想,3和几相乘得12?三(四)十二,商是4。
这样做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让学生在多次复习分一分求商的基础上感受到每一次分的过程其实也是利用乘法口诀的过程,从中悟出口诀求商的方法,并且经过对比,使学生明显感觉到用口诀求商的简便性,体验数学学习的成功感及乐趣所在。
<二>数学思维的最高境界是在想象的过程中解决数学问题,接下来我来检验一下谁达到了这样的境界?
把12个苹果平均分,每人分4个,可以分给几名同学?
出示要求:
师:看到这个问题你能否马上列出一个式子呢?此时,学生定能准确的说出
124=。
师:孩子们,请观察上一题的和这一题的条件和问题,一样吗?你发现了什么?这个问题的抛出目的是在于引导学生说出条件和问题换了换,但都是在平均分苹果,所以还应该选择用除法。
师:现在你能否运用口诀马上求出124=的商?
学生有了123=求商的经验,不难说出124=3。此时教师一定要因势利导,强调学生反复说出自己利用口诀求商的过程。采取抽生说,同桌互说的形式,强化学生利用口诀求商方法的意识。
接下来引导学生观察
3x4=12三四十二
123=4三(四)十二你发现了什么?
124=3(三)四十二
学生一目了然,运用同一句口诀可以写出一个乘法和两个除法算式,甚至还能写出两个乘法算式。使学生感受乘法与除法的内在联系。
设计意图:在学生总结出运用口诀可以快速求商的基础上,通过生活中的情境,适时的对口诀的应用进行练习。目的一:是让学生进一步熟练利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目的二:是使学生感悟出一句口诀可以适用于两个除法算式之中。
<三>揭示课题
三、巩固提高
在学生掌握了运用口诀求商的方法后,我设计了以下练习,以达到巩固、提升的目的。
1、尝试练习:
84=想:()四得八,商是()。
63=想:()三得六,商是()。
102=想:二()一十,商是()。
师:在学习之余,老师也希望大家硕果累累,看看谁能摘到这三个桃子,请同学们在作业纸上独立完成。完成后集中反馈。
设计意图:是为了在学生初步掌握求商方法的基础上,趁热打铁,强调求商的过程,并进一步提高其方法的使用熟练度。
2、鸽子送信
我们今天的学习就是为了将来的人生路能飞的更高更远,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鸽子送信的游戏,看看谁能做鸽子的翅膀,飞的又快有准确。请同学们在答题纸上用连线的形式来送信。待学生完成后,集体反馈,观察课件送信的过程。
设计意图:计算的最高境界是运用心算,有了前面方法的教学与填口诀求商的训练做基础,鸽子送信的设计就是为了提高大家对口诀的运用能力。
3、知识拓展:请找出被除数是12的所有除法算式。
师:除法算式真调皮,被除数出来了却把除数和商丢了,大家能帮忙找一下吗?12=能写出几种就写几种。
设计意图:口诀的灵活运用在于“一诀二式”,即根据一句口诀写出两个除法算式,更在于“一被四式”,即根据一个被除数写出四个除法算式,在这样的步步深入,提升训练的方法下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
<三>揭示课题
三、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课外延伸
请同学们下课后也来搜集“一被四式”的例子。
设计意图:知识的学习原本就具有无限性,没有句号,只有省略号,课外延伸题目的设计就是让学生养成善于总结与思考的习惯。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说课稿二
一、教材分析:
这一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小节的第一课时,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是学生首次接触到的除法的求商方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2-6的乘法口诀,初步认识了除法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是学习除法计算的开始,也是进一步学习表内除法以及今后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因此,这一课的教材中设置了活动情境,实际操作,巩固练习这样几个层次,完成对新知识的牵引,让学生由已知感受末知,从末知探求新知。
二、设计理念及教法、学法:
我设计本堂课依据的理念是:新课标指出每一堂课都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探究为手段,积极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以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为目的,最终让学生形成一种新型的数学思想,养成数学能力,体验生活与数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了生动有趣的简笔画,让学生在图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同时我还采用了动像发现教学法,让孩子们通过合作交流去发新知,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另外,我校正在进行“先学后教”实践性课题的研究,充分利用了课本传递信息的功能,尽量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其今后乃至整个学习生涯打下重要的基础。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手、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鉴于以上原因,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和技能: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从众多方法中择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践,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了解尝试不同的算法,体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优点。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合理选择计算方法的能力。
四、教学设计:
下面我就来谈谈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设计了复习旧知,打好基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合作交流,,探索新知;情境拓展,激励提高;课堂小结;这样几个环节。
(一)复习旧知,打好基础。
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我先为学生准备了几种复习题,1、把下面的乘法口诀说完整,2、谁能点亮这颗星。通过对乘法口诀的复习,为今天的用乘法口诀求商打下基础。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课伊始,趣味鲜;课进行,趣味浓;课结束,趣末尽”,说明在一节课中“趣”字应该贯穿始终,而起始阶段的“趣”味显现就尤为重要,它不仅能牢牢的抓住学生的心,而且能缩短老师与学生的距离,趣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入:(教师边放课件边讲故事):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猴妈妈分桃”的故事。有一天,一群小猴到山下去玩,走着走着,看到一棵桃树上结满了又大又红的桃,就摘了很多。回家后,猴妈妈看到小猴们拿了这么多桃回来,可高兴了,说:“妈妈分桃给你们吃。”
(三)、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动手操作,探究方法,解决难题。
(1)老师提出问题:小猴摘了多少个桃?准备每只小猴分3个,可分给几只猴子?这里我借取了我们学校在搞的“先学后教”这个实践性课题,让学生自己列出式:123=同时要求学生动手分一分,通过观察、操作、分类、比较等数学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2)让学生说一说分的过程:可能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先分给第一只小猴3个桃,再分给第二只小猴3个桃,然后给第3只小猴3个桃,最后3个桃正好分给第四只小猴。12个桃可分4只猴子。第二种:3个3个分,分给4只猴。第三种:用乘法口诀计算。因为“三四十二”,所以12个桃可以分给4只小猴。这是教学的重点,通过了解尝试不同的算法,提问,你喜欢那种分法,体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优点.
2、揭示课题,学习新知,突破难题。
(1)揭示课题,这里我借取了我们学校在搞的“先学后教”这个实践性课题的一部分精华,把“先学”变为让学生“先看图”、“先理解图”,“后教”变为“后点拔”,同时把揭示新知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获得一种自豪的体验.
(2)学习新知
师:123商是几?你是怎么算的?
学生说后,再让同桌互相说一说是怎么算的。
3、巩固方法,举一反三
(1)提出问题。
师:如果猴妈妈把12个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几只?
(2)算一算,说一说
让学生大声读题,读明白了在练习本上算一算。
请做完的小朋友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3)全班汇报、交流
4、观察比较
(1)师:从这两题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独立思考、汇报
最后小结:这两个除法算式用了同一句乘法口诀“三四十二”,我们这一节的题目就是《用乘法口诀求商》。
(四)、情境拓展,激励提高
师:猴妈妈看到小朋友们这么能干,把题目全做出来了,非常高兴,想邀请小朋友们到他家去玩。可小猴们不服气了,想同小朋友们比试比试,小朋友们愿意比试吗?
1、第一关:口算。(第24页做一做第1题)
(1)让学生自己小声说一说,再写在答题纸上。
(2)集体订正,课件验证。
(3)让学生说说每组题有什么特点。
2、第二关:送信。(第25页第3题)
(1)提出游戏要求:把写有算式的信给部分学生,让六个学生拿着写有数字的信箱,让他们把信放到相应的信箱里。
(2)学生做游戏。
教材所提供的素材内容丰富、生动,重点突出,课堂上,我的主导思想就是希望自己能用好这些丰富的信息,把学生的学习情趣和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通过练习,让学生更有效的理解知识,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同时也能反馈于教师,让教师了解本堂课、本班学生存在的缺陷,以使做到堂堂清。
(五)、全课总结
你今天有什么收获?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巩固。
五、说板书
本堂课板书比较精简,首先板示例1让学生可以联系旧知探究新知。然后通过板示课题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加深学生对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认识,便于学生掌握。这样板书突出了本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说课稿三
说教材: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是学生首次接触到的除法的求商方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2-6的乘法口诀,初步认识了除法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是学习除法计算的开始,也是进一步学习表内除法以及今后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教学目标:
您可能喜欢的文档
查看更多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6的乘法口诀 说课稿2篇
- 页数:9页
- |大小:66.50KB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2、3、4的乘法口诀 说课稿2篇
- 页数:10页
- |大小:65.50KB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5的乘法口诀 说课稿2篇
- 页数:6页
- |大小:52.00KB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8的乘法口诀 说课稿2篇
- 页数:8页
- |大小:52.00KB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9的乘法口诀 说课稿2篇
- 页数:9页
- |大小:62.00KB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7的乘法口诀 说课稿
- 页数:4页
- |大小:66.50KB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口诀表 说课稿
- 页数:3页
- |大小:39.50KB
热门说课稿
《陀螺》说课稿
- 页数:4页
- |大小:39.00KB
- 说课稿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说课稿
- 页数:4页
- |大小:24.27KB
- 说课稿
雾在哪里说课稿
- 页数:3页
- |大小:46.00KB
- 说课稿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说课稿
- 页数:3页
- |大小:46.07KB
- 说课稿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 动物怎样过冬
- 页数:3页
- |大小:36.00KB
- 说课稿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0的除法》说课稿
- 页数:6页
- |大小:34.92KB
- 说课稿
今日更新
精选高中生期末评语
- 页数:42页
- |大小:7M
××县招商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 页数:12页
- |大小:142.54KB
“四零”承诺服务创建工作总结
- 页数:5页
- |大小:39.83KB
“改作风、提效能”专项行动工作总结
- 页数:6页
- |大小:139.05KB
“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情况总结报告
- 页数:7页
- |大小:26.12KB
2024年度工作计划汇编(18篇)
- 页数:72页
- |大小:196.9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