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教育教学 > 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精品教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精品教案

  • 页数:10页
  • 字数:约 8147 字
  • 大小:174.50KB
  • 格式:.doc
  • 版本:Office2016及以上版本
  • 作者:梁小A-PPT
  •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精品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二框的内容。《课程标准》对本节教学内容规定为:(1)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以及理解新生事物为什么是不可战胜的和新事物的发展为什么不是一帆风顺的。(2)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与质变和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原理。


    本节课框题设二个目:

    二、教学目标:

    1、识记理解运用新旧事物的含义

    2、衡量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新事物为什么能够战胜旧事物?

    3、新事物的发展为什么不是一帆风顺的?运用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来正确看待我国社会主义在前进中出现的困难以及人生道路的曲折

    4、学会运用量变、质变关系原理分析问题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任何事物的变化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难点:新事物的发展为什么不是一帆风顺的即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四、学情分析:

    学生初步认识唯物辩证法的一些哲学基本观点,带着好奇来学习。因此,对这些问题会产生极大的兴趣。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有限和辩证思维能力较差,对一些问题的理解较难,尤其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社会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是新生事物,却在某些国家又出现解体”的问题理解更难。

    五、教学方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材料、探讨“活动探究”问题、归纳和总结哲理观点,联系实际,运用典型事例来分析蕴涵哲理观点,运用故事、做实验、讨论等具体的事例,借助多媒体辅助工具,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创设情景教学,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六、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 总结疑惑

    1、填空题检查

    2、选择题精讲

    (二)情景导入 展示目标

    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3.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4.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课堂探究:(1)结合上述两种说法,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2)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社会具有远大发展前途?

    ◇探究提示:(1)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遇到空前的挫折,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了重大曲折。

    (2)①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有着远大发展前途的社会主义社会,一定能充分地发挥出它的巨大潜力和优越性。②我们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爱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同时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

    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①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前途。

    它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是全盘彻底地否定旧事物,而是汲取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

    ②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为什么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拥护?

    因为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因此它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①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②新事物本身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

    ③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因而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

    ④因此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

    人们对新事物的认可也有一个过程。如我国改革开放之初,人们对发展非有制经济的认识持反对的意见的人就较多,但事实证明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正确的,它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二、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1、量变和质变。

    (1)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

    (2)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3)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总结: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课堂探究:(1)“谷堆”和“秃头”的生成过程,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2)“量的进展看起来并不改变什么,而只是增加和减少;但是最后却过渡到了反面去。”黑格尔的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探究提示:(1)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正是由于最后的一粒谷子和最后的一根头发,才导致了谷堆和秃头的生成。

    (2)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的状态。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叫量变,它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叫质变,它是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2.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对人们的启发。

    (1)做任何事情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2)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

    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3)只有善于抓住机遇,才能赢得主动;只有努力赢得优势,才能加快发展。

    (4)拔苗助长、急于求成或优柔寡断、缺乏信心,都是不可取的。

    (四)反思总结 当堂检测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之所以说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是因为新事物( A )

    ①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 ②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 ③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④是新出现的、力量强大的事物

    A.①②③ B.① 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红军长征之初,队伍还十分弱小,而病榻上的鲁迅却坚信,这些九死一生的红色种子,就是“民族的脊梁”。长征是播种机,它散播了许多革命的种子,在沿途11个省发芽、开花、结果。这表明(A)

    A.新事物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B.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C.联系具有普遍性 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长征是一部壮美的史诗。从哲学上看,革命前辈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之所以能够保持旺盛的斗志,是因为他们(A)

    ①在困难和挫折中坚信革命前途是光明的 ②坚信精神力量对实践的重大作用

    ③对待困难和挫折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④认识到实践活动受物质条件制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2008年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32周年。1966年邢台地震后,我国开展了地震研究和预报工作,其间既有辽宁海域地震预报成功的喜悦,也经历了唐山地震挫折的痛苦;我国防震减灾工作40年来的发展道路可谓是艰难重重,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绩令人瞩目。我国的防震减灾工作的发展表明(D)

    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 ②地震的发生规律是客观的

    ③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④地震灾害是能够彻底消除的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5.航空界有个关于飞行安全的“海恩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 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及1000起事故隐患。“海恩法则”启示我们(C)

    A. 规律是客观的,我们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规律 B. 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

    C.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 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6.(2007江苏单科)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央就曾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的一些文件也有类似提法。2006年,中央又一次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过程说明(A)

    A.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B.新事物最终必定要战胜旧事物

    C.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从不完善到比较完善 D.旧事物还有可能重新压倒新事物

    7.“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下列与水有关的名句中蕴涵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哲理的是 (A )

    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②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A.①③B.②④ C.②③ D.①④

    8.在各种比赛中,有人尽管具备争金夺银的能力,但在关键时刻,却瞻前顾后,畏首畏尾,缺乏信心,结果痛失良机。这启示我们(B)

    A.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B. 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C.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D.事物由量变到质变再到量变,不断往复,无限循环

    二、问答题

    马克思在撰写《资本论》时,每天上午九点就去伦敦大英博物馆阅览室查找资料,研究文件,一坐就是一整天。由于精力集中,常常情不自禁地在座位上用脚来回蹭地,日久天长,竞把脚下的水泥地面磨去了一层,留下了很深的痕迹,人们称之为“马克思的足迹”。马克思孜孜不倦40年才成就了这部鸿篇巨著。

    试分析“马克思的足迹”中所蕴涵的哲学道理及对青年人成才的启示。

    答案:(1)“马克思的足迹”表明了一切事物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没有一定程度的量的积累,就不会有事物性质的变化,就不会实现事物质的飞跃,所以,要重视量的积累。马克思经历40年的潜心刻苦研究,搜集、分析大量材料,才写出名著《资本论》,就说明了这一点。

    (3)青少年一代是祖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使自己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变成效国之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必须向马克思学习,把远大理想、崇高目标与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在德、智、体各方面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同时要坚持抵制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有害的坏思想、坏行为,做到防微杜渐,健康成长。

    八、教学反思:从整体上把握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即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求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以上两点又分别讲述了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等知识。

    九、板书设计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2、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1)量变和质变

    (2)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对人们的启发

    【导学案】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二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框题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态度、

    价值观目标

    识记

    理解

    分析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新事物、旧事物、量变、质变的含义

    2.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1.新、旧事物的区别

    2.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和道路是曲折的原因

    3.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原理

    4.量变质变关系原理及方法论意义

    1.联系社会生活区别新]旧事物;分析说明改革开放中现出的新事物

    2.分析“谷堆”与“秃头”的生成过程,说明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原理

    3.运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阐释“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等

    1.以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为指导,去观察把握事物全局、预见事物发展前途的辩证思维能力

    2.通过量变与质变关系原理及方法论意义,培养理解能力、辩证思维能力,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同学们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进行耐挫折教育,正确对待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的困难,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正确处理埋头苦干与远大理想的关系等问题

    二、预习内容

    1.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 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2)新事物是符合 、具有 和 的事物,它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克服了旧事物中 、 和 的东西,汲取了其中 、 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旧事物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最终会走向灭亡。

    (3)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符合 的必然趋势,反映了 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 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4)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 、由 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新事物本身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人们对新事物的认可也有一个过程。

    (5)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因而总是顽强 和极力 新事物。因此,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经历一个 的过程。

    (6)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方向是 的、 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 的、 的,事物的发展是 与 的统一。

    (7)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 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 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

    2.做好量变准备,促进事物质变

    (8) 和 是 事物发展的两种不同的状态。量变是事物数量的 和场所的 ,是一种 、 的变化。量变是指事物 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 。

    (9)质变是指事物 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 的、的变化。

    (10)事物的发展总是从 开始,量变是质变的 ,质变是量变的 ;质变又为 开辟道路,是事物在 的基本上开始新的量变。

    (11)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 做起,要 、 ,积极做好

    ,为实现事物的 创造条件;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发展时,要 ,促成 ,实现事物的 和 。

    课内探究学案

    1、 “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与“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共同蕴涵的哲理是

    A.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B.要重视量的积累

    C.量变是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D.要重视事物的质变

    答案:B

    解析:发展的两个状态,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是历年高考的重点,题目中的两个成语,都体现了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类似的成语还有水滴石穿、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

    2、(2007上海单科)下列成语中,能够体现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是B

    A.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B.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C.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D.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答案:B

    解析:A体现的是规律,C体现的是联系的观点,D体现的时矛盾的观点,因此ACD不符合题中观点。

    3、(2008海南单科)中国的诗词歌赋、名言警句常常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下列组合选项中,两者都蕴含量变引起质变哲理的是A

    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B.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C.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答案:A

    解析:“狂沙”经千淘万漉可得“金”,“金石”因不舍地锲刻而“可镂”,都体现了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A正确,B中两句都不能体现。C、D都只有后一句体现了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此题考查对量变引起质变哲学原理的运用能力。难度较小。此类题型是高考常考题型,要做好此题,必须首先深刻理解哲学原理的内涵,然后,结合选项逐项分析。


您可能喜欢的文档

查看更多

热门说课稿

今日更新

在线
客服

相关
文档