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教育教学 > 课件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教案

  • 页数:4页
  • 字数:约 2872 字
  • 大小:54.50KB
  • 格式:.doc
  • 版本:Office2016及以上版本
  • 作者:Mu
  • 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教案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以及人口迁移的意义。

    2.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利用资料或图表,分析说明某地区或某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培养学生对地理现象的特征及原理的分析与综合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地图或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教学,分析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不同特点。

    2.利用比较法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历史时期人口迁移的不同特点。

    3.小组互动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人口迁移是人类经常的一种现象,它客观上促进了民族的融合、经济的发展。

    2.树立科学的人口观、发展观。

    【教学重点】

    1.人口迁移的地理范围(国际、国内)。

    2.人口迁移流向(迁出国家、地区,迁入国家、地区)。

    3.人口迁移的原因。

    【教学难点】

    人口迁移的原因。

    【教学设计】

    一.人口的迁移

    1.迁移

    所谓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它是引起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之一。

    补充:人口的空间移动包括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两种形式。

    人口流动是指人口在短期离开原居住地后又返回的现象,例如,每天往返于工作地与居住地之间的通勤人口;农闲季节到城市或外地打工,农忙季节回本乡务农的农工;外出旅游、度假、疗养等。

    人口迁移是指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例如,读书或分配工作离开家乡的大学生、居住在叙利亚难民营中的伊拉克难民、到中国来工作的外国人等。

    属于人口迁移的人口移动一般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必须改变居住地。而是改变居住地需持续一段时间。例如,旅游、探亲等短期人口流动就不属于人口迁移。三是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有时候常常把这作为判断是否发生人口迁移的重要标准。

    2.分类

    人口迁移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1)国际人口迁移

    ①概念:国际人口迁移是指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

    ②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

    时期

    特点

    迁出地区

    迁入地区

    原因

    意义

    19世纪以前

    以集团性、大批量的移民为主

    旧大陆(欧洲、非洲、亚洲)

    美洲、大洋州等新大陆

    欧洲的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开发

    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加

    拉丁美洲、亚洲、非洲等

    西欧、北美、西亚、北非、

    迁入地区经济发展快

    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匀的状况

    (2)国内人口迁移

    ①概念:国内人口迁移是指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②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

    时代

    影响因素

    迁移特点

    流向

    古代

    ①深受统治者及其行为力量得束缚

    ②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繁,自然灾害

    大批迁移

    迁往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

    当代

    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得户籍管理制度

    有计划、有组织得迁移

    ①由东部迁往西北和东北

    ②由沿海迁往内陆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国家改革开放政策

    迁移的流量增大、流向变化

    ①由西部迁往东部沿海城市和工矿区

    ②由农村迁往城市

    补充:

    新中国成立到1986年期间,我国人口迁移总的流向是从东部沿海省区流向东北和西北以及海南,是以开发边疆、支援边疆建设为目的。主要的迁出省区是:山东、江苏、上海、安徽、河北、山西、四川、广东等。主要的迁入省区是: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海南等。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人口迁移的流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人口主要由中部、西部迁往东部沿海的省区和城市,以及工矿区。具体来说,迁出的省是:山西、河北、河南、安徽、江西、湖南、四川、贵州。迁入的省市是:北京、天津、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

    ③我国人口迁移的意义

    人口迁移在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等很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影响因素

    (1)主要因素

    ①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②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2)迁入地的吸引力

    人口是否从某一个地区迁移到另外一个地区,要看迁入区是否有吸引力,而这种吸引力可能因环境或个人的价值观的变化而变化。

    2.迁移因素的评价

    (1)经济因素往往起着重要作用,如下图所示:

    (2)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生态环境变化,以及个人动机和需求等,也能影响人口的迁移。

    (3)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教材图表

    P9 读图思考

    新中国成立到1986年期间,我国人口迁移总的流向是从东部沿海省区流向东北和西北以及海南,是以开发边疆、支援边疆建设为目的。主要的迁出省区是:山东、江苏、上海、安徽、河北、山西、四川、广东等。主要的迁入省区是: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海南等。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人口迁移的流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人口主要由中部、西部迁往东部沿海的省区和城市,以及工矿区。具体来说,迁出的省是:山西、河北、河南、安徽、江西、湖南、四川、贵州。迁入的省市是:北京、天津、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

    P9 活动


您可能喜欢的文档

查看更多

热门课件教案

今日更新

在线
客服

相关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