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十: 解决问题(一)教学内容: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2、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了小数除法的计算,那么你会解决下面的问题吗?(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索(出示例11)1、先独立思考解答。2、小组内交流,可以先算什么?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说说不同的思路。再指名说说。三、巩固练习1、“做一做”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再指名说说不同的解题思路。2、完成P34 3师:你从此题中收集到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思考?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汇报分析过程。师小结,解答问题时要找准有直接关系的条件或信息。
2、试做例题,掌握转化方法明确转化原理后,让学生试算例题。在试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抽象出转化时小数点的移位方法,最后概括总结出移位的法则。具体做法如下:1、我认为小数除法如果按照教材按部就班教学有点不合理的,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小数除法,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因此,我选择了重组教材。(把例5例6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同时也新增加了一个例题,那就是被除数小数位数比除数的小数位数多)。例5、例6和新增加例题的教学,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出转化时移位的方法,同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在得出计算法则后,还要注意强调:(1)小数点向右移动的位数取决于除数的小数位数,而不由被除数的小数位数确定。(2)整数除法中,两个数相除的商不会大于被除数,而在小数除法中,当除数小于1时,商反而比被除数大。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2、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探讨口算方法,通过实践练习活动熟悉、掌握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3、培养学生主动迁移知识的思维习惯。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教学新知1、让学生看课本插图,根据图中的对话,完整地编一道应用题。生自由发言:国庆节很快就要到了,学校准备买一些气球分给各个班级。如果用80个气球,要给每班20个,可以分给几个班?2、让学生口算,并鼓励算法多样化,并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80÷20=()个3、《做一做》练习90÷30=60÷30=80÷40=4、想一想:83÷20≈()80÷19≈(),这两道题和例题有什么区别?联系?能否用曾经学过的估算和今天刚学习的除法来解决?
教学追记:本节课的内容相对而言较容易掌握,因而学生在学习中并没有出现什么困难。教学中,我两种方法并重,并让学生理解两种方法的殊途同归之处。对于类型稍有不同的题目,如“做一做”第2题,以人数为比例进行分配的,我在教学时添加了一道例题,教学后再让学生独力完成第2题,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学得较为轻松,也对这种类型题掌握得较扎实。4、整理和复习整理复习(1)复习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本章所学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法则,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题能力。复习重点: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化简比。复习难点:正确计算分数除法。复习过程:一、复习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1、这一章我们学习了分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请大家回忆一下分数除法有几种类型?(1)分数除以整数,例如 ÷5;(2)一个数除以分数,它又包括整数除以分数,例如20÷ ;和分数除以分数,例如÷ 。(3)做第52页“整理和复习”的第2题。2、分数除法的意义
练习内容:教材P54第5、6、7、8题和补充题。练习目的:通过巩固,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提高口算和笔算有余数除法的能力。练习过程:一、复习:1、4×7-28=34-5×6=4×8-24=2、在()里最大能填几?(略)3、根据题意写出横式。(1)有8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2个。列式:(略)(2)有8个苹果,平均放在3个盘里,每盘放几个?还余几个苹果?(3)有8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盘里,每盘放几个?还余几个苹果?4、计算:(用竖式计算)37÷449÷632÷525÷75、完成教材P54第5题。下面的计算对吗?(1)48÷5=9…………3()(2)33÷7=5…………2()(3)63÷8=7…………7()(4)5×6+4=346、当师傅。(完成教材P54第6题:有29片扇叶,每台电扇装3片,这些扇叶可装多少台呢?)
教学内容: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P.12页例8和“做一做”,练习二第2题。)教学要求: 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教学重点: 乘法运算定律中数(包括整数和小数)的适用范围。教学难点: 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的简便运算。教学用具:投影片若干张。教学过程:一、激发:1、计算:25×95×4 25×32 4×48+6×48 102×562、在整数乘法中我们已学过哪些运算定律?请用字母表示出来。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乘法交换律 ab=ba乘法结合律 a(bc)=(ab)c乘法分配律 a(b+c)=ab+ac2、让学生举例说明怎样应用这些定律使计算简便。(注意学生举例时所用的数。)3、出示教材P.9页的3组算式:下面每组算式左右两边的结果相等吗?
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2)使学生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和转化的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使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2.难点: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3.关键:以解决问题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后反思本节课给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活动空间,把学生实际生活中听说过的见到的平均分现象展示给学生看,把生活和数学联系起来,在学生感受“同样多”的基础上概括出什么叫平均分。揭示平均分这一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之后突出了学生三次实际操作。第一次,小组同学互相分水果,重视学生分的结果。体会感受“平均分”的含义。第二次,重视分法: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体现了学生对物品的不同分法,建立了平均分的概念。第三次,分矿泉水,通过份数变化,观察分的就结果,深刻体会“平均分”,为认识除法积累丰富的知识。为学生营造探索的空间。第二课时:平均分的认识(二)教学内容巩固“平均分”。课本第15页的例题3。教学目标1.巩固“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一、说教材分析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第二学段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等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节课也是整数除法意义上的进一步扩展,也将为今后学习小数除以小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因此,学生掌握本节课的内容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说学情分析学生已掌握整数除法、小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以及小数乘法等知识,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引导学生探索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结构,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在探究算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
第三层次:尝试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117页的第3题,个别学生板演,教师在学生完成后集体点评,强调学习的难点。第三个环节:变式练习,巩固深化练习的设计要抓基础知识与发展创新能力紧密结合起来,以达到发展思维,形成技能的目标。在此环节我设计了如下练习:1、定位练习。仿照例3出示类似的两道应用题,要求学生读题,画图,深入理解题里的数量关系,列出数量关系式。强化难点,形成技能。2、提高题:同来互相编题,互相解答。通过以上练习,促使学生将新的知识溶入到已有认知结构中,以利于更好的迁移和运用。第四个环节课堂作业反馈信息完成课本练习二十三第4-7题(三)说“诱思探究”在本节课的具体体现1、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中多次引导学生尝试练习,引导学生把旧知与新知进行对比;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亲身体验,切实把学生推向学习探索的第一线。体现了“诱思探究”对当代课堂教学的要求。
教材分析:例2以学校兴趣小组为题材,引出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用算术方法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不仅需要逆向思考,还要把“比一个数多它的几分之几”,转化为“是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比较抽象,思维难度大。用方程解,可以列成形如 的方程,也可以列成形如 的方程,前者仍然要经历从“多几分之几”到“是几分之几”的转化,实际上是方程的形式,算术的思路。教学重点:弄清单位“1”的量,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学情分析:由于小学生目前尚未接触到比较复杂的,用算术方法很难解决的实际问题,所以对方程解法的优越认识不足。一些学生觉得用方程解需要写设句,比较麻烦,因此喜欢用算术解法。对此,教师一方面应肯定学生自己想到的正确解法,另一方面又要因势利导,从进一步学习的需要与方程解法的特点等角度,使学生初步了解学习列方程解决问题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习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步骤和试商方法与整数除法基本相同。它是在整数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又是学生以后学习小数除法的基础,必须沟通小数除法和整数除法的联系,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紧密结合现实情境,展示学生对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突出计算方法的教学,在掌握计算方法的同时更要理解算理。二.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2.正确地进行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和归纳等思维能力;以及类比、迁移的学习能力。4.通过学习活动,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5.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难点:正确地进行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本课的重点,本课的难点是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理解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
《较复杂的小数乘法》是第九册第一单元《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的第三节。本 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教科书第3页的例3、例4。这一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乘法的意义(小数乘以整数、一个数乘以小数)、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以及小数点位置 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小数乘法计算法则的引伸和补充,同时也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本节课 的教学目的是: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懂得在点积的小数点时,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2、使学生初步掌握“当乘 数比1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自学能力和概括能力。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在定积的小数 时,位数不够的会用0补足。
⑴、理解小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的意义,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的计算简便。⑵、经历发现归纳小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的全过程。学习“猜测—验证”的科学思维方式,提高类比、分析、概括的能力。⑶、在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4、教学重点、难点从猜测—验证中归纳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二、教法和学法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注意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规律、理解规律,通过猜测—验证,引导启发学生发现规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2、自始至终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教给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方法。在教学中不仅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比较,还充分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手段,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各抒己见,取长补短,在观察到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形成结论。
1、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用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迅速地进行口算.2、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3、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4、培养学生认真口算和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口算的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表达估算的思路。教学难点:理解用一位数除的算理,正确进行口算教具准备挂图、幻灯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口答(1)24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84呢?(2)42个十,90个十各是多少?2.口算:36÷324÷230÷360÷648÷484÷480÷290÷3二、教授新课:出示主题图:根据你的观察,你看看这幅图里面有哪些数学信息?你能用你已有的知识解决途中提出的问题吗?1、3次就能运完这60箱,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和你小组里的同学商量商量。也可以用你们手中的工具帮助你说明你的思路。
这样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过程与结果,鼓励学生想出多种方法计算,在学生汇报交流、反馈、评价中初步感受到转化的数学思想,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之后教师评价:大家能把新的问题转化成已有的经验来解决,这种分析思考的方法很好,你们还能提出类似的问题吗?进而引入进一步的探索当中,教师作出这样的提示,这道题没有元角分,你们能把它也转化成已经学过的乘法算式吗?在学生独立思考计算的基础上,组织小组讨论,给每个学生展示自己思维的机会,教师深入小组收集信息,然后组织全班讨论,揭示算理,得出计算的方法。这一过程要重点突出算理的探索,使学生认识到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联系,利用积变化的规律合理解释算理,通过学生亲身经历,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自学交流等活动过程,使学生真正获得数学的知识和学习方法。
在学习本课内容以前,学生已经系统地学习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小数四则计算,为本节课内容的学习打下了基础,由于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完全一样,针对这一点,本课教学确定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熟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提高计算能力。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迅速地进行小数四则混合式题的运算,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是:1.能否正确把握运算顺序。2.能否正确标明根据以上教学目的,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中遵循大纲的要求,从简单入手。例1是最简单的两步计算题,让学生熟悉一下运算顺序。再过渡到较复杂的问题。例2是三步计算带小括号的较复杂的四则混算题,在运算过程中出现了除不尽的情况,应说明计算过程中,当除得的商超过两位小数时,一般只需保留两位小数,再进行计算。最后进入到教学重点、难点阶段。
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29页例3及练习。2、教材简析本节课安排在第二单元的表内除法(一)。本单元还安排了“平均分、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决求商及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而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用2~6的乘法口决求商”的基础上进行的,为以后“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学习打好基础,要求学生从观察及操作中挖掘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3、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把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几份”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理解数量之间的相依关系,接受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从课前学生欣赏春天的美景入手,自然地过渡到小朋友去春游划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件出示主题图,先让学生观察小朋友来到美丽的公园划船,玩得可开心了,再仔细观察第二幅照片,让学生帮助图中小朋友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经历联系上、下图理解题意的过程,学会收集有用信息,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初步学会列综合算式,了解用递等式计算来解决问题,并在实际意义的背景之下让学生感受并理解乘除两步运算的运算顺序,会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运算。并在实际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让学生尝试运用分析、推理等方法分析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也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自信心。最后,通过帮小朋友“分矿泉水”、宣传牌上三角形的数量、体育课上分组等练习,加深学生对乘除两步运算算理的理解,从而提高读图、识图、语言表达图意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练习巩固,拓展应用:1、出示依据教科书第31页“做一做”制成的课件。请学生看题,说说图意:提醒学生想一想,要解决“用这些花可以摆多少个图案”这个问题已经有什么数据(小朋友设计的“每6盆花可以摆一个图案”和“两组盆花,每组有9盆花”),还缺少什么信息数据(一共有多少盆花?)。应怎样解决?2、让学生自已尝试解决。学生完成后,请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促使学生弄清楚解决用乘法和除法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步骤。3、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注意引导学生提出用乘法和除法计算的问题。4、汇报交流:说说自己提出的问题先解决什么,再解决什么。师选择有价值的问题写在黑板上。5、比较发现,巩固算法:让学生比较例4和“做一做”,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特别是不同点,让学生观察得出例4是先解决一辆小汽车的价钱是多少元?再解决5辆小汽车多少钱;“做一做”是先解决共有几盆花?再解决可以摆几种图案。使学生明白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不同特征。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