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教育教学 > 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二次工业革命说课稿2篇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二次工业革命说课稿2篇

  • 页数:15页
  • 字数:约 11681 字
  • 大小:76.50KB
  • 格式:.doc
  • 版本:Office2016及以上版本
  • 作者:Tovelo_PPTer
  • 第二次工业革命说课稿2篇

    第二次工业革命说课稿一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第八课内容。第二次工业革命是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的最基本的推动力。在继续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改变世界面貌的基础上,又极大地影响了整个世界格局。它直接促成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造成新一轮的民族解放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的高涨,并造成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从而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因此,学好本节内容是学好本章内容的基础,而且在高考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①熟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理解科技技术推进生产力的发展;②分类归纳和把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成就和领域;③熟悉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影响,知道生产力推进生产关系的变革;④熟悉垄断、垄断组织的概念,理解垄断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资本主义制度和经济的发展。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熟悉和分析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背景、原因、进程和影响的异同,学会比较重大历史事件的方法;②通过分类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领域和主要成就,把握归类分析历史现象的方法;③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经济和国际局势的影响,并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同时联系历史现实,把握古今、中外贯通联系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①通过熟悉科研进展、技术发明和新兴生产领域的成就推进经济发展的情况,确立科技推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历史原理的熟悉;②熟悉科技发明成就的一般史实,以及闻名科学家、发明家的生平,使学生熟悉到创新意识的重要性,以及树立为科学事业努力的精神品质。③通过学习科技推进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这一系列史实,熟悉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根据以上教学目标,确定以下重、难点:

    3、教学重、难点:

    ①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垄断组织的形成。

    ②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垄断组织的形成与评价。

    二、教学方法及理论依据:

    1、教学方法:,初步形成学生的“大历史观”,正确地把握本章的基本历史线索。因而采取两种方法,一是阶段特征教学法,引导学生根据第三章的学习经验,对第四章的各节之间的关系做一个初步的判定,并得出变化的终极动力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二是采取比较法,启发学生比较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点,从而归纳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它可能对世界产生的影响。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运用阅读理解方法去感知教材。运用分析比较方法去把握知识并深化对教材的熟悉。运用整体认知方法去把握各节之间的内在联系。

    2、理论依据:①根据新课标的精神与理念,主动探究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并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爱好;从宏观到微观的教学思维,有助于学生把握清楚的历史脉络;②心理学告诉我们:充分地利用学生已有的感知体验,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并在循序渐进中自然地得出新的感知是一种直接有效的办法。

    三、学法指导:A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和特点时,指导学生用列表对比的方法、阅读分析史料的方法分析问题。B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可联系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再通过迁移的方式,综合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注重挖掘出一些隐性知识。如: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的普遍确立等重要条件。C指导学生学会用已有的感知体验(第一次工业革命)和规律,来进行研究式的学习与探讨,以便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提高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四、教具预备:投影仪、有关的原始历史资料等。

    五、教学设计:

    【图片导入新课】:

    世界第一架飞机图片爱迪生和电灯图片贝尔发明电话图片

    活动1 :发挥想象:图片中的产品与现在的现代化设备相比确实相当简陋,但是如果没有这些产品的问世,你能想象出目前人类是怎样生活的吗?你知道这些产品的发明是与哪一次革命联系在一起的吗?

    过渡: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一百多年后,世界再次经历了一次翻天覆地的变革——第二次工业革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哪什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中后期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学习新课】

    (一)、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出现

    ①条件:

    活动2 :对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思考: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提示:从政治、资本、技术、市场等方面着手)

    学生讨论后,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历史条件:

    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科技条件:自然科学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市场条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资本条件: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对殖民地掠夺

    ②时间:19世纪中后期

    ③主要国家:德国和美国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让学生归纳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让学生归纳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①电力的广泛应用。

    ②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③化学工业的建立。

    ④钢铁工业的进步。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活动3:合作探究: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点

    材料1 阅读下列表格

    第一次工业革命

    国别

    发明人

    珍妮纺纱机

    英国

    哈格里夫斯

    (织工)

    水力纺纱机

    英国

    阿克莱特

    (钟表匠)

    水力织布机

    英国

    卡特莱特

    骡机

    英国

    克隆普顿 (工人)

    改良蒸气机

    英国

    瓦特

    蒸汽机车

    英国

    史蒂芬孙

    汽船

    美国

    富尔顿

    第二次工业革命

    国家及人物

    主要成就

    电力的广泛应用

    德国人

    西门子

    发电机

    内燃机和交通工具的创制

    德国人

    卡尔本茨

    内燃机、柴油机

    汽车

    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

    化学工业的建立

    瑞典人

    诺贝尔

    炸药、塑料、纤维

    石油化工的产生

    材料2 阅读下列材料

    在以前时代的大发明中,我们看见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那就是说除了偶然发现所带来的发明之外,需要常在发明之先。但在19世纪,我们就看见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

    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辛勤工作,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就可以说已经开始了。

    ——W.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点?

    (由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老师适当进行补充)

    相同点:①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②都带来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确立了现代工厂制,第二次工业革命确立了公司制、垄断制。

    (2)不同点

    ①与科学技术结合的程度不同: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这一时期的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自然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科学和技术相结合。

    ②产业结构侧重不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点是发展轻工业,主要任务是在以纺织工业为代表的轻工业部门中,用机器代替手工生产,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确立;第二次工业革命以重工业为重点,其主要任务是改造、扩大和创新重工业的各个部门如钢铁工业、机械加工业、电气、化工、汽车、石油等。第一次工业革命开辟的是“纺织时代”和“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迎来的则是“电气时代”和“钢铁时代”。

    ③广度及深度不同:第一次工业革命局限于少数国家,持续时间长,进展缓慢,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在欧美诸国展开,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活动4: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二目和第三目,引导学生从经济、政治、国际关系、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等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经济上: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①诞生了一系列新兴工业,推动了传统工业进步。②促成工业产业结构的变化,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主要部分.工厂规模扩大生产的社会化趋势加强。③生产组织方式发生变化,出现了垄断组织。

    补充:丰富和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环境污染进一步加重。

    活动5:问题情景:什么是垄断组织?它是怎样产生的?其实质是什么?有什么影响?

    含义: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攫取高额利润,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是一种新的经济联合体。

    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企业间竞争加剧

    形成过程:

    第二次工业革命

    推动生产力迅速提高

    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

    垄断组织产生

    实质: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影响:①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垄断资本家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进而控制国家政权,越来越多地干涉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同时代表垄断组织利益的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外侵略与扩张,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2.政治上:(指导学生课本P35漫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垄断资本家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进而控制国家政权,越来越多地干涉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

    3.国际关系上: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活动6:问题情景: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怎样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经济的联系

    ②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出现,加强了世界各地经济联系,也加强了商业信息的交流和传播

    ③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贸易额增长了三倍多;国际分工明显:粮食和原料生产集中于亚非拉;工业生产集中于欧美国家和日本等工业化国家

    ④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列强掀起瓜分中世界的狂潮,对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

    影响:①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②亚非拉国家饱受列强的剥削和掠夺。③列强的入侵在客观上冲击了这些国家或地区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近代化的进程。

    活动7:问题情景:什么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它包含哪些内容?它的发展历程又是怎样的?

    含义:指在新航路开辟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工业革命的扩展,以及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的侵略扩张和对亚非拉美的大肆掠夺和瓜分,而形成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综合体系。

    内容: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世界市场和世界殖民体系。

    发展历程:第一阶段从16世纪至19世纪初,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早期殖民扩张,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开始形成;第二阶段从19世纪初到19世纪60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三阶段,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世界被迅速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思考:请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谈谈工业革命给你带来的启示。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经济的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

    3.政治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4.经济的发展需要雄厚的资金。

    5.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

    课堂小结:

    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垄断组织的形成使资本主义列强成为帝国主义国家,它们疯狂地对外扩张,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第二次工业革命说课稿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电力的广泛运用;产业结构的变化;垄断组织的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最终确立。

    (2)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原因;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社会后果;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体系形成的过程的关系。

    (3)运用:探讨垄断的影响;探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合作探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过程与影响。

    (2)运用范例教学,培养学生找出知识比较点,分析问题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联系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让学生感悟两次工业革命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辨证认识人类发展道路上的成就与价值。

    (2)启发学生认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著名论断的正确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的重要成就、特点及影响。

    难点: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垄断的作用

    ★教学方法

    本节课应以新课标教学理念为指导,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能力及知识认知方法和观念的培养,注重培育学生探究性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同时注意积极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学习,养成正确的历史思维习惯,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和历史观。

    ★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课同上一课一样,从生产工具的进步、生产手段和生产形式的演进、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方式的变化三个方面阐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人类进程中的重大作用,需要学生体会科学与技术结合后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极大推动人类工业文明的发展。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发展,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的各种因素基本形成,人类社会迅速向现代化迈进。在教学中,让学生感悟科学技术紧密结合,使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快,最终发展为第一生产力。

    ★教学过程及要点:

    导入新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中期,主要能源是蒸汽,因此被称为"蒸汽时代",动力机是蒸汽机,以它为动力的交通工具是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的改变了我们的社会面貌。在它发生后一百多年,世界再次经历了一次翻天覆地的变革-第二次工业革命。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生:19世纪中后期

    【合作探究1】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19世纪下半叶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

    (1)政治前提:19世纪五六十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下来。

    统治地位得以稳固的资产阶级,反过来又充分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推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各项政策,为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2)经济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3)科学技术:19世纪中后期,自然科学理论重大突破如电磁理论、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如金属冶炼工艺的创新,为新的工业革命的形成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1870年以后,一些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被迅速、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是近代以来科学技术上的第二次大突破,工业革命进入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4)市场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为新的工业革命准备了市场条件;

    (5)资本条件:大量积累的资本为工业集中和资本集中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也为新工业部门的创建和崛起提供了资本。

    这一切都为新工业革命的开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科学技术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和化工技术的发展等方面。在这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和美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合作探究2】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有资金、技术、市场、劳动力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资金、劳动力、技术、市场条件等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有什么不同?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资金来源于资本的原始积累,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资金来源于资本集中(垄断的出现);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是工场手工业时代积累成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由当时科学技术的发展转化而来;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劳动力要求有自由的身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劳动者还要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劳动技能;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英国有广大的海外市场,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已经基本形成。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人们的理念还是争取自由,第二次工业革命时竞争的意识已经成为时尚。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

    (1)电力的广泛使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成就;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①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

    ②电动机的发明。并出现了集中供电的发电厂,输电技术也日益完善。

    ③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电器产品的纷纷涌现。

    ④开创了近代电讯事业的新发展:

    1876年,定居美国波士顿的苏格兰人贝尔试通电话成功,爱迪生等人在贝尔发明的基础上做了改进,使电话通讯很快风行全球的许多国家。1877年,美国建成了第一座电话交换台,随后,在巴黎、柏林、莫斯科等地业相继成立了电话局。

    无线电的发明是在1888年,德国科学家赫兹发现了电磁波,利用这种电磁波,意大利人马可尼制出了无线电通讯设备,1899年,马可尼在英法之间发报成功,1901年,横越大西洋发报成功。近代电讯事业的发展,为快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从此,世界各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

    电力是一种优良而价廉的新能源。它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


您可能喜欢的文档

查看更多

热门说课稿

今日更新

在线
客服

相关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