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教育教学 > 课件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赤壁赋》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赤壁赋》教案

  • 页数:7页
  • 字数:约 3673 字
  • 大小:119.50KB
  • 格式:.rar
  • 版本:Office2016及以上版本
  • 作者:墨韵浅月
  • 《赤壁赋》教案

    一、教材定位

    《赤壁赋》是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它上承《兰亭集序》后接《游褒禅山记》。这三篇都是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它们与第一单元的现代抒情散文遥相呼应,互为补充,共同为“表达交流”部分的“写景要抓住特征”“学习描写”“学习抒情”提供基础和范例。


    这三篇虽都是山水游记类散文但作者却不仅仅停留于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上,而是在景物的描述中倾注个人的情感和志趣,真正做到了“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赤壁赋》更是意境、情感和理趣完美结合的典范,学习本文,在准确把握文言现象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还应该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这也就是本单元要学习的一个重点。因此,在《赤壁赋》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中学课本中的文言文是经过千百年时间淘洗而流传至今的诗文极品。鉴于文言文距离我们的生活较遥远而产生的字、词、句难以理解的特点,处理好初、高中文言文的过渡,吸引学生阅读的兴趣是关键。能够穿透时间的涤荡来到当代的作品,必然有着深刻的精神魅力。表现在这些作品中先哲们崇高理想、美好情操。如《赤壁赋》中身处逆境中苏轼的一种旷达情怀,是学生们取之不尽的财富。

    2、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在传统字、词、句串讲的基础之上,更多关注一种永恒的精神魅力,借苏轼精神拓展出传统精神中的一种旷达情怀。这样,文言文中的传统精神将不再是历史的回响,而是打开现实困惑之门的当代智慧。势必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

    1、诵读

    2、文本研习

    3、问题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文言文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同时让学生学会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的智慧。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的哲理内涵,用文学视角解读诗中景物描写与诗人情感的关系。通过水月意境的变化体悟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

    【教学难点】

    中国传统文人身处逆境之中不同自我解脱模式的比较。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新的课程标准特别重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提倡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依据这样的理念,本课主要采用了自主探究法、问题讨论法、思维提升等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多个学生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讨论去发现问题,分析讨论、解决问题,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完成本节课重难点的教学。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引入】展示图片

    【导入】:

    人生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不同的人对待挫折的方法却大不相同。好赌者借赌消愁,好酒者一醉方休;音乐家借音符抒发胸中的愤懑,文学家则借悲愤成就千古鸿文。苏轼的《赤壁赋》就是在其人生的大悲愤大苦痛时写就的“以文为赋”的不朽经典,它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今天我们就试图走进作者的内心,感受哪一个在矛盾痛苦中完成升华的灵魂。

    【朗读】:

    要求学生边听配乐朗读,边想象苏轼笔下的赤壁美景,随后交流自己最喜爱的一句描写美景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在优美的情景氛围中欣赏课文的配乐朗读。

    学生想象美景,交流并说明理由。

    图片、音乐的直观性激发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兴趣和热情。

    自主探索

    【研读讨论】

    问题一:

    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饮酒乐甚→愀然→喜而笑

    (乐)→ (悲)→(乐)

    问题二:

    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为何而乐?

    乐:清风明月、水天一色

    (景美)朦胧迷离、羽化登仙

    学生讨论交流,在文中找到依据的基础上理清情感脉络。

    学生概括交流

    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培养学生通过交流、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与他人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问题讨论

    难点突破

    【问题讨论1】

    苏轼的悲又从何而来?

    从歌声中来(政治失意)

    从箫声中来(箫声幽怨)

    从历史人物中来(人生无常)

    从个人境遇中来(生命短暂)

    【问题讨论2】

    苏轼又是如何从悲情中走出来的?

    1、探究第四段的思路、说明分层理由;分别用一对表示矛盾关系的词语来概括层意。

    可分为两个层次:

    一:变与不变

    二、取与不取

    (注意抓住“且夫”等关键性词语来理清思路)

    2、从文中找出苏轼关于水、月、人“变与不变”的词句,并深入理解。

    【板书】

    变 不变

    逝者如斯(水) 未尝往也(水)

    盈虚者如彼(月) 卒莫消长也(月)时刻在变(人)无尽也(我)

    (水、月、人都是既变又不变的)

    3、比较客与苏轼关于物和人在“变与不变”的问题上,观点有何不同?并加以分析。

    【板书】

    物人

    客: 无穷 不变 须臾 变化(片面) (悲)

    苏轼:物与人都是既变又不变(全面)(喜)

    (用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分析问题,这是一种理性的思辩。)

    4、请学生从已学过的课文中,寻找事例来证明“变与不变”之理。

    5、分析第二层“取与不取”

    取 不取

    清风明月 非吾之所有

    (大自然是一部抚慰人心灵、开阔人胸襟、陶冶人情操、启迪人智慧的百科全书。)

    小结:苏轼的悲情从哲学思辩中、从自然美景中解脱了出来,这种理性的思辩使他乐观旷达。

    小组讨论交流并互相补充完善

    学生朗读第四段、理清思路、概括层意,讨论交流并互相补充完善。

    学生在研读课文的基础上,找出苏轼关于水、月、人“变与不变”的词句,作深入理解,并概括出苏轼的观点。

    学生比较分析客与苏轼“同景生异情”的深层次原因,体会哲学思想、理性思辨的重要意义。

    学生举例交流,加深对“变与不变”的理解。

    学生分析理解“取与不取”的内容,体会苏轼理性的“取舍观”

    学生再次朗读第四段,并对问题四作小结。

    设计有梯度、有层次的问题,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

    以板书形式,明确直观,揭示作者观点,加深学生印象。

    这一部分重在提高学生研究分析能力,通过对比阅读、研究性学习,在搜集材料、分析材料上得以锻炼,并且通过提供解读的平台,培养学生“知人论文”、“知人论世”的能力。

    思维提升

    【过渡】

    因为拘泥于“变”的角度,客消极悲观;因为换个“不变”的角度,看问题的角度多了,于是苏子超脱进入豁达的人生大境界。多角度看问题能使人豁然开朗、心胸开阔,从而进入豁达乐观的人生大境界。《兰亭集序》中王羲之批判庄子“一生死,齐彭殇”的消极生死观,认为“一生死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试问庄子是从什么角度看生死问题,王羲之又是从什么角度看生死问题?

    【练习】

    现在请同学们帮王羲之写一段批驳庄子的文字。限时6分钟。

    学生讨论得出王羲之是从人对社会贡献的角度看生死问题, 庄子仅从生命的生物意义角度看问题

    学生练笔。学生能从生命的社会意义角度驳斥生死不能等同视之,而且举屈原、李白、马克思、司马迁、邓小平等伟人例子,论证有力。还能同时从生命的生物意义和社会意义两个角度展开批驳。而且直接从《赤壁赋》中就地取材。

    配合新课改探究性学习的要求,使学生进一步探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旷达精神。侧重拓展中国不同文人逆境中的精神,在不同文人的对比中突出苏轼的这种旷达情怀,并探究这种精神在当代的意义和价值。

    小结作业

    【课后作业】

    本课通过对《赤壁赋》的深入探究,并联系《兰亭集序》,帮助同学们建立了积极的生死观,掌握了不绝对化,多角度看问题的正确的思想方法。

    今天的作业就是将课堂练笔修改后写在作业本上交进来。下课,同学们再见。

    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生死观,掌握多角度看问题的正确的思想方法。也让学生领会了融写景、抒情、说理于一炉的大家手法。


您可能喜欢的文档

查看更多

热门课件教案

今日更新

在线
客服

相关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