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教育教学 > 说课稿> 人音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赶圩归来啊哩哩说课稿

人音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赶圩归来啊哩哩说课稿

  • 页数:3页
  • 字数:约 1204 字
  • 大小:34.50KB
  • 格式:.doc
  • 版本:Office2016及以上版本
  • 作者:雨森设计
  • 赶圩归来啊哩哩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的内容有:《赶圩归来啊哩哩》和《苗岭的早晨》。《赶圩归来啊哩哩》是一首G宫系统e羽调式4/4拍节奏非常欢快的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彝族歌曲,在本课作为教唱要求。但只唱中间部分,这部分由两个乐句组成,第一个乐句有四段歌词,都表现出彝族姑娘赶圩归来喜悦的心情。第二个乐句只有一个段歌词,但分两个声部,使全曲推向高潮,最后落在主音上结束。《苗岭的早晨》是一首A宫调2/4拍节奏非常自由的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苗族乐曲。在本课作为欣赏要求。

    说课稿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的标准,我设计的教学目标如下三点:

    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西南风情的学习和了解,从而培养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民族音乐。

    2、过程与方法:体验不同民族风格的音乐,并作出正确的评价。

    3、知识与技能:能用标准、和谐的声音和欢快、喜悦的情绪演唱《赶圩归来啊哩哩》。

    三、教学重难点

    感悟民族音乐风格,做出正确评价,拓宽民族文化视野。

    四、教学方法

    聆听法、提问法、演示法、模仿法、讲授法等。

    五、教学工具

    钢琴、录音机。

    根据八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变声期,不宜长时间发声的实情。和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重视欣赏的要求,我设计的教学过程如下:

    六、教学过程

    1、导入:(1—2分钟)

    我使用问题导入法。问题是“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几个少数民族?他们主要集中在我国的哪个地区?你对他们了解多少?”当然第三个问题不要求作答,只起到让同学们回忆和反思的作用。提问这些问题的目的是让同学们很快投入到课堂,并且激发同学们主动获得知识的兴趣。

    2、欣赏部分:(20分钟)

    我使用的是聆听法和提问法。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问题欣赏《苗岭的早晨》。问题是“听这首乐曲时你眼前浮现的是什么样的画面?这首乐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听完后作答。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实现我的第二点教学目标。

    这个环节完后我接着对苗族的重要节日、服饰、音乐、乐器和一些风俗习惯等进行阐述。运用讲授法和讨论法。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实现我的第一点教学目标。

    3、教唱部分:(18分钟)

    不同的少数民族,他会具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和音乐风格。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很有魅力的彝族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首先我们完整地听一遍,感受一下这首曲子的情绪和独特的地方。接着就是教唱和演唱、分组演唱的部分。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实现我的第三点教学目标。


您可能喜欢的文档

查看更多

热门说课稿

今日更新

在线
客服

相关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