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教育教学 > 说课稿> 《说“木叶”》说课稿(二)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说“木叶”》说课稿(二)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 页数:5页
  • 字数:约 1918 字
  • 大小:1M
  • 格式:.docx
  • 版本:Office2016及以上版本
  • 作者:Betty设计
  • 《说“木叶”》说课稿(二)

    一、说教材

    《说“木叶”》这篇文学论文位于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三单元。本单元对应课程标准的学习任务群是“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人文主题是“探索与创新”,语文素养是“学习阅读知识性读物,理清文章思路,学习阐释说明、逻辑推理的方法,体会语言的严谨准确,发展科学思维”。《说“木叶”》提出了中国古典诗歌为何用“‘木叶’而不用‘树叶’、又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疑问”,继而分析了“木”字的两个艺术特征,解决了上述疑问,阐发了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二、说学情

    高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接触过不少实用性论说类文本,例如统编版九年级上册《论教养》《谈创造性思维》等文章。本学段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论点、论据、论证”的相关知识,并且发展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为《说“木叶”》的讲授提供了学习支架。但《说“木叶”》这篇文学论文,篇幅长达三千字,使用了专业术语,运用大量诗词举例,这些是给学生阅读造成困难的原因。

    三、教学时长

    两课时(连堂)。

    四、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以问题为线索,用思维导图揭示“木”与“树”的关系,理解文章的层次与逻辑。

    2.结合文章所举诗句的意蕴,把握基本观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3.关注以问题引领的考证,体会文学论文的科学性、创见性和专业性。

    教学重点是理解文章的层次与逻辑,主要是放在第一课时突破。教学难点是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主要放在第二课时突破。

    五、说教学法

    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探究法。

    六、说教学过程(80分钟

    第一课时(40分钟)

    (一)预习导入(5分钟)

    检查预习,任务如下:

    1.解决疑难字音字形字义。

    2.画出的课文中“疑问句”13处。

    3.找出文中的所有诗句20句,整理出发展脉络,结合课下注释,不确定的可以借助网络,每个小组画成一张思维导图,标出诗句原文、作者及“木叶”相关的关键词。

    (二)发现问题(8分钟)

    小组讨论把13个疑问句归类分组,归纳出主要问题。

    “木叶”是什么呢? ①

    “木叶”与“树叶”有何距离?②③④

    “木叶”与“落木”有何距离?⑤⑥⒀

    “木”字的艺术特征是什么?⑦⑧⑨⑩⑾⑿

    【设计意图】理清文章结构,同时训练归纳概括能力,体会在科学研究中“发现问题”的重要性。

    (三)解决问题

    解决四个主要问题。

    1.“木叶”是什么呢?(2分钟)

    【单独提问回答】

    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

    2.“木叶”和“树叶”有何距离?疑问句②③④表达的几乎都是同一个意思,为什么要先后问三次?(8分钟)

    【重点关注子问题234的归谬关系,先边思考边自由朗读第二段,再提问回答】

    3.“木叶”与“落木”有何距离?(15分钟)

    【分小组画思维导图,难度一般,酌情给出提示】

    课间休息

    第二课时(40分钟)

    4. “木”字的艺术特征是什么?(8分钟)

    【抓住体现逻辑的“关联词”(例如、可是、而、前者、而后者却是、这就是、这正是……),以及段首段尾句,讲授第四段,自主练习第六段】

    落叶的因素、颜色性

    【设计意图】突破教学难点,理解文章的层次与逻辑。

    (四)赏析诗歌(24分钟)

    自由朗读补充材料袁行霈《中国古典诗歌的多义性》(双关义、情韵义、象征义、深层义、言外义)(7分钟)

    小组讨论,结合补充材料,从“暗示性”角度赏析自己喜欢的诗句。(7分钟)

    班内交流分享。(10分钟)

    【设计意图】结合文章所举诗句的意蕴,把握基本观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五)拓展延伸(5分钟)

    有人对《说“木叶”》的严谨性提出了商榷意见,例如林友琴《对于林庚先生<说“木叶”>一文的不同看法》,程滨《重说“木叶”——文字学是解读古典文学的基础》,读读下面的材料,你有什么新的思考?

    林庚先生《说“木叶”》是高中教材中的名篇。在这篇文章中,林庚先生运用了“印象式或感悟式”的批评方法分析了“木叶”。然而这种批评方法在研究“木叶”问题上存在一定的偏差,作者所运用的研究方法不适合解决自己所提出的问题。简言之,就是“选错了方法”……1.“木”最早为名词,“树”最早为动词。2.在先秦时期,就“树木的叶子”(偏正结构)的意思而言,只有“木”(名词)与“叶”(名词)可以构成“木叶”(偏正结构)一词。而“树”(动词)与 “叶”(名词)是无法构成“树叶”一词的。

    【设计意图】通过倾听不同观点,体会批判、质疑与讨论在科学研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发展理性思维。

    (六)总结回顾(5分钟)

    总结两课时内容。

    布置作业,单元学习任务三。


您可能喜欢的文档

查看更多

热门说课稿

今日更新

在线
客服

相关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