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教育教学 > 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与经济、政治说课稿2篇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与经济、政治说课稿2篇

  • 页数:8页
  • 字数:约 8233 字
  • 大小:68.50KB
  • 格式:.doc
  • 版本:Office2016及以上版本
  • 作者:Vincent演示
  • 文化与经济、政治说课稿2篇

    【学情分析】

    依据:学生已经学过第一节,掌握了文化的含义及其作用等知识;同时高一学过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基本知识‘同时学生对现在的重大国际国内时政有所了解。

    【教学理念】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课堂教案是一个教师教育教学思想、理念、认知水平、教学方法、情感态度以及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的体现,是教师实现知识传递的一种智慧化的方式,也是一种艺术化教学境界。从某种意义上讲,好的课堂教案是一节好课的前提和基础。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里的“发展”是指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个性分层发展和可持续、终身发展。为了更好地贯彻这一宗旨,我们在教案中努力做到四个调整:调整教学目标、调整师生关系、调整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调整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教材分析】

    (一)本框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文化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总称。它与经济、政治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文化不仅反映着一定时期的经济、政治状况,而且以极大的反作用推动或阻碍经济和社会进步。当今,文化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内容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通过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的学习,增强学生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对本框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本框内容承上启下。在学生学习了经济、政治与生活模块之后,今天又学习了文化的内涵。本节课正是以上内容的落脚点和归宿。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依据,思想政治课课本因其内容的特殊性,常编常新,与时俱进。要想上好政治课,就应吃透教材,明确其编写意图、结构、重难点。但绝不意味着我们应该拘泥于教材,破其卷、取其神、消化教材、优化结构,才是我们对待课本的正确态度。以此为指导思想,我们对本框内容进行了重新整合,目的是让学生更主动地关注社会现实,提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这种处理超越了教书本身文本非束缚,体现出教师是在用教科书而不是教教科书。教案就像在教材和学生之间“架桥”,既然是“架桥”,就要一头扎在此岸———教材上,另一头直通彼岸—学生的脚跟。既要钻研教材,又要研究学生,才能备好课。如果一岸动工,轻视另一岸的工程,是不可能把桥架好的。所以,备课的另一基本环节就是研究学生。

    (三)本框内容的教学对象。《文化生活》模块的学习对象是高二年级。

    从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看,他们风华正茂,有着强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政治有重大影响

    2.明确文化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比较分析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说明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意义

    2.列举正面和反面的事例,感悟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不同性质的文化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作用不同,我们要自觉掌握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抵制落后的、腐朽的文化

    2.懂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学习,将来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增强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意识。

    [教学重点]说明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意义。

    [教学难点]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教学主要思路】

    根据新课程理念要求,本节课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按照体验感悟事实材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教学。

    【教学方法】

    材料导析式、讨论与提问法

    (一)教学理念:教学内容生活化,让学生觉得"政治课内容就在我身边"

    教学过程活动化,让学生能在课堂上体验所学的内容

    (二)教学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自主学习

    (三)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我们上一节课一起体会了文化的魅力。(简单复习,引导学生回忆旧内容)。我们知道,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那么,他们之间有没有一些微妙的关系呢?我们今天就要揭开这层面纱。

    【新授内容】二、文化与经济、政治

    材料一、据了解,为购买“超级女声”节目冠名权,蒙牛乳业投入了2800万元。在竞得冠名权后,为了投放“超级女声”标志的公交车体、户外灯箱、平面媒体广告,蒙牛又追加了将近8000万元的投资。另据了解,2005年蒙牛向市场投放20亿袋印有“2005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的产品,销售额在20亿元左右,其中广告和促销费用超过1亿元。

    材料二、在拉美和亚洲,一些流行歌星、影视巨星、能言善辩或外形很酷的候选人凭借着“剧场效应”,高票当选为议员或政府领导人。阿诺-施瓦辛格出生在奥地利,原先以健美为职业,后来步入影坛并主演了《魔鬼终结者》、《蒸发密令》等一系列知名动作片,他曾被誉为“世界上最强壮的男人”。在美国加利福尼亚2003 年10月7日举行的历史性的罢免选举中,原任民主党州长戴维斯被罢免,而共和党候选人施瓦辛格则轻松地击败了民主党候选人、副州长巴斯特曼特而当选为新州长。

    探究1、“超级女声”属于什么现象?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探究2、古代的皇帝虽然能够成天载歌载舞,却无法欣赏到我们今天的超级女声,为什么?这种变化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结论: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其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和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和政治,给经济和政治以重大影响。

    材料三、美国的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20年前还居于第12位,现已上升到第4位,美国的影视业,已成为全美居于前列的创汇产业,与其航天航空业和现代电子业并驾齐驱。在美国400家实力最强的公司中,有1/4是文化企业。

    材料四、2000年,我国25至54岁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97年,而美国为12.7年,日本为12.3年, 英国为11.9年,德国为13.5年。统计表明, 25至64岁的从业人口中,我国75%的人是初中和小学水平,而美国86%的人是高中和高中以上水平。

    探究3、上述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人才、教育、科技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材料五、一位美国前总统说:“我们的政治和经济联系由于美国文化对全世界的吸引力而得到补充。这是一种我们可以利用的软力量。”春秋时期的老子也说:“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探究4、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结论: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从国内来说,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需要文化

    从国际来说,文化关系到国家安全

    材料六、“袖珍超级大国”——以色列发展之谜(具体内容略)

    探究5、以色列成为“袖珍超级大国”的原因何在?这说明了什么?从中我国可以得到何种启示?

    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结论:

    以色列重视文化的力量,注重提高文化竞争力,从而使综合国力大大提高。这说明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已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作为我国,必须发展先进文化,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以增强综合国力。

    【课堂小结】问题导结式:学完本课后,你有何感受?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教案

    导入新课:观看视频:外国游客在上海观看日全食。通过此视频引出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话题。

    进入新课:本课讲了三个内容: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与综合国力。其中文化的反作用是重点也是难点。

    材料一:5分钟天象奇观,挑动上亿逐日商机。据上海旅游业内人士估计,为看日全食,上海一周之内或涌入3万外国游客,仅此一项就将带来上亿元消费商机。一场史无前例的天象经济热浪正在掀起。除了景点、酒店类企业揽客,观测镜等观测装备的企业也迎来了商机。与观测月食不同,日食不能用肉眼直接观测,否则强烈的日光可能会灼伤双眼,因此,观测镜作为必备工具之一得以大卖。由于成都是日食带上第一个大城市,上海是最后一个大城市,为了最大限度地延长欣赏时间,7月22日日食发生期间搭乘成都—上海的航班“追日”成了这几天网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材料二:据新华社记者了解,目前在部分股民之中流传一种迷信的说法,一旦发生日全食现象,可能会影响股市下跌。甚至有人认为,日全食当日可能会成为大盘下行的拐点。该观点在股市里很有市场。

    材料三:那是古人还不知道日全食发生的原理,把日食看作一种超自然现象,看作某些即将降临的灾难的先兆,认为日食是老天对人间的“严正警告”,因而在前人编纂的历代《会要》里,“历数”、“天文灾变”都是不可或缺的内容,这里面自然包括日食。司马迁说得最有代表性:五家(黄帝、尧舜等)、三代(夏、商、周)“分中国为十有二州,仰则观象于天,俯则法类于地。天则有日月,地则有阴阳。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域”。天上和地下,完全是一一对应的,所以,要“日变修德,月变省刑,星变结和”。也正是因此,我们可以在典籍中看到大量日食发生后的帝王行为。

    材料四:中国古人早在三千多年以前,就对日食现象做了记载。最早的记载是《书经胤征篇》,据考证,这次日食大概发生于夏代仲康元年。我国古代对日食的观察,保持了纪录的连续性。例如在《春秋》这本编年史终究记载了有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244年中的37次日食。从公元3世纪开始对于日食的记录,更是一直延续到近代,长达一千六七百年之久。但是今天我们仍有人对日全食抱有迷信的看法。

    材料五:1985年,地球的老朋友哈雷彗星如期而至,美国人在那年认认真真地许下了一个愿:76年后,也就是在2061年哈雷彗星下一次光临地球时,所有能看见这颗彗星的美国人,都能够适应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在1985年,那些能于2061年再次看到哈雷彗星临近地球的孩子们,正准备开始他们的学习生涯,因此,美国需要立即着手进行科学、数学和技术教育的改革——这就是著名的美国2061计划的由来。而美国在2000年时,公众达到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已经为17%。500年一遇的日全食转瞬即逝。这次世纪日全食,能否也让我们认认真真许下一个愿,能否也催生我们的“2061计划”呢?因此,如何把国民的这分科学热情保留下去,如何提升国民的科学素质,培养国民的科学精神,是这次“世纪日全食”“复圆”之后我们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命题。

    在多媒体屏幕上展示这三则材料。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1. 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提示:文化可以反作用于经济、文化与经济是相互交融的)。2.材料一和材料二对经济的影响有什么区别?(提示:促进或阻碍)。3.材料三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提示:文化对政治有反作用,落后的文化阻碍政治的发展)。4.这三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提示:文化对经济和政治有反作用。在当今世界文化与政治也日益交融)。5.材料四说明了什么道理?(提示:文化具有相对的独立性)。6.材料五说明了什么道理?(提示:文化力在综合国力竞争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板书设计】

    一. 相互影响:在 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文化 经济的基础上 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

    与 二. 相互交融: 在时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经济 代发展的进程中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政治 三. 文化在综合国 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力的竞争中 我国的对策

    【教学反思】

    今天,在三个班上了《文化与经济政治》,课堂的效果比预想中的好,因为这个框题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抽象,比较枯燥,但在课堂中三个班的学生都比较集中精神在听课,三个班中两个理科班的学生没有学生伏在桌子上的,倒是文科班有三两个学习伏在桌子上想睡。在我们这样的学校有这样的效果是不错的。这可能是我教案的功劳,在教案上我尽量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举了大量的例子特别是学生身边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有关内容。不过在这个过程在有个别平时很认真的学生却显得不太想听,这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是不是这些学生觉得这些事例与课本的内容关系不太,听了也没什么用,这需要进一步了解。

    当然这也可能与学校加强对课堂的监督有关。以前校长极少出现在教室外面巡课,现在校长副校长经常在巡课,这至少在短时间内对班主任对学生都有一定的作用,长期作用就不得而知。但愿望学校新领导班子能给学校带来新的活力,进入新的发展期。

    但这种课堂也存在一个问题,学生的自主性没有得到真正的问题。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我们这种学校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文化与经济、政治说课稿二

    一、教材分析与处理

    “文化与经济、政治”讲的就是文化对社会的影响。其主要内容:一是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二是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交融。三是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竞争。

    在教材中,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讲得不够充分,教学中可适当拓展。在讲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竞争时,可以与“综合探究”的内容相结合。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观察、感受、分析社会现象,识记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的表现和特点,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理解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自主探究,使他们学会提出问题、思考讨论、合作交流,从而提高辩证思维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关注社会生活,感受祖国的发展,体会把文化建设战略的重要性,懂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是教学重点。

    2、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竞争,是教学难点。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方法:创设教学情境,启发引导学生,学生讨论探究,师生共同建构知识。

    2、手段: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导入

    媒体播放: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精彩片段……

    师:2008年北京奥运会可以是最成功的一届奥运会,它的成功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

    生:讨论发言……

    师:成功影响有:一是带动了相关产业,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二是扩大了国际影响,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三是凝聚了人民力量,增强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师:北京奥运会是一个大型的文化活动,它的成功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生:思考回答:文化与经济、政治是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师:我们今天就来说一说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也就是文化对社会的影响。

    (二)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相互影响

    师:我们整个社会生活可以分为三大领域,是哪三大领域呢?

    生:看书回答:社会生活可分为经济、政治、文化三大领域。

    师:文化与经济政治的总体关系如何?

    生:看书回答: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集中体现,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师:文化与经济政治作为两部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生:看书思考……

    1、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媒休展示:南非总统祖马娶第5位太太……

    师:对南非总统祖马娶第5位太太,请同学们作一个点评?

    生:点评发言……

    师:这是一种封建思想的体现。封建社会倡导的是等级观念、男尊女卑,而现代民主社会提倡平等意识、男女平等。这说明什么问题?

    生:思考发言……

    师:经济政治决定文化,不仅决定文化的性质,还决定文化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开放,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如民主意识、法制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等不断加强。

    2、文化反作用经济政治

    师:经济政治决定文化,那么,文化不是被动消极的呢?

    生:思考回答:文化反作用经济政治,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

    师:文化反作用经济政治,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文化反作用表现在,文化可以为经济政治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提供方向保证、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您可能喜欢的文档

查看更多

热门说课稿

今日更新

在线
客服

相关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