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教育教学 > 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说课稿(二)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说课稿(二)

  • 页数:4页
  • 字数:约 2698 字
  • 大小:29.60KB
  • 格式:.docx
  • 版本:Office2016及以上版本
  • 作者:曼达林演示
  •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说课稿(二)

    一、说教材分析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也是一篇议论文。文题“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也是课文的主要观点。

    全文结构清晰:第1自然段开门见山,提出观点,明确指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本身就是“真理”。


    主体部分(2—8自然段)引用科学发展史上的三个有代表性的事例(谢皮罗教授从洗澡水的漩涡中发现问题,通过反复试验和研究,发现水的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从蚯蚓的分布,推论地球上大陆与海洋的形成;奥地利医生从儿子做梦时眼珠转动这个现象,经过反复观察和分析,推断出凡睡者眼珠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第三部分(9、10自然段)总结全文,重申观点。指出科学并不神秘,也不遥远,关键在于“知微见著”,不断探索,善于独立思考,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学习本课,一是让学生了解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从中领悟到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二是学习课文用具体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了解议论文的形式。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会“诞、澡、械”等11个生字,正确书写“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学习课文用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理清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和文中事例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通过深入研读、理解三个具体事例,从中获得认识,理解作者的观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从具体事例中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感受、领悟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难点:学习课文用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了解议论文的一般形式。

    四、说教法学法

    为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及合作探究精神,体现本堂课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统一,教学时我以课题为切入点导入新课,然后组织学生深入课文进行探究并体验,学文时采取初读整体感知、了解事例,细读课文时师生共同探究(第3自然段)、学生自学质疑(第4-5自然段)的方法,最后结合资料进行拓展延伸,课后安排了积累语句和小练笔。

    五、说教学过程

    我的课堂结构是:课题导入——初读课文,理清内容——细读课文、感悟科学精神——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一)文章题目发人深省,上课伊始,我板书“?”“!”两个标点,提问:这两个标点表现的是什么意味?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导入板题后初步理解课题:“?”“!”与课题中哪两个词相对应?——“真理”和“问号”。

    什么叫做“真理”?你从“一百个”中体会到了什么?

    (此环节意在从课题入手,初步理解课题,为读文、学文做准备)

    (二)初读课文,理清内容:

    1、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课文写了哪些人的事例?

    2、认读、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

    3、梳理主要内容:课文写了哪几个故事?与我们以往学习的叙事性文章有何不同?——点明本文的体裁是一篇议论文,议论文要表达一个鲜明的观点。

    (此环节意在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中的三个具体事例,用自己的话简单说一说,进一步感知议论文中的事例叙述比较简要,是为论证观点服务的)

    (三)细读课文,感悟科学精神:

    1、本文的观点是什么?画出齐读

    2、迅速浏览第3—8自然段,用简练准确的语言概括三个典型事例。

    3、三个典型事例有什么共同之处?生自由谈

    4、对于这三个事例的共同之处,文中有总结性的句子,是哪些句子?

    出示句子1: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体会:句中的“发现”“发明”“创造”“成就”能否颠倒顺序?

    出示句子2: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体会:这里的“?”“!”各指什么?想象一下,在由“?”变成“!”的过程中,这些发现者、创立者是如何做的?

    (此环节意在把握三个典型事例,找到其共同之处,理解2、6段中两个重点句的深刻含义)

您可能喜欢的文档

查看更多

热门说课稿

今日更新

在线
客服

相关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