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教育教学 > 说课稿>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说课稿2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说课稿2篇

  • 页数:11页
  • 字数:约 5825 字
  • 大小:68.00KB
  • 格式:.rar
  • 版本:Office2016及以上版本
  • 作者:喵小萌设计
  • 时、分、秒说课稿2篇

    时、分、秒说课稿一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钟表的整点、半点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是为了进一步让学生认识钟表上的时、分、秒等这方面的知识,这部分内容主要有:认识时、分、秒有多长;时、分、秒之间的关系,准确的读出钟面上的时间;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时、分、秒的知识,初步养成珍惜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2、在实际的情景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3、把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能够准确读出钟面上的时间,能说出经过的时间。

    单元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会读会写几时几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1分=60秒。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本单元是在一年级(上册)学生初步认识整时和大约几时的基础上编排的。学生已经知道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能说出钟面上的整时时间,还能识别钟面上的整时刚过或不到整时的时间,这些都是教学本单元可利用的资源。

    先编排时、分的教学,然后教学秒。把时和分结合起来教学,有利于学生感受时间。由于1小时的时间比较长,一节课的时间还不足1小时,在课堂上可以借助“分”来体验“时”。另外,认识钟面上的非整时时刻,需要综合应用时和分的知识。

    1.看看、数数、算算,了解钟面上的大格和小格。

    第88页例题利用小女孩7时30分上学的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看钟表的愿望。提出的三个问题能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钟面,首先要理解大格和小格的意思,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就很容易知道。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可以5格5格地数出来,在一年级(下册)教材里曾经有过这样的安排。

    认钟面上的大格和小格要能正确、迅速地说出几个大格里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如7个大格里有35个小格),这是顺利说出钟面上的时间是几时几分所需要的能力。2~9个大格里各有多少小格,要联系乘法口诀记忆。10个大格、11个大格里面分别有多少个小格,可以通过45加5、再加5帮助记忆。

    2.初步形成1时、1分的观念。

    初步建立时间观念是本单元的教学任务。1时、1分是基本的时间单位,学生认识1时和1分要经历充分的活动与体验。

    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都是有关时、分的知识。教材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在钟面图上用色块显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小格的意思,让学生有意义地接受知识。形成1时、1分的观念必须体验它们的长短。“想想做做”编排了许多体验1分的活动,有1分钟脉搏大约跳动的次数、大约做眼保健操的节数、跳绳的下数,还有1分钟能完成口算的题数等。这些活动要在课堂里逐一落实。可由教师掌握1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专心地数数,并通过在括号里填这些数量,反思1分钟能做些什么。这样,他们对1分钟有多长就会有切身感受,这就是1分时间的初步观念。

    1小时比较长,在一节课上无法直接体验。为此,教材设计了两条体验1小时的途径:是利用时、分的进率,从对1分的感受联想60分会有多长,体验1小时有多长;另一条是“想想做做”第3题,通过一节课的时间加一次课间休息时间,再加上若干分钟正好是1小时来体验。由于学生对一节课和一次课间休息的时间是有感受的,因此能间接地体会1小时有多长。关于时、分间的进率,要通过拨钟让学生发现。教材的安排是拨分针,让分针走60个小格,看时针同时走了几大格。通过分针走60小格(即60分),时针刚好走1大格(1时),推理得到1时=60分。

    “想想做做”第4题说出时针从12走到另一个数的位置上是多少时间,为下面认读钟面时间作铺垫。

    3.认读钟面上的时间。

    在学生已能认读钟面上整时时间的基础上,第90页例题教学认读非整时时间。第一个钟面,教学怎样看时间以及怎样读、写钟面上的时间。出现8时零5分的钟面,学生联系已有经验能看到这个时间是“大约8时”,是“8时刚过”。钟面上的一个扇形色块,有助于学生看出分针的位置是从“12”起走了5小格,钟面上的时间是“8时过5分”。教材告诉学生,这个时间要说成“8时零5分”,可以写作“8:05”。可见,首次认读钟面上的非整时时间是以“大约几时”为起始,经历“几时刚过”→“几时过多少分”→规范地读、写时间的过程,有意义地接受读、写钟面上时间的方法。

    例题中认识第二个钟面上的时间是教学难点。由于时针非常接近“4”,学生往往误读成4时55分。教学时首先要明白这个时间是“快到4时”,进而看出“4时少5分”。然后利用钟面上的扇形色块,帮助学生理解“4时少5分”也就是“3时过55分”。这里的55分可以从11个大格是55个小格得出,也可以通过60小格减5小格算得。可见,解决难点要正确辨认钟面上的时间是4时少5分,并把它转化为3时过55分。

    “想想做做”第1、2题都是认读时间的练习,教材作出由易到难的安排。第一个钟面上的分针在“12”~“6”的范围内;第二个钟面是分针走过“6”以后的时间;第三个钟面是分针接近“12”,且未到“12”的时间。每个钟面都用扇形色块帮助理解分针从“12”起走了多少个小格,从而正确认读时间。第四个钟面是分针刚过“12”的时间,隐含了可以与第三个钟面进行比较的内容。在学生认读钟面时间的时候,要习惯于这样想:这个时间是“几时过了多少分”。尤其要把“快到几时”或“几时还不到”转化成“几时过多少分”,这样才能避免认读错误。另外,第1题还练习写出钟面上时间的方法,第2题培养认读各种钟、表面上时间的能力。

    “想想做做”第3、4题把认读钟面时间的练习与日常生活相联系,感受在校的作息时间都是固定的,每天的起床、睡觉时间也应该有规律地合理安排。第4题认读左起第二个钟面的时间可能是难点,不仅由于这个时间是9时不到,而且时针与分针十分靠近。要坚持原有的认读时间的思路和方法。第5、6题变换认读时间的练习形式,通过给钟面画分针和在钟面上拨出指定的时间,维持学习热情,进一步掌握认读时间的方法。

    4.感受“秒”,认识秒与分的关系。

    在认识时、分之后教学秒,一方面增加有关时间的知识,另一方面通过秒更好地体验分。

    第92页例题把认识秒分成三步进行:首先在跑100米的情境中引出“秒”,感受计量不到1分的时间需要使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接着结合钟面图介绍秒针,用“最长”“最细”等词语形象地描述,使学生很快地认识秒针;最后利用钟面上1小格的扇形色块,理解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想想做做”第1~4题都是感受秒的活动。看着钟面上秒针的走动,每秒拍一下手,通过有节奏地拍手,不但感受1秒是多长,还感受时间就是这样1秒1秒地过去的。用接近60秒的时间从1数到60,是不看钟面上的秒针,默默地体验时间,既能体验1秒的时间,也能体验1分的时间。了解自己做一次深呼吸、跳20下绳、从教室前面走到后面的时间,以及30秒时间能背几句乘法口诀,也是在活动中感受秒。这些活动要合作进行,在做各项活动的时候,可请同伴帮助计时。另外,在积极参与活动的同时,要尽量保持安静,因为体验时间需要安静的环境和平稳的心态。

    秒与分之间的进率是学生在钟面上发现的。要先调整分针和秒针的位置,使它们都正好指着“12”,便于看出秒针走60小格的同时,分针走了1小格。电子钟的计时表示了几时几分几秒,在钟面上能看到时间1秒1秒地过去,再次体验了秒。在8时30分59秒以后,钟面时间变成8时31分0秒,让学生思考这个变化,能加强对60秒是1分的理解。

    “想想做做”第5题是全单元知识的综合练习,要联系时、分、秒的观念选择合适的时间单位。如果发生选错单位的现象,也要联系1时、1分、1秒有多长的体验纠正错误。如午睡1分钟、1秒钟够吗?又如25小时、25秒钟各是多长?吃饭需要25小时吗?25秒钟够吗?

    本单元不要求进行时、分、秒单位的换算,如3分是多少秒、4时是多少分等。因为学生不具备进行换算的计算能力。“想想做做”第6题是在感受时间长短的基础上进行的,因为5分的时间比5秒长,所以5分>5秒;因为1时是60分,所以1时<100分。

    在教学时建议大家

    1.先让学生交流情景图的含义

    2、组织观察钟面,让学生互相说一说。

    3、认识时、分的关系

    教学时的注意点是:

    时刻的认识应与学生熟悉的作息时间紧密联系起来。另外,教材还安排了让学生读一读:(65页)读的时候,他一方面练习了读几点几分,另一方面也进行了按时作息的教育。

    下面再来看一个游戏(65页的第4题),这个游戏是什么呢?就是你拨我说。让学生运用学具来相互交往,也可以你说我拨。通过这样的活动,加深了学生的对时间的认识。在时间的认识方面,除了让学生认识时、分、秒外,还要让学生体验1分、1秒有多长,使学生有一个具体的体验,我觉得这个也是非常必要的。

    教材设计了1分种能干什么的情景(68页),他举了几个例子,1分大约读几个字?1分大约写几个字?1分大约拍皮球多少下?这就是说,要我们老师在教学当中开展这样的活动。我们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选择不同活动。老师拿一钟表:好,现在开始。学生们有的可以读一篇文章,有的可以写字,有的可以拍皮球。到时候让学生体验一下这一分钟你到底能做些什么?但是对一分钟的感觉不只是给孩子作一次这样活动,他就能行成体验的,而应通过大量的活动,让学生来感觉1分钟大约有多长。只有让学生能感觉到1分钟到底有多长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感觉到某个活动大约有多长。以至将后,在课堂上让学生讨论时,大约5分钟后,我们就停下来,从而使学生自觉不自觉地就有了一个度量时间的观念了。

    这个情境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在体验活动中,认识分、秒的关系。教学时建议:

    1、让每个学生都有体验的机会

    2、可以引导学生自已发现分与秒的关系

    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是课堂中可以多安排一些体验时间的活动。另外,在时间这个问题上,学经过的时间是个难点,那么我们教材是采用什么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呢?他是通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及采用编作息时间表的方式来教学的(见教材68页)情景中通过学生对话:第二节课几时开始呢?我们做一张作息时间表吧。根据学生学校的情况来制作。在这个时候,就可以让学生看看,第一节课我们用了多长时间呀?我第二节课用了多长时间呀?是什么时候下课的呀?从而让学生来学习经过的时间。在学习经过的时间,我们也可以通过看钟面的形式来完成。特别是表下的说一说的第3个问题,问是非常的好:上午10:00同学们在干什么?如果在你的作息时间表里头,第三节课,是9:30到10:10,那我这10点就在上课。如果作息时间表上,第三节是9:15至9:55,那么这个10点正好在休息。我觉得教材中提的这些问题是非常切合学生的实际,非常好的。

    时、分、秒说课稿二

    课前思考: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1.时刻的认识应与学生熟悉的作息时间紧密联系

    另外:要了解学生对钟表、时间已经知道了什么,从学生已有的时间经验出发进行教学。教学时,可以借助挂图让学生说一说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再引导学生观察钟面,说一说关于钟面知道些什么。然后,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借助在钟面上数一数、拨一拨的操作,探索“填一填”中的几个问题,并把探索的成果填到书上。最后,进行汇报交流。

    2.在体验活动中,认识分、秒的关系

    通过“1分能干什么”的实践活动,体验1分的长短。知道1分=60秒,能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培养时间观念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材首先通过具体活动,如“数心跳”、写字、拍皮球等,来感受1分的长短;再通过实践活动获得估计时间长短的经验,培养时间观念;最后,听一听秒针走动的嘀嗒声,感受1秒的时间长短,引出比1分还短的时间单位“秒”,观察钟面了解1分=60秒。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中,不仅能体验时间的长短,而且能体验一分能读能写许多字,能做不少事情,体会时间的价值,甚至重大的体育比赛是在最后一分决定胜负的,把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从而懂得去珍惜时间。进行“数心跳”的活动时,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学会数脉搏的方法。

    ●教学建议:

    ①让每个学生都有体验的机会

    ②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分与秒的关系

    3.课堂中可以多安排一些体验时间的活动。另外,“作息时间表”的制作可以根据本班的具体情况填写,也可以让学生填每天自己喜欢的活动的起止时间。通过制作作息时间表的活动,培养时间观念与遵守作息时间的好习惯。结合生活情境,体会时刻与经过时间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会根据钟面说出经过的时间。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要学会计算经过的时间(难度控制在分针指的时间5分的倍数)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时、分,知道1时=60分。

    2、会正确认、读、写钟面上的时间。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认识钟表上的整时、半时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钟面上的时、分。分是非常重要的时间单位,也是进一步学习年、月、日的基础。时间单位不像长度、质量单位那样容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所以,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把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进行教学。

    “我们赢了”是结合“北京申奥成功”这一情境,让我们记住这一历史时刻——2001年7月13日晚上10时08分。用记载着这一历史时刻的钟面,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对钟面的认识,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同时,抓住机会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时已经学过了钟面的简单知识并会认识整时和整时半。但有关时间的认知显得有些混乱,对时针和分针表示的意义分辨不清,多数孩子还不能读出准确的时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您可能喜欢的文档

查看更多

热门说课稿

今日更新

在线
客服

相关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