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教育教学 > 课件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沁园春·长沙》教案2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沁园春·长沙》教案2篇

  • 页数:11页
  • 字数:约 8002 字
  • 大小:51.50KB
  • 格式:.doc
  • 版本:Office2016及以上版本
  • 作者:yuuta设计
  • 《沁园春长沙》教案2篇

    《沁园春长沙》教案一

    【导学创意】:采用点拨式教学法,在学生阅读和朗读的过程中,提出问题,通过问题的跟进,加强阅读理解,把握诗歌主旨。通过提问,让学生学会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把握诗歌鉴赏的规律。让学生通过探究时代背景或写作背景来理解毛主席诗词的思想感情。通过齐读和默写填空来加强识记,强化语言学习。


    【教学课时】共3课时。

    【教学重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分析自然巧妙的过渡。

    【教学班级】奈曼实验中学高一188班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对照注释阅读全诗,做夹注。

    2.朗读比赛,看谁读得又准,又有感情。

    3.把生字写两遍,然后集体听写。

    4.提问:上下片的内容有什么不同?所写意象有什么特点?上下片有什么联系?共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目标3。

    【教学关键】上下片是怎样过渡和联系的。

    【教学时间】45分钟。

    【实施目标】

    1.给10分钟时间,对照注释自由阅读全诗,做夹注。

    2.找两名同学(男女生代表各一名)朗读比赛,看谁读得又准又有感情,教师计分,并纠正朗读中存在的问题。(5分钟左右)

    3.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在本子上把生字写两遍,然后抽查作业,主要看准确性和字体。

    4.用5分钟时间集体听写,交听写作业。

    5.提问:上下片的内容有什么不同?(预设:上片主要写景,下片主要写人)所写意象有什么特点?(程序:让学生先找出所写意象,看修饰语或具体描写,说出这些景物、人物有什么共同特点。)(预设:景物——生机勃勃;人物——意气风发。)上下片是怎样联系的?(预设:引导学生把上片写景和抒情的句子分别画出来,然后给写景的句子划分层次,找出描写的具象,分析特点。认识由概括到具体的描写方法,指出“看”有总领下面具体描写的作用。小结:作者从概括到具体描写,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充满生机的湘江秋色图。)那么,面对着这样壮丽的山河,作者的心情如何?(预设:让学生对照注释解读后三句──一个“怅”字,写出了作者当时由沉思到激昂慷慨的心绪。)作者想到了什么?(预设:寥廓江天,苍茫大地谁来主宰?即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深深忧虑,可见毛主席当年博大的胸怀。)当时,作者为什么会想到这个问题?(让学生看背景资料)(预设:当时,正是1925年,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但中国大地正处于军阀混战时期。作为有抱负的革命青年,他怎么能不思考这个问题呢?他也在斗争之列,那时候,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干得挺出名,被称为“农民运动的王”。)(10分钟左右)。

    (布置课外作业1:查阅资料,看毛泽东同志在1925年左右,都做了哪些革命工作。)提问:那么,从全词看,作者有没有对这一问题做出回答?(预设:让学生朗读下片,预习下片内容,并留作业。)

    反馈练习:一/5页:朗读并背诵这首词,注意把握情感和节奏。(5分钟左右)

    教师强调课外作业和预习内容。(二分钟左右)。

    【板书设计】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1925年)

    上片(上阕):写景——壮丽、充满生机的湘江秋色

    下片(下阕):写人——(特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背诵10分钟。(散背与齐背,并找一名同学课堂背诵,检测整体背诵水平)

    2.听写句子,交作业。(5分钟左右)

    3.检测第一课时作业(口头儿回答)。(5分钟左右)

    4.从上下片联系的角度,鉴赏过渡句和下片意象描写,分析词人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5分钟左右)

    5.在整体感知词意的基础上,鉴赏词的语言。(10分钟左右)

    6.欣赏《沁园春长沙》的书法作品,与同学交流心得。(5分钟左右)

    【教学重点】

    1.背诵、默写,在整体感知词意的基础上,分析过渡句和下片的意象描写,理解词人的思想感情。

    2.进一步鉴赏词的语言。

    【教学关键】分析过渡句和下片的意象描写,理解词人的思想感情。

    【实施目标】

    1.散背5分钟,齐背两遍。检测背诵。

    2.书面听写带生字的句子,交作业。

    3.检测第一课时作业(口头儿回答)。

    预设:这一时期,在长沙,他组织了湖南学生联合会、新民学会,开办了平民夜校,文化书社和湖南自修大学,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称帝、领导了驱逐张敬尧等军阀活动。特别是创办了《湘江评论》,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湖南地区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1925年,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这年秋天他要离开长沙,到广州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

    4.分析过渡句的作用和下片的意象描写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朗读下片,找出描写了什么人物。(预设:少年时代的同学。是革命青年的群像,包括词人在内。)“同学少年”在第三行,下片1-2句为过渡句,有什么作用?(预设:“携百侣”“游”是对下文描写对象和内容的巧妙概括;“曾”“忆”说明以下内容是作者面对壮丽的湘江秋色浮想联翩的结果,是回忆,所以一个“忆”字领起下文具体描写。)下片为什么想起了少年时代的同学?(预设:认为他们能主宰国家命运。)为什么?(预设:带领学生阅读具体描写,看写出了这些少年同学的什么特点。具体描写大致可分三层,写出了少年同学“风采才华正盛,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有爱国热情,轻视军阀官僚;有革命的力量和豪情。)这样写是在回答什么问题?(预设:谁主沉浮?)提问:1925年的毛泽东含蓄地告诉我们,谁能主宰中国大地的沉浮?(预设:他和他的战友们。)让学生在练习本上总结下片主要抒发了词人什么思想感情。(预设:抒发了一代伟人青年时代的自信和抱负。)青年时代的毛泽东为什么这么自信,有自信的基础吗?(预设:有。是湖南农民运动的播火者,革命上取得了成功,受到了鼓舞,1925年他要离开长沙到广州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离开长沙时,面对湘江秋色写下了这首词。)教师小结:上下片虽然内容不同,却因过渡自然巧妙而浑然一体,成为“写壮景抒豪情的不朽杰作”,毛主席的诗词大都“写壮景,抒豪情”。(5分钟左右)

    (课外作业2:结合课后第三题,课外欣赏毛主席诗词,进一步认识毛主席诗词的鲜明个性和独特风格,每人在读书笔记上搜集10首,并按历史时期分类和熟读成诵。)

    5.语言鉴赏导入:毛主席是个非常乐观的人,他的许多诗词都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从课后《采桑子重阳》中,我们也能看得出,革命战争年代多艰苦呀!他依然能写出“战地黄花分外香”的动人诗句。连台湾人都很喜欢收集他革命战争年代照的一些照片,灿烂的、发自内心的微笑,感染多少人就不知道了。沧海横流的中国,给了他展示才华的舞台,让他获得了无穷的乐趣,也给了他诗人的灵感和非凡的写作方式(马背诗人)。他不论对自己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都信心百倍,希望满怀,所以,在他眼里大自然永远生机勃勃,天地万物都充满了生命的活力。(5分钟左右)

    找出上片中能突出景物特征的字词。

    预设:红遍 尽染 碧透——有一种竞争的态势,突出了大自然的生机。

    争、击、翔:突出了人、物都在竞争中求生存。特别是“击”和“翔”二字历来为人称道,它们写出了一种战斗的豪情,竞争中生命的活力。

    这样的描写,就为下文总括性诗句——万类霜天竞自由,做了铺垫,为下文的抒情蓄足了势。可见毛主席对诗词的语言修养很高,用字用词凝练,诗意鲜明,脍炙人口。(5分钟左右)

    【课堂作业】

    1.找出下片中用得好的字词,体会它们对突出诗意的作用。

    (预设答案:正茂、方遒、指点、激扬、粪土、遏——突出了这群少年同学的才华、抱负和力量。)

    2.把《沁园春长沙》默写成书法作品,与同学交流比较后,交给老师。

    【板书设计】:(用大屏幕显示)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1925年)

    上片(上阕):写景——壮丽、充满生机的湘江秋色

    下片(下阕):写人——有才华,有抱负,有力量的少年同学

    写壮景,抒豪情,抒发了词人(青年时代的毛泽东)的自信和抱负

    上片:红遍 尽染 碧透——有一种竞争的态势,突出了大自然的生机。

    争、击、翔:突出了人、物都在竞争中求生存。

    击:搏击 ,战斗 翔:飞,自由轻快。

    下片:

    作业:1.找出下片中用得好的字词,体会它们对突出诗意的作用。

    毛主席诗词特色:写壮景,抒豪情

    语言特色:用字用词精炼传神,有气势。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让学生全面了解诗人毛泽东和他的诗词,以及欣赏他的书法作品。

    【教学重点】了解诗人毛泽东。

    【实施目标】观看历史文献资料纪录片《独领风骚诗人毛泽东》第一集和第二集——《宏程心路》和《青春意气》。

    【课堂作业】根据自己的需要做读书笔记。

    【作业】

    1.与同学交流观看所得。

    2.背诵自己喜爱的毛主席诗词,为背诵比赛做准备。


    《沁园春长沙》教案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学会欣赏词、自学词,树立远大理想。

    教学要点:在音乐中领会毛泽东词的风格和气魄。

    教学方法:音乐赏识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沁园春”)看到这个题目同学们首先想到什么?

    (学生回答)

    对,初中时我们曾学过《沁园春雪》,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大家一起来背诵《沁园春雪》。在背诵的时候我给大家提两个要求:一是闭上眼睛背,二是背的时候在脑海中对词形成一幅图画。

    (学生闭眼齐背诵)

    现在请一位同学谈谈背诵时所想象的出来的图画。

    (学生发言)

    很好,现在请同学们看看画面(课件显示《沁园春雪》图片),看一下,图片和你想象中的差别。同时,当大家看到这图片时想想刚才我们背诵这首词时应该用一种怎么样的情感,或者说应该怎样才能把这首词所含的境界用声音效果表现出来?

    (学生回答)

    对,朗诵起来应该让人感受到一种非凡的气势和胸怀,一种大气!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同样是一首毛泽东以“沁园春”为词牌的词——《沁园春长沙》,现在我们用刚才的方法同样的朗诵品味一下这首词。怎么朗诵?第一我们先把字音读准,这里有几个字大家注意一下(板书:舸(gě) 遒(qi) 遏());第二,我们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停顿;第三,我们朗诵的时候要把词的气势表现出来;最后同学们在朗诵的时候也构想一下这首词形成的的图画。

    (学生朗诵)

    很好,现在我们同样请同学描述一下构想时的画面。

    (学生回答)

    很好,如果你是作者,当你看这着风光写这首词时,你会是怎样的站在橘子洲头的呢?请同学们表演一下。

    (学生表演)

    很好,现在大家看看这幅图画,看看和大家想象中的有什么不一样?好!现在大家对这首词有了总体的感知,那么现在,我们开始学这首词。怎么学?无论是诗歌、散文还是词,我觉得我们要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感情,就应该从作者本身开始了解,接着了解写作背景,接着用技术来分析词。(板书)下面我们就按这个思路来看看这首词。不过有些词是个另外,词大家知道词最初的是用来干什么的吗?对,是唱。大家听过唱词吗?象歌曲《明月几时有》一样。现在大家一起听听。(课件《沁园春长沙》的音乐)

    大家听了这词后是不是又有另一翻的感悟?但,我相信大家对作者和时代背景有所了解后会更加的深有体会。好!我们接着按我们刚才的思路来看课文,现在请一位同学谈谈对毛泽东的认识。

    (学生回答)

    很好,先现在我补充一下(根据学生回答作补充)[毛泽东(1893—1976)不仅是伟大的革命领袖,也是伟大的哲人和诗人,在他一生中,不仅大量阅读古典诗词,而且身体力行创造了大量诗词。他生前曾批注过的诗词有1590多首,凭记忆手书117首,多为长篇叙事诗。正是泱泱诗国的文化甘露浸润、哺育了毛泽东这位诗风雄奇的伟大诗人。正如著名诗人臧克家所说:“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

    这首词就在毛泽东重回长沙、故地重游的时候写的,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你在初中时学习、工作等方面都很优秀,很出众,现在你回到你的母校,感觉是怎样的?你会想起什么?自然会回忆起当年的这段光荣历史啦!是不是?毛泽东就在这种心态上写下了这首词,这是一个小的背景。大背景呢?事情发生在1925年秋天,当时正是工农运动风起云涌的时代。统一战线内部以蒋介石伟代表的国民党右派,加紧了篡夺革命领导权的阴谋活动。在共产党内,当德总书记陈独秀错误估计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统帅革命的资产阶级,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等主张,拱手将革命领导权让给资产阶级。在这种情况下,解决中国革命领导权问题就成了一个迫切问题。毛泽东就在这大小背景的影响下写了这首词,大家想象一下,这是一种怎么样的感觉和情怀?

    好!现在我们再闭上眼睛,来感受一下这种情怀。(课件《沁园春长沙》音乐)

    感受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和胸怀?大气!霸气!

    现在我们已经了解到了作者和写作背景,接下来,我们从深层次的分析课文,进一步的研读、揣摩、领会词的意境和韵味。

    一般来说我们以前分析词都是按上下片来分析的,对这首词,我们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我们先分析上片。上片给了我们一副什么样的图画呢?请同学们听着音乐,认真阅读,我再找个同学描述一下。

    (学生描述)

    很好,作者在第一片给我们描述了就是这样一幅壮丽秋色,怎样壮丽(板书)“远近高低各不同”,大家闭上眼睛联想一下。(课件放《沁园春长沙》音乐)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你独自站在橘子洲头的最高处,置于秋水长天的广阔背景之中,这是一个高远的深秋境界里。远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你不仅看到了眼前岳麓山的枫林,也联想无数的树木……那一重重山,一层层树,让自然之神彩笔一抹,晕染得一片嫣红,比二月笑放的春花还要艳丽,比六月飘舞的彩霞更加瑰奇。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秋水澄澈,秋江碧波,脚下的湘江,在秋天更加清澈晶莹,如碧绿的翡翠,如透明的水晶。江面上,千帆竞发,百舸争渡,静中有动,生气勃勃。仰视:“鹰击长空”,万里无云的秋空,雄鹰奋振健羽,自由飞翔。俯瞰,“鱼翔浅底”,因透明而清浅见底的江里,鱼群摆动鳍尾,任意遨游。这是一幅立体的寥廓万里、绚丽多彩的江南秋景……

    现在大家感受到作者当时的感情了吗?咱们再看下片,大家先看课本,想象着(板书)。

    好!大家闭上眼睛感受。(课件放《沁园春长沙》音乐)

    (老师旁白)“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想起曾和当年的同学和朋友,在橘子洲一带散步,游泳,畅论天下大事的情景,回忆起的是那一段难忘的峥嵘岁月啊。现在呢?国内外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样的岁月,如历史群山中耸峙的一座又一座峥嵘的高峰。“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在这峥嵘岁月里,你和同学正值青春年少,不但神采飞扬,才华横溢,而且意气风发,热情奔放。“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面对“万山红遍”的美景,想着的还有我们祖国和人民!

    大家感受到了吗?这是什么?这是大气!这是霸气!这是我们年轻人应该有的胸怀和抱负!

    好!大家现在按照刚才所体会到的情感大声的、有感情的朗诵一次课文。

    课时小结:今天我们用音乐来感受到了毛泽东的气概、才华与雄心。现在我们再闭上眼睛领会一次。(课件《沁园春长沙》音乐)

    这是一种享受!这是一种境界!这是一种超然和洒脱!好,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看看黑板思考几个问题(课件《沁园春长沙》思考题),我们分4组来课后思考:

    1.第一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中“独立”能否换成“站立”?为什么?

    2.《沁园春长沙》上片中,锤炼得十分精彩的字有哪些?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意象?

    3.词人为什么“怅”?联系时代背景,想一想“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4.想想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为什么你会这样认为?


您可能喜欢的文档

查看更多

热门课件教案

今日更新

在线
客服

相关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