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教育教学 > 课件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物理必修1牛顿第三定律教案2篇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物理必修1牛顿第三定律教案2篇

  • 页数:13页
  • 字数:约 7523 字
  • 大小:303.00KB
  • 格式:.doc
  • 版本:Office2016及以上版本
  • 作者:藍霈悦ppter
  • 牛顿第三定律教案2篇



    课题名称

    探究牛顿第三定律

    教材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课时安排

    1课时

    指教者

    一、设计理念

    1.本节内容的教学分三个层次对牛顿第三定律进行研究:一是通过实际现象的分析,定性地讨论相互作用力;二是通过实验定量地得到反映相互作用的牛顿第三定律;三是该定律的意义和应用。

    2.以建构主义为的学习理论为依据,开展探究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鼓励学生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二、教材分析

    ㈠本节的地位和作用

    牛顿第三定律是牛顿运动定律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把物体受到的力与其他物体受到的力联系起来的桥梁,因此它是对牛顿第一、二定律最有效的补充,有了它就会把受力分析的对象从一个物体扩展到多个物体,拓宽了分析思路和解题范围。事实上,在利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运动与力的实际问题时,牛顿第三定律是必不可少的,所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力的概念的理解和有意识地利用该定律解决有关问题,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能力。

    ㈡学生学情分析

    1.高一学生通过学习之前的力学内容已经初步具备分析和归纳、具体和抽象的思维能力,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解决和对问题进行反省的能力,为本课题的学习做好了思维能力的准备。

    2.高一学生具备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学探究的意识,为本课题的学习做好了探究和实验操作能力的准备。

    ㈢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⑵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确切含义,能用它解决实际的有关问题。

    ⑶能区分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过程与方法

    ⑴观察生活中力的相互作用现象,思考力的相互作用的规律。

    ⑵通过实验探究力的相互作用规律。

    ⑶通过学生操作实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

    ⑷通过鼓励学生动手、大胆质疑、用于探索,可提高学生自信心并养成科学思维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

    ⑴培养学生探究日常生活中有关的物理学问题,并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⑵经历观察、实验、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⑶通过研究性学习,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好物理的信心。

    ⑷培养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

    ㈣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⑴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掌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⑵掌握牛顿第三定律并用它分析实际问题

    ⑶区别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2.教学难点

    区别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3.对策

    ⑴教学中要利用实验、视频资料或课件,多举例子,让学生观察、体会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并让学生描述物体间的相互作用,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养成在分析问题时选取谁做研究对象的好习惯。

    ⑵通过典型例子的分析,让学生总结出相互作用力与二力平衡的异同之处,能够很好的区别它们。

    ㈤教法、学法

    教法

    采用实验法,启发式综合教学法,可以使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得到提高。

    学法

    以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为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㈥教学用具

    弹簧测力计、磁铁、小车、力的传感器、多媒体课件等

    三、主要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演示鸡蛋碰石头

    针对现象提问:为什么蛋破而石不碎。

    观察现象并且进行思考。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为提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作铺垫。

    新课教学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介绍。

    要求学生做随堂实验

    引入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动手亲身体验,充分感受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逐步回答问题,学会总用力和反作用力。

    明确本节课的目的,从而引入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3.教师继续演示实验

    请学生上台演示如下图的实验:

    再次观察和感受相互作用力。

    强化学生意识,使他们深刻更感受到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存在。

    4.教师引导并提问,加深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理解。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下图,并提问:水平桌面上放置一木块,给木块施加一个水平水力,请学生画出地球、木块之间一共有多少对相互作用力。

    师生共同分析得到:

    画图使学生体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不同的物体上,同时为后面区分平衡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特点做好铺垫。

    5.组织学生进行拔河比赛

    组织学生在教室里进行拔河比赛。

    每位同学自行选择拔河对象,进行双人拔河比赛。

    让学生亲身体验拔河比赛,形成感性认识,设置问题情景,激发探究欲望作铺垫。

    6.问题探究

    提问:比赛的输赢原因

    进行交流探,提出猜想。

    进行科学探究的第一步。

    7.进行实验探究,交流结果。

    要求根据现有器材(弹簧测力计2只、细绳等),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分组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交流结果。

    让学生自主设计探究,给学生最大的自由度,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8.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牛顿第三定律。

    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引导学生进行下图分析:

    教师的引导下,得出作用力和作用力的特点,并知道牛顿第三定律、通过详细分析概括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同值、同性、同变化,异物、反向、又共线。

    继续进行科学的其他环节,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9.介绍并使用力的传感器和实验探究:“浮力的反作用力”

    给学生演示力与传感器传递到计算机里的信息的关系。实验演示:“浮力的反作用力”

    组织学生讨论相关实验现象教师最后总结出:以上现象说明了相互作用力的关系与两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观察学习传感器的“传感”作用,再观察“浮力的反作用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的变化,体验实验操作动态过程中相互作用力,总结出:无论两物体静止或运动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地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为学生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做准备,为学生自主探究提供实践的步骤,使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物理教学中,让物理课堂充满新时代气息。

    10.对问题进行拓展。

    教师引导学生对拔河中任何一对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去寻找答案。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拔河赢输的原因:

    是因为拔河双方的受到的摩擦力不同。

    引导学生积极利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11.区分平衡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提问:能否归纳出平衡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特点。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发表意见。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分析与归纳的能力,

    将所学知识联系起来,加以区分。

    教师与学生一起归纳出两者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2.课堂练习

    询问学生蛋破而石不碎的原因,再利用多媒体展示习题。

    学生利用牛顿第三定律进行解答并且进行训练。

    巩固新学知识,初步把握牛顿第三定律,并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13.观看视频

    教师播放牛顿第三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视频。

    观看、体会

    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感受科学知识给人类生活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勇于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

    小结

    14.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内容,再阐述牛顿第三定律的深层理解。

    在教师的引导下逐一发表意见。

    进行总结,交流心得体会

    作业

    15.布置作业

    1.完成教材上相应的练习

    2.广泛收集关于牛顿第三定律应用的事例,加以分析,以小组为单位整理,以小论文,手抄报,网页,演示文稿等方式提交。

    记录,课后完成。

    实践检验,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流程图:

    牛顿第三定律教案二

    课题

    4.5牛顿第三定律

    课型

    新授课(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确切含义,会用它解决有关问题.

    3.会区分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过程与方法

    1.观察生活中力的相互作用现象,思考力的相互作用的规律.

    2.通过实验探究力的相互作用规律.

    3.通过鼓励学生动手、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可提高学生自信心并养成科学思维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观察、实验、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研究性学习,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好物理的信心.

    3.培养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掌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2.掌握牛顿第三定律并用它分析实际问题

    3.区别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教学难点

    区别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教学方法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教学手段

    教具准备

    弹簧秤、磁铁、小车、皮球、小磁针、白纸、大头针、火柴棒等,为每组学生准备一套,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活动

    [新课导入]

    师:大家回忆一下力是怎样定义的.

    生:力是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师:什么是相互作用?

    生: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就是甲对乙有作用,同时乙对甲也有作用。

    师:大家可以用生活中的例子验证以前学过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生1:可以用两块相同形状的海绵A、月,然后将它们对齐并相互挤压,可以观察到其形状发生了变化,因为力是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原因,两块海绵都发生了形变,所以它们同时受到了力的作用.

    师:为什么要用海绵进行实验呢?

    生1:因为海绵的形变非常明显,很容易进行观察.

    师:为什么这两块海绵的形状同时发生了变化?

    生1:在相互挤压的过程中,海绵A对海绵月有力的作用,同时海绵B也对海绵A有力的作用.

    生2:可以用力拍巴掌,两个巴掌同时感觉到力的作用.

    生3:用橡皮擦擦去铅笔写的字,橡皮擦和纸同时受到力的作用.

    师:大家分析得非常好,现在大家看这样一个实验.大家观察一下实验现象,分析一下为什么.

    (实验演示)将甲、乙两个悬挂在同一高度的磁铁,慢慢地靠近些,可以看到它们很快地相向运动起来.

    生:磁铁甲对磁铁乙施加了力,同时磁铁乙也对磁铁甲施加了力的作用.

    [新课教学]

    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总结以上实验现象

    师:观察和实验表明: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甲物体对乙物体有作用力的同时,乙物体对甲物体也有力的作用,物体间这一对相互作用的力通常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我们把其中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个力就叫做反作用力.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大家猜想一下.

    学生猜想讨论

    生l:我认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

    生2:力是一个矢量,它们的方向也应该存在一个关系,我认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方向相反

    师:刚才两位同学猜想得很有道理,但是还需要进一步验证他们的猜想.大家想一下怎样来进行验证呢?

    生:要通过实验.

    师:那么要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应该怎样进行设计,需要什么样的器材,实验的原理又是什么呢?大家自己先进行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积极思考设计实验,选取实验器材

    师:选取的器材应该具有什么特性?

    生:选取的器材应该能够测量力的大小,这样才可以比较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

    师:我们常见的力的测量工具是什么?

    生:弹簧秤.

    师:我们需要几只弹簧秤呢?为什么?

    生:两只,因为需要同时测量两个力.

    师:怎样设计实验呢?同学们可以把自己的实验方案用投影展示出来.

    学生用投影展示实验方案

    生:把两个弹簧秤A和月连结在一起,如图4—5—1甲所示.

    ①用手拉弹簧秤A之前,两弹簧秤的示数均为零,说明两弹簧秤间无作用力;当用手拉弹簧秤A时,可以看到两个弹簧秤的指针同时移动.弹簧秤月的示数指出弹簧秤A对它的作用力F的大小,而弹簧秤A的示数指出弹簧秤月对它的反作用力F,的大小.可以看出,两个弹簧秤的示数是相等的;改变手拉弹簧的力,弹簧秤的示数也随着改变,但两个示数总相等.

    这说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总是相等的,并且总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的.

    ②分析弹簧秤B受到A的拉力F方向向右,弹簧秤A受到B的拉力F,方向向左,这两个拉力在同一条直线上,这说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师:刚才这位同学演示得非常好,根据他的演示,同学们可以对照自己的实验设计,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然后进行实际的实验过程.

    学生分组实验,老师巡回指导

    [教师总结]通过上述练习可知;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发生在两个物体之间的一对力.

    (2)任一物体既是对另一物体的施力物,同时也是另一物作用的受力物.

    (3)相互作用的一对力中,任何一个力都可作为作用力或者反作用力.

    师:除了这种实验方法之外,我们还可以借助一种现代化的实验手段——传感器来验证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

    投影演示和实物展示传感器,介绍传感器的用法

    注意:学生初次接触传感器,对其应用的方法和使用的技巧还很不熟悉,应该鼓励学生自己阅读使用说明,通过阅读逐步独立掌握传感器的使用方法,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锻炼学生自主阅读科技说明书的能力,为以后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科学素养,为终身发展作好准备.学生用传感器做实验,体会先进科技带来的方便

    师:通过我们的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

    生:我们可以得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课堂训练]

    在水平粗糙地面上滑行的木块,与地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几对?

    A.一对B.两对C.三对D.四对

    解析:答案应该选C.木块与地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分别是:木块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木块受到的地球的引力和它对地球的引力;木块对地面的摩擦力和地面对它的摩擦力.

    二、牛顿第三定律

    师:根据以上的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

    [多媒体展示]

    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师: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结合大家做的实验,我们来讨论总结一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特点.

    学生讨论总结,老师补充不完整的部分

    生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生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不同物体上,各自产生作用效果,不会抵消.

    生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一性质的力.

    生4: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既可是接触力,也可以是非接触力.

    [教师总结]从上例中可知.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除了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外,还有性质相同、作用对象不同的关系.所以我们可以用下面一句话概括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

    同值、同性、同变化,异物、反向、又共线.

    (三)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间的关系

    [教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是平衡力?

    [学生]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一条直线上,那么这两个力就是一对平衡力.

    [教师]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手竖直握着酒瓶的瓶颈,而酒瓶静止时.瓶子的受力中有几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有几对平衡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跟两平衡力间关系有何相同之处?

    [学生门有两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学生2]有一对平衡力.

    [学生3]它们间的相同处有:

    (1)大小都是相同的.

    (2)方向都是相反的.

    (3)都是在同一直线上.

    [教师总结]通过上例分析可知,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跟两平衡力间关系的相同之处可以概括为:同值、共线、都反向.

    [教师)g日么是不是说相互作用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就跟平衡力是一样的呢?

    [学生]不是一样的.

    [教师]那它们究竟有什么区别呢?请同学们结合前面的例子,从作用对象、力的性质、作用效果,作用时间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学生活动]举例、讨论.

    [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总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与两平衡力关系的不同点主要有:

    学生活动


您可能喜欢的文档

查看更多

热门课件教案

今日更新

在线
客服

相关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