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案
-
- 页数:5页
- 字数:约 3486 字
- 大小:46.50KB
- 格式:.doc
- 版本:Office2016及以上版本
- 作者:大猫丶演示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皇帝制度建立的条件、主要内容、特征和历史影响;掌握秦朝三公九卿的设置和职责,评价秦中央官制的特征和影响;掌握秦朝郡县制全面推行的背景、概况和影响;分析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对秦朝及后世历史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分析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作用及影响
过程与方法:
(1)历史插图学习法:利用人物画像,文物图片,历史专题片,感知历史表象,再造历史形象,对历史人物加深记忆和理解。
(2)阅读法、讨论法、绘制示意图法
(3)评价人物和事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称雄的分裂局面,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大一统思想从此深入人心。
(2)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封建经济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
教学重点: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及影响
教学难点:专制主义集权制度的概念、政策措施,并具体分析其历史作用与影响;
“先学之学”——学案
一、学习目标及知识要点:
1、掌握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背景。
(1)西周天子需要仗恃什么条件才能统治诸侯?
(2)为何春秋时期周王室却开始衰微了?
(3)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社会现象是什么?
(4)为何完成统一是秦国?
2、掌握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皇帝制度建立的条件、主要内容、特征;三公九卿的设置和职责,评价秦中央官制的特征和影响;郡县制全面推行的背景、概况和影响。
3、掌握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重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及影响
“后教之教”——教学过程:
导入:图片兵马俑和秦始皇像及李白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雄图发英断,大略驾群才。”
授新课:
一、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
1、旧有统治秩序的破坏
西周灭亡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春秋时期开始。周王室逐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诸侯国的力量逐渐强大起来。宗法分封制的原则遭到破坏,原为周王垄断的分封权力下移,诸侯不断擅自进行分封,小宗取代大宗的现象也频繁发生。
2、春秋大国争霸
一些强大起来的诸侯,打着“尊王”的旗号进行争霸战争。兼并战争使众多分散的小国逐渐被大国吞并。
3、战国社会剧变
公元前475年左右,中国历史进入战国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①各大国国君不再满足原来的封号,战国中期以后,先后改称“王”。②不少大国还出现了卿大夫夺位的政变。③由于诸侯国之间竞争激烈,各国不得不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进行变革。
4、秦国的强大及统一
秦的强大: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废除了旧制度,封建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秦的统一:经过100多年的奋斗,它先后消灭了韩、赵、魏、楚、燕、齐等国。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结束了数百年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大帝国。
中央集权:一种国家结构形式,整体与部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其特点一是中央严格控制地方,二是中央为控制地方,重视对地方官员的任用和监督。
专制主义:一种君臣关系,中央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至行使军权、政权、财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其特点一是君主个人专断独裁;二是大小官僚作为君权代表对百姓实行专制统治。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皇帝制度:
(1)特点:权力的高度集中——基本特征。
(2)表现:皇权至高无上。秦王嬴政称“皇帝”,并将国家的一切权力,即司法、立法和行政、军事等大权总揽于一人之手;“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1)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左、右丞相为“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三方互不相属,互相牵制。九卿:三公之下,秦代中央政府还有很多重要官职,合称九卿。他们分管着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务。
(2)特点:以三公九卿为主的中央政府各级官员,在地位、职责和权力等方面都处于互相配合、互相牵制的状态,任何人都无法独揽朝政,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之手。
3、地方:郡县制
(1)(结合解析与探究)讨论:统一之后是实行郡县制还是分封制有不同的意见,你能说说哪些人会主张郡县制?哪些人会主张分封制?他们各自有什么理由?
(2)(课本)郡县制的内容:秦代的地方行政机构,共分郡、县两级,与此相适应,也建立了一整套地方各级官僚体系。郡是中央政府以下的一级统治机构,郡设郡守、郡丞和郡尉;每郡下设若干县,县置县令(人口较少的县设置县长)、县丞和县尉。县以下有乡、里等基层机构,乡有乡吏,里有里典。皇帝的命令,通过三公九卿,经由郡、县,再通过乡、里,可以直达百姓。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包括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是一套完整的封建政治制度,官职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统治机构的最高统治权控制在皇帝一人手中。这套制度是地主阶级用来统治、镇压广大劳动人民的。但它也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个新的发展,在当时,在此后相当长的时间中,这一制度对巩固我们祖国的统一,对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在此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基本上沿用了这一制度。
4、其他制度:
(1)、秦朝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为维持各级官僚机构的正常运行和带好地发挥应有效能,秦帝国还制定了一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2)、秦朝细密、严苛的法律
秦帝国制定的法律十分细密、严苛。秦法是嬴政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的工具。
5、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由秦代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知识拓展:
1、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1)原因(必然性):①经济根源:封建经济分散性,需要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保证国统一;②政治根源:地主阶级需要借助强大的政权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及镇压人民反抗;③思想根源:法家思想;
(2)确立:秦朝这套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官职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统治机构的最高统治权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最终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这套从中央到地方统治机构的建立,标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2.秦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和内容是什么?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
基本特征:权力高度集中;
内容:①皇帝至高无上,皇帝将国家的司法、立法和行政、军事等大权纵览于一人之手,实行“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②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三公包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公之下设置九卿,分管国家和皇帝的各种事务。
您可能喜欢的文档
查看更多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说课稿2篇
- 页数:15页
- |大小:76.00KB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说课稿
- 页数:2页
- |大小:30.55KB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说课稿
- 页数:2页
- |大小:30.50KB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两极世界的形成教案2篇
- 页数:17页
- |大小:68.50KB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案
- 页数:9页
- |大小:59.00KB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案
- 页数:9页
- |大小:59.50KB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案
- 页数:11页
- |大小:60.50KB
热门课件教案
平行与垂直教案2篇
- 页数:9页
- |大小:101.04KB
- 课件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马说》教案
- 页数:8页
- |大小:367.50KB
- 课件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时间的脚印》教案
- 页数:4页
- |大小:511.50KB
- 课件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小狗包弟》教案
- 页数:8页
- |大小:29.21KB
- 课件教案
精选高中生期末评语
- 页数:42页
- |大小:7M
- 课件教案
音乐兴趣小组教案
- 页数:5页
- |大小:89.58KB
- 课件教案
今日更新
精选高中生期末评语
- 页数:42页
- |大小:7M
××县招商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 页数:12页
- |大小:142.54KB
“四零”承诺服务创建工作总结
- 页数:5页
- |大小:39.83KB
“改作风、提效能”专项行动工作总结
- 页数:6页
- |大小:139.05KB
“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情况总结报告
- 页数:7页
- |大小:26.12KB
2024年度工作计划汇编(18篇)
- 页数:72页
- |大小:196.9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