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教育教学 > 课件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寡人之于国也》教案2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寡人之于国也》教案2篇

  • 页数:19页
  • 字数:约 11305 字
  • 大小:70.50KB
  • 格式:.doc
  • 版本:Office2016及以上版本
  • 作者:wuwei-ppter
  •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2篇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孟子所提倡的“仁政”思想,把握孟子的论辩艺术及其“好辩”“善辩”的主客观原因。

    2.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

    1.掌握“数、发、直、兵、胜”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了解“于、之”两个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用法。

    2.了解“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等几个句式的特点,辨析它们和现代汉语的不同特点。

    德育目标

    结合本文学习,联系历史资料,了解孟子思想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

    教学重点

    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理解“以五十步笑百步”这一比喻的内涵。

    2.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

    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包括朗读和背诵。要求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使文言文语感训练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落到实处。活动方式力求生动活泼,或个别朗读、集体朗读.或轮流朗读、分角色朗读。渎后有评,以评促读,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和背诵。

    2.点拨教学法。本文选自儒家经典名著.语句看似浅显,内涵却较艰深。为此,在背景资料介绍、文化知识简介及比喻说理的分析方面教师须相机点拨指导,避免学生囫囵吞枣。

    3.讨论法。应与诵读同步进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时安排:本课教学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了解孟子及《孟子》,整体感知课文,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课堂活动顺序:

    一、导入: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学习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今天我们学习《寡人之于国也》,看看孟子是如何凭着他高超的论辩技巧,阐述仁政的具体内容的。

    二、了解孟子及《孟子》

    1.题目解说

    寡人,古代国君称自己的谦词;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于,对于。寡人之于国也。即我对于国家。

    2.作者简介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当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他是子思(孔子孙.名伋)的再传弟子,曾游说齐、宁、滕、魏等国。当时“天下方务于合从连横,以攻伐为贤”.孟子却说“唐、虞、三代之德”,被诸侯认为迂阔、远离实际,不被采纳。因此.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书全面反映厂孟子的思想。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个最大的儒学大师.—向被认为是继承孔子学说的正统.后世将他和孔子并称。他曾拒杨墨.反纵横,维护和发展了儒家学说.对当时和后世思想界影响很大。

    《孟子》在写作上很有特色首先是善于雄辩,具有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的风格;采用了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辩论,逻辑谨严。其中最多的是各种发问的方式方法,时而提问。时而反问,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其次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是非。

    3.背景资料

    《寡人之于国也》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是该篇上部分的第三章。据《史记•魏世家》记载,梁惠王三十五年.”卑礼厚币以招贤者”:于是.包括孟子在内的贤者数人不远千里来到魏都大梁。梁惠王招贤,目的在于富国强兵,恢复并扩大疆土。而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并将它发展为“仁政”学说,反对“霸道”“虐政”,主张当权者都要“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用仁义治天下。这样两人第一次见面便想孟子那里寻得“以利吾国”的良策;孟子则以“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为对,指出专言求利的严重危害性和躬行仁义的重要许多意义。两人第二次会面是池沼旁边。梁惠王看着鸿雁麋鹿嬉戏,得意地问孟子:“贤者亦乐此乎?”孟子以“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为对,并通过历史事实的对比,证明了贤者“偕乐”与不贤者“独乐”有着截然不同的结果:文王关爱百姓,百姓爱戴他,因而文王能享其乐;夏桀不恤百姓,百姓怨恨他,因而夏桀不能保其乐。正是在多次的接触交谈中,孟子与梁惠王彼此之间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于是才有了《寡人之于国也》这一次深入的交谈。

    三、整体感知:

    1、听范读,注意字音。

    1、字音

    王好(ho)战弃甲曳(y)兵而走谷不可胜(sh6ng)食也数(c)罟(g)不入池

    涂有饿莩(pio)鸡豚狗彘(zh)之畜(x)谨庠(xi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t)之义

    悌孝悌(t)

    鼻涕(t

    剃头(t)

    阶梯(tī))

    畜牲畜(ch)

    蓄养(x)

    丧丧葬(sāng,丧,与死人有关)

    丧命(sng,丧,丧失,丢掉

    数数学(shu)

    数谏魏王(shu)

    数落(shǔ)

    数罟(c)

    殍饿殍(piǎo)

    浮动(f)

    桴鼓(f)

    俘虏(f)

    孵化(f)

    喻不言而(y)

    手谕(y)

    坚贞不渝(y)

    愉快(y)

    瑕瑜互见(y)

    2、自读一遍,课文或分几部分,各部分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3段至第5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重点字词及译文。

    梁惠王②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句末语气词,重叠用,加重语气]③。河内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④,则移其[代词,河内]民于[介词,到]河东⑤,移其粟⑥于河内;河东凶亦然[也这样]⑦。察[考察]邻国之[助词,的]政[当权者],无如[不如,比不上]⑧寡人之[助词,主谓之间]用心者。邻国之民[百姓]不加少[更减少。加,更。古代人口少,为了增加劳力和扩充兵员,希望人口增多,以人口增多为好事]⑨,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为什么]⑩?”梁惠工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山是这样。考察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邻国的百姓没有更减少,我的百姓没有更增多,这是为什么呢?”

    2、研读本段

    (1)选一学生朗读第1段

    (2)梁惠王向孟子提出了什么问题?他怎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

    明确:“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我的百姓为什么没有更增多。”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

    (3)梁惠王自诩“寡人之于同也,尽心焉耳矣”的理由是什么?

    明确:以赈灾救民为例,申说自己治国胜于“邻国之政”,“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从两方面描述救灾的具体措施。

    (4)“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一句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进—步突出梁惠王的自矜,为下文的“五十步笑百步”作铺垫。

    (5)“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表现出梁惠王什么心理?这与后有何联系?

    明确:希望更多的民归附自己,孟子正是利用梁惠王的这种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并想引导他实行王道政治的。

    于国尽心焉

    梁惠王

    民不加多

    移民移粟

    民不加少

    不用心

    邻国之君

    (3)朗读指导

    A、要领: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已经尽心尽力,所以“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读时,重音应落在“尽心”二字上,“焉耳矣”三个语气词连用,表委婉、伤感的语气。“河内”四句直承上句,“移民”“移粟”两句并列而又相互补充,应一气读完,“河东凶亦然”是省略的文字,故“亦然”应重读,起强调作用。“察邻国之政”两句,前句轻读,后句重读,有自诩之意,又表明自己用心良苦,为下文提问作铺垫。最后“何也”要读出疑问语气,突出其困惑不解之意。

    B、教师范读本段,学生试读。

    五、作业:1、手把手1~8题。2、读背课文

    第二课时

    学习要点:学习课文第二三部分。

    一、导入:朗读课第一部分

    二、学习第二部分;(2、3、4自然段)

    1、重点字词及译文:

    孟子对曰:“王好[(ho)席欢]战(11),请[请允许]以战喻[打比方](12)。填[形容鼓声]然[形容词词词尾]鼓之[没有意义的衬字,下文“树之”的“之”同此](13),兵[兵器,武器]刃既[已经]接[接触,交锋](14),弃甲[铠甲,古代的战衣上缀有金片,可以保护身体]曳[拖着]兵而[承接]走[逃跑](15)。或[有的人])16)百步而[才]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介词,拿]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固定结构,“如何”,怎么样](17)?”

    曰:“不可,直[只是,只不过]不百步耳[语气词,罢了](18),是[这]亦[也]走[逃跑]也[语气词,表肯定]。”

    曰:“王如知此[这],则[那么]无[通“毋”不要](19)望[希望]民之[主谓之间]多于[介词,表比较]邻国也[语气词,表肯定]。

    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不弯曲]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是,不过]

    系向牛头充炭直[价值]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的;兵器已经接触,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有的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

    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啊。”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白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2.研习第2、3、4段

    (1)学生齐读2、3、4段

    (2)理清背诵思路

    A、提问:孟子对梁惠王的疑问是如何思考的?

    明确: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

    B、提问: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的?

    明确: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王好战,请以战喻。”总提一句,然后举出逃兵“弃甲曳兵而走”的两种情况。根据败逃距离的远近,提出“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的反问,进—步启发,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否定自己论点的话:“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最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这两句突然转入正题,既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于是文章就自然而然地由第二部分过渡到第三部分。

    C、提问:对“五十步笑百步”喻义如何理解?。[学生思考、讨论。]

    明确:是亦走梁惠王的“移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数量上不同而已。这里暗示着梁惠王搞小恩小惠并不能使民加多,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现意: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

    三、学习第三部分。

    1、重点字词及译文:

    “不违[违背]农时[季节](20),谷不可胜[尽]食(21)也。数[(c)密]罟不入洿[(wū)洼地积水,指池塘]池(22),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按照一定的确季节]入山林(23),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供养活着的人]丧死[给死人办丧事]无憾[遗憾](24)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以仁义治天下]之[助词,的]始[开端]也(25)。

    “五亩之宅(26),树[动词,种上]之[代词]以桑[倒装句,以桑树之](27),五十者[代词,的人]可以衣[动词,穿上]帛[丝织品](28)矣。鸡豚狗彘(zh)之[代词,复指“鸡豚狗彘”]畜[畜养]①,无[通“毋”别,不要]失[错过]其时②,七十者可以食[动词,吃]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谨慎,这里指认真从事]庠(xing)序[学校,商代叫“庠”,周代叫“序”]之教[教化]③,申[反复陈述]之以孝[尊敬父母]悌[敬爱兄长]之义[道理]④,颁[同“斑”]白者[头发花白的人]不负[背着东西]戴[头上顶着东西]于道路矣⑤。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百姓]⑥不饥不寒,然而[这样]不王[动词,称王]⑦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

    “狗彘食[动词,吃]人食[名词,食物]而不知检[约束]⑧,涂[同“途”]有饿莩[饿死的人]⑨而[却]不知发[打开粮仓,赈济灾民]⑩,人死,则曰:‘非我也,岁[年成](11)也。’是[这]何[有什么]异[不同]于[介词,与]刺人[拿刀杀人]而[并列]杀之[代词,人],曰‘非我也,兵[兵器]也’?王无罪[归罪,责备]岁(12),斯[则,就]天下之民至[到,这里指“归顺”]焉[语气词,“了”](13)”。

    数:愿得补黑衣之数[数目]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几]

    扶苏以数谏故[shu,多次]

    数罟不入洿池[(c)密]

    发:百发百中[发射]

    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派遣]

    涂有饿莩⑨而不知发[打开粮仓,赈济灾民]

    野芳发而幽香[花开]

    兵:非我也,兵也[兵器]

    兵连祸接[战争]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军队]

    草木皆兵[兵士]

    胜:驴不胜怒,蹄之。[能承受]

    五谷不可胜食也。[尽]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胜利]

    日出江花红胜火。[超过]

    予观夫巴陵胜状。[优美的] “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密网不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按—定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粮食和水产吃小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是王道的开端,

    “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鸡、猪、狗的畜养。不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亩大的田地,不耽误它的生产季节,几门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

    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处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是不曾有过的事。

    “贵族家的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成不好。’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2、研读课文本部分内容:第三部分(第5段至第7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第五段:

    (1)孟子认为怎样才是王道的开端?

    明确:孟子认为,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憾”是实行仁政的开端,也是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

    (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日寸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句,有什么作用?

    明确:A三组排比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

    B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3)“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有什么什么作用?

    明确:小结前三组排句,又以这个结论为前提推出新的结论:“王道之始也。”作者在这里把三层意思、三方面的内容紧紧联系在一起,并把“使民加多”的问题跟行王道紧密联系起来。

    (4)这一段阐述了什么?

    明确:第3段,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

    第六段:

    (1)这一段阐述了什么道理?

    明确:阐述王道之成的道理。这一段,盂子进—步提出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的仁政主张,也是“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三组排比句阐述了什么道理?与前一段的三组排比句有何联系?

    明确: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这三种措施与上文的三种种措施相比。显然前进了—步,具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

    (3)如果前面阐述的是养民,哪“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阐述的是什么?

    明确:“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阐述的教民

    作者在这里连用四组排句,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

    (4)“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明确:两句承上启不,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与前文“王道之始也”相呼应。

    第七段:

    (1)前两段前两段已经把行王道的道理讲得十分透彻了,这一段可删去吗?为什么?

    明确: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孟子批评统治者的虐政,从反面证明自己主帐的正确。

    (2)第一句与开头有何联系?揭示了什么?

    明确:这—段照应文章的开头。梁惠:口口声声说于国“尽心”。

    可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哪里谈得上“尽心”呢?”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

    (3)第二句针对什么而说?用了什么说理方法?有何表达效果?

    明确:作者针对统治者归罪寸岁的推诿,运用比喻进行驳斥:“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样荒唐。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

    (4)最后两句有何作用?

    明确:言简意赅。不要归罪于年岁,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才能使他们归服。“斯天下之民至焉”回答了开篇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疑问。

    三、作业:1、读背课文。2、手把手{中档题、挑战题}

    第三课时

    学习内容;体会孟子文章的特点,归纳本课文言文知识;

    一、朗读课文体会写作特点

    1.结构严谨。孟子的文章从表面看,铺张扬厉,似乎散漫无纪,实则段落分明,层次井然,而且环环相扣,不可分割。这篇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每—部分的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个有机的整体。

    2.善用比喻。盂子善于;运用比喻说理,文字显得从容不迫。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

    3.气势充沛。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是使用整齐的排偶句式。如这篇文章第三部分孟子畅谈“使民加多”的道理时,连用四组排偶句,音节铿锵,气势充沛。

    二、归纳文言文知识

    一、名句默写

    (1)为渊驱鱼,为丛驱雀。(《孟子》)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3)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孟子》)

    (4)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孟子》)

    (5)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6)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孟子》)

    (7)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孟子》)

    (8)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

    (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1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11)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i(《孟子》)

    (12)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

    (13)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孟子》)

    (1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15)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二、语言知识

    1.字音

    曳(y)兵数(c)罟(gǔ)湾(wū)狗彘(zh)庠(xing)序孝悌(t)饿莩(piǎo)

    2.通假字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同“斑”

    涂有饿莩“涂”通“途”“莩”同“殍”

    3.多义词

    凶:逢凶化吉(不幸,不吉祥)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庄稼收成不好,饥荒)

    树: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种植,动词,名作动)

    厚树恩德,以收众心(竖立,建立)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喻培养人)

    鸟宿池边树(树木,名词)

    时:山间之四时也(季节,指春夏秋冬)

    脱我战时袍(时候,时间)

    自去先世避秦时乱(时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时机,机会)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时令)

    学而时习之(按时)

    时鸣春涧中(时常,经常)

    于:寡人之于国也(对于)

    移其民于河东(到)

    则无望其民之多于邻国也(比)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在)

    是何异于……(同、与、跟)

    4.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

    ①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②七十者衣帛食肉(穿衣。吃)

    ③然而不王者(当王,称王)

    ④王无罪岁(归罪)

    ⑤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为……办丧事)

    (2)动词活用为名词。

    ①是使民养生丧死而无憾也(活着的人,死去的人)

    ②鸡豚狗彘之畜(指喂养之事)

    5.古今异义词

    然而不王者(古:既然这样,那么。今:表转折的连词)

    6.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是亦走也。

    ②非我也,岁也。

    (2)宾语前置句: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3)介宾短语后置:

    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②树之以桑

    ③申之以孝悌之义

    ④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⑤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4)固定格式

    ①或……或……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有的人……,有的人……)

    ②直……耳:直不百步耳。(只不过……罢)

    ③是何异于……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这同……有什么不同呢?)


您可能喜欢的文档

查看更多

热门课件教案

今日更新

在线
客服

相关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